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战后日本在从一个“四等国家”发展成为经济大国,进而走向政治大国之路上,经济外交功不可没。经济外交促成了日本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而经济大国的份量反过来又成为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资本和基础。这尤为突出地表现在中曾根内阁大国外交构想的提出上。纵观这一系列发展演变的过程,不难看出,战后日本经济外交与中曾根内阁大国外交构想之间存在着相当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冷战后日本新保守主义的发展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新保守主义萌芽于 2 0世纪 70年代 ,在 80年代正式登场。冷战结束后 ,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 ,新保守主义在日本再次兴起 ,并迅速崛起为日本政坛的主流思潮。新保守主义主张“普通国家论”和“国际贡献论” ,在历史观、修改宪法等方面持强硬态度 ,并加快向“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迈进。冷战后日本新保守主义的发展对日本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增加了日本政治发展的不可预料性。  相似文献   

3.
左藤晃一是双脚踏在日本本土文化的延长线上,继田中一光等老一代平面设计师之后走上国际设计舞台的新一代平面设计师,他不但继承了日本文化中肃静、悠远、清雅、柔和的民族风格,还将这种风格更近一步地推向完美和充实,提炼了日本文化中最精要的精神内涵。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工业化高速发展,使得大批的各具特性的新素材诞生,素材的特性对艺术造型来说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过去20年来,佩雷斯(S.Peres),已成为以色列政坛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将其一生都奉献给了维护祖国的安全、以及拥护该国民主社会主义先驱们的理想。50年代,作为一名青年政治活动家,佩雷斯在以色列首任总理本古里安内阁担任国防部长时,就以开发以色列的武器和国防工业的政绩而使自己声名大噪。70年代初,他即与拉宾、贝京、沙米尔及其他以色列年轻一代的政治  相似文献   

5.
这里的“东方会议”指的是田中内阁时期的“东方会议”,正确地评价田中内阁的“东方会议”,对阐明日本帝国主义的“大陆政策”、“九.一八事变”的起因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这几年学术界对田中义一与“东方会议”的评价很不一致。  相似文献   

6.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帝国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期间,帝国主义经济在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现象、新特点,那么,帝国主义政治有无变化呢?如果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对这一系列问题,迄今尚未引起史学界的足够重视。事实上,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帝国主义政治为适应经济集中和国内外阶级斗争的需要,也产生了一系列新情况、新变化。这些新情况、新变化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政权进一步从属于垄断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7.
在明中后期内阁权力逐步发展到顶峰的政治格局下,内阁成为权力斗争和利益角逐的场所,激烈的政治斗争和绞杀使内阁成员的人际关系处于持续紧张的状态。明中后期内阁首辅的去职都是一系列政治倾轧的结果,而去职后的首辅的结局却大多带有悲剧性的色彩,这一现象有其具体的社会和政治原因,并对当时及以后的明王朝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外资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历来是发展经济学领域争论较大的问题。一方面,利用外资能促进一国经济的发展,从中世纪的荷兰,18世纪的英国,19世纪的美国,20世纪二次世界大战后至70年代前的西德,日本及西欧诸国,70年代后的一大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直至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的我国的经济发展,外资的引入的确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另一方面,若外资利用不当,又会使一国的经济面临巨大的困难,甚至导致政治动荡。从80年代初墨西哥、巴西等国由于无法偿还所举措的巨额外债从而引发全球性的债务危机,到1994-1995年墨…  相似文献   

9.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帝国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期间,帝国主义经济在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现象、新特点,那么,帝国主义政治有无变化呢?如果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对这一系列问题,迄今尚未引起史学界的足够重视。事实上,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帝国主义政治为适应经济集中和国内外阶级斗争的需要,也产生了一系列新情况、新变化。这些新情况、新变化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吉田茂作为日本当代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主要得力于他在战后长期担任日本内阁首相时,为全面重建日本、尤其是为复兴日本经济上所做出的历史性功绩,但,吉田茂在战前作为日本的职业外交官、著名的“中国通”,其与“田中外交”的关系,却未曾引起今人的重视,因而有关研究成果也不多  相似文献   

11.
战后日本在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创造发展奇迹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之后,在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日本通过政治改革、行政改革和结构改革等一系列制度改革,促使日本政治体制与政治过程发生了显著变化,推动了日本发展模式的转型.与此同时,原有模式的一些特征依然残存,新旧模式转换过程中矛盾和摩擦大量出现,模式转型危机重重,具体包括政治不稳、政局动荡、政策多变、官僚体制衰败、官僚素质下降及政官关系混乱.制度改革带来的这些意外后果,致使日本在应对危机和模式重建过程中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12.
走过了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辉煌岁月,韩国经济经过了所谓的东亚金融危机一役之后始终未能爬出泥潭,而与其遥相对应的日本也同时陷入了旷日持久的经济困境之中。我们从两国高层频繁的政治哗变中看出了那里的民众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新届政府的厚望,日本与韩国究竟应该如何拯救自己?悬崖边上的日本作为亚洲最大经济实体也是世界第二大发达国家的日本,自从20世纪50年代经济腾飞以来,其创造的经济奇迹和经济模式一直受到世人的关注,二战结束到70年代,日本已稳固成为全球某些制成品的主要生产者,从照相机、电器产品到汽车,“Made inJa…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西方国家公共行政领域掀起了一场新公共管理运动,至今方兴未艾.英国是这场运动的始作俑者,美国、欧洲大陆各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及一些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相继掀起了政府改革浪潮.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以来日本企业面临严峻挑战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企业显示了极强的竞争力。伴随着日元急剧升值,日本一度成为世界最大的对外投资国。日本企业在美国的大规模收购,引起了美国企业的惊慌。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世界开始了本世纪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90年代以来世界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冷战结束:两个对立的阵营不复存在──经济全球化的政治障碍被扫除;和平与发展正在成为主流──综合国力的竞争取代过去的军备竞赛新技术革命:信息技术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技术条件技术创新速度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经济一体化:区域…  相似文献   

15.
日本企业终身雇佣制度是日本特有的经营模式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日本经济的长期萧条,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制度也不断遭到批评与指责,甚至认为已走向终点。本文通过分析日本企业的新员工采用、员工为企业长期效劳年限、员工的雇佣调整和定年制的变化,提出日本企业终身雇佣制度并未走向终点,而是为适应全球化经营环境的变化,对其雇佣制度的构成要素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它为日本经济的发展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区域性经济集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经济领域里出现的新事物。经过50年代—70年代的发展,特别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国际“两极”政治格局的解体,国际经济向多极化与一体化方向发展,世界经济的区域性集团化正日益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趋势。当前,各种层次不同、内容各异、大小不一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已有几十个之多,遍及欧洲、美洲、中东、非洲等地。这些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发展趋势将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日本经济的发展格局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池田内阁曾制定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0年迎来了高速经济增长期,一直到70年代初期每年经济增长率超过10%。60年代日本的GNP规模占世界经济规模的3%,美国占36%,日美比为1∶12;而1988年变为1∶1.54;因日元增值和高贮蓄率,1988年6月日本金融机关对外资产的比重为36%,而美国为14%。目前日本人均寿命在世界上变为最长,幼儿死亡率变为最低。日本主要的国家级经济研究所曾预测1987、1988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2.7%和3.8%,但实际上分别达到5.2%和5.1%。企业提高了效益,增加了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日本政治的研究中,“战后政治”或“战后型政治”是一个常见的用语。但是,对于这一用语的涵意,学者们的阐释却不尽一致。其中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是“吉田政治路线说”。这一观点认为,战后日本的政治路线,是由吉田内阁时期的一系列内外政策而奠定的,并且这一...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的侵袭和凯恩斯主义思潮影响的日趋衰落,新自由主义的思想跃然纸上,逐渐成为了指导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体系。日本也追随西方发达国家以新自由主义的思想改革自身体制,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受到了波及。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以新自由主义思想为基本方针,对教育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高度概括并指出了新中国的外交轨迹 :即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政府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为建立国际间平等关系而努力 ;2 0世纪 60年代 ,国际形势发生新的变化 ,毛泽东调整外交战略 ,注重拓展新的外交空间 ,提出“两个中间地带”思想 ,中国外交由单纯的政治外交过渡到政治、经济外交并重的时代 ;70年代初毛泽东又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