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俄国犹太人来自哈扎尔犹太人和西方犹太人。俄国犹太人问题在中世纪并不明显,政府的对犹政策相对于西欧来说颇为宽容,俄国犹太人属于自由民且享有信仰自由;到沙皇统治时期,犹太人问题变得突出起来,犹太人的境遇也发生巨变,沙皇政府采取排犹、反犹政策,从最初的排斥、驱逐、划定栅栏区,到最后演变成屠杀犹太人。沙皇政府对犹政策的转变有其深刻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俄国犹太人是在20世纪初俄国革命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1917年之前反犹太政策一直都是沙皇政府遵循的国策,经济上的歧视和政治上的压迫,使得他们投奔俄国革命寻找出路。20世纪初的犹太知识分子活跃在俄国各政党之中,并担任要职,他们对积极推动十月革命的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顾了犹太教、犹太人在我国的基本情况以及历代政府对犹太教的政策,并对中国有没有犹太人和如何对待开封犹太人后裔等问题提出看法,指出了我国对犹太教政策进行调整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波兰第二共和国时期,波兰国内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反犹现象。虽然相比法西斯意大利和纳粹德国等国家,波兰的排犹现象并非十分明显,主要是并非由波兰第二共和国政府主导,但是犹太人的确在波兰第二共和国受到了打压与歧视。这种现象不容忽视,更不应该被否认。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波兰国家民主党对犹太人的一贯歧视与打压政策,波兰政府对犹太人的冷漠也是原因之一。除此之外,欧洲传统的反犹太主义也是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同先后执掌俄国政权的沙皇政府、临时政府及布尔什雏克政府都曾面临严峻的全国性粮食问题,这些政府为此先后出台了各种粮食政策以应对危机.沙皇政府扣临时政府的粮食政策与布尔什雏克政府的粮食政策之间具有关联性:布尔什雏克政府于1919年初继承了沙皇政府的粮食摊派制;布尔什雏克政府于1918年继承了临时政府的粮食垄断政策,并将其发展成为粮食专政政策.  相似文献   

6.
13世纪末英国国王驱逐了境内所有的犹太人,此后三个多世纪犹太人在英国几乎销声匿迹.16世纪的宗教改革,使信奉新教的英国人中出现亲犹倾向;出于宗教原因和经济原因,人们开始考虑重新接纳犹太人问题.17世纪,克伦威尔出于政治原因而把接纳犹太人问题提上了日程,加上犹太人自身的努力,从17世纪中叶起,犹太人被允许重新进入英国,并成为促进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晚年写的“俄国沙皇政府的对外政策”一文,对沙皇俄国这个全欧洲反动势力的最后堡垒及其凶恶的霸权主义进行了历史的、全面的分析,明确指示各国工人政党、尤其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坚决反对沙皇俄国的侵略和扩张,以捍卫社会主义运动的成果;同时科学地预测了沙皇专制制度的崩溃和俄国革命的发展与胜利。这篇重要文献所提供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它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以其鲜活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社会意义,吸引着众多读者.作品真实再现了中世纪西欧犹太人的悲惨境遇,深刻揭示了基督徒与犹太人关系的本质,表达了作者对犹太民族既怀有深切的人道主义同情,又无法彻底摆脱中世纪西欧反犹排犹情结影响的双重心态.  相似文献   

9.
十月革命前,俄国基本上是一个农业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忠于沙皇政府,是沙皇政府的重要社会基础之一。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得到了农民的支持与帮助。农民改变态度,从支持沙皇政府和支持二月革命后建立的临时政府,转而支持布尔什维克领导的革命,其原因有三:第一,沙皇的战争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使农民对沙皇政府失去了信心;第二,临时政府坚持战争的政策,把农民推向布尔什维克;第三,十月革命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根据变化的情况,不断调整对农民的政策,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使他们从观望、困惑、彷徨和反对中,转变为支持布尔什维克领导的苏维埃政府。  相似文献   

10.
沙皇俄国是最富于侵略性的国家。日俄战争结束以后,沙俄政府的对日政策发生了战略性转变,由同日本帝国主义拚死争夺远东太平洋地区霸权,一变而为紧密勾结,奉行所谓“联日政策”。沙俄政府为什么要改弦更张?“联日政策’的作用及其性质又是什么?在这些问题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