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开发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4(3):88-93
“兴象”作为中国传统诗学的重要范畴,广泛应用于我国古代诗歌研究领域,然而因其自身颇具多义性和复杂性,令人难以把握.而“兴象”之“兴”,最早是对曾经发生的某种宗教祭祀行为的形象描绘.正是由于“兴”与原始宗教活动的渊源关系,加之后来在此基础上衍变出的内涵丰富的多重意义,从而成为几乎最具中国汉民族文化特色的一个名词,进而也成为了一种人们用来理解诗歌和创作诗歌的重要方法.本文从字源学的角度辨析了“兴”所包含的多种主要意义,并分析了当“兴”与“意”“感”“象”组合在一起时所产生的意义变化,希望可以借此更好地理解“兴象”. 相似文献
2.
信天游“兴”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育林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4):89-94
信天游“兴”具有两大特征:一是上句只借物以起兴,与下句歌意了不相关,但可从韵脚、语势上引起下文,这称为“起兴”,是信天游“兴”的初级形态,带有原始性;二是上句未全为比而借物取兴,与正义相关,这称为“比兴”,可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激起人们广泛的想象,标志着信天游“兴”的成熟,是信天游“兴”的富于艺术性的高级形态。信天游“兴”的发展,不是高级形态取代初级形态,而是同时并存,足见信天游“兴”的历史悠久,根深蒂固。近半个世纪来,陕北民歌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信天游“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却处于低谷,这警示我们,莫让信天游“兴”成为一种文化遗产束之高阁,而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3.
刘怀荣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4)
殷的“兴象”说在诗论中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但当代学人对“兴象”的理解却很不一致。“兴象”说乃是在传统诗歌理论基础上对诗歌审美意象的进一步总结,它以创作主体物我浑融,亦即“神会于物”的审美体验为根本前提,又随诗人之神、气、情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尽相同的特征。它与“意境”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4.
王世海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1):92-96
兴作为中国诗学中一核心概念,历代对其内涵众说纷纭.文章拟从"兴"的字源、兴的体制和兴的艺术应用等方面展开论述,全面地历史地勾勒出"兴"作为文艺批评概念的嬗变过程,同时给出一个较合适的内涵阐释. 相似文献
5.
一“兴”竟可通解诗学大系——论“兴”在中国诗学中的枢纽地位及其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明琪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对“六义”之“兴”,历来论争不休。但超脱纷争看 ,各家的正解误读 ,竟构成一个完备的诗学系统——兴 :一指创作欲望感物而生 ;二指作诗托物言志 ;三指诗求真情 ;四指反对雕凿 ;五指形象生动 ;六指创造意境之原理 ;七指诗求含蓄 ;八指诗兴大发 ;九指开头方法 ;十指象征手法 ;十一指诗靠“兴”实现审美价值 ;十二指诗感发志意的功能 ;十三指启发式教诗方法。这真是一个喜人的意外收获。更妙者 ,如此大系 ,竟由一“兴”而贯通。其实 ,兴的多解 ,是其表意功能随社会与诗歌的发展变化 ,不断被开发与丰富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黄琪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9(1):75-83
“兴寄”“兴象”范畴在初盛唐革新齐梁诗风的诗史背景下产生、发展,体现出盛唐诗人对诗歌体制的实践以及对诗歌功能的具体认识。从体制上看,“兴寄”说呼应的是发扬汉魏比兴艺术的唐人古体创作。“兴象”之确立则受到近体诗演进过程的实际推助,与盛唐律诗创作存在紧密联系。从时人对诗歌功能的认识来看,“兴寄”说强调诗歌抒情言志,针对的是南朝后期诗歌逐渐演变为娱乐性的工具的弊端;“兴象”突出的是诗歌审美功能,盛唐人延续了南朝诗歌重视艺术美的传统,并结合晋宋以来的山水审美意识加以改造,以当时士人清新壮大的审美理想革清了六朝余弊中的低级趣味。盛唐“兴寄”“兴象”范畴相互补充,体现出初盛唐以来诗歌发展的时代要求,在唐诗史上有其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7.
胡元坎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3):35-39
“兴者 ,起也。”“兴”是感物起情。凡总体构思是通过景、物的描写以感发、兴起主体某种思想情感的诗 ,均可称“兴体诗” ,其诗的整体形象即“兴象” ,艺术臻于至境的称至境兴象 相似文献
8.
傅道彬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8,36(4):26-30
孔子提出的“诗可以兴”的观点本质上是一条思想延伸路线,而不是纯然的艺术理论。从艺术的诗之兴到思想的“诗可以兴”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与原始诗性智慧的天然联系。兴辞的艺术手段里包含着象辞的诗性思维特征,在思想上与原始思想相传一脉。盛行于春秋时代的广泛的“用诗现象”是艺术的传播方式,也是重要的思想训练。孔门诗教的深层意义是思想方式的培养,由此形成了古典哲学“深于比兴”的传统。 相似文献
9.
何旺生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6):30-35
唐代诗人和诗论家们论"兴",一方面以前人的认识为基石,将"兴"的某些理论内涵发展定型化;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深化了"兴"的某些涵义,呈现出深度开掘的意义序列,并为后世"兴"义的功能性延伸和新的诗学观念与诗学理论的出现提供了充足的知识资源,从而初步确立了"兴"的知识谱系. 相似文献
10.
论“兴”的组合界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济喜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4)
“兴”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具有关键性质的范畴。“兴”在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多元的界面 ,其中“兴趣”重在主体论的界定 ;“兴会”重在创作论的阐说 ,而“兴象”则属于文本论层面。这诸种界面的延伸 ,说明了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以一总万 ,互相兼容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王媛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77-83
中国诗学中的"兴"概念与英国诗人艾略特诗学观念中的"客观对应物"在本质内涵上,均涉及到作家编制情感"代码",读者还原"代码"之上情感的过程。深入概念内部建立中西方诗学对话,详细析出"兴"区别于"比"而蕴含的与"客观对应物"概念的契合点。由"兴"中所蕴含集体情感与原始宗教性体验出发,首次证明了"入兴"中涉及的"非个人化"因素,同时辨析了"兴"与艾略特诗学观念诉诸的不同文化传统,以及在涉及读者"解码"过程时所包含的不同的集体文化无意识。 相似文献
12.
杨明琪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汉代以后的文人雅诗中难觅与“赋”、“比”并列的“兴”法,这是文学史上一桩重大的艺术方法丢失案。究其故,盖因先秦诗乐一体,兴的功用主要不在诗文而在音乐方面,不在语义而在形式方面。兴作为一种引导和过渡,对唱者,有起调衬韵、铺排节奏、酝酿情绪等作用;于听者,有唤起情绪和相应心理节律,以便听好的功能。诗乐分家之后,兴随音乐而去,发展成为后世音乐中的过门。兴即过门的原始形态,过门即兴的现代形式。 相似文献
13.
赵晓华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90-99
张九龄提倡“风雅之道,兴寄为主”,明确提出诗歌以“兴寄”为基本的创作精神与艺术手法,这是他在陈子昂兴寄思想的影响下,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形成和确立起来的诗学。开元前期中朝诗坛有着传播陈子昂兴寄思想的有利条件,群体唱和也多重比兴,这是张九龄兴寄诗学形成的诗坛环境。而个体的寒素身份意识与仕途遭遇又促使他突破群体的比兴程式,尤其是外放洪州及荆州时在感激忧思的情境中,他进一步发展了以景兴情的创作,突出了兴寄诗学兴发的特点。《感遇》十二首则是他在丰富的创作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源头上学习诗骚感物兴发的思维本质和陈子昂林居观化的思理,立意新颖而兴寄遥深,展现了张九龄兴寄诗学的自我突围。 相似文献
14.
原玉廷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99-102
当人类进入 2 1世纪时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吕梁地区作为贫困地区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只有正视现实 ,有针对性地贯彻“科教兴区”的战略方针 ,依靠广大科教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立足吕梁 ,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 ;以高新技术为核心 ,以市场经济为导向 ,深化科教体制改革 ,加大科学技术开发、引进和推广的力度 ,加快科技成果的利用和转化的步伐 ;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 ,运用必要的政策等措施 ,才能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教育事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5.
“兴”起源的文化人类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广荣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
诗“兴”起源是一个古老而独特的话题。其探索历程呈现模糊到明晰、表浅至深入趋向 ,但至今兴起源的最初动因并未得到具体有效说明。本文以文化人类学为视角 ,从兴得以发生的“创作”与“接受”两个层面进行考索 ,认为兴起源的深层心理动因基于种族功利性生存和繁衍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审美批评史上,人们对"兴"的解释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之所以如此,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研究者往往都把"兴"看作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东西.其实"兴"在魏晋及魏晋之前的涵义是不同的,在魏晋之前取的是"托起"之义,在魏晋之后则多取"情兴"之义.所谓"托起",也即"托事于物",以外物托起人事;所谓"情兴",即兴致、兴会,它主要表现为一种忽有感发、突与心会、兴高采烈、不可遏制的淋漓情致."兴"在魏晋审美实践中的语义转换,与魏晋玄学对心性至善以及道德直觉功能的宣扬无疑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傅道彬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8,36(4)
孔子提出的"诗可以兴"的观点本质上是一条思想延伸路线,而不是纯然的艺术理论.从艺术的诗之兴到思想的"诗可以兴"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与原始诗性智慧的天然联系.兴辞的艺术手段里包含着象辞的诗性思维特征,在思想上与原始思想相传一脉.盛行于春秋时代的广泛的"用诗现象"是艺术的传播方式,也是重要的思想训练.孔门诗教的深层意义是思想方式的培养,由此形成了古典哲学"深于比兴"的传统. 相似文献
18.
林少雄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0):91-94
"兴"是中国古代诗歌重要的创作手法之一,它起源于《周易》中的象征,这种带着中国意味的象征与西方诗歌中的象征是完全不同的。从中国古代文化的根源来看,"兴"是一种特殊的诗歌创作手法,它本质上是一种拟人化手法,是根源于中国古代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泛拟人化手法。 相似文献
19.
王晓云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68-72
基于比较诗学的视域,参用诗之起兴句的研究成果,考察了西北地区"花儿"中起兴的实质。发现"花儿"中的起兴实质包括3层含义:由"兴"的本义"托事于物","引譬连类"征知"花儿"之"兴"的实质,是由自然景物的某种特征而触发歌者心中的特定期待,因而发声为歌;由"兴"之本义演唱仪式的自然节奏唤起"花儿"歌者的情绪律动,使演唱气氛达到浑然醉境;而情趣与意象契合无间的经典"花儿"的形成,则标志着"花儿"比兴艺术的成熟。 相似文献
20.
蒋继华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93-95
兴是中国古典美学中极富原创性的核心范畴之一。兴最初是作为阅读理论和接受方法而受到文论家们的关注。兴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美刺走向审美的过程,当兴淡出于美刺教化、突显文学和审美功能的时候,兴作为接受的一面呈现出蕴藉含蓄、意在言外之美,日益满足读者对作品的认知需要,使读者从更广阔的空间体味其"韵外之致"。兴的内涵与西方接受美学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又与古代的言意之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