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蓬安县总人口68万.城镇人口12.5万.社区下岗失业人员曾一度达到12376人,就业困难对象4500多人。近年来.县就业局抱着“总有一份工作适合你”的信念.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大力推进社区就业工作.有效地促进了下岗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就业.社区就业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  相似文献   

2.
我省社区就业工作是从1999年开展起来的.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社区就业的政策,为鼓励和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到社区实现再就业奠定了政策基础。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立后。社区就业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目前,全省已有3116个城镇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社区聘任劳动保障协理员6360人。7年来社区实体不断发展,累计创产值67.4亿元,创税利4.1亿元.吸纳下岗失业人员37,4万人。社区已经成为我省就业再就业的一个重要领域。“十五”期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99,7万人.其中社区新增就业35万人.占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15.2%。  相似文献   

3.
去年以来,成都市锦江区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创建成都市充分就业服务示范区”的活动.各社区工作人员热心为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特困人员提供思想援助、岗位援助、培训援助.使不少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的梦想。  相似文献   

4.
通江是国家重点扶贫县.就业压力很大.全县下岗失业人员占8200人。其中“4050”人员占34%,领取失业保险金的2200人。据县劳动保障系统调查走访100名下岗失业困难职工,他们中大部分人年龄偏大.技术单一。再就业困难.生活十分拮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县就业服务丁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就业局的大力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就业服务体系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要求,把增加就业岗位作为目标、落实再就业政策作为主线,着力突出城镇困难群体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再就业培训.较好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取得良好实效。2005年,全县指导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2659人.其中领取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72人,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39人.  相似文献   

6.
广元市市中区宝轮镇位于白龙江下游.距广元市城区27公里,属国家级卫星小城镇,镇内有各类企事业单位168家,22个行政村.13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万余人。全镇下岗失业人员达6617人.其中“4050”人员1120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200人,此外,还有濒临破产的企业6家.4000余人即将解除劳动关系进入社会。再就业工作呈现出特困企业多、国企下岗失业人员多、城镇特困户多、农村转入城镇的富余劳动力多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一、总体要求 (一)社区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总体就业达到较高比例.下岗失业人员和城镇其他失业人员基本实现就业,就业困难对象得到有效援助,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相似文献   

8.
眉山市东坡区在推进企业改革中先后有1.5万名职工下岗失业.他们中许多人年龄偏大,文化较低,技术单一,到2002年底.仍有近7000名下岗失业人员未再就业,加上当年城镇新增劳动力约3000人,全区城镇有近1万人需要就业再就业,就业压力非常大。  相似文献   

9.
成都市武侯区龙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狠抓社区就业工作,千方百计解决失地农民、国有企业下岗和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受到社区居民肯定,形成了良好的就业工作局面。  相似文献   

10.
数据     
●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进展良好 1-6月,我省城镇新增就业35.9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5.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4.8%。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17.4万人.同比增加3.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2.5%。其中“4050”等困难就业对象再就业5.9万人,同比增加1.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4.3%。全省共帮助1.1万户“零就业”家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至少有1人就业再就业。  相似文献   

11.
2004年以来,各地按照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的部署和要求.以城镇社区为创建对象,以促进各类下岗失业人员充分就业为目标.以帮助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对象就业再就业为重点,积极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推进我省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和社区就业工作.省劳动保障厅决定对242个社区授予第一批“四川省充分就业社区”的称号。[编按]  相似文献   

12.
泸州市纳溪区辖12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有238个村、20个社区居委会。今年1至6月,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551人,持证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实现再就业1591人,其中“4050”就业困难对象597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83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5%;已累计发放《再就业优惠证》9184个。  相似文献   

13.
截止2005年底。广安市广安区广福街道周家巷社区开发就业岗位396个,组织劳务输出507人,656名失地农民实现了就业再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率达94.7%.“4050”等救助对象再就业率达91.4%,社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0.8%。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德阳市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就业群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城乡统筹就业,狠抓政策措施的落实,强化人本服务意识,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全面开展,今年上半年,全市有3141名下岗失业人员享受社保补贴221.4万元,有1057名下岗失业人员享受岗位补贴97.3万元,有1854名下岗失业人员享受培训补贴96.5万元,有4514名下岗失业人员享受职介补贴45.14万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通江县就业局按照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要求,牢固树立“人本服务”理念.从狠抓自身建设入手.努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就业服务实效.优化就业服务质量.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全县己基本形成了县、多镇、社区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建起了400余平方米的县级劳动力市场.完善了办公设备和服务设施.扩展了服务项目,增强了服务功能.落实了各项扶持援助政策,2002年以来,共新增城镇就业1.5万余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766人.组织劳务输出4800人。有4850人接规定享受了失业保险待遇。  相似文献   

16.
南江县准确把握社区服务与社区就业关系,坚持“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就业,促进社区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强“四个结合”,有力促进了社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近两年,全县7个社区就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746名,其中大龄就业困难对象609人。  相似文献   

17.
宜宾市翠屏区东城街道东街社区突出抓好就业岗位开发、推进社区就业“人本”服务,走出了一条抓就业、促发展、得稳定的新路子。截止去年底社区登记有就业愿望和劳动能力的下岗失业人员303人,已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的295人。就业率97%,“4050”人员就业率91%,被省劳动保障厅授予第一批“四川省充分就业社区”称号。  相似文献   

18.
阆中市保宁街道内东街社区居委会通过“四借”方略,把过去门可罗雀的社区变成了商气旺盛的充分就业社区。到目前,已建成社区就业街道5条,开发实体、网点183个。实现产值714万元,在社区安置失业人员872人,帮助安置到社区以外及劳务输出的人员770多人.全部就业人数占社区总劳动力1720人的95.4%,帮助安置“4050”人员达到了82%。一些老人高兴地说:“社区就业就是好.子女就业了,我们跑路少。”  相似文献   

19.
《劳动者》2005,(2):41-41
2004年初,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全省新增就业岗位23万个,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万人.“4050”人员再就业2.5万人,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的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截至12月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共25.3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O.3万人,其中安置“4050”人员2.6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均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20.
广元市近年来采取强有力措施,创新工作思路,千方百计新增就业岗位,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取得了突出成效,该市通过盘活企业增岗位,培植亮点造岗位,招商引资寻岗位,经营城市拓岗位,依托培训谋岗位,腾岗安置挤岗位,劳务输出拓岗位,发展社区创岗位,拓展了就业渠道,不仅吸纳安置了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而且还使大批城乡劳动力找到了就业岗位,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