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绘画呈现出两种迥然不同的面貌,而相当一部分的境内学者主要是从绘画的形式和内容展开探讨,本文拟打算撇开对于绘画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深入的探讨,从中西艺术家创作对待自然观的态度上进行展开讨论,同时得出结论,影响绘画差异根源的是中西艺术家对待自然观态度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绘画是世界上另一种无声的语言,它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在学术上,关于中西方绘画的流派、技法和历史衍变等专业研究已经相对成熟,但是在对绘画的好坏评判标准以及市场的治理等方面,绘画界仍然是混乱而不成系统的。所以,作者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访问与电话采访以及阅读相关书籍,将艺术领域的专家和相关画家对中西方绘画优良的评判标准的见解进行整合,从而对中西方的绘画评判标准进行简单的介绍和对比,然后对中西方绘画评判标准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此弥补学术界对绘画评判标准的欠缺。  相似文献   

3.
绘画与其它的艺术形式有着不同的差别,它是可见的,正以此认为谈到绘画的造型感觉会简单些,其实这就错了。——或许它更为繁杂些,明明摆在那里的一些形象,大家竟然有着不一样的解释,终究是什么在起着作用?我们要谈论的造型,好像不属于技术这一类的问题。它不是可操作、可重复,以熟练熟知取胜的东西。它依赖的是观察认知,并且,创作每件作品碰到的状况一定是不一样的。这是充满好奇、充满未知,预先没法测定的一种结果。此论文是从多年绘画对造型的体会和前人对绘画的总结与概括出来对造型的重要性,因此,在绘画中,没有比造型更让人难以捉摸的了。  相似文献   

4.
小弦 《女性大世界》2006,(8):152-153
倘若明天你休假倘若明天北京城的气温高达38.5℃你准备逃去哪里避暑,好像这个问题有些过于简单与无趣.你可待在家里吹空调.又或是干脆开车去北戴河来个日光淋浴,可无论怎样你的心境似乎总在与炎热较劲难以沉淀。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绘画艺术和西方绘画艺术因为受各自传统文化影响因素的制约,加上东西方物质文化的差异,而表现出很多不同之处。但是绘画艺术在某种意义上说又是相通的,尤其是在意境方面,二者都有着很多类似的地方。研究中西方绘画艺术的意境异同特点,对于画家进一步进行艺术创新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从中西方绘画角度,来谈一谈二者之间意境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几点意见,以供大家学习交流。  相似文献   

6.
向上 《老年人》2007,(3):24-26
在离开农村前,她不会写字,不会画画。3年前,她闲暇时拿起孙女的蜡笔,自顾自地创作了百余幅作品……谁知,她的画一经公开,立即在全国乃至海外的观众中引起强烈震撼。大家把她的画风归为“后印象派”,称她为“梵高奶奶”。  相似文献   

7.
透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却也和绘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说,脱离了透视关系的绘画算不上真正的绘画。从传统的短缩法至文艺复兴时期的线透视、光透视、色彩透视,透视学几乎贯穿了整个西方传统绘画艺术的历史。当然,透视学不仅对西方绘画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中国的散点透视也有深刻的影响。透视法不仅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并且融入到中国的绘画当中,甚至形成新的绘画体系--中西结合。可以说没有透视就没有现在的绘画,而没有绘画,透视这门学科也会索然无味。  相似文献   

8.
平面设计与绘画是两个有着很多区别而又有着一定联系的艺术形式。本文通过介绍相关背景和概念,分别论述了平面设计的内在联系以及各方面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黄沧粟 《现代妇女》2014,(12):374-374
中国传统绘画的白描技法与服装绘画作品中白描手法都主张简练、简洁,通过“线、点”等最基本的艺术表现语言,将传统绘画与服饰绘画的张扬个性体现的淋漓尽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作为国民精神食粮的艺术和时尚领域服饰逐渐来时交织相融,两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白描是我国传统绘画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服装绘画中使用较为广泛,而“线”是白描艺术的基本语言。本文就中国传统绘画白描手法在服饰绘画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0.
如何消除两方绘画对中国绘画的牵制性,以摆脱这种被动现象,我认为有三方面的因素可以做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1.
从辛亥革命时期莘莘学子的报国之志到红色革命时期的终极的精神粮食,再到21世纪的发展个性、注重个体思维的过程中,中国绘画承载着现实主义这一“伟大理想与抱负”至今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旅程。至今,现实主义的信念仍然影响着我们当代的画家和我们的美术教育。现实主义的“理想与抱负”是否仍然如同黑夜中海上的灯塔一样将指引我们驶向艺术思维创作的终极彼岸,来接受我们的祈祷?  相似文献   

12.
亨利·马蒂斯,作为野兽派的创建者和首领,他相信色彩有着其自身独立的生命。他带领着野兽派的画家最终实现了色彩的解放。本文解读了马蒂斯的绘画语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绘画艺术在是世界艺术门类当中一颗璀璨的名珠,而意境恰是中国绘画艺术当中的灵魂,通过阅读大量历代绘画理论和鉴赏经典的中国绘画的作品,发现优秀的作品在画面中对意境的处理耐人寻味,别有一番考究。  相似文献   

14.
白菜的幻想     
《中国妇女(英文版)》2010,(8):92-92,F0003
Chinese artist Ju Duoqi creates artworks with vegetables of all shapes and sizes. Ju first started working with vegetables in the summer of 2006. In the following years, she spent a lot of time trying new vegetable in different positions. The artist real zed she no longer needed models for her work. as the vegetables could easily be used instead.  相似文献   

15.
梧桐 《当代老年》2007,(2):16-17
从未读过书,画过画,一辈子没见过世面的山村老太,自从离家来到繁华都市后,第一次拿起画笔,竟一画惊人,不同凡响,成为媒体竞相追逐的新闻人物。  相似文献   

16.
秦旺才 《现代交际》2010,(9):92-92,91
本文以绘画作品的个人风格形成难题以及在追求个人风格的盲目性问题为出发点,从绘画首要的是以反省自己的方式来学习,然后向大自然学习,然后是向姊妹艺术学习,最后才是向大师和同行学习的独特角度,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冯麟喻 《现代妇女》2014,(8):374-374
口梵高是后印象派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他的绘画色彩绚丽灿烂、线条感强烈,富含强烈的情感色彩和思想,是世界艺术史上独一无二的珍宝。他的作品之所以让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是因为他的作品里大都是内心世界的表现,而这与他特殊的成长经历和人生遭遇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尝试从心理分析及艺术作品分析的角度,探索梵高创造的真谛。  相似文献   

18.
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是同源而异流,本文通过梳理魏晋南北朝到五代这一时段书法和绘画的发展态势、笔法实践,着重分析了书法用笔对绘画的影响、书画笔法之间的关系及其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绘画之所以能够引人注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打破了边框的束缚,在二维的平面中制造了"空间",给人身临其境般的感官刺激。"空间"为什么这么神奇?本文通过对早期不同艺术家对画面空间的处理方式的研究,试寻其规律、窥其奥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结合郑板桥的诗文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其画论的特点,一是以造物为师,重自然。体现出郑板桥重视对自然的观察,能够将自然的生命和栩栩如生的元气表现出来;二是传神写生,重神似。郑板桥画出了竹子"清瘦"的特点,表现出竹子瘦劲孤高的神韵;三是抒情达意,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淡远、清高、愤世嫉俗的沉郁之气和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