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重新编写工科《大学物理学》教材在教学改革中的意义以及工作背景 ,介绍了教材编写的意图和基本构想以及教材的内容体系和所涵盖的主要知识点和特色 ,指出了教材编写的各种有利条件。此论文的撰写为新教材的编写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2.
内能属状态函数,这是重要的基础物理概念,对内能是状态函数的证明,不少现行大学物理学及物理化学教材都沿用循环过程加热力学第一定律作工具,以反证法进行证明.本文论证,以上沿袭的证明方法中暗换了论题,且论据不足,推理不合逻辑,应予改进.  相似文献   

3.
摩擦力是牛顿力学中三种常见的力之一,现行所有版本的大学、中学的物理学教科书,几乎都对摩擦力进行了论述。但是,我们认为,多年来,所有物理教材对摩擦力方向的论述,都不够令人满意,难以成为自治的理论。为此,提出一点新看法或新观点,目的是希望对摩擦力的方向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日益广泛的应用,以及数学学科自身的发展,数学在其他诸如经济学、生物学、力学、物理学、天文学等各学科中的卓有成效的应用,使数学和数学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被国外称之为"微积分改革运动"的高等数学的教学及教材的改革,在国内外已经形成了潮流。《微积分》(《Calculus》,以下简称《微》)就是在这个改革潮流中诞生的一本创新教材。它是以哈佛大学为首的10多所大学参加的微积分教材改革协作组(The Calculus Consortiumbased at Harvard University.简称 CCH)编写的。主要著作者是 Deborah Hughes-Hallett An-  相似文献   

5.
普通物理课程绪论课教学尝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物理学有用、有趣、好学、学会运用科学方法、学会运用科学思维以及普通物理与高中物理的联系与区别等6个方面展开,论述了绪论课既是一本教材的序幕又是一本教材的纲领,它能够贯穿教材、统领全书,能够让学生克服学习普通物理的畏难情绪;能激发学生学习普通物理的兴趣;建立学生学习普通物理的使命感、责任感;并突出物理学的特点,要求学生除了学好科学知识外,还要掌握物理学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强调学习普通物理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初年物理学传入中国。在此后约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一代代留学生不断将最新的物理学知识和理论带回国内,使当时杨振宁、李政道就读的西南联合大学的物理学教学水平与国外著名的大学相比一点也不逊色,所以他们才可能获得诺贝尔奖。这是中国留学教育史上的辉煌一页。这一段历史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必须坚持派遣留学生的政策,并在他们学成后吸引他们回国,促使中国的教育真正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7.
《肇庆学院学报》2012,33(5):2+101-F0002,F0003
肇庆学院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前身为西江大学物理系和肇庆教育学院物理系。2000年,西江大学和肇庆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为本科层次的肇庆学院,物理系更名为物理学系、电子信息工程系。2007年学校为整合教育资源,以物理学系、电子信息工程系为基础组建了二级学院——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  相似文献   

8.
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和教育的方向.物理学的发展中蕴涵着大量的人类的进取精神,物理学的发展历史、物理学家的事迹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的最好教材,物理教学是德育教育的最佳载体。大学物理教学中应加强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
物理学的标准化考试是国际上流行的考试方法,已有标准化考试题集问世;在国内,有不少大学开始研究推广物理学的标准化考试,东北地区和华中地区的有些大学正在搞联合试验。一般认为,标准化考试是按照系统的科学程序组织、具有统一的标准,并对考核误差作了严格控制的考试。标准化考试与选择题紧密相关。标准化考试大  相似文献   

10.
原子物理学在理论认识上一直存在着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先验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的斗争。哲学世界观上两条路线的斗争,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归根到底表现着现代社会中敌对阶级的倾向和思想体系。”有什么样的思想体系,就有什么样的教材体系。因此,从思想体系上彻底改造旧原子物理学教材,是一场积极主动地向资产阶级进攻的战斗任务。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明:“自然界的一切都是辫证地进行的,因而,认识自然界的唯一正确的方法便是辩证法。”显然,唯物辩证法是指导我们改造旧原子物理学教材,正确认识和应用原子现象的理论基础。我们在批修整风,看书学习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到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