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农村法治建设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农村法治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法治建设的成败。农村法治建设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法治的顺利进行。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采取有效对策,推进农村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客观需要出发,继承与发展邓小平法治思想,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江泽民法治思想的核心和最高成就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其法治思想的具体内容包括加强立法、依法行政、司法改革、普法教育、发展法律服务业.  相似文献   

3.
农民法律意识现代化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和核心。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采取有效对策,提升农民法律意识,推进农民法律意识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全面阐述了依法治国的本质规定和核心内容,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依法治国要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等重要法治思想。  相似文献   

5.
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核心理论问题,正确认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一致性关系对于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灵魂。其次,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法治是实现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最后,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这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党法一致性关系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6.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法治作保障,依法治国要理顺法治与德治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法治社会到和谐社会的程序结构,立足于现实,只有积极推动法治国家建设,才能建立真正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报告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这一基本方略要求任何国家机关和个人都必须依法行事,根据宪法和法律管理国家、社会的各项事务。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首先,二者之间具有内在联系,二者都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文精神;法治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其次,二者存在辩证关系,依法治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依法治国的目标和结果。在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必要既要重视既要重视和谐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又要重视法治在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中发挥的作用,通过法治手段来实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十七大关于依法治国的基本思想是: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要求;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目标;推进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处理好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的关系,法制建设与社会发展水平的关系,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首次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准确把握江泽民同志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德治与法治的相互关联以及建设法治国家的主要途径等法治思想,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0.
王一程 《中华魂》2014,(21):15-17
(一)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确立"依法治国"为治国基本方略,确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总结国际国内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标志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入历史新阶段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1.
学习研究《江泽民文选》中关于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特别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确立其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入宪反映了时代要求,体现了党依法执政的理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入宪技术上要求人大启动宪法解释程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宪法原则和宪法规范需要漫长的法律化和程序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法制”与“法治”是两个容易混淆且在实践中易被人们通用的概念。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 ,用法治国家代替法制国家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首次提出了“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通过这两个概念的历史发展过程、众多思想家的不同观点及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旨在阐明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揭示依法治国方针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法治政府建设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核,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法治政府建设思想体系完备、内涵精深,是我们党依法治国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法治政府建设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措施,也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中的重要方面。新时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要加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行政行为公开公正、建设廉洁和诚信政府。  相似文献   

14.
建立和完善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和完善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的必要性和我国违宪审查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来探讨怎样建立和完善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发展观的重大突破,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使命,就是要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为此,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切实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保证人民群众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论文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条件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入手,客观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并对新形势下如何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剖析了法治的科学内涵。指出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必须准确把握依法治国的含义 ,加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增强全体公民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建立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重视法治的制度性条件建设  相似文献   

18.
法治政府是依法设立权限、依法实施行政管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的有限政府、服务政府、透明政府、诚信政府、高效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是多层次多方面的立体体系。法治政府存在的前提是权力有限,价值取向是人民利益至上,法治政府的建设是以法律知识的普及为基础,其根本表现是服从法律权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政府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权利、认真看待程序、认真面对司法。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党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两者宏观上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大业之中.就相互关系而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依法治国价值定位的精神本原和理论基础,依法治国的价值取向始终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供了动力支持和现实保障,两者的良性互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点和难点皆在农村,大学生村官法律知识水平的高低,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制建设具有一定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对淮海工学院毕业的大学生村官与在校生的法律知识现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村官和在校生的法律基础知识明显偏低,分析认为这与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不高、学校涉法课程开设不足、相关部门的培训力度不够等因素有关。重视大学生村官及后备力量的法律知识教育和培训工作,有利于农村法制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