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早期造物演进具有多维特征,其脉络繁琐杂乱,并无定式。若仅以传统的线性思维将器物按造型、功能、纹样等具体形式进行分类罗列难免以偏概全,陷入只陈述客观事实却难以厘清其传承关系的局面。从环境、意识、技术、文化、经济等多元维度去考量中国早期造物演进中衔接更迭、承袭变化的内在机制,方能避免此类疏忽,真正做到以全面客观的视角去审度其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
造物是文化的产物,造物活动是人的文化活动。中国古代造物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中国传统支化精神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和伦理政治两大思想特征并深刻影响着中国古代造物活动。器以载道,中国古代造物艺术蕴藏着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人与物的文与质、人与人和谐有序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3.
造物艺术史研究之中只有赋予造物艺术史以某种新意义、新价值或者新答案的论著才称得上是具有启迪意义的论著。要做到这一点,既要求研究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历史意识,更要求其在研究中把握好“源与流”“内容与形式”“历时性与共时性”“造物的因果律”等核心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涉及能否准确把握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历史全貌,而且关乎人类历史发展动力和规律中复杂关系的揭示。造物艺术的历史,不只是物态的历史,还是一部与人有关的生产生活史。近年来,造物艺术史研究对这些问题和关系的探索,出现了两个引人瞩目的新变化:一是研究方式从描述转向阐释;二是研究视角从核心转移到了边缘。  相似文献   

4.
现代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传统民间造物白梵,纲领中国传统的民间造物,从其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和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的生活和文化融合在一起。它从人们的生存方式、享用方式和不同时期的审美观念出发,紧紧围绕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用,并伴随着风烟滚滚的历史发展和演变...  相似文献   

5.
瑞兽貔貅是中国历史悠久的祥瑞文化造物发展历程中重要的造型形态,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审美韵味历久弥新.貔貅作为传统祥瑞符号发展至今具备了完善的审美功能,其独特的"祥瑞神性"之美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源于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及传统文化造物观.文章着重对瑞兽貔貅的"祥瑞神性"之美产生的历史根源、造型特征与功能用途及其在历史变迁中形式与内容的文化寓意的衍变情况进行评判性探析.  相似文献   

6.
浅析中国传统造物文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造物文化也源远流长。本文试结合当代工业设计中的意识形态,对中国传统造物文化中的简约主义风尚、科学主义精神、自然主义倾向、功能与形式的关系、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表现等几方面进行探讨,希望通过对中国古代造物思想的发掘整理,为中国当代工业设计提供某些新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考古成就表明",天圆地方"观萌生于新石器时代,并且古人是借助方、圆图式来表达这种观念的,尤其是在造物领域,此观念又衍生出"外圆内方"和"外方内圆"的两种结构形式,例如"玉琮""、汉规矩铜镜"就是这两种形式的典型代表。此外,"天圆地方"观也是早期"二元世界观"形成的内因,广东"客家围龙屋"便是这种观念的产物。因此,"天圆地方"观是中国传统造物设计的一种认知模式与价值模式,自古以来对造物活动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物以载道"是中国造物艺术"载道"的一种特殊方式,它的意义与"文以载道""文以明道"一样,所不同的是"载体"的区别。中华图案纹饰与造物艺术共为一体,独特地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从庙底沟彩陶盆上出现图案伊始,中华造物艺术就与图案融为一体。玉器、彩陶、青铜器、瓦当、漆器、建筑构件等造物艺术,无不包含了图案,同时,图案纹饰本身的独立意义也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看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表现形态,因而我们也可以说:"‘纹’以载道"。  相似文献   

9.
"动感"形式之所以广泛呈现于造物艺术中,有其存在的基础和缘由.其中,人的生理感知为"动感"形式的存在提供了先决条件;人在生活中对审美趣味的追求,是"动感"形式存在的情感依托;而"动感"形式的存在,又是人之哲学观念以及生命根本意义与价值的反映.由此可见,"动感"作为造物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人类视觉经验与造物意识的总结,是审美心理与情感思维的追求,也是生存状态和生命情态的哲学思辨.  相似文献   

10.
先秦时期工艺设计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照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诸子百家的理论学说曾对中国传统的造物活动产生过积极影响,如孔子的“文质彬彬”、墨家的“非乐节用”、管子的侈靡消费、道家的“顺物自然”、荀子的“重己役物”及传统的“物以载道”等思想,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来追求和谐的造物思想基础,与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形式服从功能”、商业主义设计、绿色设计、人本设计、方式设计等现代设计思想相照应,显示出其鲜活的生命力,对现代设计的理论发展和实践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校报总编的决策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领域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高校校报应该做大做强 ,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培养人才的总目标。笔者认为 ,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校报总编与时俱进的决策意识和决策能力。于是 ,本文章将校报总编的决策意识具体化为舆论导向意识、求异求新意识、宏观微观意识、现代科技意识和打造精品意识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涉诉信访的程序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涉诉信访的程序性设计包括诉讼性和非诉讼性程序设计两方面。涉诉信访作为信访的最主要方式,其程序化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能为法治建设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更在于通过这种程序性设计,使民众与行政司法人员形成一种法律意识,为社会主义法治的最终实现进行意识积累。  相似文献   

13.
北邙与岘山意象在唐人笔下屡屡出现,成为他们比照探问生命价值何在时的两极坐标。两者本同是自然山川,均令见者从人之必死的深切体认中衍生出焦灼的个体生命意识,但流向却截然相反:北邙是以死亡的一视同仁消解了个体生命意识,而岘山则是极力寻求生的价值从而使个体生命意识得到张扬。  相似文献   

14.
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传统认识论没能解决的两大难题。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出发,进入生活世界的实践维度,对之作出了正确的回答:对于现实的个人而言,自然界不是抽象的、与人割裂的自在自然,而是现实的、与人结合的人化自然,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现实的个人所从事的生产劳动,是社会意识得以产生和存在的物质基础,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是统一的。由此可见,“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实践观超越传统认识论的起点。  相似文献   

15.
生命超循环将相对于化学层次突现的生命与生命层次可还原为生命信息的生命统一起来,兼容于以化学层次为基础、以生命信息为组织形态的生命物质系统之中。心理超循环将生理层次通过生成与心理层次相联结,将相对于生理层次突现的意识与意识层次可还原为心理信息的意识统一起来,兼容于以生理层次为基础、以意识信息为组织形态的意识及意识载体系统之中。还原和突现的层次性就是:整体还原为低层次、高层次信息;高层次信息的突现通过超循环实现。  相似文献   

16.
从对“罪感文化”和“耻感文化”两种不同文化形态的差异入手分析日德两种不同战争史观是一种有效途径。基督教神学的“原罪”和“救赎”意识同德国哲学中的“理性主义”和“批判精神”结合起来,把“罪感意识”作为道德评判的基准,依靠它来发展人的良心,正是在这种文化心理影响下,德国才能对侵略战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式的反思。在日本,伦理道德体系是建立在对天皇的“忠诚”基础之上的,国家神道、武士道是维系民族精神的有力思想武器,对天皇制国家的“忠诚”是道德和行为的最高准则,成为日本屡屡为侵略战争进行自辩的精神动因。  相似文献   

17.
试论人的提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人作为历史的存在物,始终是未完成的,始终处于不断提升自已的过程之中.与一般物质发展过程有所不同的是,人的提升是一个不断走向自觉的过程.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人的提升表现为三个层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人的提升表现为不断发展生产力,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人与社会的关系层面,人的提升表现为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使人与人的关系明白合理;在人性完善的层面,人的提升表现为精神境界的不断提高.人在三个层面的提升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18.
借助于阴阳四象的观念与逻辑结构,会发现精神分析学与唯物辩证法在宏观框架上具有一致性.更重要的是,弗氏的以性本能为核心的潜意识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也具有同构性.把马克思学说关于意识的触角往前延伸到精神分析学所提示的潜意识领域里,再转过身来将精神分析学的潜意识与意识连接在马克思的"物质"范畴上,就能将两种理论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弥补各自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与高校院(系)领导体制相关的规定没有得以明确,使得高校院(系)一级党政组织存在职责不清、各行其是的状况。1999年江苏省委教育工委率先提出高校院(系)党政领导共同负责制,明确指出院(系)工作由院(系)党组织和行政共同负责,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江苏省高校院(系)基层组织建设的加强。共同负责制要求院(系)党政领导必须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与之配套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以保证党政班子决策的民主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在汉、英双语并存的语言环境中,英语教学需要研究行为、意识与反映的联系机制。关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母语干扰”现象,要认识到母语干扰的本身也是一种母语促进,是一种可资利用的潜在教学情境资源;整合孤立语与屈折语的比较学习,在比较中完成识记与学习掌握;探索互动式教学的意识反映,利用其在行为活动与意念发生的课堂应答机制。这些,都具有教学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