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慕寿祺先生作为晚清民国时期西北名士,有感于20世纪上半期西北边疆危机的加深,"激于时,论发愤"而著《甘宁青史略》,藉以留心西北者参考。他在书中揭露了帝国主义在甘宁青地区的侵略活动,并提出通过改良边疆政治、开展移民垦殖、发展边疆教育和重视边疆民族问题等主张来应对边疆危机。此外,他又将其对西北边疆危机的认识和思考付诸实践,以甘肃临时省议会副议长的身份驳斥地方当政者出卖利权与帝国主义签订借款草约,维护了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2.
《青史演义》是蒙古族文学史上一部最著名的长篇小说。其作者尹湛纳希生活在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他亲身经历了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和清朝国力的衰败。当时蒙古族社会上层阶级安于现状 ,麻木不仁 ,而且整个蒙古社会信奉黄教 ,百姓们为了来世的利益 ,牺牲此生的事业 ,很大程度上丧失了进取心。为了重振蒙古民族英勇、坚韧的民族精神 ,《青史演义》由此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3.
蒙古文学史上第一部历史小说《青史演义》是近代蒙古族著名文学家和思想家尹湛纳希的呕心沥血之作。作者以蒙汉文历史资料为依托,将蒙古族传统的审美意识与汉族儒家思想相融合,精心塑造出了"应天顺人,怀之以德,慈仁安百姓,情义动三军"的仁君成吉思汗形象。通过《青史演义》中成吉思汗形象与蒙古传统的其他史传作品中成吉思汗形象的比较,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成吉思汗形象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4.
西南地区的方志对民族情况常有记载,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地方志《华阳国志》亦如此。文章根据《华阳国志》的相关记载,从夷夏观、民族一统观、西南民族地理观等方面分析了作者常璩的民族思想。常璩的民族思想既对儒家传统民族思想有所继承和运用,也对区域民族地理观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华阳国志》反映的华夷有别、用夏变夷、民族一统等民族思想在以后的方志中多有体现,并一直延续至清代。  相似文献   

5.
蒙古族第一部历史小说《青史演义》的学术研究从国外发轫到国内兴盛,至今已度百年春秋。倾注了几代学人的心血,茁壮成长的学苑奇葩——《青史演义》研究拥有曾经的收获,也面临着当下的瓶颈。综评课题开创者们的学术高度,意在展望我辈学人新的跨越、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青史演义》是尹湛纳希的代表作,开蒙古族长篇小说之先河。作者在本民族文化土壤上大量吸收和借鉴汉族传统文化,特别是吸收和借鉴儒家思想,以儒家的"礼"来规范13世纪的蒙古族社会;以"孝悌"、"信义"等思想来规范当时人际关系;受君权神授思想的影响,神化真龙天子意象,形成神圣和谐的宫廷龙凤意象。这不仅显示作家的时代理想,同时也促进了蒙汉文化交流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7.
实证精神即实证主义者的治学精神,其实质就是拿出证据,追求真实。鲁迅先生研究中国小说史的实证精神,是他受西方实证主义与清代浙东学派治学精神影响的结果。鲁迅先生治中国小说史的实证精神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重视小说史料的真实、重视实证方法的运用、重视论断之"言必有据"。探讨鲁迅先生研究小说史的实证精神,学习先贤审慎务实的治学态度,对当下中国学术界的功利主义风气,或许会有警醒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青史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不仅是蒙古族历史真人 ,而且是经作家汉文化过滤后豁然而立的理想人物形象。作者除了本民族文化的审美把握之外 ,用儒家理想人格及参照汉族文学的人物形象 ,塑造成蒙汉文化双重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9.
试论雍正帝的民族思想——《大义觉迷录》新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义觉迷录》是一反清案件的产物,是雍正针对曾静的指责所做的辩解.但其中也反映了雍正的民族思想他继承了我国传统儒家民族思想中以"文明"礼仪"辩夷夏的先进的因素,并进一步提出对少数民族君主正确评价、尊重少数民族习俗及在处理各民族之间关系上应以诚相待等开明的民族观,同时由于他继承的儒家民族思想本身所特有的不足以及其他主客观因素的限制,雍正的民族思想也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汉志·诗赋略》分类义例等问题为后世论争焦点.返归历史语境考索《汉志》分类的基本义例,整体观照并辨析《诗赋略》涵盖的文体、归类方式及内部之种属关系,探讨《汉志》的流变,可以廓清《诗赋略》原本源于《诗》的荀赋、杂赋,肇端楚辞的屈赋、陆赋,乐府采录的歌诗三类编目之事实.  相似文献   

11.
受自身教育、家庭背景的影响,瞿秋白从内心深处接受了调和思想。他强调宽容节制,提倡求同存异,并将这一思想运用到对党内分歧的解决中。但随着革命斗争的日趋激进,他的这一思想与时代产生了错位,因此受到了错误批判。  相似文献   

12.
在诸家《七略》辑本中,姚振宗《七略佚文》无疑是一部成功之作,但也存在一些误失,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汉志》班固注整体上(极少数除外)作为佚文予以辑录,有所不当;二是某些具体的佚文辑录及书籍的还原处理等存在着明显的误失:将班固所自作之注作为《七略》之佚文予以辑录;对《汉志》所“省”之书籍的还原著录尚存未至之处;对有些书籍篇数的还原失于准确;个别书籍还原著录时的类别归属有误。  相似文献   

13.
观心思想是唐末、五代、宋初佛学思想家永明延寿心学思想脉络中的重要一环。延寿几乎将佛教的一切修习法门都纳入到观心的宗教实践之中,以一心释观心、以一心"妙观"统摄唯心之旨,同时又以观心坐实、印证唯心,使其宗教思想成为一个完满自足的理论体系。观心思想贯通《宗镜录》和《观心玄枢》,《观心玄枢》不仅是百卷《宗镜录》的理论浓缩,更是《宗镜录》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实,在延寿重构心宗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佛教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皖籍著名教育家孙起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与研究过程中,对写作阐发过很多独到的见解:倡导“有所为而写作”,重视写作的实际应用目的;认为写作有法且应在写作实践中印证提高;提倡写作应取材于真实的生活,并利用生活词典丰富写作词汇,利用口头作文的方式将写作生活化;强调“作文是为了作人”,写作时应人文一致。孙起孟的这种重视写作的实用功能,倡导在真实情境中写作的实用主义写作思想,对今天的写作及写作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陶孟和作为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在多变的民国社会中,不仅仅专限于社会学的贡献,而且也作为胡适派学人群中一员。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同胡适、陈独秀等人以《新青年》为阵地,以共同的思想意识共同倡导民主与自由等新文化运动所孕育的主体精神。同时以社会学的眼光观察多变的民国社会,寄托一种调查的宏愿,以求了解中改良和改变中国。  相似文献   

16.
老舍的民族身份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作为一个旗人,他的作品在题材、风格、语言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满族文化特质。但老舍又超越了狭隘的族群意识,对满族文化,他是既眷恋又批判,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他的文学创作始终表达了外抗强敌、内主团结的时代主题,洋溢着强烈的中华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17.
郑樵《通志·昆虫草木略》系删减其《本草成书》而成,具有明显的本草学渊源。作为独立于宋代本草学系统之外的一部简本史学家本草,郑樵将鸟兽草木辨名之学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因此舍弃了本草学中最有价值的药理部分。以《昆虫草木略》中草类为例,可以见出其记载的植物种类、异名及特点在前人本草学著作中均有迹可寻,他只在细微处进行了有限的调整和补充,其中有可资参考处,亦不乏错误处。详尽揭示《昆虫草木略》的本草学渊源,有助于客观评价其价值,为相关研究提供更信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三国志》的民族书写与陈寿的民族思想密不可分。《三国志》设立《乌丸鲜卑东夷传》的民族传记书写、体现少数民族独特文化及汉化过程的民族文化书写、反映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民族关系书写均体现了陈寿民族思想既有华夷之辨意识又有华夷一体倾向的双重性。复杂的历史环境、深厚的学术思想渊源、自身的学习经历共同造就了陈寿的复杂民族思想。陈寿的民族思想既有其时代局限性,又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金凤 《南都学坛》2009,29(3):23-28
南北朝争斗初期,何承天立足于刘宋政权的军政现实,汲取前代及当代与北方军事斗争的经验教训,撰著《安边论》一文,着重提出和全面阐述了"安边制敌"的战略思想。这一思想,不仅对刘宋及整个南朝的军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且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建国大业》与《建党伟业》是两部影响巨大的献礼影片,两部影片在历史事件选择与表达方面别具手眼,具有突破性。这种突破并非是一时兴起,而是指向了“民族认同”这一深刻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