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及收入水平的差异,高档耐用消费品市场发展相对不平衡,占人口总数69%的农村,其高档耐用消费品的消费仍处于成长初期。据资料统计,全国农村居民1997年的普及程度仅相当于城镇居民1986年的水平,而广东省高档耐用消费品在农村的普及水平也仅仅是稍高于全国。因此,开拓农村高档耐用消费品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繁荣消费,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影响因素分析影响高档耐用消费品进入农村家庭的因素很多,消费品要走入农村家庭,必须是消费品有相适应的消费环境,如农村地区的供电、供水状况、交通设施状况…  相似文献   

2.
赵建荃 《青海统计》2005,(10):16-2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城镇居民购买力与El俱增,有效地拉动了全地区经济的发展。十六大报告指出:“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逐步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因此,进一步培育和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居民购买力,将居民储蓄转化为消费和直接投资是今后经济工作和经济政策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3.
茂易 《中国统计》2002,(3):22-24
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为了保持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增长,要把扩大内需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方针。近几年我国城乡居民购买力在保持平稳增长的同时,也不断以储蓄和金融资产的形式大量积聚并沉淀下来,造成即期需求不足。由于影响购买力形成与实现的诸多因素还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决定了今后扩大内需、推动消费增长任重道远。解决需求不足,除继续增加投资、扩大出口外,更重要的是促进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而要增加消费需求关键在于提高居民的购买力水平。购买力总体评估 1.当年形成的购买力中,劳动报酬性收入占主要比重。2000年…  相似文献   

4.
十年来,我省城镇居民消费模式的变迁,是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消费环境从紧俏时代到过剩时代,消费观念从传统到现代,都与社会经济的变化紧密相联。一是实现了消费需求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随  相似文献   

5.
河北城镇居民生活消费又上新台阶河北省城调队李殿京1993年,伴随着我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居民收入始终保持较强劲增长势头,消费观念不断发生变化,居民消费水平、消费质量明显提高。但城镇居民经济生活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引起高度重视。一、居民收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居民消费从以物质消费为主逐步向以非物质消费为主转变,吃、穿等生存型消费比重进一步降低,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比重逐步上升,居民对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消费需求大大提高。2007年中卫市城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中,  相似文献   

7.
《青海统计》2007,(1):43-43
近三年来,随着青海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全省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居民消费形式也由单一的物质型消费向物质加服务型消费转变,服务性消费逐渐升温。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上半年,青海城镇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达到907.55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40.6%,年均增长12.4%,增长幅度高于消费性支出6.4个百分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当前,扩大需求特别是扩大内需,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刺激消费需求便成为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准确判断我市现阶段居民购买力水平,认真分析我市消费市场态势以至发展潜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对居民购买力水平的判断居民收入水平和储蓄存款是影响其购买力的主要因素,恩格尔系数和家用高档耐用消费品数量又反映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居民购买力大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1、居民收支水平。随着我市城乡居民实际收入的不断增加和实际支出的稳定增长,恩格尔系数呈…  相似文献   

9.
一、河南农村消费需求现状 从对河南省近20多年来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现状分析来看,河南省农村消费需求具有以下特征: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均偏低;农民家庭人均消费总量及各项支出费用提高迅速;农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农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逐年降低,但与城镇居民相比差距在逐渐增大:农民平均消费倾向总体呈下降态势;各项生活消费支出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全社会对各类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市居民越来越重视教育投入,教育消费特别是家庭子女的文化教育消费,在家庭消费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教育支出逐年上升。据2004年天津市城调队进行的城镇居民一次性基本情况调查,城市居民家庭用于子女文化教育方面的支出,与5年前相比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王华 《山东统计》2002,(1):46-47
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之一的山东省,改革开放以来,从总体上讲,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综合能力都有所增强,为城镇居民收入、消费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居民消费由单纯的数量的增加到综合质量的提高。从“九五”期间看,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5年的4264元增加到2000年的6490元,增长5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差32.2%,收入的增加拉动了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九五”期间我省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从3285元增加到5022元,增长52.9%,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32.4%,年递增6.1%,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我国2003-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研究了人口年龄结构和消费习惯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克服了消费总量分析中产品维度上的“加总谬误”.实证研究表明:①人口年龄结构显著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儿童对文教娱乐、老年人对居住和医疗消费需求较强;②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存在较强的惯性,消费习惯和收入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最为关键的因素;③在提高居民收入、降低实际利率和控制房价的背景下,未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将呈现稳中有变、趋向享受型消费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相当多的居民家庭过上了小康生活,甚至有部分居民家庭已经踏上了富裕之路,这部分富裕家庭的生活状况基本上代表了目前城镇居民较为先进的生活模式,展示了整体居民家庭生活的发展方向。我省富裕家庭的生活水平明显高于全省...  相似文献   

14.
看淡了三年之久的消费市场,正孕育和涌动着新的消费潮流:住房拉动建材、装饰材料热;彩电减价引来众多消费者;“假日经济”为商家赢得利润;出游旅行成为家庭消费新亮点。居民理智的选择消费和消费热点的迭起,有望成为市场消费的导火索,带动消费市场全面升温并逐步走强。具体根据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加快 据对黑龙江省十市四县2000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今年前9个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31. 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9%,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 4%,增长速度加快。 由于“下岗”、“…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了解当前我省城镇居民的住房消费与投资意向,把握房地产市场的今后走势,省城调队组织杭州、宁波、温州等11个地级市城调队,于2001年9月对1210户城镇居民家庭进行了仕房消费情况的专项调查。调查表明:有10.5%的家庭拥有两套住房;有26.7%的家庭在五年内有购房意向;购房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价格、质量和环境;赞成货币分房政策的居民占60.1%,货币分房的覆盖面仅为38.9%。 一、城镇居民家庭的住房现状 (一)拥有二套以上住房的家庭占10.5% 被调查的1210户城镇居民家庭共拥有住房1341…  相似文献   

16.
理性习惯偏好与居民消费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杭斌 《统计研究》2011,28(3):23-29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城镇居民已经习惯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果一个家庭当年消费的数量和上一年相同,其幸福感就会打折扣;另一方面,消费还具有外部性,如果与他人相比自己的消费水平降低了,消费者的效用也会受到损失。因此,理性消费者的决策目标是保持消费长期稳定增长而不仅仅是消费在各个时期的均匀分配。利用1978-2008年中国26个省(直辖市)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得到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消费者的习惯偏好与制度环境有关。受传统计划体制影响,1990前中国城镇居民的习惯偏好具有明显的“短视”特征。1990-2008年的估计结果则支持了理性习惯形成假设。即内部习惯形成导致了边际消费倾向明显下降,并且消费攀比是理性的。  相似文献   

17.
对辽宁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状况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辽宁省近几年的城镇居民基本消费需求、投向需求系数以及需求收入弹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认为辽宁省城镇居民由单纯追求数量消费转移到质量消费上 ,由物质消费转移到精神消费上 ,但是住房等消费倾向较小 ,医疗保健消费比重也不大 ,这些消费热点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同时文章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分析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最后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岫 《中国统计》2003,(10):36-37
汽车消费时代悄然来临 我国是不是已经具备汽车进入家庭的条件?是不是已经到了汽车进入家庭的汽车消费时代?从消费层面上看,我国目前正处在消费结构升级阶段。从消费总量看,30%的城市居民占消费总量的70%。而从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看,现在正在从过去满足“吃、穿、用”到“行”的变化。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1000美元左右,就到了汽车进入家庭的时期。我国2000年人均GDP虽然只  相似文献   

19.
不同收入等级下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动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成分统计原理,分析了1995—2006年不同收入等级下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的动态变化,包括不同收入等级下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特征模拟和各收入水平下消费支出结构变动的检验。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城镇居民中医疗保健和交通通讯已成为消费支出的主要特征因子;高收入与中低收入城镇居民家庭的消费支出变动整体上存在统计意义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20.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省居民的购买能力逐渐增强,但未实现的购买力随着多年的积累也不断增大。我省城乡居民结余购买力由1995年的1048.2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3060.1亿元,增长了1.9倍,年均增长16.5%。 1、收入水平增速放慢,居民消费信心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9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85年增长3.5倍,年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