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5 毫秒
1.
王安忆是我当代文坛的后起之秀,一位二十九岁的上海女作家。她从七十年代末步入文坛,便显示出其独特的创作风格。有人说:“美是王安忆作品的总的主题。”也有人说:“因为王安忆真实地反映了生活,所以她的作品就美。”确实,她笔下那些文雅、恬静、多思、沉着,内向的少女形象,她们插队、劳动、回城、工作、学习、恋爱的各种生活侧面,真实地再现了中国青年从  相似文献   

2.
王安忆是一位思想独特而又敏锐的作家,她对女性特别关注。在《我爱比尔》这部小说中,王安忆从性爱的本体出发,把笔触直接指向男女之间的性爱生活,讲述了一个都市女性、美术系学生阿三堕落的故事。本文主要从女性视角来解读《我爱比尔》这部小说,分析阿三的爱情故事与性爱生活,窥探阿三的精神困境以及最后的自我救赎,从而引发我们对女性解放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签证办好后,8月底我就要去加拿大了,9月份就能正式上课了……"眼下正在等待签证的上海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国际商务专业2005届学生袁婷婷不无兴奋地说。原来,上海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有一条赴加拿大留学的快车道:中加两国政府批准的合作项目之一的上海大学和圣力嘉学院合作办学项目。  相似文献   

4.
小说《桃之夭夭》体现出王安忆创作的一种"过渡",那种更加倾向于真实而平淡的底层化与民间化的姿态,可以看出王安忆小说精神的内在转变。王安忆在文本中倾入了大量的精力来探索女性内在的生命精神:《桃之天天》无疑是最能体现普通女性日常生活姿态的作品,这种一以贯之的精神,是"地母的精神"或一种关于母系生命所创造的奇迹。从"上海传奇"再到这一次真正的"上海日常",王安忆以其细腻的笔触、真实而温暖的感情、熟悉的时空与生活,又一次完成了另一种"上海精神"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我目前担任上海大学分院的学生会主席。两年前,通过三校生高复班的学习,我考入了上海大学,在许多人看来,或许我已是一个成功者,但我十分清楚,自己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充实和提高。  相似文献   

6.
国外一些有关中国教育史的著作常把汪伪时期设立的伪“国立上海大学”不加辨别的纳入整个上海大学史来论述,这是完全错误的。所谓”国立上海大学”其实是一所“中国教育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非驴非马,不伦不类的高等学府”。它以“上海大学”为名,而实质上却与历史上和现实中的上海大学毫无渊源和传承关系。笔者把它从历史的陈迹中发掘出来,就是为了拨开环绕其四周的历史迷雾,与具有爱国传统和时代精神的真正上海大学厘清界限,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7.
王安忆作为一名当代女性作家,在其创作过程中,不仅受到来自传统男权文化的影响,而且也深深受到西方当代文艺思潮特别是女权主义的冲击,而这些影响的痕迹分别在她不同时期的小说文本中以不同的女性意识形态体现出来了。试就王安忆小说文本中女性意识的不同表现来探求其女性写作道路的变化发展轨迹:即从欲望写作到民间叙事的回归。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中期,王安忆大多数作品中,由于叙述人还没有成为充分自觉的独立叙述人,因而,也没有建立起统一确切的视点和角度,小说的视角大多呈现断裂错落的状态。"我"在引导读者关注这个故事,叙述人"我"虽然是第一人称,但"我"的叙事却是全知全能的。"我"时时侵入"她"或"他"的内心世界,因此,"我"的视角在某种意义上仍是一个全知视角,已经隐伏了王安忆日后叙事方式转变的萌芽。  相似文献   

9.
王安忆坚持小说的故事性和叙事艺术,她讲的故事具有日常生活化和关怀人性与人生的特点;王安忆提出"小说的物质部分"强调小说的情节应当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是为了强调小说中理性的力量,总结创作规律,从而超越个人经验来进行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10.
自主学习是捷径方法提供者:张宇超——2008年6月毕业于上海大学中文系对外汉语专业,免试直升中国古典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奖经历:曾获上海市政府奖学金一次,上海大学特等奖学金一次,二等奖学金两次  相似文献   

11.
根据袁良骏先生的《“两个翅膀论”一个似是而非的错误——再致范伯群先生》一文的观点,范伯群先生以书信的形式作了回应。认为袁先生对“两个翅膀论”质疑的观点已经多次发表,对立双方也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多功能厅作了公开论辩,无需再辩。需要再次强调的是他在中国文学馆论辩的“对话录”中的观点,摘录如下一、文学只有“多元共生”,才能满足全民中各种群体的需要。二、要分清通俗文学与庸俗文学的界线,庸俗文学总会打着通俗文学的招牌出现,应在分清的前提下予以批评或批判。三、由于普通老百姓对于通俗文学的爱好,我们就应该“因势利导”。四、想用一种文学例如“雅文学”将“俗文学”扫地出门是一种“无效劳动”。五、知识精英文学与通俗文学的成功经验与不足教训都应总结。六、既然群众对文学有“多元共生”的需求,那么各种受读者欢迎的文学中的优秀作品都有进入文学史的资格。  相似文献   

12.
直面后殖民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后半叶 ,传统意义上的殖民主义在全球基本结束。同时 ,一种新的殖民主义———文化殖民主义悄然兴起 ,理论界称之为后殖民主义。放眼新时期文论 ,我们对西方大量的引进和借鉴 ,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有效地推动了国内文艺理论、文艺思潮的发展和繁荣。这种引进和借鉴在一定程度上却导致了以欧美为文化中心的后殖民主义文化危机。这种现象确实应当引起文艺理论界的高度重视和警惕。然而 ,我们不能囿于后殖民主义理论 ,在中西文化交流问题上裹足不前 ,我们应该以一种跨文化的开放式姿态 ,直面后殖民主义 ,推动我国文论的现代化 ,促进其与世界文论的接轨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应用性人才培养必须面向市场、面向学生和面向实践.面向市场,就是要根据市场的需要来设置专业、调整培养目标、修订教学计划.面向学生就是要了解、研究学生,并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这种教育要特别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并发扬学生的长处,让学生得到和谐发展.面向实践,就是要为高职学生提供、创设尽可能多的实习、实训、勤工助学等实践的机会,并改造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回归实践.  相似文献   

14.
实现协商民主:虚拟和面对面的可能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如何在幅员辽阔的民族国家里同时实现两项基本民主价值--包容性和深思熟虑性--是一个难题.根据实现这两项价值所达到的程度,可以有各种公共磋商形式.当前在互联网上发生的公共磋商形式,既缺乏政治平等,又缺乏协商.而"协商民意测验"可以说是实现这两种基本价值的最佳方式.其中的政治平等通过随机抽样(给每人以成为起决定作用投票人的平等机会)和讨论平等来实现.协商通过适中而均衡的小组讨论、回答参与者提出的问题以及保持中立的专家小组三者来实现.政治平等和协商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多种维度的标准.实施协商民意测验的办法包括面对面交流和网络交流两种,它们都有助于实现这两种基本价值.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与作文》2008,(1):46-46
最近一种新型的机器人间世了,据其制造者称,它具备了表现人类所有面部表情的本领。 这种叫K—bot的机器人有一张女性的面庞,能做出包括微笑、嘲笑、蹙额头和皱眉等28种面部表隋。在她的眼睛里还装有摄像头,能对人类进行识别然后做出反应。  相似文献   

16.
颜面论     
颜面是由多元素多层项内容组成的多向度文化精神综合概念。故从个人、家庭、企业到国家都存在颜面问题。其礼义廉耻、自尊、个性、权利等成分若加以正确规范引导有其积极意义与价值 ;若表面化视为一种虚荣的名誉身份地位表现则易转为无形无味腐蚀剂。中国人最讲也最爱面子 ,是人情大如天、人际与人生哲学的发祥地和信奉者。它在表面人情味下往往成为各种腐败现象之温床 ,故无论个人、家庭、公司企业和国家只有育成科学合理正确的颜面观 ,才能抑丑恶扬美善 ,为自己和国家体面地生存发展争得颜面和荣誉。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一种基于局部本征谱的人脸识别方案。预处理阶段,首先将一幅脸像按不同方位划分为大小相同的数个子块,针对各子块进行能量归一化和傅里叶变换,以消除部分光照影响并估算子块的频谱。在此基础上,对训练脸像中编号相同的子块进行主元分析,提取脸像的局部本征谱,采用最近邻判决准则进行分类识别。对ORL人脸数据库的实验结果表明本设计方案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潘伦在<马寅初先生面斥孔祥熙纪实>这篇回忆录中,详细叙述了在1939年秋中国经济学社年会上,马寅初当面斥责孔祥熙的史迹.此文被众多著述家作为信史加以引用,在有关马寅初、孔祥熙等研究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笔者经过细致考证,证实了历史上并无"马寅初面斥孔祥熙"之事件.  相似文献   

19.
在煤矿井下通风中采用两级对旋武轴流通风机,可取得缩小投资规模、减少设备消耗、改善技术管理条件、方便维护使用、降低生产成本的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20.
“面子”的文化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际中共建文化定格和话语定位的目的是传递信息,理解别人和被别人理解,并随时保全自己及其话语参与者的"面子"。"面子"可分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不同文化的成员在处理礼貌"面子"关系时,会采用不同的方式。在交际中,人们都得采取理性行为保留自己的双方面"面子",同时仔细地突出我们自己的"面子",尊重另外参与者的"面子"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