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题组在对中外社区矫正法律理论、立法和实践进行比较分析,对人民检察院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的定位、作用、权限、主要任务、方法和机制建设等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和规范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的对策建议。一、完善法律制度,夯实法律监督基础(一)确立社区矫正的法律地位。由于现行法律中没  相似文献   

2.
李孝廉 《科学咨询》2008,(7):7-7,14
课题组在对中外社区矫正法律理论、立法和实践进行比较分析,对人民检察院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的定位、作用、权限、主要任务,方法和机制建设等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和规范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特点以及原因,比较研究了域外青少年犯罪社区改造制度,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发展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应注意 立法规范我国青少年重刑犯的社区矫正制度、选择适合少年犯特点的社区矫正项目、强化社区矫正监督杜绝社区矫正腐败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4.
社区矫正制度作为一种特殊的刑罚执行方式,旨在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使犯罪者得到思想上、行为上和心理上的矫治,意图使再犯罪率降低到趋于零。本文通过分析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实施社区矫正监督的现状,提出现实工作中贯彻《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做好社区矫正衔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推荐度指数全上海,有40个社区检察室,对应监督着全市301个户籍派出所和218个司法所,开展对公安派出所基层刑事执法监督、社区矫正活动监督等工作。法律监督的触角从这里延伸到街道、乡村、社区,延伸到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约80%的刑事案件由派出所立案侦查,约80%的办案警力在派出所,也有约80%的办案质量问题发生在  相似文献   

6.
随着行刑社会化和刑罚轻缓化成为世界刑事法治发展的必然趋势,社区矫正也作为一种新的刑罚执行方式已被世界各国广泛适用。目前我国也处于试点阶段,浙江更是全国首批试点地区。本文从一般社区矫正理论入手,通过社区矫正制度在浙江省的具体实践研究,得出刑罚观念落后,相关法律缺失以及专业社区矫正人员短缺等方面存在阻碍因素。鉴于此,笔者试图从转变刑法观念,完善相关法律以及培养引进专业社区矫正人才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对策,以期达到促进社区矫正在我省更好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刑罚执行方式,在对罪犯改造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节约了司法资源,减少了犯罪的再发生;同时作为一种新生制度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在社区矫正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可以大大改善社区矫正工作的现状。  相似文献   

8.
社区矫正人员管理是我国刑事政策指导下的一项刑罚执行制度改革,是当今世界各国刑罚制度发展趋势,也是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方面。在社区矫正工作中,通过吸收各方面社会力量,促进公众参与,积极用来自社会的教育资源、岗位资源、纠纷调处资源、法律资源等,共同构建对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服刑人员或者经过监管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服刑人员的矫正管理机制。通过社区矫正模式,一方面继续执行原判刑罚,社会化了具体要求,又体现了司法权威和国家权威;另一方面由于对罪犯的行刑是在社区之中,这既符合社会化的要求,又能满足人性化需求。通过社区矫正,不仅提高了罪犯的改造质量,也减轻了社会的压力。  相似文献   

9.
彭兵 《决策与信息》2011,(11):104-104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与监禁矫正相时应的刑罚执行方式,具有开放性、社会化等特点。尽管根据我国现有的规范性文件,司法行政部门是社区矫正的工作主体,但传统的主要刑罚执行机构--公安机关在社区矫正中依旧有着独特的地位,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自2011年5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将“社区矫正”一词写入我国刑法。实践中,社区矫正作为三项重点工作之一的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正在全国各省市积极推开试点工作,笔者试从检察机关角度谈一下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行刑社会化的发展,社区矫正在世界各国被普遍采用。我国这次《刑法修正案(八)》将社区矫正正式写入刑法,使得“社区矫正”一词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刑法条文的规定中。这是对社区矫正在我国试行七年以来积极意义的重要肯定,也是对我国刑罚轻缓化、行刑社会化发展的进一步考验。其确立也对我国刑事法律的改革和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未成年人罪犯作为研究对象,引入“增权”这一概念,探讨未成年人矫正对象在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介入。在探讨增权取向的社会工作介入未成年人罪犯社区矫正的必要性之后,认为社会工作者应该积极介入社区矫正,以增权取向的社会工作方法从个体、人际关系、社会参与层面对未成年人矫正对象予以帮助,使其建立积极自我认知,学会必要的能力和技能,帮助他们尽快回归社会,实现增权。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区矫正这一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在全国社区的展开,社区矫正对象的劳动问题日益显现出来。为此,笔者分析了社区矫正对象的劳动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社区矫正对象在劳动基地进行日常劳动,是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并就社区矫正对象在劳动基地进行日常劳动的管理模式进行了较具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已成为世界各国广为采用的一项行刑制度。本文通过对当前社区矫正试点出现的矫正人员外出打工的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与国外社区矫正制度相比较并结合我国的实践情况,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社区矫正试点模式影响社区矫正试点的成效.社区矫正试点"北京模式"和"上海模式"只是适应了两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情的现状,各自存在优缺点,但在全国不具有普适性;城市和乡村因为政治、经济、地理和人文状况不同,所以社区矫正试点模式应该存在差异,特别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的主导力量的不同;承认其差异,但也要把握城市和乡村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的共同内涵.只有充分认识城市与乡村的不同之处,才能更好地寻找适应城市和乡村社区矫正试点模式,为社区矫正的规范化、正规化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对看守监管活动法律监督是中国特色法律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我国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权,基于我国法律传统和国情,这种监督区别于外国的审前羁押和短期自由性控制与救济机制,也有别于我国其他部门或社会公众对看守所的监督。相对于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这些监督机制发挥了各自特殊的作用,并与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一起,确保了看守所监管活动的依法开展。本文试对其历史演进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7.
实施、完善并强化人大监督机制,是克服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防止腐败的根本途径;是正确解决少数人执政和多数人利益关系问题的有效办法;是实现马克思提出的“社会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的必经过程。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依法具有对“一府两院”进行法律监督的重要职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保障各级人大依法行使法律监督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总的来看,人大法律监督工作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有的地方党委不重视发挥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职能;有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是社区矫正制度的组成部分,北京社区矫正制度虽已初步成型,但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存在没有系统规定、缺乏综合评价机制、社会调查函不详实以及编制不足等问题,建议统一规定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建立综合评估机制,重视恢复性司法工作以及适当扩宽年龄等。  相似文献   

19.
叶飞  李烨 《决策与信息》2011,(12):40-42
随着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开展,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从目前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来展开论述,试图为完善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提出一些个人浅见,以收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20.
魏诗伟 《经营管理者》2013,(2X):274-274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经历从无到有的发展,已成为法学理论界探讨的热门话题。但不考虑未成年人的特点,笼统的把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不加区分的进行社区矫正,不利于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和挽救。本文从现实需要出发,以理论基础、现实条件、制度设想等基点为阐述路径,对建构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作出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