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文章认为,周振甫的《中国修辞学史》和郑子瑜的《中国修辞学史稿》中有关仿拟的论述扩大了仿拟辞格的范围,模糊了仿拟格与摹仿、点化等现象间的界线。作者提出应从言语手段的角度切入,以言语形式的套用与否作为仿拟格认定的主要标准。  相似文献   

2.
郭玉生 《东方论坛》2021,(2):131-140
伊格尔顿站在马克思主义现实批判的立场,吸收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思想,认为文学运用仪式、表演、修辞、话语等多种手段,建立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实践关系。一方面在言语行为中实现了自身的目的,即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最高的善,另一方面通过读者不断体味文学作品所展示的言语行为,对社会产生道德效应,修复人类生存处境。因此,文学成为了在言语行为中自我实现、自我完成的事件,而道德性是构成文学共相的主要特征。文学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是人类应对和处理现实问题的策略,道德意义在此具有关键作用。伊格尔顿高度评价了亚里士多德的关于“怜悯”与“恐惧”的悲剧观念,但他不同意亚里士多德只是以自我为中心理解德性,认为应该从马克思的观点出发,揭示德性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呈现,具有互惠性。基于此,伊格尔顿运用精神分析学说阐述了当代社会文化语境中悲剧的伦理功能。  相似文献   

3.
一 最古老的艺术起源理论是“摹仿说”。古希腊的哲学家们认为人类在许多重要事情上是摹仿禽兽的,因而艺术也起源于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摹仿。提出系统理论的是亚里士多德,他认为摹仿是人的“天性”和“本能”。从此,“摹仿说”一直影响了欧洲两千年,它给现实主义理论奠定了一块似乎是不可动摇的基石,即艺术是现实的反映。“摹仿说”的唯物主义观点是毫无疑问的,但问题是对摹仿本身的认识。从现代艺术看,摹仿只是艺术创造  相似文献   

4.
自传长期以来地位难定,它属历史还是文学?是写实还是可以虚构?对这些问题理论界争论不休,莫衷一是。对后现代派理论家来说,自传不是一个分割的体裁,自传与虚构、历史与文学之间的界线变得模糊不清了。德国文学巨匠、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君特·格拉斯的自传作品《剥洋葱》是后现代派语境中一个典型例子。这部自传是文学还是历史?是虚构还是事实?文本具有哪些后现代自传的特征?论文通过剖析文本试图对这些问题予以解答。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文学理论界对文学虚构很不重视,有关研究停留在皮层的理解和阐释上,或者认为虚构只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或者只是文学的审美特征。实际上虚构乃是文学的本体之存在,是文学区别于历史、传记、心理学、语言学等其他意识形态的"核心性质"。虚构表现在文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文学文本言语方面。文学的虚构是通过文学文本言语体现出来的,文学文本言语也是虚构的,文学不是生活事实,而是话语事实,话语事实并不是生活事实本身。  相似文献   

6.
事实与价值的分离与融通--艾耶尔与普特南的观点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耶尔认为,事实陈述与伦理判断之间的二元性显而易见,他试图将价值判断还原成事实陈述,认为道德判断实际是不同事实之间的归类,并诱发不同的道德态度。这种观点启发我们要在不同文化类型之间进行经验事实的互补,避免由于个别经验导致的武断、专权。普特南认为在我们许多日常的事实陈述中包含着价值语汇,事实无法外在于价值评价,对科学事实的接受就是在一些价值预设下获致的。他的观点提醒人们注意文化现象背后的价值蕴涵。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的国际关系研究中,现实主义、自由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占据主导地位,把握了话语权,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处于边缘化位置。爱德华·卡尔是国际关系现实主义流派创始人,其代表作《20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是国际关系现实主义流派经典著作。在卡尔批判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关系领域中弥漫着的理想主义风潮时,引证了诸多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存在着不少误读。卡尔从传统政治学的现实主义脉络出发,认为经济力量实际上就是政治力量来模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决定与被决定关系、以“阶级利益和谐”论来取代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认为马克思是简单物化了黑格尔的观念冲突、从研究愿望与研究过程的区别来拆解马克思主义、用对法律相对性评价的一致性模糊现实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回归资本主义体系、对俄国革命、苏联政策进行意识形态简单区分来否定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
虚构世界自我包含的本质将确定事实转变为虚构世界对现实的不确定内客,与具体现实相背离,而与虚构世界自身相统一。我们面对的现实,已经包含着不同的虚构,小说的虚构世界一方面是对现实的虚构倾向的加剧,另一方面是对现实世界的融合,虚构世界意味着与事物的事实状态相背离,这种背离是一种与现实的特殊融合形式,只有背离事实状态,才可能揭示出非事实状态的现实,背离事实意味着我们对某种现实的认知失去事实的控制,必须从与事实相反的虚构世界出发来全新把握和表达这种现实。这使虚构世界显示依赖现实又返回现实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从道德叙事与价值解释之间的关联出发,指出忽视价值解释是当前道德叙事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进一步认为,明确价值与事实的区别,以解释的方式来表达价值观念,道德叙事在价值多元的背景下才会具有活力;最后,从价值文本、价值解释域以及价值解释背景三方面,探讨了价值解释对于道德叙事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建构·新见解·新视角·新方法──读王希杰先生的《修辞学新论》夏中华读过王希杰先生的《修辞学新论》(以下简称《新论》)后,不由自主地出现了读过一本好书所常有的那种心情,难以压抑的快慰,驱使着我要说点什么。胡裕树先生在该书序言的开篇就说:“希杰的这一本...  相似文献   

11.
借助于 Auoto CAD强有力的绘图功能及其内嵌式Autolisp语言,准确、迅速、直观、简便地解决机构运动分析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是创新的提倡者。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认为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是对待其他国家经验教训的正确方法 ,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和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内容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观念创新。在创新中必须要处理好破旧与立新的关系 ,坚持独立自主 ,动员全社会力量 ,坚持“三个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对于党的自身建设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与时代的要求尚有一定距离,体育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阐述情商EQ在体育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学良的教育思想研究,在张学良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张学良教育思想研究>一书的出版,是张学良教育思想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该书主要阐明了张学良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四个鲜明特点,即爱国主义教育或曰教育救国;"德、智、体、美、群"五育并重的基本教育思想;实行普及全民教育,建立健全全民教育机构和体系;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密切结合.该书作者还就张学良教育思想对于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启示作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16.
美国的高校认证与教育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高校采用认证这一非政府性的同行专家评议的手段确保社会对高校的监督以及加强学校、社会、政府之间的协调,保证各高校在一个大家认同的基本质量水平上运作。其具体可分为两个层次:单位认证和专业认证。这一做法比较公正,也切实可行,对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个性的概念和体育教学过程属性的简要分析,对体育教师的个性特征在体育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作了初步探讨,认为体育教师的个性特征可以激发强化学习动机;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提高体育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有利于体育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影响体育教师的教态。  相似文献   

18.
逻辑实证主义的一个典型观点是,科学是单纯的命题复合系统,是关于经验事实的静态性表述,科学的进步只是量的累积过程。来自科学哲学内部的逻辑实用主义哲学家奎因则一反这种主导性观点,提出了科学的整体性思想,且从实用主义角度对命题系统的科学性与发展性作出了根本有异于经验证实原则的说明。本文通过剖析奎因在科学观上的突破和重建,力图揭明整体性科学观的自然科学发展基础及其变革性意义和对历史主义整体动态科学观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9.
意象为何?怎样认识语言与意象之间的关系?这两大问题是时下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尤以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W. J. T.米切尔的论述影响最大。从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米切尔在其系列著述中系统讨论了图像转向、意象与图像、意象X文本、元图像与生物图像、语象叙事的冷漠-希望-恐慌、视觉文化与意象科学等概念,对上述问题做出了回答。图像转向强调的是在读图时代应抛弃意象研究的语言学模式,以使意象回归现象学研究的本质,是一场深刻的认识论范式变革。他强调一切媒介皆为混合媒介,因而语言与意象是紧密不可分割的一体关系。在借鉴皮尔斯符号学三分法的基础上,米切尔提出了意象X文本的概念,它与恐龙、多利羊、世贸双塔、金牛犊类似,是关于图像如何成为图像的元图像。在米切尔看来,图像是意象的物质载体,意象是有生命的有机体,来自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将事物类比为它物的本能,具有超越自身的可被人的意识加工的富余价值。语象叙事从本质上讲是一切意象文本的共性,它其实也是一种元图像,在其混合媒介的内部产生了类似主体与他者遭遇时的冷漠-希望-恐慌的三个认知层次。米切尔先后使用过的图像理论、批判图符学、视觉研究、视觉文化和意象科学等术语,说明他理论的实质是反理论、去学科的跨界研究。  相似文献   

20.
米切尔提出"图画转向"的本意是想为图画争取一个与语言平等的地位,最终却被广泛地推衍误读为"图像霸权"或"视觉时代"的来临。按照米切尔后期的澄清,图画转向在人类文化史中曾反复发生,而由视觉形象引起的焦虑不安也绝非首次。"图画转向"与哲学内部所发生的"语言转向"并不具有承递关系或衔接关系,二者并非同一层面上的"转向"。但如果将二者都看作是某种文化思潮,则它们之间是彼此关联甚至互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