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村民自治制度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自治制度,是区别于主权自治和地方自治的基层社会自治。村民自治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二元化权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体现了中国宪法中国家与社会互相分权的发展趋势;落实了人民主权的宪政理念,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实践了宪法上的人权原则,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村民自治权具有宪法基本权利的属性,应在宪法中明确村民自治的宪法地位与村民自治权的基本权利性质,并制定出关于村民自治的《村民自治法》。  相似文献   

2.
村民自治属于社会自治的范畴,因而不是国家活动。据此,建议《宪法》在“总纲”中明确社会自治的地位,在“公民基本权利”中赋予公民自治权,并删除《宪法》第111条关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规定,从而合理界定村民自治的宪法地位。以《宪法》为依据,以村民自治权为逻辑起点,制定《村民自治法》,建立多元的自治模式,从而建立完备的村民自治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3.
村民自治制度是对中国宪政制度的重要创新,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基层民主化进程。但村民自治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重重困境,政府行政权力的过度介入导致村民自治制度在现实运行中悖离了宪法的精神。村民自治的精神真正得以实现依赖于国家层面的民主建设及中国宪政制度的进一步创新。  相似文献   

4.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四项制度之一。村民自治的普遍推行对村党支部等村级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工作内容和领导方式带来很大影响。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作用,必须大胆创新制度、完善决策机制、改进选举办法、转变领导方式、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实现“两委”关系的协调与和谐。  相似文献   

5.
我国<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村民自治制度.但是宪法关于村民自治的制度安排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作为村民自治核心的村民自治权,在宪法中也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和保障,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村民自治权利的实现,更关系到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即村民自治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方面。当前我国农村基层群众民主自治过程中既有重大成效,又暴露出不少问题,有的还较为突出。完善村民委会组织法是加强农村基层群众民主自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新农村视阈下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面临很多新的问题与矛盾,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民主意识淡薄、法律及规章制度不完善等都制约了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为此我们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走向更高的层面.村民自治仍然是基本形式,此外还应在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素质上下功夫,探索多样化的民主模式.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村民自治,其实质是民主理念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实行与贯彻。村民自治活动应当遵循合法、民主、权利保障和权利制约等基本原则。在民主与自治的框架下,合理架构乡村治理过程中的内外部关系。  相似文献   

9.
论新农村建设中的村民自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重视和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做法的继承和发展,新农村建设中的村民自治,是一个划时代的民主概念,也是一个全新的制度设计,它是在党领导下亿万农民的宪政创举,它联结着中国农民现代政治文明的历史与未来,是为当今世界各国关于农民最良性的管理制度,也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农村治理模式和基层民主建设的制度创新,它的产生和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国家的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和社会生活民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0.
福建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注重与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结合起来,通过下派驻村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后备人才、产权保证、资金支持;通过加强农村队伍建设,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农村新型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网;通过选派党员干部驻村任党支部书记、加强三级核心网络建设,推广村务决策听证会和户代表议事会议制度,实现了党的领导与村民的管理民主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1.
面向新农村建设的现代远程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核心之一,现代农村教育日益受到关注。建设新农村,应大力发展基于网络技术的农村远程教育。为此,要积极探索、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现代农村远程教育的模式及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论政府与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新农村建设中明确政府与农民的角色定位,让政府与农民各得其所,各展其能,这对于扎扎实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新农村建设应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动力之源。但强调农民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忽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协调,是有利有序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必然会对我国地方政府能力建设提出新的挑战、要求和启发.加强地方政府能力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政策能力、服务能力、制度创新与公信力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要从政府管理理念、体制、政府公信力以及人员素质等方面提升各级地方政府能力.  相似文献   

14.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民公社时期开始直到取消农业税之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形式虽略有变迁,但在本质上都是以农民为主体。新时期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日趋合理,但仍有不少问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宗旨不完全吻合。文章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刻蕴涵并以其精神实质为导向,从决策机制、供给体制及其法制化方面提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发展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农村的未来其实是农村现实状况发展的一种可能。任何农村人的行为都对农村未来有影响。《荒地村》的农民面对收缴村提留等款项已经难以为继,于是违背合同法,强行实现再次土改。减缓的暂时压力,却换来更复杂的局面。农村的人们面临外来和内部的双重压力。借着压力,农民在实现自己的理想。作品书写了一种可能,完全以农民自身的力量解决自身的问题,恐怕是农民解放征途上最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之一,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扩大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并把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新农村的重点工作。鉴于此,本文旨在对我国农村法治建设仍然存在农村法治主体,农民法治意识落后,村民自治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缺陷,健全农村法治机制,加强司法救济以及司法公正现象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作出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17.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同于传统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它是政府扶持、农民互助共济的大病统筹基金制度。我国试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因此,要准确界定政府角色,明确政府的责任,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契机,改善农村医疗保障状况,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公共产品供需机制创新是深化农村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现阶段中国农村公共物品需求与供给机制严重错位,已经成为困扰和阻碍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瓶颈.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考察建国以来农村公共产品供需制度的变迁轨迹.在分析强制性变迁困境和诱致性变迁需求的基础上,试图探讨新时期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需失调的制度安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视角下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公共物品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有的公共物品供给机制是造成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有效地解决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现状,就必须构建多中心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模式;完善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决策机制,引入农民的利益表达机制;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对农村公共物品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20.
农村文化产业是从地域上对文化产业这一概念进行细化而来的一个概念,是指发生在农村社会的、以农民为参与主体的、具有文化表征的经济实践活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经济和文化)决定着其既有“商品”自利的特点,又有着鲜明的文化表征。目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面临认识不到位、发展不平衡、市场化程度不高、人才匮乏等诸多发展困境。为此,必须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之双重功能,健全农村文化产业“产权制度”与“企业制度”,创新农村文化产业“投资”与“融资”方式,完善农村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实现农村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