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上海师范大学邵雍教授的新著《民国绿林史》最近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邵雍教授是中国近现代秘密社会史研究领域颇有作为的中青年学者,此前已出版《中国帮会史》(下编)和《中国会道门》两部专著。不久前问世的这部《民国绿林史》是作者在该领域辛勤耕耘的又一可喜收获。《民国绿林史》的选题具有重要的价值。正如作者在该书《绪论》中所言:“绿林是民国时期的一个牵涉面很广的社会问题和历史现象。”民国时期,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中国社会久已有之的绿林蜂起,几乎遍布全国。这些绿林势力形形色色,不仅成为民国史上一个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2.
儒学形成于中原 ,而后南北传播 ,化被四海 ,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源泉和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的思想纽带 ,对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发展有重大的作用。南传是儒学传播的重要路向之一。儒学究竟如何南传 ,在南传过程中又有哪些丰富发展 ,以往虽有文章谈及 ,然而尚无系统论述。何成轩研究员多年来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最近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研究成果《儒学南传史》。该书首次系统地论述了儒学南传的历史 ,堪称填补空白性之作。笔者读过之后 ,觉得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清晰地展现了儒学南传的过程和脉络。作者以中华民族发展史为背景 ,按照…  相似文献   

3.
近半个世纪、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大量楚文化遗存的出土引起了中外学术界的瞩目。人们对楚文化的兴趣,已从对老庄哲学和庄、骚文学的玩味转向对楚文化的渊源及其内涵、外延和价值的关注与探讨。楚文化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最近,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王光镐同志的《楚文化源流新证》(以下简称《新证》)就是新阶段楚文化研究的一部力作。《新证》三编15章,洋洋洒洒36万余  相似文献   

4.
在学术研究的百花园里 ,最近又有一部新书问世 ,这就是由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黄凤岐先生撰著的《契丹史研究》。读过之后 ,受益匪浅 ,感到有必要作一评介。  该书共分八章 ,并有前言“契丹族对祖国历史的贡献”与附录“契丹历史大事年表”,分别讨论了契丹族的族源和族属、契丹族的历史、契丹族的政治、契丹族的经济、契丹族的军事、契丹族的文化、契丹族的习俗、契丹族与周边的关系 ,总计 3 2万字。在“前言”中 ,作者有较精辟的论述 ,充分肯定了契丹族的历史贡献 ,诸如为中国走向统一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对北中国的开发建设 ,稳定…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华民族始祖的轩辕黄帝,是华夏族由野蛮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位有杰出贡献的领袖人物,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然而,自古迄今,却鲜有人对他进行系统的研究而写出具有科学性的著作,遂使黄帝的历史笼罩在神话传说的迷雾之中。柏明、李颖科同志合著《黄帝传》(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10月出版)一书的问世,是学术界和所有炎黄子孙值得庆幸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尚明轩、唐宝林新著《宋庆龄传》已由北京出版社出版,邓颖超同志为之题写书名。该书由于汇集了著者的多年研究心得,并注意吸收海内外近年来宋庆龄文物资料征集与研究工作的成果,它的特点是史料丰富翔实,内容全面系统,立论公正客观,研究有新的突破。著者旁征博引,寓论于史,不仅系统地反映了宋庆龄近70年投身中国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生动描述了她对待爱情、婚姻、友谊的态度及其性格特点,而且还从不同的角度和各个侧面阐明了她与国民党、共产党、爱国民主人士和国内外其他各种政治势力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她与史沫特莱、斯诺、路易·艾黎、马海德、伊罗生、爱泼斯坦、耿丽淑等国际友人之间的真挚友谊。《宋庆龄传》坚持实事求是对待历史人物的原  相似文献   

7.
陈剑 《学术研究》2003,(11):143-143
卓炯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已故老一辈经济学家,他于1961年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并进行了详实严密的论证。此后,他不畏外界压力,不顾自身的荣辱得失,相信真理,坚持真理,坚持并完善自己的正确理论主张,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道德风范与学术理想诉求!书写卓炯,缅怀逝者,瞻仰先贤,有助于激励后者,有助于宏扬学术道德。在当今整肃学术风气,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的时代背景下,华南师范大学杨永华教授拨冗提  相似文献   

8.
在澳门回归前夕 ,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黄鸿钊教授的新著《澳门史》。这本书是作者在1 991年出版的《澳门史纲要》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与原书相比 ,新著《澳门史》有下列三个值得注意的特点 :第一 ,内容的扩充 扩充的内容 ,主要集中在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交涉和当代澳门两个部分。例如 ,第 1 2章《1 887年中葡条约》、第 1 3章《清末的澳门问题交涉》、第 1 4章《民国时期的澳门问题》、第 1 5章《新中国成立后澳门问题的交涉》等章 ,均由原书中的“节“扩充而成 ;篇幅扩大了 2倍以上。再如 ,第 1 6章《过渡时期的澳门》、第 1 7章《澳门的…  相似文献   

9.
就中国古典文学言,明人小品,也算一绝,然其命运似乎并不佳,众多文学史中言者甚少。吴承学近著《晚明小品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7月版),以学人的眼光看待晚明这一文学样式,理性多于热情,全面而系统地深入到晚明小品研究的许多方面,书中所言,颇多学术建树。系统性的研究是本书学术价值的重要体现。一种文学样式的产生、发展与衰亡,都有其复杂的原因,有文学本身的因素,也有文学以外的因素,因此,作为文学研究者,就不能不注意到这一点。该书对盛于晚明的小品文,从社会政治、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文学传统、作家流派…  相似文献   

10.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赵世超副教授的博士论文《周代国野制度研究》,最近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力作近25万字,新义纷呈,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是近年来周代史研究一项引人注目的重要成果。 国野制度是上古史领域最基本的问题之一,与先秦时期的国家形态、社会结构、经济状况乃至思想文化无不密切关联;同时也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学术难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书从国、野问题入手,以“清理中国古代文明逐步摆脱氏族制羁绊的成长轨迹”为基本宗旨,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了国和野的区别,国人和野人的成分,西周国人和野人的基本状况及相互关系,春秋时期国、野状况的变化,战国时期国、野界限的消失等问题。其主要观点是:西周存在着国、野之别,国指少数文化先进的“点”,野则是相对较为落后的“面”。国人以周族及其同盟各族为主体,包括部分被证服者;野人的成分有“亡王之后”、落后部族和“流裔之人”等几大类。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国、野都没有真正作到按地区划分国民,国、野关系是在两种族团间结成的奴役关系。因此,西周国家只能算是初级形式的国家。春秋是过渡时期,各国的直接统治权通过辟土  相似文献   

11.
刘斯翰 《学术研究》2004,(6):141-142
我常想,今人与古人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因缘?读过了李锦全先生的《陶潜评传》,此想法得以复加。本来,陶潜在以往一千几百年间,都是以诗人名世的,把他归到思想家里面来,似乎是李先生的一种奇想。但是,这一见解却获得了主编匡亚明的认可,请李先生来做评传,而李先生竟也就挥笔写出了  相似文献   

12.
苏东斌教授所著《选择经济考察述要》已于去年9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理论经济专著无论在理论观点、政策主张还是思想方法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它已经引起了相当的关注。可以肯定地说,无论在改革开放的大业中,还是在精神文明的具体建设中,无论在基础理论开拓中,还是在应用研究中,广东学者都做出过自己的贡献,涌现过以卓炯为代表的广东学术先锋,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他们应有的地位与影响。为推动争鸣,繁荣学派,本刊组织了对这部专著的一组学者评论。他们各从不同角度进行研读、审视,见仁见智,有鞭辟入里,有思想延伸;有褒扬之声,也不乏批评之见。...  相似文献   

13.
编者的话:这是一束弥足珍贵的听课笔记,记录了当代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1957年秋至1958年夏在中山大学历史系讲授《元白诗证史》的情况。这是陈先生生前最后一次,并且也是一次未能终篇的讲课。细心的读者会发现,陈先生在讲课中,并未处处与他当时已经面世的著作《元白诗笺证稿》切合,在具体内容上,讲课每每突破著作涉及的范围,有了更多的征引和补充。刘隆凯先生时为中山大学历史系三年级学生。据中山大学历史系姜伯勤教授介绍,刘先生当年始终聆听了陈先生授课并作了比较完整的笔记。感谢姜伯勤教授的鼎力推荐和刘隆凯先生的信任厚爱,现特予刊发,以飨读者。这既是我们献给陈寅恪先生的一瓣心香,也衷心祈盼能对中国的学术传承尽些绵薄之劳。  相似文献   

14.
陈其泰 《河北学刊》2012,32(1):41-46
《文史通义·原道》篇是章学诚历史哲学探索的代表作,他不作经院式探讨,而是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因而具有批判性和超前性的鲜明特色.他提出历史哲学三个互相紧密联系的命题:其一,“道出自然”,“渐形渐著”,存在不得不然的客观趋势.其二,应当区分推动形成万事万物的客观法则的“道”本身,和万事万物的具体形式;“言圣人体道可也,言圣人与道同体不可也”;“学于众人,是为圣人”.其三,“道”与事功密切相连,六经不能穷尽“道”,事变之出于后者,六经不能言,立言之士的责任是总结出新的“道”.诚如梁启超所言,章学诚的论述“实为乾嘉以后思想解放之源泉”.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十八春》中女性意识的新指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八春》是张爱玲一部具有“亮色”的作品,在张爱玲的创作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作品中除了继续她以往关注女性命运的主题和细腻哀婉的叙事风格外,她所一贯表现的女性意识也出现了新的指向。一是通过人物命运和新社会制度的建立彻底解构了封建男权制,二是第一次构建了女性完整的人格和气质角色,为女性指出了一条新生之路。  相似文献   

16.
陶渊明是元末文人共同尊奉的精神偶像,元末文人不仅从陶渊明的隐逸生活和崇高人格中培养起文人自我的独立价值,也寻找到了他们心灵与出处、行迹的精神支撑,并且在学习陶诗的过程中汲取丰富的诗学养料。而这种诗学取法也因他们对陶渊明的不同解读有不同的角度,他们学习陶诗首先主张从其人品出发,经过对其情性、人品的学习进而认识陶诗的内理;当然,他们也在陶诗中品味到对自然、宇宙的适意,以平淡之笔陶写一己之心灵与情绪。而两种不同的解读与取法实则培养了属于元末文人自我的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17.
朴三洙 《人文杂志》2000,(1):104-108
本文专论陶渊明四言诗创作,认为陶渊明四言诗在内容上体现出"风致孤迈、蹈厉淳源"的特征,在艺术上则以"平和冲淡,贵在创新"为特色.  相似文献   

18.
张(族鸟)和白居易的判文创作享有同样的盛誉,但差异亦十分明显.张判倾向于中央各官署部门的公务奏状及所属官员职司相关之纠纷;白判则以中下层官吏和百姓生活为主.张判来源于社会现实之事务,有讥评时政之嫌;白判参酌经史律令,自出心裁.张判对各种职务犯罪依律令格式断决,刚正无私,言之凿凿,借以表达对时政之己见;白判常对仁义礼法之矛盾问题做细致入微的分析,凸显人情,就事论事.在语言形式方面,张判用典繁多,琳琅满目;白判用典较少,化之无痕,用典为说理服务.张判重背景描述,词藻华丽,铺排叙述,雕章琢句,文采飞扬,文学色彩浓厚;白判词理畅达,着重对内容的分析推理.  相似文献   

19.
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以诗人兼诗论家的眼光评论陶诗 ,精辟扼要。本文以此为导向 ,从“一语天然万古新”———自然天成的诗歌风格、“豪华落尽见真淳”———任真固穷的人格风范、“南窗白日羲皇上”———崇尚自然的诗意人生、“未害渊明是晋人”———遗世独立的高怀雅致四方面论述陶渊明的诗与人 ,它对从新的角度把握陶诗及进一步理解元诗都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文献记载与洮西之地、地理位置与战略地位、对陕西沿边与西夏地界的认识等三方面,阐述了历史上不同洮地、洮水所处地域,并对哲学史界“洮西地即西夏占领地”的传统说法予以辨析,从而证明张载对陕西沿边形势与沿边地理有清晰的认识,后人对“取洮西之地”有误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