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流行音乐的社会文化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音乐作为都市文化的一个种类,它是在都市发展的进程中产生的一种音乐形式,代表了都市人的社会风尚和文化观念,现代工业的发展为流行音乐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基础:流行音乐的制作、生产和消费都是通过商业化的方式来运作,它必然会带有商品的属性和特征,因此流行音乐的社会文化属性同都市文化、现代工业以及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与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现代社会里,流行音乐不可否认地成为最具有影响力、拥有最多欣赏者的音乐形式之一。中国有着自己独特的流行音乐文化,其发展却经历了一段坎坷的历程。无论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萌芽时期,还是在八九十年代的复苏时期,它始终挑战着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体系。在当今的音乐文化中,流行音乐已占有不可忽略的一席之地,有关于它的音乐和文化价值的讨论仍然是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3.
流行音乐对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作用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音乐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着极大的影响,其正面价值表现为:有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娱乐、降低教育成本、促进文化互溶、标志文化身份、调适学生心理、引导与抵御外来文化渗透的积极价值。其负面影响包括:由流行音乐的文化消费特征带来的社会文化资源浪费和对社会文化的消解作用。基于文化转换功能,流行音乐的正面价值与负面影响是可以相互转换。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对于大学生流行音乐的需求应做到积极引导适当监管,让流行音乐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流行音乐的发展,已经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校园的音乐文化。作为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高师音乐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有流行音乐的相关内容,才能为高师音乐教育的学生们在今后引导青少年审美情趣的形成、思想观念的确立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也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高师音乐教学实践探索发展的方向之一。本文尝试从声乐教学内容和演唱曲目的选用入手,在高师声乐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导入流行音乐等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现有课程内容和形式逐步加以完善,希望能使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更加与时俱进,焕发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5.
流行音乐的一种发展思路是将流行音乐和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有机融合,流行音乐借助戏曲文化元素,呈现或温婉典雅、或含蓄内敛的风格,让现代流行音乐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韵味。通过在流行歌曲中应用戏曲伴奏乐器,借用戏曲唱词旋律,应用戏曲念白唱腔的途径,将京剧、昆曲、黄梅戏等戏曲音乐元素与流行音乐有机融合,可以创新现代音乐风格,彰显独树一帜的浪漫东方音乐韵味。  相似文献   

6.
当今中国流行音乐的困境与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从国际范围,还是从音乐受众的反映来看,当今中国社会的流行音乐并不"流行",它既未能充分地显示中国在国际社会的深刻影响力,又缺乏对中国文化的正向作用。概而言之,当今中国的流行音乐已陷入困境之中。而从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的本质入手,可以匡正中国流行音乐的种种误区,使之真正地流行起来。  相似文献   

7.
流行音乐与现代性--中国流行音乐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社会文化组成部分的流行音乐是社会生活的镜子,是时代的声音,也是现代性的文化载体.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文化特征反映出社会文化转型过程中社会价值的导向危机和社会生活的庸俗化,"严肃不再"不只是一种音乐形式的缺失,更是一种社会文化价值的缺失,一种时代精神的丧失,一种终极关怀的灭失.可以看出,"严肃不再"表征了现代性文化价值维度中庸俗化的袭来.  相似文献   

8.
音乐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它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大学生思想交流、品格完善和性情陶冶,对构建和谐校园有积极作用。随着信息国际化和社会多元化,流行音乐文化冲击了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及生活,使得音乐审美价值理念发生深刻变化,这种音乐文化既有正面价值又有负面影响,如何正确地进行音乐素质培养,构建良好的音乐审美标准,提高自身音乐品味与艺术修养,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课题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美国音乐成熟较晚,直到20世纪初才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它是在欧洲音乐与非洲黑人音乐等多种音乐文化的长期影响、渗透和融合中发展形成的。美国流行音乐在发展中总是不断吸收各种音乐成份,其中黑人音乐起着关键的作用。可以说,没有黑人音乐,就没有今天的美国流行音乐。  相似文献   

10.
“上海老歌”标志着中国流行音乐的发生,流行音乐自1980年代在大陆复苏,并逐步走向文化中心地带,呈现出突出的现代性;2000年以后,媒介技术日渐成为一种新的文化霸权,主导了中国流行音乐产业发展的方向,中国流行乐坛呈现出明显的后现代症候。《现代性的有声书写:文化视阈中的中国流行音乐研究》从消费、技术、意识形态和审美四方面,展现了近九十年来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脉络,独特境遇和文化生态,暗合文化现代性理论,显得颇为全面。  相似文献   

11.
阿多诺以社会学角度为切入点,把流行音乐作为美学研究的中心课题,认为随着文化工业的兴起,音乐艺术已发生蜕变,失去了真实的个性和独立性。他以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的经典分析为依据,对美国当时的大众文化进行了无情的鞭挞。阿多诺的批判性观点,对于处在重要转型阶段的中国流行乐坛,依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它时刻提醒人们,必须理性应对市场经济时代的媒介和文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力图探索广东流行音乐与岭南文化的关系问题,通过逐一论述音乐与文化的三种表述方式,确立广东流行音乐和岭南文化合适的身份定位。并从文化学的角度深入探讨广东流行音乐特征。重点对岭南文化中的开放、包容、平民、精致、重商,以及这些特征在广东流行音乐中的体现进行详细阐述。最后笔者就广东流行音乐理论研究的相关问题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高校校园中,校园歌曲的创作、传播一直活跃在校园文化的舞台上,其背后折射出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和人类社会生活方式。校园歌曲既不乏社会建设层面的重要性,其文化又具有特殊性。在发展方向上,校园歌曲可以从大众文化的本质发端,继续拓展其审美、娱乐功能;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体现对学生群体精神的关注;从音乐本体的深度着手,挖掘民族特色和传承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4.
大众音乐文化具有较为鲜明的时代规约性.新媒体语境下大众音乐文化的形式与价值取向一直在发展中不断变化.实现传统经典音乐与经典精神价值在现代音乐文化生活中的重构,建设具有艺术品质与持久艺术魅力的绿色生态的大众音乐文化生活,既是音乐审美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当代音乐文化的创造者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5.
流行语的发展是当代社会语言生活中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现代流行语较一般的词语含有更多的文化意义,即人们对指称对象所表现出来的社会观念、文化心态、审美取向等.文章试从语言美学角度探析现代流行语中体现出的美学特质,在特质性的把握中找寻其审美规律,把握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音乐美育思想及其现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音乐美育思想十分丰富。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备受中国儒家的重视,他们视音乐为道德教化的理想手段,甚至认为音乐美育还有淳化社会风气、和谐社会的作用。但由于过多地强调音乐与政治的关系,也使音乐美育带有一定的缺陷。随着近代社会的转型,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也影响到我国音乐文化的变革,在实践的摸索中,中国近代的音乐美育思想有了较大的转向,中国的有识之士顺应时代的要求,引进了西方的美育思想,并将之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新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审美文化语境下,艺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此从共时的角度,分析了当今艺术的嬗变,论述了构成当代审美文化的主旋律审美文化、高雅审美文化、大众通俗审美文化的各自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大众文化的飞速发展,审美文化向日常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渗透,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成为当今审美文化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我国当代的通俗音乐是现代工业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都市文化,是民主和技术的产物。它具有明显的市场特征,同时又具有感性与理性、多元与一元、开放与控制等文化特征。当前应坚持不懈地进行通俗音乐文化的人文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