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正确与否取决于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区域分布对其投资绩效产生显著影响: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的中国企业比在发达国家投资的企业其经营绩效更优,在发达国家投资的中国企业比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的企业其市场价值表现愈佳。进而构建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模型,并提出中国企业可以将发展中国家作为提高经营绩效的投资区位重点,将发达国家作为提高市场价值的投资区位重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也将随之“走出去”,扩大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运用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理论并以IDP假说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所作的宏观分析和实践检验说明,中国的净对外直接投资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负相关,目前并不是中国企业大举“走出去”的最好时机,断定中国会引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三次浪潮”,似乎为时尚早。我国政府可针对不同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采取导向性的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3.
《东岳论丛》2021,(2):27-39
探究最低工资标准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文章合并CSMAR国泰安上市企业海外投资数据、317个城市最低工资标准及城市统计数据,分别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金额和次数两个方面考察最低工资标准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影响及机制,并采用2SLS、系统GMM、DID等多种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主要结论: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促进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金额和投资次数;动态检验发现,最低工资标准的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效应呈增长趋势;在异质性方面,最低工资标准对流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直接投资的促进效应更加显著,民营企业、东部地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作用同样较明显;机制方面,最低工资标准提高通过成本效应和生产率效应两条途径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金额和次数。  相似文献   

4.
争夺国内市场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有一般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点,又有着与一般发展中国家非常不同的个性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和目的将有别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本文认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来自于争夺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按照这样的分析思路,作者把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分为国内市场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市场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并指出前者是主流,这些年投资增长迅速;后者是非主流,投资增长缓慢或者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5.
上海汽车和通用汽车合作到印度开展第三方国家直接投资的过程和动因,展现了对外直接投资新模式--合作第三国直接投资;合作第三国直接投资是对传统对外直接投资模式的创新,扩展了发展中国家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合作层次与合作模式,有利于协同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目标,对于中国企业,有利于提高两个市场上战略资源获取的能力与配置效率,促进企业升级.  相似文献   

6.
自企业异质性理论提出后,生产率被认为是决定企业国际化的最重要因素。本文运用2010年中国制造业百强企业微观数据,基于拓展的企业异质性模型,考察了影响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异质性因素。研究表明:近似全要素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促进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增长,但不是关键性因素;与生产率这一异质性因素相比,企业所有制性质在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利用灰色关联模型验证中国各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各行业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效应。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各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转移国内过剩产能、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增加产业内贸易量等目的,但由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仍有诸多不合理之处,作用效果有限,仍需要政府引导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与政府结构调整的宏观政策目标一致。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能否沿用传统发达国家的模式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通过对该领域的文献综述及分析,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两种理论视角——传统模式及新兴模式进行了比较,进而提出了适合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可能性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对外直接投资看成是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才能选择的策略。然而对于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 99%比例的中国来说 ,开展中小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更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我们可以借鉴当今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活动的几个理论 ,来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行性 ,并对其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提出相关的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国际收支的影响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它既有资本运动本身带来的影响,也有非经济要素的影响。一方面,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出口带动效应和资本积累效应而改善母国国际收支状况;另一方面,对外直接投资又因初期的资金汇出、出口替代、反向进口以及海外企业利润再投资而恶化母国国际收支。就中国而言,对外直接投资改善了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相似文献   

11.
从双边关系、生产条件、市场发展、投资环境四个方面构建东盟国家农业投资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层次聚类分析法对东盟国家2009—2019年农业投资潜力进行综合测度及类型划分,结果表明,东盟国家具备优良的农业生产资源和持续扩大的农产品市场需求,中国企业对东盟各国进行农业投资时需要关注双边政治、经贸及投资环境的变化;依据东盟国家农业投资潜力的评分,可以将其划分为关系导向型、市场导向型、资源导向型和成本导向型四类。针对东盟国家农业投资潜力的不同类型,中国企业对其农业投资合作策略和关注内容有所不同,对关系导向型国家进行投资时,应关注政策和双边合作关系,充分利用政策优势,深化金融合作机制;对市场导向型国家进行投资时,可通过技术合作,学习东道国先进的市场运作及管理经验;对资源导向型国家进行投资时,需作比较优势的选择和转移分散自然灾害风险;对成本导向型国家进行投资时,应关注东道国的成本优势和中国企业的资金、技术优势互补,深化全产业链合作。  相似文献   

12.
选取1988-2008年福建省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发展现状的相关数据建立模型,对福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走出去)与外商直接投资(引进来)对福建产业发展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和比较,数据分析表明:在投资效应方面,对外直接投资使产值发生的变动略大于外商直接投资,投资成效后来者居上,可能是由于对外直接投资近些年来投资的产业更具针对性,传导效应更显著;对外直接投资对三大产业均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第二产业发展尤其显著.总之,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福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相似文献   

13.
作者首先界定了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然后从理论上分析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国外有关机构的一项实际调查,得出对外直接投资是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的看法;在将中国企业竞争力进行国际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提高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综合动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建立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综合动因模型,并认为,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是在满足国家利益动态最大化的前提下,追求企业国外经营与国内经营总收益的长期动态最大化;要提高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绩效,必须要协调好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加强企业投资监管,建立政府支持、企业主导的对外直接投资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深入推进为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布局优化创造了机遇和条件。目前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整体规模仍然偏小,但已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对东盟直接投资,对外投资企业会面临来自东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多方面的风险和挑战,应制定差异化、针对性投资策略,重点对新加坡开展技术导向型投资,对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等开展市场导向型投资,对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开展产能转移型投资,对东盟各国开展重点领域的资源合作型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在此思路下,本文提出建立投资协调机构和投资合作机制、加快《投资协议》升级谈判、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功能创新、扩大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和范围、完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加强对国有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防控和动态监管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中,进入方式的选择对投资的成败至关重要.目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入方式主要有两种: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不同的对外投资发展现状和特点对应的进入方式也有所差异.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两种进入方式的优劣势,进而从投资规模、投资区位、投资主体、投资行业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方式的不同选择和变化特点,探寻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方式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对现有的关于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江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对江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江苏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的选择上应拓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面,同时要加强政府对江苏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方面的引导.  相似文献   

18.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可以通过生产要素补缺效应、投资收益效应、边际产业转移效应和出口规模扩大效应来促进国内投资增加,本文根据1985~2008年我国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国内生产总值、及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年度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检验等方法,就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度量。得出结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上对国内投资的增加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翀 《学术研究》2007,(4):18-24
自从海默(S.Hymer)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以后,经济学者们对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讨论。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原因的分析来说,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原因的分析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本文认为,虽然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没有整体的竞争优势,但可以具有局部的竞争优势。这种局部竞争优势包括局部技术优势、局部规模优势、企业整合优势和市场细分优势。正是这种局部的竞争优势,推动着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成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之一。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局部竞争优势可以通过国际贸易的形式实现。但是,一旦对外直接投资的净收益大于对外贸易的净收益,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将选择对外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梳理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相关理论,可以看出,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实际上是宏观、中观和微观的三位一体。也就是说,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必须以世界经济形势为宏观背景,立足于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以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为微观主体。中国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既要遵循当代国际直接投资的一般规律,又必须从中国产业成长的阶段性特征出发。其中,服务业将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