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从宏观的角度,对历史过程进行概括,揭示其历史规律的史学研究,被称为历史哲学、思辨历史哲学、理论史学、宏大叙事等,在本文中作者以历史理论叙事命名。后现代主义否定历史理论叙事三十年后,历史理论叙事呈现出复兴的趋势。作为一种史学样式,它的方法论是什么?学术价值何在?本文运用莫兰的科学研究范式理论,从主导概念、关键概念、关键原则进行解释,阐述了历史理论叙事的方法论范畴,并对学术上存在的一些争论进行了评议。  相似文献   

2.
近20年中国学者对西方史学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对待兰克和汤因比的态度的变化可见一斑。20世纪西方历史哲学的发展呈现出从思辨的历史哲学日益转向分析的历史哲学,反映了现代西方史学理论上的一场大换位;在中国,历史认识论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史学理论工作者的关注,在整个史学理论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同时,中国史学工作者还借鉴了目前流行的西方史学流派,例如年鉴学派、西方马克思主义、比较史学和心理史学的方法,为深化中国史学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3.
史学中蕴涵着核心精神,可谓史学的灵魂,在不同学者那里或是"历史哲学",或作"史学观念",也称"史学思想",抑为"史学理论"。20世纪以来西方的史学理论,有着从注重历史的自然之  相似文献   

4.
克罗齐在对西方客观主义和实证主义史学的批判中提出和构建了他的史学理论,克罗齐理论所包含的“历史即哲学”、“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等史学思想不仅对现代西方史学理论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而且它对中国当代史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克罗齐史学理论时中国当代史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史学的学科性根植于其真理性。西方历史哲学史既是一个求索历史和史学真理的历程,也是一个为史学争学科地位的历程。1725年之前,史学被认为与真理无涉;自1725年始,以维柯、黑格尔等为代表的思辨历史哲学,论述了本体论意义上的历史真理理论;自1874年始,以柯林武德及沃尔什为代表的批判或分析的历史哲学,论述了认识论意义上的史学真理理论。这些真理理论,在逻辑上均无法自洽。自1973年始,以海登·怀特和安克斯密特为代表的叙事主义则直接把史学与文学等同起来,彻底割断了史学与真理的关系,从根本上消解了史学的学科性。尤其是在经过叙事主义的冲击之后,史学家追求"隐喻的真理"当是逻辑的必然。  相似文献   

6.
教育史学的学科体系问题,是关于教育史学科基本面貌和总体面貌认识的问题.对教育史学的学科体系的认识,直接关系到教育史学研究的科学性、学术性和成熟程度.由于"教育史学的学科体系"是一个形成中的概念,不同历史时期,对"教育史学的学科体系"有不同的认识.根据目前教育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学科发展水平,当代教育史学的学科体系可以概括为:(1)以教育活动史、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为主要内容的具体教育史学研究体系;(2)以教育史学史、教育史学理论与方法、教育历史哲学为主要内容的抽象教育史学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7.
历史哲学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而中国历史哲学研究更是处在襁褓之中。因此,加强中国历史哲学研究便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下而试就中国历史哲学研究问题,谈一点个人浅见。第一,中国历史哲学研究首先应以中国传统史学理论研究为主线。中华民族具有二千余年的优秀史学传统,不但造就出象孔子、左丘明、司马迁、班固、司马光这样的举世闻名的历史学家,而且造就出象刘知儿、郑樵、王夫之、章学诚这样的世界一流的历史理论家。他们不但对历史编纂学,而且对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历史方法论、历史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史学价值论等都做…  相似文献   

8.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奠基人李大钊,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历史的含义、历史认识主体的作用、历史学的性质以及历史研究的价值等史学理论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哲学的反思,提出了一系列极富创见的史学思想,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做出开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9.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奠基人李大钊,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历史的含义、历史认识主体的作用、历史学的性质以及历史研究的价值等史学理论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哲学的反思,提出了一系列极富创见的史学思想,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做出开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10.
近代以来,西方思想对中国传统史学(中国古代史学)的影响极其深刻地表现在认识论层面。这一层面的影响大致体现出三种途径:一、与中国古代思想交锋,对中国古代史学产生了连带而来的间接影响;二、与历史学结合,在由此产生的历史哲学、历史认识等概念及讨论中,追溯中国古代史学中的相关知识;三、转化为史学理论的相关问题,从史学理论的角度研究中国古代史学。这几种途径既在时间上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也在横向意义上从属于不同的层次。无论哪种途径,有关研究与认识都呈现出浅尝辄止的状况,既不利于正确认识中国古代史学,也不利于中国史学在认识论层面的发展。对此,我们需要提高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1.
本文涉及史学理论中的几个相关的基本问题,历史唯物主义的阐述是本文的核心,其目的是通过与前两个问题(历史科学、历史哲学)的联系,说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意义,以此辩误“历史唯物主义”等于史学理论或历史哲学;同时说明它的科学价值及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2.
自黑格尔把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概念以来,历史哲学的发展存在着两个谱系:一个是马克思在继承黑格尔史学理论基础上开创、并由列宁等人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世界史观;另一个是以巴勒克拉夫等人在批判黑格尔欧洲中心主义史观基础上开创、并由沃勒斯坦等人发展的全球史观。这两个谱系对20世纪的中国历史哲学的研究均产生较大的影响。我们应当积极吸收马克思主义世界史观和全球史观的理论成果,不断实现分析范式和研究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发展的丰硕成果得益于20年来宏观经济理论的一个又一个重大突破。这不仅使唯物史观派史学相形见绌,而且启示我们:中国历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派史学)的"脱胎换骨",有赖于宏观史学理论亦即传统历史哲学的"伤筋动骨";而这又需要史学界首先革除世故与保守的积弊,允许怀疑,大胆创新;积极吸收20世纪以来西方历史哲学的优秀思想,建设新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使唯物史观派"重新回到民间来,重新确认自己的民间身份"。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主义历史编纂元小说指称一类包含了很强理论内容、探究元语言、元历史和文本本身意义的小说,其中的史学性叙述是文学和历史哲学经过后现代主义洗礼之后相结合的产物。本文探讨二者的产生和发展中的相互关系,期望得出史学性叙述在后现代主义历史编纂元小说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历史编纂元小说指称一类包含了很强理论内容、探究元语言、元历史和文本本身意义的小说,其中的史学性叙述是文学和历史哲学经过后现代主义洗礼之后相结合的产物。本文探讨二者的产生和发展中的相互关系,期望得出史学性叙述在后现代主义历史编纂元小说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史学、人类学与社会学结合,构建一门新的历史科学——历史人类学。通过对新史学与历史人类学概念的梳理与内涵的探讨,进一步把握历史人类学跨学科与跨文化的理论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历史人类学运用跨学科和跨文化方法替代“新史学”概念,在特定的历史场合可促进对异质文化的深度描述和解释,并从整体上重新阐释新史学概念,推进传统史学观念的更新,从而强化历史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朱谦之是中国现代史学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其史学生涯中,大量运用了史学批评,他以史学批评的方式建构了自己的历史理论、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论。与同时代其他人的史学批评相比,朱谦之史学批评更多地关注了西方学人及其历史哲学。其史学评论是在宏大架构之下展开的,不同于传统批评方法,突出了对史学现象、史学观念及史学思想的评论,具有更为开阔的视野;史料与史观并重,是其史学批评的重要学术标准,在当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讲的是西德现代资产阶级史学中的历史概念问题。西德资产阶级史学家对这个问题的兴趣明显地不同于西方其他国家的史学家。(他们将在1980年8月第15届国际史学大会上作《历史学家的语言》的主报告)。考察一下西德对历史概念问题的研究状况,看来是很必要的。许多现代资产阶级史学家转向历史思维的逻辑问题,其动机有不少共同之处。首先,他们承认史学家不能排除使用科学概念。这就使得资产阶级史学家和历史哲学的代表人物提高对整个历史研究的逻辑分析问题的兴趣。但是,这种兴趣还具有更深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围绕"历史表现"这一核心概念,安克斯密特对史学叙述文本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与分析.其观点要义,是强调文本在语义上并非其中所包含的具有明确指称的陈述语句的逻辑总和,因此,历史叙述不是过去的摹仿镜象,而是历史实在由之被形塑、建构,其意义得以澄明的语言文本.在此基础上,安氏明确提出从表现的观点看待史学文本的理论主张,强调关于历史事实的真实陈述是史学文本的起点而非终点,历史叙述更深刻的内涵乃在于为我们理解历史提供更多、更宽广的视角和更独特的理解样式.安克斯密特从历史哲学出发,在本体论高度上探讨了语言与存在的关系,揭示出史学与美学的内在会通之处.但是,在诸如句子与文本的联系以及史学表现与艺术表现的关系等问题上,其观点和论证尚有未尽之处,这为今后进一步的探讨留下了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20.
异化是主观状态与客观状态的统一,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现实出发点抓住了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雇佣劳动制度根本客观现实。在解读马克思早期著作的过程中,应该具体分析其哲学内容与分析形式的矛盾和不一致。撇开异化分析的哲学形式,结合人们以大工业生产为外在形式的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异化劳动理论的内容分析蕴含着历史的眼光,折射出辩证法的光芒,孕育着实践、生产力、生产关系等核心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萌芽。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具有唯物史观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