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民公私观念经历了这样的历史变化:传统时期的公私相对、有公有私;再分配时期的崇公抑私、公私模糊;转型时期的强私弱公、公私分明。当前农民由于过于强调眼前的、狭隘的家庭私利而不能合作起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让农民组织起来,必须重新使农民树立正确的公私观念,即明确"正确理解的利益",而这又需要辅之以一场文化启蒙运动。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公与私的观念,往往是有机地交织在一起的。在私有制的条件下,也可以产生“公”的观念。象我们经常谈到的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孙中山宣传的“天下为公”,以及马克思关于公有思想的科学理论,虽然具有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阶级内容,但终究都是“公”字号的思想。今天,我们生活在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结构中,在我们这样的社会还会不会使人们继  相似文献   

3.
井田原型强调公与私的对立统一,通过对公的“控”与对私的“放”,实现依附在土地上生产关系的动态平衡,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宋朝对土地实行的基本政策是“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但是同一政策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宋朝的“兴”得益于在建朝之初能够很好地“控”好“公”、“放”好“私”,充分发挥了劳动人民的劳动积极性,广垦荒田,积极发展农业,并鼓励土地市场的繁荣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亡”于对“公”、“私”的“控放”失衡,贪污腐败盛行,国库空虚,土地赋税征收严重不足,贫富差距过大导致阶级矛盾对立,最终走向灭亡。  相似文献   

4.
“公”与“私”虽然不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主要范畴,但是它却几乎渗透到宋明时期每一位儒家的伦理哲学和社会政治学说之中。本文沿着宋明儒学发展的历史轨迹,通过对儒学重要个案的考察,揭示了在公私之别上,二者既有国家之分、人我之分、物我之分,又有义利之分、理欲之分,还有公有和私占之分;在公私关系上,宋明儒学经历了“圣人之道至公而已”、“无物我之私”、“至公无私”、“循理而公”、“天下为公”、“廓然大公”、“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大公无私”这样一个发展过程。旨在说明,宋明儒学公私观在其自身发展的脉络上显示出薪火相传、继往开来之特征。  相似文献   

5.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立足于“三点”1.体现时代特点从历史传承上看,爱国主义有其一般的共性,但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条件下,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和表现又不尽相同.当前我们提倡的爱国主义,究其实质就是邓小平同志概括指出的:“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  相似文献   

6.
明清之际启蒙思潮的重要内容,是在明代思想对“私”“利”正名的基础上,如何由“私”上升为“公”,一方面在承认“私”“利”的基础上重构公共空间,另一方面也为“私”“利”提供正当性理据。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私”“利”是不具备正当性的,而明末启蒙思潮则承认“私”“利”的普遍性与必要性。这就必须解决如何处理公私、义利关系而构建“天下为公”政治秩序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明代启蒙思潮形成了“公理”与“公利”两种分析范式,即以公理为核心,规范性的“统私为公”进路与以公利为核心,经验性的“合私成公”进路。前者调整了传统理学的“理一分殊”理念,在承认私利的同时,也认为“利必有害”,“私”“利”必须遵循“理”的客观规律,因此,道德精英的“以欲合理”的超凡入圣,以及在此基础上“布大义于天下”,即“统私为公”。后者基于气学、心学对于传统理学的突破将公利设置为政治正当性的基础,而公利是私利适当关系下的总合,因此,国家治理应建设公共导向、兼容和谐的利益关系,以“合私为公”。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两种进路的背景、发展及局限,对把握明代理学与气学、心学的整体脉络,厘清明末启蒙思潮的公私义利论证逻辑,扬弃性继承中国传统利益...  相似文献   

7.
“公”的概念在中国和日本的区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从共同体的“公”到政治领域的“公”(中国的“公”和日本的“公”的语源)在中国,公私的概念是怎么成立的呢,其语源不是很清楚。以现存的资料来推测,例如《诗经·国风·幽风·七月》的“为公子裘”“言私其,献于公”;“跻彼公堂”就是有关公私的词,有关共同体和共同体首长的即为“公”,与其相对的即为“私”。我认为在上古时代的一般概念是以共同体关系为背景的公私区别。顺带的说一下在青铜器上刻的金文里没有“私”字的用例,只有“公”字首称,这就是说在周朝以前至少在氏族首长的尊称上使用过“公”这个字。据中国的“公”…  相似文献   

8.
历史“跨越”,包括理论“跨越”与实践“跨越”两个方面。前者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于东方较落后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后者是指俄国、中国等较落后国家先于发达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事实。非科学地对待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理论“跨越”与实践“跨越”的区别与联系,不能正确地判断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是导致现实社会主义在实践上屡次出现“左”、右两种错误倾向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论以色列君主制发展的三个阶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色列君主制的历史指从以色列立国到犹大王国灭亡的历史。按照外部形式上的演进过程 ,人们一般将其分为“统一王国时期”和“分国时期”两个历史阶段。本文认为 ,从君主制形态与王权特征等内在根据上分析 ,这一历史进程应当分为三个阶段 ,即氏族部落制遗风大量保留的扫罗王朝阶段 ;君主制走向集权的大卫——所罗门王朝阶段 ;秉承不同君主制传统的南北分国阶段。三阶段的发展历程表明 ,以色列君主制的历史既有与上古时期其他民族君主制产生与发展规律的一致性 ,又有自身鲜明的独特性 ,其原因在于由特定生产关系所决定的、这一民族进入君主制前即已形成的“圣约”观念下的律法传统及其在君主制时期的演变和命运 ,以色列君主制各历史阶段上的特点不仅在当时决定了国家的兴衰存亡 ,而且对这一民族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公私观"三境界析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私之辨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要论题之一 ,公而不私、大公无私是这一辨题的基本结论。可是 ,理论与实践总是有差距的 ,在实际社会政治生活中 ,私心、私欲人所难免 ,谋利、逐利或难舍弃。于是千百年来 ,有公有私 ,或公或私 ,何去何从 ,论辩不已。早在先秦时期 ,儒学宗师们就倡导公而不私 ,汉儒则概括为“正其谊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循至 2 0世纪 5 0年代 ,“大公无私”的口号仍然是政治文化中的重要价值准则。时至今日 ,河南临颍县南街村还有这样的标语 :“大公无私是圣人 ;先公后私是贤人 ;公私兼顾是好人 ;先私后公是庸人 ;损公…  相似文献   

11.
论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私经济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来的社会主义经济学对公有制体系中存在着以私人利益和私人财产为根据的各种私经济行为不予重视。私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发挥着远比经典模式中的假说更为重要的作用。改革以来,作为私经济主体之一的家庭,不仅是主要的消费单位,也已成为重要的主要的储蓄主体,并成为重要的投资主体之一。私经济也使市场结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实行公经济和私经济有效结合,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的公、私观念成型于春秋战国时期.此期,"公"、"私"概念由人称指谓向社会形态拓展."公"的价值意义与其所表达的社会公共事物和公共关系相联系,把国家、君主、社会与个人贯通为一体.此期又是士人的私理、私论大行其道的时代,社会关系以私为纽带进行了空前改组.然而,先哲们却把"私"视为万恶之源,进行了猛烈抨击."立公灭私"成为主流意识,取消了"私"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形成了君主、国家与民间社会,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尖锐对立,使中国社会政治生活出现了一个无法解决的"公"、"私"悖论."立公灭私"是春秋战国时期公共理性的高度概括和总体特征,它与君主制度互为表里,为专制制度整合社会资源、控制分配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一、明确商法的私法属性是商事立法完善的前提虽然“商法是私法”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尤其是大陆法系国家)已经成为一个深入人心的基本法学观念,但目前我国法学界出于种种原因,对此莫衷一是:或认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即公、私利益相统一,而在法律部门的划分上  相似文献   

14.
《孟子·尽心上》记载的孟子与桃应的对话揭示了如何处置“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责任之间的冲突问题,从而为中国思想史乃至东亚思想史引入了“公”与“私”的概念。作者厘清了“公”与“私”概念的转折变化,归纳了东亚儒者对此问题的诸多讨论,指出“公”领域与“私”领域中的德行常常必须在“公”领域中才能全幅实现,并且“公”领域与“私”领域之间恒有其难以化解的紧张性。东亚儒者提出以具有超越性的“天理”或具有“普遍性”的天下为企图化解“公”“私”冲突之概念工具。但是,在近代以前的专制独裁体制下,“天理”等概念的解释权都被权力掌控者垄断,从而架空了这一概念所具有的超越性或普遍性,并将之转化为镇压人民的工具,这就是17世纪后东亚各国“气”学一系的思想家伊藤仁斋、戴震等人,批判程朱学派所建构以“理”为核心的思想系统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15.
春秋战国的"立公灭私"观念与社会整合(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公私观念成型于春秋战国时期.此期,"公"、"私"概念由人称指谓向社会形态拓展."公"的价值意义与其所表达的社会公共事物与公共关系相联系,把国家、君主、社会与个人贯通为一体.此期又是士人的私理、私论大行其道的时代,社会关系以私为纽带进行了空前改组,然而,先哲们却把"私"视为万恶之源,进行了猛烈抨击."立公灭私"成为主流意识,取消了"私"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形成了君主、国家与民间社会,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尖锐对立,使中国社会政治生活出现了一个无法解决的"公"、"私"悖论."立公灭私"是春秋战国时期公共理性的高度概括和总体特征,它与君主制度互为表里,为专制制度整合社会资源、控制分配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一、公/私领域演变中的女性地位在古希腊,“公“”私”差异清楚可辨。私域(家庭OIKOS)是自然的结合体,一切生活基本需求皆掩于其中。公域(城邦POLIS)则相反,它是政治人展现光荣和卓越①的公开场地“,行动”与“语言”成为唯一重要的存在方式。然而,女性却完全被排除在卓越以外,  相似文献   

17.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习惯于认为“五种生产方式”是全人类社会“普遍必经”的“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照此说来,资本主义就是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而不经过资本主义建立的社会主义社会就是“偏离”了普遍规律的“变异”的社会主义了。这样认识是否正确呢?笔者认为,在一般地讲解社会发展史时,作为一种逻辑的推导和历史的例证,概而言之地讲人类历史上先后经历五种生产方式,是有其合理性的。但要把那五种生产方式中的当中三个阶段通通说成是全人类普遍必经的阶段和普遍规律,显然是不科学的。因为:  相似文献   

18.
<正> “左”和右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一般具有两种含义:一是超越或落后事物发展的必须阶段,以主观臆造代替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一是窒息或抛弃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形而上学的态度对待真理。这两种含义的“左”和右,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危害都很大,搞不好就会葬送社会主义。“左”和右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本质却是一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相分裂、理论与实际相脱离,都是阻碍社会事物及其认识按照客观规律向前发展的。警惕右防止“左”,在不同时期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而对其本质的东西要从根本上加以清除,则必须靠实事求是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俞祖华 《东岳论丛》2022,(9):5-18+191
现代化话语与民族复兴话语是贯穿近现代历史尤其是中共奋斗历程的两大历时性叙事。革命时期倡导的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即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过渡;建设时期提法从“工业化”过渡到“四个现代化”;改革时期提法从“四个现代化”过渡到“社会主义现代化”或“小康社会”;新时代提法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渡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民族复兴叙事经历了从革命时期的“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建设时期的“中华民族团结统一”、改革时期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到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演变,建构了以独立、富强、振兴、圆梦为核心的复兴话语。“两大叙事”相辅相成:生成同源,激发于鸦片战争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创巨痛深,受命于旧民主主义革命屡遭挫折的危难之时,打开机会窗口于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与新的社会力量成长;目标同向,体现制度优越性——定位于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体现发展全面性——定位于国家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体现定位高阶性——定位于赶超西方发达国家;道路同程,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个阶段。“两大叙事”又相对分立,现代化话语侧重现代性...  相似文献   

20.
人文主义或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价值、理想和生存意义作形而上关注的思想、理论或学说,它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在不同的社会条件或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含义。中国传统文化是人文主义或人文精神的主要渊源,实事求是的传承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