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Mean-CVaR约束的股指期货动态套期保值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柴尚蕾  郭崇慧 《管理工程学报》2012,26(2):141-147,118
本文建立了基于最小化均值-条件风险价值( Mean-CVaR)的股指期货动态套期保值模型.模型的主要特点与贡献在于两方面:一方面,考察了置信水平和可变交易费用对最优套期保值决策的影响;另一方面,利用二元误差修正的时变条件相关GARCH模型估计套期保值比率,优点是不仅考虑了股指期货与现货价格序列之间存在的协整关系,而且更好地拟合了收益残差序列存在的异方差性与相关系数时变性的特征.最后通过对我国沪深300指数期货仿真交易的套期保值模拟与实证测算,得出能够动态调整的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策略以实时追踪与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Yitzhaki利用基尼均值系数计算金融期货套期保值比率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扩展基尼均值系数来计算股指期货最优套期保值比率,并通过公式推导证明,Yitzhaki的基尼均值系数,仅是扩展基尼均值套期保值比率的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3.
高辉  赵进文 《管理科学》2007,20(2):80-90
采用协整等分析方法,对沪深300股指标的进行投资组合研究,给出了动态投资组合的操作方法,结果表明基于模型选择的投资组合具有较好的系统均衡性、较小的风险及较高的收益率.同时对静态选择的50只股票组合、基于模型动态选择的17只股票的投资组合以及单个股票投资进行沪深300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比的模拟实证分析,采用OLS回归模型估计法、双变量向量自回归模型方法、基于协整关系的误差修正模型方法、简化的误差修正模型方法,对不同模型方法下的套期保值比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对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的有效性给出评价.  相似文献   

4.
在套期保值的理论和实务中,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的估计其核心问题。在估计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的众多方法中,Kroner and Sultan(1993)的ECM-GARCH模型将协整关系和时变方差结合起来,产生了较好的套期保值效果。本文结合中国期货及现货市场的特点,在Kroner and Sultan(1993)方法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个修正的ECM-GARCH模型,并运用该模型、Bivariate GARCH及Kroner and Sultan(1993)的ECM-GARCH对中国铜期货市场的动态最优套期保值比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铜期货市场,基于修正的ECM-GARCH模型的套期保值效果比基于BGARCH模型及Kroner and Sultan(1993)的ECM-GARCH模型套期保值效果好得多,相对于BGARCH模型和Kroner and Sultan(1993)的ECM-GARCH模型,Modified ECM-GARCH模型套期保值的风险分别减少93.6%和92%。  相似文献   

5.
本文构建了基于方差分解的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模型,并求解了相应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将总体风险分解为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根据套保目标,通过在两类风险之间分配不同的权重可以提高组合整体表现。研究表明,方差分解套期保值模型更能有效地反映投资者对于风险类别的不同偏好,克服了H-D模型及MV模型的不足,具有良好的概括能力且更有利于套保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条件风险价值(Conditional Value-at-Risk,CVaR)是比风险价值更优越的风险计量技术.本文把条件风险价值应用于期货套期保值,分析期货套期保值条件风险价值的敏感性.在正态分布下,分空头期货套期保值和多头期货套期保值两种情况,导出期货套期保值条件风险价值关于期货头寸的一阶、二阶变化率,并解释其经济意义.为套期保值者在期货套期保值中根据条件风险价值的敏感度增减期货头寸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基于动态规划多期期货套期保值优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套期保值者头寸价值变化量的分析,采用动态规划方法,建立了多期套期保值动态模型,推导出多期套期保值进行动态跟踪调整的策略。该模型的特点一是反映了期货交易费用在套期保值中的作用,解决了现有期货套期保值策略忽略交易费用的不足,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二是考虑保证金对期货套期保值的影响。把期货交易保证金的机会损失纳入套期保值策略内,从而使套期保值直接反映了期货保证金无利息收入、而存在机会成本的真实情况,弥补了现有研究不考虑期货交易保证金的机会损失的缺陷。三是体现了套期保值者收益最大化的原则。解决了现有模型只考虑了规避期货和现货组合的价格波动风险,忽略组合的收益的弊端,增加了模型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模型风险的角度,选取环境突变样本区间,对“模型的复杂性和期货套期保值效率”这一问题进行研究.采用随机系数马尔科夫体制转换(RCMRS)模型对期货最优套期保值比进行估计.并将RCMRS模型套期保值效率和OLS、VAR、VECM及GARCH等模型进行比较和分析.样本内比较发现,复杂的动态模型并未带来明显优于静态模型的套期保值表现.样本外比较则显示,动态模型的套期保值效率明显劣于静态模型.当环境突变,模型存在明显的误设时,由于复杂模型较简单模型涉及到更多变量和假定,模型(误设)风险较简单模型更大.再加上复杂模型较简单模型包含更多噪音,估计风险更大,综合来看,复杂模型的总风险明显大于简单模型,这直接导致复杂模型的套期保值效率劣于简单模型.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通过在VECM-GARCH模型中引入非对称基差,研究了基差对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和现货回报的条件均值与风险结构影响的非对称效应。在此基础上分别以方差最小化(MVHR)和效用最大化(UMHR)为标准,考察了包含VECM-GARCH-X在内六种不同模型在样本内外的风险对冲效果,并探索投资者风险厌恶系数与对冲成本对最优套期保值模型选取的影响。最后得出:基差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和现货回报的条件均值和风险结构都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效应,在一般风险厌恶水平下考虑基差非对称效应的VECM-GARCH-X模型能够总体上提高对冲效率,但是无法弥补动态调整增加的额外交易成本,因此固定对冲比率的OLS模型在实践中仍然更优;同时最优套期保值模型的选择与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系数显著相关,风险厌恶程度越大,动态套期保值模型的效果就越好,这一发现也得到了论文最后最优调整频率研究结论的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套期保值压力效应的视角主要从商品期货合约本身的套期保值压力和交叉套期保值压力两个方面对我国农产品、能源化工和金属商品期货的风险溢价进行测度和分析.实证研究表明:当控制系统风险后,商品期货本身的套期保值压力与存在于组内的交叉套期保值压力均显著地影响期货的风险溢价.最后,本文引入价格压力变量以检验期货风险溢价模型的稳健性,当控制价格压力后,这两种套期保值压力效应仍然显著地存在.  相似文献   

11.
王佳  金秀  王旭  李刚 《中国管理科学》2020,28(10):13-23
考虑Markov状态转移概率的时变特征,在传统DCC-GARCH基础上,提出基于Markov时变转移概率的DCC-GARCH模型(TVTP-DCC-GARCH)研究最小风险套期保值比例的估计方法,并利用两阶段极大似然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进一步分别从样本内和样本外估计沪深300指数期货和现货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对套期保值的绩效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分别与Markov转移概率恒定的DCC-GARCH(FTP-DCC-GARCH)、DCC-GARCH、OLS、1:1完全套期保值以及无套期保值的沪深300指数现货的绩效进行对比。实证结果表明,利用基于Markov状态转移的DCC-GARCH模型研究沪深300指数期货的套期保值问题具有一定合理性,且在参数估计中TVTP-DCC-GARCH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佳;在套期保值有效性方面,TVTP-DCC-GARCH模型优于其他模型,说明在DCC-GARCH模型中引入时变状态转移概率能够有效提高套期保值组合的绩效。  相似文献   

12.
国际组合投资涉及多币种汇率风险,分别使用双边货币期货进行套保要承担较高套保成本。参考美元指数期货的实践,本文提出基于人民币指数期货的综合套保策略。实证结果表明,无论对于单个货币资产还是分散化投资的国际股指、债指组合,引入人民币指数期货能够显著降低收益率波动,提高抵御汇率波动的能力,同时拓展收益空间,是有效的汇率风险综合套保工具;人民币指数期货套保效率显著优于货币期货篮子,在发达国家股指市场表现更加突出。采用基于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模型(EWMA)的动态套保策略,使得人民币指数期货收益对股指或债指市场波动敏感度降低,在市场极端状况时仍能保持相对中性。  相似文献   

13.
规避逐日盯市风险的期货套期保值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规避逐日盯市风险引入到期货套期保值模型的研究中。给出规避逐日盯市风险的约束条件,建立自有资金情况下考虑规避现货价格风险和逐日盯市风险的期货套期保值模型,并采用图解方法给出该情况下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的解析式,研究自有资金不足、需要借入资金情况下应该如何选择最优的套期保值比率,以获得最佳的套期保值效果,以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铜的套期保值为例,说明逐日盯市风险对于套期保值的影响以及模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套期保值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如果不考虑保证金制度和逐日盯市制度的施行对于套期保值的影响,传统的方差最小方法很可能会出现保证金不足的情况,从而面临强行平仓的风险,而本模型可以规避这种风险。  相似文献   

14.
针对期货最优套期保值策略估计中可能存在的估计风险问题,本文对单变量线性回归模型(OLS模型)和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VAR模型和EC-VAR模型)进行贝叶斯分析,并采用Gibbs抽样方法对中国铜期货市场的最优套期保值策略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还同时估计了基于频率统计方法的最优套期保值策略,并对贝叶斯统计下和频率统计下的最优套期保值策略进行了分析比较。实证结果清楚表明,估计风险对模型结果有重要影响。在处理估计风险方面,贝叶斯统计较频率统计方法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与传统文献将风险下降比率作为风险对冲效率指标不同,本文引入期望效用理论来比较最小方差对冲策略、最小在险价值(VaR)对冲策略和最小条件在险价值(CVaR)对冲策略的对冲效率,从而将人们的风险态度同对冲策略选择联系起来,以实现不同风险态度的投资者选择不同风险对冲策略的目的。借用风险中性效用函数、二次效用函数和CARA效用函数,本文严格证明:在这三种对冲策略中,最小方差对冲策略过于保守,最小VaR对冲策略最为激进,风险厌恶程度大的投资者偏好最小方差对冲策略,风险中性投资者和风险厌恶程度小的投资者更偏好最小VaR对冲策略,最小CVaR对冲策略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16.
股指期货交易的推出将改变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和投资者交易行为,进而对股票市场波动性产生影响。本文首先在假设股票市场存在股指期货交易的条件下,构建理论模型揭示投资者结构和股指期货交易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机理,并据此对中国股票市场在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后的波动性变化进行理论预测;然后以2007-2016年期间的沪深300指数和投资者结构数据为样本,运用GARCH类模型对理论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股票市场存在股指期货交易的条件下,机构投资者比例和一般机构投资者比例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随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所占市场份额的比例关系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套利交易者比例增加、投机交易者比例减少都将降低股票市场波动性;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显著降低了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机构投资者比例增加将强化沪深300股指期货交易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减弱效应;中国证券监管部门可以通过鼓励股指期货产品开发和完善股指期货交易制度强化中国股票市场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