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武霖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3):73-76
《儿女英雄传》讲述了一个符合中国传统文人心态的"一夫双美"的故事。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十三妹,集"儿女真情"、"英雄至性"于一身,作出了种种侠义之举;而男主人公安骥却几乎毫无作为,仅止于被动地接受女性的付出,从而呈现出鲜明的"女强男弱"的两性格局。这与西方同类叙事文学中的两性格局大相径庭。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作者的创作心态,并借助女性主义视角来解读这部小说中"女强男弱"格局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文康小说中的旗文化——晚清小说文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学义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2):94-97
文康小说《儿女英雄传》不仅反映了清代后期汉文化对于满民族文化的影响,而且再现了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旗人文化的残存状况及其表现形态。拟从旗人的民俗礼仪、语言文化以及形象蕴涵三个层面探讨学界涉及甚少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高永东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5-38
《儿女英雄传》的叙述技巧非常出色。其最特别的,是文本中作者频频现身。这种“作者现身”有违小说发展为一个成熟文体之后“作者隐退”的一般规律,主要表现为“说书人”对作者的指涉以及书中人物对作者及小说本身的评论。这一技巧神似后现代文学中的“元小说”。但是,小说中一次次的“作者现身”,只不过是作者个人情绪的一种宣泄,意在赢得读者对作者的认同;元小说恰恰相反,它是要解构作者权威的。 相似文献
5.
李婷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由于历史原因 ,整个清代满族贵族有使用家奴的习俗 ,家奴的地位和处境不同于奴隶制度下的奴隶。在《儿女英雄传》中的安家就有许多家奴 ,对安家的家奴进行分析研究 ,可从一个侧面了解满族的社会制度和习俗 相似文献
6.
李婷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综观《儿女英雄传》近百年的研究,解放前多采用索引、考证法;20世纪80年代,文学研究方法已有超越考证法的趋势;90年代的研究无论从论文数量上,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有新的突破,将文化研究引入《儿女英雄传》。但是,《儿女英雄传》的满族文化整体研究基本上还是一个空白。 相似文献
7.
李炜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0(4):135-140
在对《红楼梦》和《儿女英雄传》里出现的 2 0 95例“给”字句 ,和可与“给”字互换的 5 6 8例“与”字句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的基础上 ,论述了“给”对“与”的取代原因。认为“与”在动词介词中表现疲弱 ,而“给”的表现则很强劲 ;“与”在弱化了的动词中表现亦不如“给”。这使得“与”在各方面都丧失了与“给”的竞争力 ,最终被“给”取代。 相似文献
8.
郑剑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2(9):212-213
本文旨在探讨<儿女英雄传>一书中副词"索性"的用法,从"索性"所修饰的结构与句式看,"索性"常用于动宾结构,多用于"把"字句,其谓语部分必是一个复杂成分;从语义特征看,"索性"所修饰的句子,其主语NP具有[+人,+施事]的特征,谓语VP多数有[+述人,一心理,+及物]的特征,"索性"本身语义特征为[+人的主观意愿,干干净利落,+做某种动作行为].该书中"索性"可修饰否定式的述能结构,又可修饰被动句,这是近代汉语副词"索性"不同于现代汉语之处,其余的用法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9.
郑剑平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本文旨在探讨《儿女英雄传》一书中副词“索性”的用法,从“索性”所修饰的结构与句式看,“索性”常用于动宾结构,多用于“把”字句,其谓语部分必是一个复杂成分;从语义特征看,“索性”所修饰的句子,其主语NP具有[十人,十施事]的特征,谓语VP多数有[十述人,一心理,十及物]的特征,“索性”本身语义特征为[十人的主观意愿,十干净利落,十做某种动作行为]。该书中“索性”可修饰否定式的述能结构,又可修饰被动句,这是近代汉语副词“索性”不同于现代汉语之处,其余的用法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0.
罗主宾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97-101
《儿女英雄传》大部分副词重叠式与基式在文中同现,这是其特色,便于比较两者的异同。与它创作前后的作品相比,重叠式副词数量多且用法独特,对研究副词的重叠很有价值。《儿女英雄传》副词重叠式与基式相比,主要表现为重叠式在构成上儿化较多,语义上义项偏少,与否定副词及其他副词,与结构助词“的”的组合功能上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1.
丛瑞华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3):25-29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一部伟大的写作理论著作,全书各部分均有应用写作理论方面的内容,包含着丰富的应用写作理论.<文心雕龙>中所阐述的关于应用写作理论的一些观点,是值得我们关注和进一步研究的. 相似文献
12.
《水浒传》作者研究八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水浒传》作者有施耐庵说、施罗合作说、罗贯中说、山东罗贯中说、明中叶同名小说家说、罗著某续说、非罗非施说、陆续完成说。综合研究这八种说法 ,陆续完成说比较可信 相似文献
13.
王万洪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5):71-77
先秦汉魏时期关于气论的代表性观点可归纳为哲学层面、审美层面与文论概念的三种形态,这正是刘勰《文心雕龙》文气论思想的来源。刘勰主要继承和发展了《周易》阴阳刚柔的气论思想与曹丕文气清浊说。刘勰文气论内涵多样,最大的贡献有两点,一是在文论史上首次确立了刚柔风格类型说,并以刚柔相摩,八卦相荡的理论支撑,推演出了《体性》篇数穷八体的八体风格类型,二是以文气论风骨,提倡刚健的文风。 相似文献
14.
仵埂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1):74-78
新时期以来,陕西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无疑是路遥、陈忠实、贾平凹,本文却选择了三位大家之外的作家作为研究对象,将当下陕西文坛划分为三大块来论述,一块以高校教师为主,其代表性的作家有红柯、马玉琛,另外还有在媒体工作的方英文。一块以文联作协系统为主,代表性作家有高建群、叶广芩、冯积岐等人。一块为60后、70后新生代作家,代表人物有寇挥、李春平、高鸿、刘晓刚、王晓云等。上述作家,本文一一梳理了他们的创作历程,并对他们的创作面貌艺术风格做了评述。文章分析论述了陕西文坛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还特别对作家近期创作倾向,进行了探讨和总结,比较了不同作家之间的创作特征和创作优势,指出了创作中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嵇文甫在史学理论上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利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57-64
嵇文甫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以此为指导研究中国历史的发展。新中国建立后,他积极宣传普及唯物史观,领导中国新史学研究会河南分会,创办了《新史学通讯》。他一生致力于历史问题的现实考察,构建了历史评价的理论体系,书写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的精彩篇章。他一贯强调根据中国历史的特点总结规律,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始终捍卫着历史主义以及阶级分析必须与历史主义相结合的原则,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李金坤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文心雕龙》书名是刘勰文学观点的集中体现,它强调的是精妙的艺术构思与精美的文学语言的有机结合;而《文选》的选文标准“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则是萧统文学观点的典型反映。其“沉思”之想与“文心”之思,“翰藻”之文与“雕龙”之采,名异而实同,都体现了他们注重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文学观点。《文心》所论文体34种,《文选》39种,两书基本相同的文体选目近20种。其渊源有自,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7.
赵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3(4):10-14
康有为进化思想的渊源主要包括近代西方自然科学进化观、中国古代变易思想和今文经学的朴素进化观以及柏格森的创造进化论;康有为对进化论进行了吸收与改造,并将进化论引入社会历史领域,形成一套系统的“三世”进化理论,其渐进说与革命派的突变说是互补的,而不是对立的。 相似文献
18.
王颖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5):16-18
《文选》一书的选录标准以及编排体制是“选学”界讨论的热点。对于这一问题,不仅要从《文选序》入手进行分析,还要将《文选序》和选文相结合,以此来探讨《文选》的选文标准、选文内涵、编排意图和编排次序,从而揭示萧统编《文选》的深刻意旨。 相似文献
19.
浅谈乔伊斯意识流小说的创作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蓓莺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13(2):36-39
通过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先驱乔伊斯的意识流创作技巧分析,从而说明包括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象征暗示等在内的意识流创作技巧在乔伊斯作品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