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帮商队是历史上西北地区以牛为运输工具的集货物运输和商业贸易为一体的商业运输团队,历史上的河州牛帮商队在民族构成上以回族为主,他们来往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之间,为汉藏经济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20世纪30年代,回族报刊上出现了一股关于穆斯林女子剪发问题的讨论热潮,这场争论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受到西方文化和汉族妇女解放运动兴起的女子剪发潮流影响。透视这些争论会发现,其争论的具体进程及表现本身被抹上了浓烈的伊斯兰宗教色彩,是伊斯兰教建筑在头发上的种种符号和想象,其实质是回族社会对回族女性社会地位及社会分工的再塑造。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在回族知识界、政界引起的“回族”“回教”争论持续数十年,究其原因,表现在:对回族构成问题认识迥异;民国初期,少数民族是否为中华民族成员,尚未明确;学界对回族、回教、伊斯兰教等概念认识模糊。  相似文献   

4.
民国前期,在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下,书画市场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一情况虽极大地改善了书画家的生存境遇和社会地位,客观上也对书画艺术的进步造成了负面影响。在利益的驱使下,创作模式化、任务化的现象频繁出现,繁重的鬻艺任务也使书画家无暇过多考虑作品的艺术质量;而在另一方面,书画艺术的价值标准也随着市场的深化出现动摇,非艺术因素对书画家事业的影响不断增加。此外,为了尽快获得回报,对既成名者的摹仿也在艺坛形成风气,从而扼杀了对于艺术发展来说最为重要的创造力,造成了不可忽视的恶果。  相似文献   

5.
近代商业戏剧发展高潮在东西方均有发生.西方传统戏剧强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到较为成熟的商业戏剧发展阶段,主导了近代以来戏剧发展的潮流.同时,北京戏剧集上千年戏剧文化传统之大成,在清末民国时期也达至商业戏剧的高峰.在共时态内,北京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等西方戏剧中心存在着大量商业戏剧的同质性,但也有诸多的异质性差异.比较分析发现,民国北京戏剧市场仍旧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花儿"作为一种以歌咏爱情为主的民歌形式,在长期的创作与传承中,不断将民众广阔的社会生活和深厚的思想情感化入其中,因而蕴含了丰富的美.文章对河州"花儿"的自然美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回族知识分子致力于寻求兴教救国的良方,他们或立足民间,或靠拢中心,形成不同的精神抉择。王静斋、马宏道师徒代表性地体现了当时回族知识分子身份抉择的复杂性和传统民族文化教育之于此的关键性意义,彰显了伊斯兰教两世并重观和创制传统的重要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8.
河州"花儿"作为一种以歌咏爱情为主的民歌形式,长期的形成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河州"花儿"形成的要素包括地域文化、民族融合以及诗经的影响等。作为一种民歌,河州"花儿"具有灵活多样的比兴手法,丰富多姿的曲令艺术和苍凉悲怆、高亢嘹亮的旋律,用词精妙传神、妙语连珠,表达方式新奇独特以及多样化的美学风格等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初期,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非公有制经济起步早、发展快,形成了闻名全国的"河州模式"。这一模式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即中央应给予少数民族地区一定的经济自主发展空间,为少数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比东部地区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以使少数民族地区有能力也有可能选择符合当地区情民情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模式。这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0.
1930年至1940年,四川西药商业(药房)的资本、经营与市场在特定时空环境中产生了异步发展势头,特别是在抗战爆发以后,这种表现更为明显。通货膨胀率的高涨,带动药房资本额的数字扩张,但是商业经营却并未实现预想中的发展,作为新兴商业的西药业步入了一个彷徨阶段。但是,由于市场对商业活动的根本决定性作用,市场网络的扩大已然为西药业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与中国文学的“民国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学在结束自己的古典机制、逐渐形成现代机制的过程中,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一个值得特别注意的时间点。辛亥革命开始了现代国家新体制的建立过程,同时也赋予了中国文学现代的属性。近年来,民国文学概念的提出,正是从这一角度来研究某些值得关注的文学现象。与现代文学注重现代性标准不同,民国文学首先是一个时间概念。在这个时间框架内,各种性质的文学是并存的,没有先验的高下之分,研究者完全可以凭个人的判断力说话。虽然两者具有不同的功能,并且承担着不同的使命,但它们的结合,很可能为我们贡献新的学术视角。为此,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际,本刊继第二期推出《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小说主题嬗变》之后,再推出这组专题,以期把该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2.
回族先民自唐代进入中国以来,便面临着如何与儒家文化相互调适的问题。面对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回族毅然选择了经商作为生存和发展的支撑点。在历史变迁中,商业活动伴随着他们的生产、生活,并发展成为回族社会的传统和优势,从回族重商传统的形成和原因来看,"重商"促进了回族对汉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3.
百年来的中国文学研究曾经一直为"命名"的问题而反复推敲.在中国现代文学的考察中引入符合历史实际的国家形态的视角,不仅仅是呼应了"中国文学史"固有的秦汉--唐--宋--元--明--清的以国家社会形态为基础的叙述模式,而且更有利于在一个准确的时空范围内厘清中国作家的特殊人生体验、社会遭遇、政治处境以及他们所依托的文化传播方式.如何看待"民国文学"阐释架构的合理性,不仅有助于解决文学史命名的难题,也将为"大后方文学"的研究创造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导言: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经历了从现代性、后现代性对传统的文学史观念的穿越后,似乎遭遇到了新的困惑,传统向现代的问难,国学对西学的质疑,现代文学研究与当下社会文化、文学现实的时话能力式微。曾经在1980年代,引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思潮的现代文学研究,进入新世纪后,比起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明显让人觉得活力不足,创新不够。学术界在焦虑与困惑中思考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新格局的开拓与建构。近年来李怡先生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争鸣》等刊物发表的多篇文章中,提出了以“民国机制”为中心的文学史建构观念,在现代文学研究界引起了较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困局中的一个突破口,"民国文学"的丰富内涵不是人为赋予,而是与当下文学史研究的种种问题联系在一起。了解"民国文学"到底研究什么,可以从三组关系入手清理:"民国文学"与当前其他民国文化现象的关系;"民国文学"与"现代性"的关系;"民国文学"与"重写文学史"的关系。透过这三组关系,"民国文学"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史学逻辑可以自然呈现,而关于"民国文学"不必要的误解也可以得到澄清。  相似文献   

16.
“乜贴”是回族日常生活和宗教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文化现象,其扎根于回族当中,世代相传,在回族内部有始无终、周而复始地流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回族社区的贫困问题,加强了回族共同文化心理,体现了回族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17.
新疆回族“花儿”源于西北“花儿”,它内容丰富,曲调优美,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文章从新疆回族“花儿”的曲令特色、方言特色、简化的程式、借鉴他民族的音乐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回族是一个以农为主、农商并重的民族。笔者以民国时期西北回族商业活动为例,对回族商业经济及其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进行了简要论述。在描述西北回族空间分布的人文地理特征和商业传统的基础上,从甘青回藏贸易、内地回族传统商业和集团化连锁经营等方面对民国时期的西北回族商业活动做了梳理。笔者认为,商业活动是回族参与西部开发的一种独特方式,西北回族在边疆所开展的商业贸易活动具有跨民族、跨文化区的特点,这有利于打破传统经济文化类型的封闭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西北区域经济中商业流通环节薄弱的状况,优化了区域经济结构,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内地城市、集镇和农村地区的回族商业则立足于民间社会、面向各族民众,有利于丰富和改善各族人民生活。回族商业活动本身也是族际互动的一种形式,它在各民族之间架起了一座流动的经济文化交流之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边疆与内地的交融与互补,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凝聚,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成型和固化产生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其中,地方课程强调对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回族民俗文化既是宁夏最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资源,又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独具民族特征的文化资源,将其纳入地方课程开发的视野。思考和构建一种较为合理的区域和地方课程方案,不仅有利于回族民俗文化的选择、传承与创新,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多元文化教育,也有利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教育形式。这一课程精选回族的经济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游艺民俗四个专题的内容,通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亲历、感悟、体验、反思的过程中发展探究能力,提升审美情趣,培养文化自觉意识,具备多元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发展热爱本土,建设本土的情感,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 2 0年来 ,云南回族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 ,各地经济发展的快慢与其寻取机遇的能力有极大关系。各地应根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内容、重点及其进展 ,选准方向 ,看准时机 ,及时制订、调整自己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