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8年、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放30多年的大背景下,在当今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处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于2009年9月24日召开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理论座谈会.与会专家从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建设以及党的先进性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等方面,对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我国"十二五"发展的建议,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科学发展的新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其中关于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及未来我国各方面发展的基本思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党的利益是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党的利益是客观存在着的.我们党只有以党的利益为逻辑中介才能够代表人民利益,我们党通过党的利益也能够代表人民利益,所以,党的利益是我们党代表人民利益的逻辑中介.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党的建设科学化”命题,这是我们党应对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必然选择,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必然升华,体现了历史性与时代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经验性与规律性、批判性与建设性的统一,昭示了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由之路。这一命题闪烁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辉,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开启了文化发展的崭新篇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扬州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召开了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与会人员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发展繁荣文化的内涵、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进行了理论研讨。  相似文献   

6.
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实质,精准把握要点和精髓,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深入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全会精神,提高师生对党的政策认识并准确把握政策的新变化、新特点,对于做好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正在向纵深方向发展,由此带来人类社会整体性的历史变迁。文章结合党的十七大精神分析了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揭示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内在矛盾,提出了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8.
杨煌 《中华魂》2010,(12):12-13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总结过去、开辟未来的盛会.全会通过的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是指导未来五年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建议》突出了民生的要求.强调制定“十二五”规划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9.
基层党内民主是党内民主在基层党组织的具体实践,是党内民主的基础。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是增强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关键。适应十七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必须深入探索基层党内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以基层党内民主的发展激发基层党组织与党员的创造力和活力,在更深的层次上和更广的范围内推进改革和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10.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其根本目标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其最高价值诉求是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强大动力是改革创新,其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1.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政治原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对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政党制度、区域自治、国家中央和地方政权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改革 ,从理论与实践上发展了党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中共十六届三中会全的《决定》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个方面作出了全面规划和工作部署,必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证;《决定》提出要贯彻"五个统筹"、做到"五个坚持",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紧密结合、相互统一的战略思想,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法治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法治作为规则之治,保障实现中华各民族一律平等;法治作为和谐之治,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安全发展;法治作为文明之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并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主体性文化,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十九届四中全会指示、中央两办《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充分发挥法治作用,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农村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有: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行的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广大农民在经济、政治上获得了解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劳动和经营的自主权,亿万农民意气风发地开始了发家致富奔小康历史进程;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入分析了我国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原则,是我国农村新一轮改革发展的路径图.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对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对世纪之交世界格局作出了科学的判断,提出了正确的外交战略方针;他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坚持理论创新;他反复强调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他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他致力维护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这就为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发展争取了和平的国际环境,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指导和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6.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中兴的标志,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起点。它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再度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它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结合这一思想主导下,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点。它奠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深厚根基。  相似文献   

1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农村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在此基础上,农村的政治发展也开始起步,并逐渐走上规范化、制度化。中国农村政治发展有自己的特殊历程和特点,当然也存在不少阻碍因素,但只要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从长远看其前景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史上的一个界碑。改革是一场革命,又是一场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20年来,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农村和城市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改革,经过起步、展开和深化三个阶段,不仅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而且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改革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转折的会议。在这次会议前后,邓小平对苏联模式做了多次重要论述,从多视角、多层面对苏联模式进行了反思。这对中共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