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星巴克咖啡连锁店的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 是美国乃至世界最成功也是最富有的企业家之一。这家从美国西雅图发展起来的企业目前已在全世界35个国家拥有了9000家连锁店。《财富》杂志刚刚把星巴克评为美国最受赞赏的公司和世界第四大品牌企业。  相似文献   

2.
沈伟民 《经理人》2012,(2):118-123
2008年,星巴克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为挽救公司在金融危机中的颓势,在全球星巴克咖啡店中破天荒地引进了茶饮。之后,哈佛很快将这则商业案例引为经典。  相似文献   

3.
张鹰 《领导文萃》2015,(8):102-103
星巴克美国连锁咖啡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公司。40多年前在美国成立后,为了快速提升知名度,星巴克耗费巨资在美国各大主流电视台播出了一则广告,此广告中的女主角是当时正当红的一名美国女演员,广告画面精美,充满了诗情画意。然而,播出了较长一段时间,却反响平平。巨额广告费就这样打了水漂,星巴克难以接受这样的结果,打算合作到期后终止与广告公司的合作。为了留住星巴克这个大客户,广告公司主动向其承诺为其免费再拍摄一则广告,以此  相似文献   

4.
沈伟民 《经理人》2012,(2):118-123,17
正英国人将中国的茶壶文化进行了多次发酵2008年,星巴克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为挽救公司在金融危机中的颓势,在全球星巴克咖啡店中破天荒地引进了茶饮。之后,哈佛很快将这则商业案例引为经典。霍华德的确可以凭借这一"创  相似文献   

5.
刘志明 《经理人》2002,(7):68-70
星巴克提供的是高雅的聚会场所、地位的标志、身份的象征与创新的咖啡饮用方式,从而把星巴克咖啡变成了一种情感经历。  相似文献   

6.
本次访谈的对象分别是真锅咖啡中国本部副总经理洪束华和上海统一星巴克总经理张简云辉。对我们提出的问题,真锅和星巴克的回答有时异曲同工,有时针锋相对。记者:请介绍一下作为国际知名的咖啡连锁店,在上海的发展情况如何?洪束华:1998年,真锅咖啡馆来到上海,第一家店是华亭店。刚刚进入上海的时候,上海人的咖啡意识非常薄,市场反映很小,经过3年的辛苦经营,真锅咖啡  相似文献   

7.
主张"掠夺式"扩张的"海盗"船长 "我现在主要的工作,就是到全世界的星巴克店去看望我的伙伴."在他看来,"伙伴"一词更能够让人觉得他是一家咖啡店的老板. 52岁的星巴克咖啡公司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人高马大,一头蓬松的金发,让人联想起电影中的西西里海盗.  相似文献   

8.
《管理与财富》2008,(9):78-79
美国人用20年的时间建立了星巴克咖啡品牌,但是国外的咖啡西餐连锁品牌多数属于荚式快餐文化。浙江著名女企业家“两岸咖啡”总裁金梅央说:“我要打造一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咖啡西餐连锁品牌,做西餐专家”。  相似文献   

9.
坐视数百万美元利润从眼前飞走了,星巴克舍得这么做,它宁可多花钱,开自己的店,训练自己的人。加盟一词成了星巴克的禁用语。如果说真锅咖啡像一个东方长者.含蓄内敛,气定意闲做起事来不紧不慢那么星巴克咖啡就象是一个西方青年雄心勃勃,锋  相似文献   

10.
卫明 《经理人》2023,(9):62-67
<正>尽管经历了几轮市场洗牌,但咖啡赛道仍在加速。星巴克制定2025年开设9000家门店计划;瑞幸咖啡率先实现万店规模并持续扩张;库迪咖啡进入市场不足一年全国门店数已超过4500家;多家茶饮品牌跨界入局咖啡赛道……从价格、口味再到门店扩张。2023年,中国咖啡赛道的竞争态势全面升级,这也侧面印证了中国咖啡市场的无限潜力。  相似文献   

11.
按照医院对体检人员的要求,马克·桑布恩既没吃早饭也没喝水。体检结束后他已是饥肠辘辘,于是他到医院附近的一家星巴克咖啡店买了一杯意大利咖啡,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寻找附近的餐厅。  相似文献   

12.
沈伟民 《经理人》2010,(2):72-73
在遍布全球的星巴克咖啡店中,我们所喝到的每一杯咖啡,为什么其香醇口味总是一致? 形成一杯纯味咖啡的主要条件是:优质的咖啡豆和真正洁净的水,它们之间的通常比例是20:80,但在整个冲泡过程中,水质的好坏则最终决定一杯咖啡的口味。  相似文献   

13.
咖啡布道者     
星巴克在,舒尔茨便会不朽舒尔茨如同近代欧洲的传教士,乐于在世界各地布道,只不过,他的教条是咖啡。这位年过半百的数百亿美元集团的领航者,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星巴克。二十年来,从几间咖啡屋,到如今的近10000家连锁店,从美国本土,到世界各地,舒尔茨带领星巴克一路犴奔,以一个布道者的角色,将咖啡传播到那些不了解咖啡,甚至不热爱咖啡的地方。如今,星巴克和麦当劳、肯德基等一起,被当作美国文化全球化的象征。  相似文献   

14.
<正> 1987年,通用食品公司、宝洁公司和雀巢公司几乎占领了美国咖啡市场的90%,它们并不担心新兴公司有可能会抢走它们的市场份额。当这3个巨头仍像往常一样做着生意时,明星咖啡连锁公司认识到顾客购买咖啡时优先要考虑的事情已发生了变化,这家公司因此找到了生财之道。咖啡巨头们没有意识到的是,顾客愿意多花一倍的钱购买精咖啡,而新的优先考虑对象是咖啡的质量。到1993年,明星和类似的公司占领了美国咖啡市场的22%,雀巢公司们则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15.
李启辉 《经理人》2023,(10):50-53
<正>茅台年轻化、多元化布局需要降低现有的品牌溢价空间,而瑞幸在拥挤的平替咖啡赛道里,亟待提升品牌价值,摆脱作为星巴克影子的烙印,真正走出中国特色品牌之路,王小毅教授认为,正是这品牌的“一升一降”,成为了双方合作的契机。2023年9月4日,瑞幸咖啡联合贵州茅台推出一款新饮品“酱香拿铁”,霎时火爆整个终端消费市场,随后,多个门店库存告急,为此,  相似文献   

16.
国勇 《领导文萃》2011,(3):98-99
位于西雅图的微软公司研发中心,拥有40多名全球顶级的IT精英。这些精英每年为微软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公司也为他们提供十分优厚的福利待遇。为了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微软公司给予这些员工充分的自由。在这里工作,兴致来了,你完全可以去打篮球,去健身房,去游泳池,喝咖啡,甚至会有专门的按摩师给你按摩。只要你愿意,你完全可以像在家里一样,惬意极了。  相似文献   

17.
从咖啡市场的竞争去思考企业的发展是很有意思的。真锅和星巴克可以说是最纯粹的标本,从这两个标本,可以看出优胜劣汰的一些趋势。国外有人说过:一我不是在家就是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是在去日本汽车八十年代攻陷美国市场一样,与其说是严谨精细的日  相似文献   

18.
“体验式营销”,是一个在2000年开始在全世界流行的观念,但是对于“消费者体验”的研究而言,它不能算是一种新的观念。在二十年以前,营销和消费者研究人员便已意识到愉悦消费(hedonicconsumption)和消费者体验的重要性。本篇文章整理了多位学者对“体验”的解释与研究,最后运用伯尔尼.史密特的体验营销战略分析了星巴克咖啡在中国所实行的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上很多现代都市的地铁沿线、闹市区、商场或饭店一隅,都会看到一个墨绿色女神的图案,她微笑着向你诉说一个来自美国的奇迹。本文通过对星巴克咖啡的概况介绍、营销公关和品牌传播的促销策略分析,深入地了解其企业经营的战略,提炼出学习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0.
比尔·盖茨的背景比尔·盖茨生于1955年10月28日,属于竞争性的天蝎座。父亲老威廉·盖茨,西雅图律师,半退休。母亲玛丽,1994年去世,生前为多个组织的董事会工作,由于其对西雅图的贡献,一条马路以她的名字命名。盖茨还有一姐一妹。盖茨毕业于西雅图一所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