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0 毫秒
1.
晚明科学家以传统气论的气本、气化和气物感应三大观点来阐述宇宙万物的本原、发展和联系,促就了中国古代科技在晚明时期达到历史高峰.但晚明气论自然观由于自身植根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局限,以及固有的物质观和方法论缺陷,与西方近代科学所依赖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不合辙,无法引导中国传统科技向近代转型和变革.  相似文献   

2.
老子的自然哲学与科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自然哲学的角度 ,探讨《老子》关于本体论、宇宙论和普遍规律的思想 ,试图说明它与科学的关系。本文认为老子的自然哲学曾为中国古代科学提供了形而上学基础和重要的范导 ,但与西方近代科学所继承的古希腊构成论的自然哲学传统是互斥的 ,因而与西方经典科学的基础是互斥的。2 0世纪以来 ,西方科学已在批判继承经典科学全部成果和方法的基础上 ,从原子论和还原论走向生成论和整体论 ,从机械论走向有机论 ;2 0世纪下半叶新兴的系统科学和非线性科学 ,与中国传统思想、特别是老子及道家思想有了许多相通相似之处。基于不同传统而互斥的中西文化和科学呈现出新的综合与互补趋势。人类未来的科学文化应是在天人合一观照下的主客二分 ,在大化流行体悟下的进化发展 ,科学亦应永系对人类共同命运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3.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开始,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就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思想历程。期间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准备时期和新文化运动,公共知识分子的思想经历了由拒斥西方文化到逐步接受、最后以西方文化取代传统中国文化体系的艰难历程。在此过程中,近代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也在中国从超稳定结构过渡到开放性结构中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怀存在《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2期撰文认为,天是中国古代哲学最重要的范畴之一,具有上帝、自然、命运、本体(理、气、心)等涵义。当近代西方科学与哲学知识传入中国后,才给天范畴的发展演变注入了新的因素。近代哲人对“天”作了新的诠释,赋予天不同的时代精神,反映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完成了天范畴从古代哲学向近代哲学的转型。在转型过程中凸现了传统哲学向近代哲学转型的一般特点:1、融合性。近代哲学天范畴是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近代思想相互结合的产物,是由西方的新知识新观点重新解释传统思想,而不是机械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是几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时期。现代性思潮萌芽、发轫与兴起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在这一历史语境下,表征西方现代文明思想与文化经验的哈葛德小说经过广大翻译家的译介、媒体的大力传播与读者的广泛接受,完成了其近代中国经典化的建构之路,成为了中国的英国文学经典。在现代性视野里考察哈氏小说的近代中国经典化历程可看出,社会转型的思想需求是外因,哈氏小说的现代西方文明思想是内因,其经典化的整体路径揭示出西方的现代性思想与中国历史语境实现了完美的契合,具有重要的社会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6.
胡伟 《兰州学刊》2007,(10):103-105
近代,为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现状,一些仁人志士大胆吸收西方较为先进的近代文明,不仅从器物上学习先进技术,而且还从思想上更新观念。与传统的法律观念决裂,选择近代法律观念,是一场深刻的法律思想变革。这一变革是中国法律观念的近现代化的肇始。  相似文献   

7.
<正> 机械论自然观虽然在近代科学中才兴盛起来,并且它的兴起有其自身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但是作为它的思想渊源来说,却可以一直追溯到古代.公元前五世纪左右的古希腊哲学家和科学家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提出的“原子论”思想,可以说是近代科学中机械论自然观的最早的和最重要的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8.
西方近代地理学是中国近代认识西方文化及科学的入门学问和变革传统观念的利器。中国中心观是阻碍文化交流和学习的瓶颈,其变革过程是曲折而艰难的,对这一过程的梳理和分析有利于我们对中国世界观、文化观和思维方式转变的理解和反思。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中国的战败,使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逐步进入中国人的视野,近代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们也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由此开始了在比较中西文化的过程中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艰难历程.在变革的过程中,他们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从最初的器物层面经历了中间的制度层面,最后深入到文化本质层面,最终完成了对西方文化本质的认识,也完成了近代中国文化观的最终革新.  相似文献   

10.
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原创性体系建构相当艰巨而烦难,有很长的路要走。其立足点当建立在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接受美学互补的基础上。朱良志的"审美意象体系构架",可视为就此展开思考的先导。从此构架出发,有三个问题值得探讨:1)"生生"是中国古代美学的出发点,探讨生生之艺的接受观念,有两条线索,一为中国古代的阐释传统,一为中国古代的文本理论,两个传统在中国古代言—象—意的接受理论中得到了精湛的描摹和呈现。2)作为重要的西方美学体系,接受美学、阐释学与中国古文论颇有相通契之处:都注重理论体系的动态整体性、都采用一种整体直观的思维方式、都具备鲜明的创生性;在本体论的层面上,两者都以"本真存在"为终极依据。而对接受美学的深层探讨,可以补中国古代接受论之不足,接受美学自身的局限性亦可以在"中国化"的历程中得到补救。3)中国文艺理论原创性体系的建构需紧紧围绕着"意象"这一核心范畴,还原"象的流动与转化"的动态整体图式。其中,各范畴和理论均统照在"创作论"、"本体论"、"接受论"三个范式中,互相又各有理论的纵深,互相之间既相互联系而又存在重叠和交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