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为了维护国家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团结与稳定、社会的和谐发展,作者利用甘肃省359个少数民族成员的民族认同调查数据,从群体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等四个维度对甘肃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甘肃各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感较为强烈;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高度统一的;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弱化的趋势;民族认同表现出较强的功利性.为此提出了加快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加强国家认同的教育和培养;完善我国的民族政策等提高少数民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以民族认同促进国家认同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支持,但由于现行财政转移制度在短期内无法从根本上满足民族地区的资金需求,因而,加强对民族地区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支持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性课题之一。依据“供给领先”理论,通过对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环境的优劣势对比以及金融支持体系存在问题的分析,表明甘肃少数民族地区促进经济发展的金融对策应着重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建立健全金融机构支持体系、积极创造金融条件以及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等。  相似文献   

3.
随着区域相关体制和制度的变迁,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储蓄的基本经济行为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储蓄宏观上表现为储蓄结构单一、不受利率变化的影响、边远地域的少数民族居民储蓄总量较低;微观上表现为储蓄动机带有预防性、储蓄需要带有强制性、储蓄决策带有计划和理智性。储蓄作为消费的余项部分和投资的重要来源,对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引导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储蓄行为,保障甘肃经济的通畅运行。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不仅仅是城乡流动的反映,还是跨民族交往的反映。研究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都市适应问题,对于形成和谐的民族关系、缩小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具有极为紧迫而深远的时代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甘肃500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实地调查与深入访谈,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大都市适应性问题的表现、形成原因与相应对策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甘肃旅游业的一大优势在于丰富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甘肃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资源,形成以各民族典型节日庆典为主要内容、以民俗美为核心的民俗旅游体系,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旅游胜地立体化旅游资源优势,对推动甘肃的经济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丝绸之路自汉代开通之后,成为中国联通欧亚的重要陆上通道,大量的唐人西北边塞诗全景呈现了丝路东段沿线甘肃各地的地理景观等的基本风貌,全面记录了甘肃大地的戈壁大漠、名山大川、独特气候、特有物产等。同时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大交流、民族大融合也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处于丝路东段沿线的甘肃,在唐人边塞诗中就集中体现了此地多民族和谐共存、多元饮食娱乐文化生活繁荣、边塞尚武风气盛行等突出特征,凸显了独具甘肃特色的地域文化风情。  相似文献   

7.
甘肃民族地区的矿产资源、农业资源、水利资源、旅游资源等物质技术基础相当雄厚,但至今还未得到充分开发。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甘肃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借西部大开发东风,从实际出发,制定甘肃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西部少数民族史诗可分为创世史诗、英雄史诗和迁徙史诗三大类型。创世史诗歌唱的是创世神话,常有宏大、深远的绮丽想象;英雄史诗歌唱的是民族英雄,常有伸张正义、慷慨激昂的抗争意识;迁徙史诗歌唱的是迁徙的历程,常有背井离乡的隐隐哀伤。西部少数民族史诗在内容和形式上表现出独特的特征,特别是迄今依然在传唱的史诗,其特点处在不断的变迁中。从现有的资料来看,西部少数民族史诗在类型和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西南少数民族史诗包含了创世史诗、英雄史诗、迁徙史诗三大门类,其中创世史诗、迁徙史诗最为丰富;西北少数民族则以英雄史诗最为显赫。  相似文献   

9.
元曲作家大部分属汉民族,惟小部分属少数民族。即使这小部分少数民族元曲作家,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骄傲,他们用汉语创作元曲,表现出对汉文化的浓厚兴趣和无限热爱,也反映了对汉文化的稔熟和精通。他们的元曲创作跟汉族作家的元曲创作相比,不仅没有明显分别,而且几乎都是佳作。像蒙古族杨讷,女真族李直夫和石君宝,维吾尔族贯云石和薛昂夫,回族兰楚芳和丁野夫,都是少数民族元曲作家的优秀代表。他们为元曲创作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贡献,作为一个具有独特风貌的文学创作群体,无疑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弥足殄音的一席乡帅.  相似文献   

10.
甘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牧民人口比重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增加农牧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手段。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宗教意识和传统观念浓厚,生计方式变迁导致的文化适应困难是制约甘肃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观因素;甘肃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单一,城市化、市场化程度较低,劳务输出机制不健全等是制约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客观因素。高度重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民族地区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民族地区市场化、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健全劳动力转移相关配套制度是有效解决甘肃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寻根文学作为一个文学流派,鲜有人对它的主体进行研究。它的主体包括作为寻根先导的少数老作家、寻根主体部分的知青作家和寻根独特部分的少数民族作家。由于寻根文学作者不同的独特感受和各自文化背景下不同的审美理想追求,使他们在主体的不同类别里又有区别。老作家的寻根主要与他们的生活经历和个人爱好有关,其寻根更多地带有不自觉的特点;而知青作家的寻根是出于身份认同的需要和为西方现代文化寻找一个合适的接受场,因此担当寻根文学主体重要角色的不是文化底蕴深厚的老作家,而是文化底子薄弱的知青作家。而少数民族作家的寻根既是对长期封闭心理的反拨,也是对民族文化沉落的焦灼,还不免带有跻入世界文学潮流的急切。  相似文献   

12.
乌江流域少数民族创作是从地域概念和作家创作的主题思想以及其创作的审美风格特征加以界定的.他们并不追逐于文学的现世功利,不趋向媚俗,始终坚持地域文化的文学审美和文学趣味,同时也用现代审美的眼光关注现实社会.  相似文献   

13.
边疆对于内地主流文化区域内的汉族作家,具有"异域文化"的特质。新时期以来,汉族作家在对边疆异域的想象中,流溢出不同于内地中原或东部沿海文学的异质元素,彰显出独特的文学史意义。他们对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及宗教生活的描写,使特殊的边缘文化群落和宗教题材进入了当代文学的表现领域。通过对边疆大自然的复魅书写与动物重塑,树立了自然伦理的尊严;通过对边疆神性文化的推崇,表达了一种对过度理性的反思。同时,他们的边疆叙事小说,也为当代文学带来了更加丰盈的想象力,具有超越性的精神容量和刚健的风格等诸多新的审美气象。  相似文献   

14.
美国是一个种族成分较为复杂的多民族移民国家,在以英裔白人主流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国度里,由有色人种构成的少数族裔处于从属地位和社会的边缘地带.随着种族平等和性别平等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用自己的创作表达了对种族身份认同的诉求,逐渐走出边缘,形成了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独特的创作传统,使得人们得以从多维角度挖掘和探索人类生存意义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根据有关文献著录,古代甘肃学者、作家有两千多人,著述典籍三千余种.由于科举取士,甘肃学者普遍研习经学,在《诗经》《尚书》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除大量论札之外,有文献记述的《诗经》类著作14种、《尚书》类著作8种,大体反映了甘肃地区在《诗》《书》研究领域的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16.
民族融合不仅反映在文化融合方面,而且反映在体质融合方面。二者都对辽、金文学产生了显著影响。相对而言,文化融合的文学意义多为人所注目,然而体质融合的文学意义也不可低估。体质融合通过异质血统的不断交流使各族人一代又一代从异族父母双方获得不同族群的遗传基因,保证后代子孙在体格和智力方面持续不断地得以变异和优化。契丹、女真、渤海、鲜卑、突厥和汉都是体质融合的优生民族,孕育出大量作家,对辽、金文学的繁荣、发展有着重大的历史功绩。民族体质融合对辽、金文人和作家的气质、性格和文化心理结构的改造、重铸有决定性作用。辽、金两朝出现的大量的混血种作家和先世已被同化入汉人的北方民族后裔作家的文学成就和创作体貌也都充分体现了体质融合的重大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探讨了左翼青年作家们的文学创作在题材选择、主题开掘、人物塑造、艺术特征等方面的审美追求、独特贡献及某些局限性 ,进而指出 :左翼青年作家群以其别具一格的文学创作 ,结束了新文学史上“革命文学”的时代 ,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文学时期 ,完成了承前启后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8.
社会转型期文学生态的变化使得东西部文学关系出现了新的面向,东西部之间文学意义的互见成为可能。"甘肃文学八骏"能够成为文学界颇有影响的品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突破自我、主动寻求与"他者""对话"的路径选择,通过"进上海"、"进北京"等"东部行"的文学活动,在东部和西部文学界之间找到了一种共同维护文学理想的话语方式。透过"‘甘肃文学八骏’东部行"的表象,就会发现它在东部与西部、都市与乡村、中心与边缘以及地域性与差异性等文学关系上有着意义丰富的涵盖。  相似文献   

19.
同为少数民族女作家,叶梅和叶广芩有着截然不同的文风。她们又有着许多契合之处,如对自身民族文化的坚持和对地域之美的成功描写。两人都善于把人情伦理刻画得细致入微。两人最大的共同处还在于相似的创作经历与对人的命运的积极探讨。她们的小说作品之所以能成为广受好评的杰作,主要是因为对文学使命的秉承,自身多元文化与复杂经历融合的背景,不屈的文学个性;另一方面,独到的艺术风格和民族性,也使得她们的作品非同凡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