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玉卉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3):128-129
人类的苦难与堕落曾使尼采不无悲愤地喊出了“上帝已死”的呼号。读了埃德加·爱伦·坡的短篇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之后,笔者对尼采的呼号有了些许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2.
高玉卉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Z1)
人类的苦难与堕落曾使尼采不无悲愤地喊出了“上帝已死”的呼号。读了埃德加·爱伦·坡的短篇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之后,笔者对尼采的呼号有了些许感性认识。 在该小说中,爱伦·坡通过一个阴森、恐怖的外部世界的展示表现了人物的内心病态。文本中所揭示的主人公内心的困境及其无望的挣扎带给人一种“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的悲哀与绝望,令人感到即便上帝没有死,至少也是极端不负责任的。因为他在创造埃德里克·厄舍生命的同时,竟然没有赐予他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爱,致使其像弃儿一般生活在压抑、恐怖与绝望之中而难以自拔,由… 相似文献
3.
王艳华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76-378
<厄舍古屋的倒塌>是爱伦·坡著名的恐怖小说之一,是其创作理论的集中体现,他用细腻的笔触渲染了令人窒息的恐怖气氛.为了达到恐怖效果他在遣词造句等方面都别具匠心,使小说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为其要达到的特定效果服务.从词汇、句子、修辞格及叙事角度等层面对该小说进行文体分析是探索其恐怖效果创造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徐丹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110-112
从内在因素以及外在因素,即生理因素的失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两个方面系统地分析爱伦·坡的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中男主人公罗德里克·厄舍身心俱毁的悲剧症结,强调了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能忽略对精神世界的健康培养以及对社会环境消极影响的抵制。 相似文献
5.
张巧毅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35-37
埃德加·爱伦·坡对罗德里克·厄舍性格成因作了精辟细腻的剖析和挖掘,因而使罗德里克·厄舍的恐怖行为发生的合乎情理,可信度很强。罗德里克性格形成的原因包括家族史,宅第的内、外部环境,个人所接受的熏陶,以及异常的两性关系。这些内外因素导致厄舍古屋的外表倒塌和人物精神的全面倒塌。作者关于倒塌原因的细节描写为最终的恐怖性毁灭做了顺理成章的铺垫,也使作品的文学价值得到了升华。 相似文献
6.
陶全胜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56-58
在短篇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中,无论是景色的渲染,同一细节的反复描写,还是故事的引入都巧妙地服务于整个故事情节,作者在文章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故事,真正做到了每一事件,每一细节,每一描写都达到了统一的恐怖效果。 相似文献
7.
《厄舍古屋的倒塌》是美国作家爱伦·坡关于恐怖心理的经典作品,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罗德瑞克和玛德琳,作为双胞胎他们外表相似,性格却截然不同。文章主要结合作家生平及其对于宇宙和生死的观念,运用二元对立观点和弗洛伊德关于焦虑症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解读小说中罗德瑞克这一角色的性格复杂性及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8.
张晓燕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8(2):101-108
语料库语言学的视角对研究作家作品的语言特点和主题表达提供了可靠的量化依据。通过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主要运用Wordsmith工具来提取爱伦坡的短篇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文本的基本信息,并结合文本索引行观察文本主题词特征,进而探析爱伦坡小说词汇的哥特式特征。 相似文献
9.
黄丽娟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9(5):64-66
埃德加.爱伦.坡是美国著名的浪漫主义时期不同凡响的一位文学家,生前由于其处世原则和文学主张与同时代的浪漫主义作家们背道而驰,因而备受诽谤、轻视与排斥。而20世纪的大多数评论家认为,不论在美国或是全世界,爱伦.坡都是一位真正的、独树一帜的小说家、一流的诗人、心智敏锐的文学批评家。《厄舍古屋的倒塌》完美地体现了爱伦.坡的小说创作宗旨,即故事中的每个要素都是为达到一种独特的恐怖效果服务。 相似文献
10.
陈文菊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Z1)
爱伦.坡的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充满了恐怖和怪诞,追求一种独特的恐怖效果。作者以传统的哥特体式的恐怖、怪诞来讲述奇异、古怪的故事,其创新之处在于在恐怖的表达效果下展现人类变态心理的全景图,重在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扭曲的精神世界,以独特的艺术视角来探索人类心灵阴暗的部分。 相似文献
11.
赵姗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14,(2):160-162
《厄舍古屋的倒塌》是爱伦坡的哥特小说代表作之一。从哥特文学和哥特建筑的可比性为着眼点,把《厄舍古屋的倒塌》比作一座哥特建筑,以探寻两者的共同的渊源,从而展开一个新的视角去感受爱伦坡在《厄舍古屋的倒塌》中对哥特小说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葛纪红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8(2):73-76
现代派文学鼻祖爱伦·坡的怪异小说《厄舍府的倒塌》,是通过叙述者的叙述表现其内容的.对内容及女主人公马德琳,评论者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揭露了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罪恶;有的认为马德琳的再现是男主人公精神错乱而产生的幻觉;有的认为,马德琳的再现,是她被活埋后的复出.其实,从女权主义角度审析,马德琳的再现是对父权制的排斥和否定. 相似文献
13.
周梅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2):95-97
经典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的作者爱伦·坡为实现他的创作意图,描述了古老贵族家庭衰落时所笼罩的梦魇般令人窒息的恐惧,调动了不同的艺术手段,制造出种种紧张恐怖的气氛,来表现人类理智的毁灭,同时体现了爱伦·坡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4.
爱伦·坡的短篇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的总体效果是"恐怖".本文评析了小说的哥特式特色和写作技巧(气氛的渲染、烘托以及大量的悬念、象征、巧合等);其小说中的恐怖不是通过人工的渲染,而是真正来自心灵. 相似文献
15.
尚必武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4):63-66
爱德加·爱伦·坡的短篇精品《厄舍府的倒塌》作为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一朵奇葩,历来深受中外论者的偏爱。这部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源于一系列二元关系的整合与分离。具体而言,是理性与非理性、厄舍府与其主人、罗德里克和他的妹妹,以及文学同现实之间的整合与分离。 相似文献
16.
苗萌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00-102
研究指出,多幕剧《天边外》是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成名作,从这部剧开始,奥尼尔进入创作的成熟期,他在美国戏剧界的地位也是由这部剧确立起来的。《天边外》在探索人物内心焦灼挣扎方面得到普遍的承认。本文将通过对其中三位主人公安德鲁、罗伯特、露斯的心理的分析,探索欲望的控制对人物命运的毁灭性打击。 相似文献
17.
关丽丽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159-160
《最蓝的眼睛》是美国黑人女作家、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该小说讲述了大萧条时期一个黑人小女孩佩科拉的悲惨遭遇,揭示了美国白人文化价值观,尤其是主流社会流行的审美标准对黑人的影响与栽害。文章从多方面入手就女主人悲剧的根源进行探析,深刻地揭露了女主人公佩克拉悲剧的多面性。 相似文献
18.
19.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男主人公盖茨比梦想的幻灭的故事。故事发生在美国20世纪20年代,即爵士时代。在某种意义上,盖茨比的梦想与传统的美国梦在本质上迥异,并非真正的美国梦。他的梦想脱离现实,甚至与现实相矛盾,缺乏传统美国梦实现的主客观条件,最终导致梦想破灭这一必然的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20.
爱的悲剧和爱的追求——谈小说《红字》中人物的心理描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桑,19世纪美国最有影响的小说家,是美国最早重视心理描写的作家。在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红字》中,霍桑对人物心理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并且获得巨大成功。人物心理描写是这部小说的重要特色,同时也是这部小说所以能蜚声文坛、行之久远的一个主要原因。霍桑开创了美国心理分析小说的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