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说教导引式和文本呈现式的作文教学,仍然是当前习作训练的主要方式和方法。尽管我们在习作内容的拓展和习作目标的多元化等方面作了一些努力,但“老师越教越难教越要教、学生越写越难写越要写”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学生作文兴趣低迷.真情实感的习作寥寥无几,怎么办?通过思考和调查我发现,随着信息社会的日新月异,班级中拥有电脑、甚至上网的学生家庭已不在少数,并正以极其迅猛之势飞速增长。  相似文献   

2.
作文占据了中学语文的半壁江山。它的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好坏。但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师生头疼的了。对学生来说——作文难写;对老师来说——作文难批。长期以来,在此种情绪的影响下,作文成了老师和学生难以翻越的陡坡,一直阻碍了作文成绩的提高。其实,笔者以为,不应把作文当师生的障碍,而应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促成师生交流的阵地,  相似文献   

3.
刘敏华 《新天地》2011,(8):120-12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蜀道畏途,在农村中学中更是如此。多年的农村高中作文教学中,我最大的感触是:写作文难,教作文难,师生皆难,学生怕写,教师怕改作文,师生皆怕。有时,老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学生却无所收益,作文教学效率低。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多年来在困惑中前进,老师难教,学生难学,家长难辅导,作文障碍率居高不下。作文“假、大、空”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的感觉能力、思维能力、情感尚未得到普遍开发。为了让学生不再厌恶、畏惧作文,写出令人满意的作文,从根本观念和作法上进行变革,显得很有必要。因此,我们尝试推行革命性的作文教学法——“作文三步法”。倡导学生“我手写我心.我口述我心”,  相似文献   

5.
朱自明 《新天地》2011,(9):105-106
一、当前中学生作文现状的分析 写作文对中小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件难事、苦事,在我们学校通过调查发现有80%的学生认为作文难写,怕写作文,甚至有些学生一听说叫写作文就感到头疼。无怪乎有些学生感叹“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在平时的作文教学过程中也经常发现,有些学生是“面对题目眼发直,手托下巴想半天,  相似文献   

6.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部分。学好习作是小学生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有一些学生认为习作难写,甚至惧怕习作,用的时间多,但又不能写好。家长觉得辅导作文束手无策,而老师也觉得作文难教。那如何教学生,轻松地学会习作呢?  相似文献   

7.
一、研究的背景 小学是学生习作的起始阶段。学生习作能力的形成和提高.离不开老师在课堂上的有效指导。但现在习作教学的普遍情况是,许多老师面对习作课堂指导不知所措.甚至缺乏指导,给个题目,任由学生去写。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一方面,原有的习作指导方法,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已被打破;另一方面,新的习作课堂指导方法,在新的课程背景下尚未建立。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都觉得作文难指导,不愿教,学生都觉得作文太难写,不愿学。“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就心烦。”这句顺口溜从五十年代一直唱到现在。近十几年来,教育教学不断进行改革,这种状况本应有所改变,但是事实却令人十分遗憾。这使笔者感到深深的困惑,同时,也为作文教学的前途充满忧虑。笔者认为.作文教学的改革必须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对于如何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有关文章笔者看过不少.但都觉得很零碎,没有系统地论述,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理念下的宽松式作文教学.指的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仁日教师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实在写不出来时,老师予以明确、具体、有效的指导及帮助,或者组织引导互帮互助,以达到写好作文之目的。必须承认.这里所说的帮助,包含着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的需要是老师指导的前提,学生需要的是老师的帮助而不是包办,需要的是思维上的活跃,而不是禁锢,因为,主体是学生。  相似文献   

10.
作文,历来为不少学生所“深恶痛绝”,老师也常叹其立意肤浅,构思俗滥,没有新意,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心理压力过重。长期以来,我们一些老师一写作就谈审题、立意、构思、技巧等,再加上平时训练不得法和考试难得高分,学生更觉作文“高不可攀”,这样自然产生了谈作文色变的心理;作文是越写越怕,越写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学生写作文难,老师改作文难,到头来,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传统作文教学无论是老师命题、学生写,还是学生写、老师改,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欲改变现状,实施作文教改,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本文将就这个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许多小学生一提作文就感到没什么可写,不想写,出现了厌恶作文和作文质量低下的现象。老师为了扭转这一现象.于是大讲特讲写作方法.增加写作的数量。什么日记、周记、兴趣作文、大作文、小作文、自由作文等等。以为这样一来,学生的作文会呈现一派好气象.但结果却适得其反。学生越来越厌恶作文,有的像挤牙膏,即使写出来的作文也总离不开捉迷藏、推车子、送盲人、拾钱包这类“假、大、空”现象。学生的作文越是如此.教师的心也越急.再次加大砝码.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13.
目前,作文教学处于尴尬状态,学生厌倦作文,写了多年,提起笔来仍需千钧之力:心力交瘁;教师指导难,费了九牛二虎之功,收效甚微,少、慢、差、费的状况并无多大改观。如此.需要我们冷观当前作文存在的问题。寻求突破的对策。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当前的中学作文教学创新的建构思路作些探索。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对语文老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写作没有现成的方法,但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我认为写作应该从简单的片段练起,由浅人深,由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训练。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要想提高作文水平,不仅要多积累还要多训练。我们的作文课堂就是学生训练写作的阵地。可是事实证明,没有多少学生愿意守住这块阵地。因为他们怕作文,不喜欢作文。经调查,发现学生之所以不喜欢作文.不喜欢上作文课.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作文难写,因为肚里没货;②作文题老套,不感兴趣;③作文课死板,没有活力。仔细想想,也难怪学生不喜欢写。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中学生具有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可见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教学模式陈旧、落后,存在着诸多缺陷和弊端。如作文教学由老师代替学生来审题,代替学生选择材料;由老师代替学生谋篇布局,甚至代学生编写写作提纲。这就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限制了学生的写作思路。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致使学生的写作能力难以提高。所以,在习作课中常常会出现老师图批改省事,越俎代庖,替学生做事;学生怕麻烦,不愿动脑筋,或者不愿写作,害怕写作,还有的写不出东西,作文水平低等严重状况。为了改变这种沉闷的局面,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能力,我以“勤写”为突破口进行了改革试验,通过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勤写可以较快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俗话说得好,对于文章,天天读它,知识增加;天天写它,笔下生花。  相似文献   

17.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对教师来讲,难教;对学生而言,难写。而作文水平的高低,又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许多语文教育界同仁都在努力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普遍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最重要最基础的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目前作文教学的效率普遍不高,存在学生“怕写”与老师“怕教”这两种弊端。学生在作文时经常出现“一看题目就摇头,摊开稿纸咬笔头,苦思冥想皱眉头,三个小时没开头”的现象,究其根源,恐怕与作文教学几十年来一成不变的传统教育模式,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9.
谈及作文教学,“教学生作文难,教学生初写作文更难。”这可能是在作文教学起点任教老师的共同感受。教学生初学习作,千头万绪,为师者易犯急躁情绪,恨不得一下子把所有的作文技巧全都教给学生,结果,反而弄得这些刚涉足习作的学生一见作文就头疼,习作兴趣和主动性更是无从谈起。而教师,由于教学观念陈旧,往往只重视教师的教,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要想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十几年来,我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深感作文教学难度之大。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存在不敢写、不会写、没啥写的多种现象。老师们最怕教的也是作文。那么,怎样改善这种不尽如人意的状况。使学生快乐作文呢?为此,我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经过反复探索、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