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刊1999年第1期所载曹树基先生撰《中国村落研究的东西方对话》一文在学术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不少学者认为,该文引出了这样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话题: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迅速发展、各学科交叉融会的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如何在不同学科之间和中西之间进行学术对话?应当遵循怎样的学术规范?有鉴于此,《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历史研究》编辑部于1999年3月14日在京召开了以“学术对话与学术规范”为题的学术讨论会,来自上海、山东、北京的学者就以上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会后,我们约请部分学者撰写了下面一组文章,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桑海 《云梦学刊》2013,(4):47-49
笔者曾撰文指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化可以分为三重境界,①此处再借这三重境界之说,从学术期刊的角度谈谈中国学术国际化的问题。所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的三重境界,其第一重境界是把西方学术转译为中国现代学术,这也可以称为中国现代学术的输入阶段。从语言上看是从西文翻译成中文;从学术流向上看则是从西方  相似文献   

3.
中国叙事学研究是最近四十年取得丰硕成果的一个领域。以西方叙事学为参照和对话对象,中国学者采取了“照着说”“接着说”“对着说”“说自己的”多种研究方式,产生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一部分中国学者采取“照着说”的方式,主要致力于对西方叙事学成果的介绍、转述和将其运用于具体文学现象的分析。一部分中国学者采取“接着说”的方式,按照顺向性延伸的路径,从西方叙事学结束的地方开始拓展性研究,或对已有西方叙事学成果进行深化、发展、反省、审视性研究。一部分中国学者采取“对着说”的方式,遵循逆向性思维,追求寻找与西方叙事学已有成果相异相反的角度和领域展开研究。其中最重要而且有民族特色的,是对中国古代叙事理论的清理总结,以及从中国古代丰富的叙事现象中归纳出系统的叙事理论的成果。“说自己的”,即按照追求独创性超越的思路采取多种方式形成具有超越西方叙事学的理论成果,许多学者先后进入过这四种路径,并在不同阶段取得了不同成果。其中申丹、杨义、傅修延、赵毅衡、谭君强、董乃斌、乔国强、赵炎秋、尚必武、龙迪勇等学者研究的创新性最为引人注目,有些学者和成果已经产生明显的国际性影响。中国叙事学的创新发展过程和路径对中国人文...  相似文献   

4.
20世纪,随着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框架的形成,西方哲学的话语系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国内哲学界对西方这套建立在语言分析基础上的话语系统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着隔膜。进入新世纪,中国学术走向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走向国际化首先要了解国际学术的前沿,掌握当今西方哲学的话语系统。同时,走向国际化不仅在于学者自身的努力,而且在于掌握国家资源的相关部门为学者创造条件和环境。把握国际学术前沿与中国学术走向国际化是摆在哲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我们的访谈自然应当关注这样的问题。蔡曙山教授是一位在逻辑学、语言哲学、心智哲学和认知科学等领域中具有开拓精神的学者,他的“命题的语用逻辑”、“量化的语用逻辑”、“模态的语用逻辑”、“语用力量的形式系统及其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心智科学的若干重要领域探析”、“论数字化”、“多学科的认知科学研究”、“认知科学背景下的语用逻辑”等论文为走向世界学术前沿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他的《言语行为和语用逻辑》一书受到国际同行的重视和高度评价;近年来,他还在“代表性学术成果作为艺术人文与社会科学评价标准的意义”、“遵循国际学术规范是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重要前提”、“我国社会科学评价的若干要素”、“我国社会科学发展和社会科学评价”等论文中就中国学术国际化问题提出了许多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中外文学理论的交流和对话在过去的30年里一直在频繁地进行,但这种交流和对话主要是单向度的,亦即大量的西方理论著作进入中国,而极少有中国的理论著述走向世界.这显然是中国学者缺乏话语权的意识所致.就目前的中外文论交流和对话的状况而言,中国学者首先应该掌握国际中国研究的话语权,进而在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话题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最终才能全方位地拓展与国际学术界的平等对话和交流.鉴于目前客观存在的美国的文化霸权和英语的强势地位,中国的文学理论家和研究者要分别通过英文直接著述和翻译的中介两种途径来实现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国际化战略,从而使得中外文论对话的路径由单一逐步过渡到双向乃至多元.  相似文献   

6.
建构21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廊--论哲学创新的原则与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建一条跨学科、重问题、共话语和自觉沟通与配置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各学术资源的哲学走廊是21世纪中国哲学应对挑战走向创新的战略性选择.中国哲学走廊应当是一种启发性哲学、交往性哲学、对话性哲学,它的作用在于鼓励不同领域的思想者、行动者参与对话,并在对话中发出自己有创见的声音,通过对话扩大和促成交流、创造和共识.在某种意义上说,建构哲学走廊也就是建构中国哲学新形态的话语系统.  相似文献   

7.
王宁 《云梦学刊》2014,(4):12-13
对刚才陈平原教授和董京泉先生的发言我非常有同感。确实,对于人文学者的评价不能按照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标准。所以我今天的发言就是要讲这一点。但我和他门讲的有些不一样,陈平原主要是讲国内大学所面临的情况.而我则要谈另一点.也就是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已经在走向世界,作为人文学者,我们如何促进中国的人文学术真正达到国际化的水平,也就是我发言的副标题:超越SSCI和A&HCI。  相似文献   

8.
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东西方学术文化的碰撞、对话与互鉴中,中国学者带着汉语异质文化的他者眼光,把"hermeneu-tics"这个术语引介到现代汉语学术界⑨,中国学者开始把"怎样对文本诉诸理解"置于西方诠释学的语境下.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与新世纪中国文化身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世界范围的现代性思潮中 ,全球化带来了更多的问题。西方重要学者对这一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中国学者同样在面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几个方面对全球化问题进行了研究 :对全球化话语的合法性加以思考 ,对全球化中的中国立场加以定位 ,进而表明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化身份 ,即强调差异性、边缘性、少数话语与西方中心主义的多元互动对话 ,并强调这种对话应该成为第三世界话语向第一世界表达自己思想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0.
作为国内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中的一个标杆,CSSCI必须提升自己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在中文学术走出去中发挥更大作用。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CSSCI必须要实现来源期刊的国际化;探索符合中文学术研究自身实际的质量标准和技术标准,以本土化的方式实现国际化;提升自己的资源整合能力,关注"互联网+"时代中文学术共同体的民主参与需求,创新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统一的新机制。将台湾地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率先纳入CSSCI,是CSSCI国际化的适合起点。  相似文献   

11.
章学诚对戴震学术的评价,有一定的阶段性。伴随着自己学术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他在乾隆五十四年、五十五年集中点名攻驳、评价戴震学术,一方面是针对当时学风病痛而发,另一方面,则有着完善自己的学术体系、推扬自己学术主张的目的。他与戴震学术主张中某种契合的主张,正是为乾嘉主流学术所摒弃之义理。戴震以训诂明义理的新学风难以拓展和章学诚的学术思想在当时难以引起共鸣,皆可见乾嘉学术风气影响之深刻。  相似文献   

12.
曾黎梅 《学术探索》2014,(7):123-128
《学术研究》创办于1961年7月,至1965年停刊,是20世纪60年代云南一份长期、持续对外发行的学术刊物。当时,大陆地区民国时期发行的学术刊物大都处于停办状态,新创刊的学术杂志屈指可数。《学术研究》的创办,为国内史学界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和进行学术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对外展示了云南的学术研究成果,成为省内外学者交流的桥梁,对中青年学者的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云南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钱文忠  王海燕 《文史哲》2002,7(1):33-38
比较佛教语文学在陈寅恪先生和季羡林先生的学术史上的不同作用与地位,可以明显看出,陈寅恪先生的“史学三变”和季羡林先生的“佛教语文学三转”之不同,佛教语文学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完全不同的演进轨迹从而显现。陈寅恪先生因“史学三变”而灿烂夺目,季羡林先生则因“体”一“用”一“体用圆融”的“佛教语文学三转”而彪炳辉煌。  相似文献   

14.
夏中义很早就开始了对学人定位问题的思考,在梁总超《清代学术概论》的启迪下,他提出了“学统”的这一命题,这个颇具现代意识的“学统”观念不仅寄托了他对饱受政治洗礼又受商潮冲击的学术界殷切之心,也寄托了他自身所追求的学术理想。他的阐释道出了“学统”的灵魂,他的实践则促进了“学统”的扎根和光大发扬。  相似文献   

15.
章开沅教授所从事的辛亥革命史、中国早期资产阶级(包括张謇与商会)、近代化比较、教会大学史、日本侵华史等研究,无一不与日本相关。日本在其学术话语中有日本学人、日本论域、人文关怀与外交关系交互平台的涵义。借助日本这一关键词,他在跨文化交流中,以世界主义、理性爱国主义,回应着来自民族主义与文化科学的挑战,完成了学术文化与民族主义的两重超越。  相似文献   

16.
当代西方政治冲突分析模型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冲突是解释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一把钥匙,也一直是思想家和统治者关注的重点领域。随着行为政治学的兴起,当代一些政治学者基于控制论、系统论和心理学等知识,提出了一些很有意义的政治冲突分析模型,即:政治冲突与生物需求模型,政治冲突与社会融合模型,政治冲突与政治镇压模型,政治冲突与政治镇压、政治发展模型,政治冲突与政治受挫模型,政治冲突与冲突边界控制模型等,这对于我们分析政治冲突问题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制约当代中国人文学术发展的两大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代人文学术的显要问题是学术操作的规范意识薄弱,所产生的学术成果由于缺少规范性的制约而比任何时候以及任何其他学科都更显得鱼目混珠,良莠难辨。这样的尴尬现象导源于同时也进一步导致了学术评估和学术批评的价值失衡,无论是学者自身还是相应的管理机构,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几乎完全失去了学术特别是人文学术质量评价的自信力。这些现象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文学术运行机制基本上照搬了科学技术运行体制,一定意义上忽略了人文学术发展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唐长孺先生与中国中古史研究--以社会经济史研究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冻国栋 《河北学刊》2005,25(5):85-89
朱雷通过回顾唐长孺领导敦煌吐鲁番文书整理出版的整个过程,介绍了古代文献资料整理的特点和规律。张国刚认为,在中国20世纪学术发展的宏观走向上,出现了一个从否定传统到呼唤回归本土化的历史演变过程,而在这一变化过程中,陈寅恪、唐长孺、胡如雷都做出了各自的探索。冻国栋从社会经济史的角度,探讨了唐长孺在中古史研究方面的取得的突出成就,对唐长孺的治学理路和特点作出了准确概括。宁志新和黄正建侧重分析了胡如雷在历史研究中所运用的阶级与阶层分析方法,并对这一治学方法做出了客观和科学的评价。孙继民在20世纪学术史的背景下,从20 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分析和确认了陈寅恪、唐长孺、胡如雷史学研究成就和他们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认为陈寅恪的特点是承旧启新,文化史观中国化;唐长孺是转旧趋新,唯物史观学术化;胡如雷是弃旧开新,古史形态理论化。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学术史背景下的陈寅恪、唐长孺和胡如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继民 《河北学刊》2005,25(5):92-97
朱雷通过回顾唐长孺领导敦煌吐鲁番文书整理出版的整个过程,介绍了古代文献资料整理的特点和规律。张国刚认为,在中国20世纪学术发展的宏观走向上,出现了一个从否定传统到呼唤回归本土化的历史演变过程,而在这一变化过程中,陈寅恪、唐长孺、胡如雷都做出了各自的探索。冻国栋从社会经济史的角度,探讨了唐长孺在中古史研究方面的取得的突出成就,对唐长孺的治学理路和特点作出了准确概括。宁志新和黄正建侧重分析了胡如雷在历史研究中所运用的阶级与阶层分析方法,并对这一治学方法做出了客观和科学的评价。孙继民在20世纪学术史的背景下,从20 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分析和确认了陈寅恪、唐长孺、胡如雷史学研究成就和他们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认为陈寅恪的特点是承旧启新,文化史观中国化;唐长孺是转旧趋新,唯物史观学术化;胡如雷是弃旧开新,古史形态理论化。  相似文献   

20.
冯金忠 《河北学刊》2005,25(5):97-99
朱雷通过回顾唐长孺领导敦煌吐鲁番文书整理出版的整个过程,介绍了古代文献资料整理的特点和规律。张国刚认为,在中国20世纪学术发展的宏观走向上,出现了一个从否定传统到呼唤回归本土化的历史演变过程,而在这一变化过程中,陈寅恪、唐长孺、胡如雷都做出了各自的探索。冻国栋从社会经济史的角度,探讨了唐长孺在中古史研究方面的取得的突出成就,对唐长孺的治学理路和特点作出了准确概括。宁志新和黄正建侧重分析了胡如雷在历史研究中所运用的阶级与阶层分析方法,并对这一治学方法做出了客观和科学的评价。孙继民在20世纪学术史的背景下,从20 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分析和确认了陈寅恪、唐长孺、胡如雷史学研究成就和他们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认为陈寅恪的特点是承旧启新,文化史观中国化;唐长孺是转旧趋新,唯物史观学术化;胡如雷是弃旧开新,古史形态理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