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句法结构看“钦定本”《圣经》的文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钦定本"<圣经>以其独特的文体对17世纪以降的英国语言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现代英译本<圣经>为参照,对"钦定本"中句法结构的运用进行了抽样考察与分析.认为"钦定本"具有语言简洁、文体正式规范、结构精简且灵活多变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2.
几年来,<哈利·波特>在风行世界、好评如潮的同时,也受到了如禁止出版等不公正的待遇.其不公正的待遇与其小说或是童话的文体界定密切相关.从审美品格来区分,魔幻小说是小说,具有写实性;而童话具有非写实性.从人物形象塑造上区分,小说要求塑造典型人物、圆形人物;而童话偏于类型人物、扁形人物的塑造.考察<哈利·波特>的非写实性与人物形象的类型化特征,我们不难界定<哈利·波特>的文体本质为中国的童话,英国的Fairy Tale.  相似文献   

3.
"文选学"从明代发展到清代,实现了由点评到实证的重大转变,生活在明清之交的顾炎武,则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开路人.他的治<选>成就集中体现在其名著<日知录>中.其贡献主要是以<文选>入选作品及李注为原始文献,阐释古代典章礼仪,窥测传统文化习俗,阐发文学思想,探讨文体特点及文体流变等.他对所有问题的探讨,都能穷源溯本,援古证今,反复参考,戒发空论,奠定了清代实证学风的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文学史上,为了解杜甫生平和理解其思想,人们经常提到他的<三大礼赋>.然而真正能够体现杜甫一贯的创作风格(沉郁顿挫)的赋作当数<雕赋>与<天狗赋>.通过对二赋意象现实性与象征手法的文本表层分析以及从写作背景、文体特征、文本本身进行深层意蕴分析,可以看出<雕赋>与<天狗赋>的独创性与悲剧性.  相似文献   

5.
罗伯&#183;格里耶的小说《嫉妒》是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篇章,具有极高的文学研究价值。从文体角度来探讨《嫉妒》的文体价值等艺术特色,可以看出该小说的文体革新是非常彻底的、革命性的。  相似文献   

6.
北宋大臣王安礼撰<王魏公集>,文体多种,内容丰富,记述了宋代国家大事、政治生活以及社会生活情况,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性格特征,对于了解、研究临川文化及宋代历史文化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传、记与辞章属于不同的文体类型,各有其约定俗成的写作惯例.汉魏六朝时,历史著作如范晔<后汉书>的传论,志怪小说如王嘉<拾遗记>等将辞章的艺术特质引入传、记,唐人则将这种创作倾向发展成一种划时代的风尚,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文体--唐传奇.唐人传奇融传、记与辞章为一体,形成了若干新的写作惯例从选材上看,唐人传奇对想象的世界和私人的感情生活倾注了浓厚的兴趣;就艺术表达而言,唐人传奇在传、记的叙事框架内穿插大量的景物描写,注重形式、辞藻、声调的经营,大量采用第一人称限知叙事和第三人称限知叙事.可以说,只有在融合了辞章的旨趣和表现手法后,传记才成为了传奇.  相似文献   

8.
韩少功在<马桥词典>中除了文体的贡献外,他对"人"人性"人类"的关注也在继创作了<归去来>,<爸爸爸>之后达到了新的高度.如何从马桥人在生存重压下的人格裂变入手,探讨作者怎样在悖论中寻找表现的支点(尤其是感性与理性在哲理层面的交融与升华),这是分析<马桥词典>不能忽略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晚唐作家裴铏的文言小说集<传奇>是一部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著作,长期以来一直被治小说史者所重视,因为它成了唐代小说的文体共名.其实,这部小说的作者裴铏是一个具有道教情怀的文人,而他所创作的小说集<传奇>,是一部顺应崇道潮流、宣传道教文化、神仙思想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五经皆文"是刘勰在<宗经>篇里集中提出并贯穿<文心雕龙>全书的一个重要思想.它不仅是刘勰为"文"之"宗经"寻找到的理论根据,而且在总论、文体论、创作论等部分的不同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具体含义.本文对此作了具体清理,并进一步探讨这一命题据以产生的理论背景与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1.
<文心雕龙·乐府>界定乐府是一种"诗"声"同构的独特文体,同时将乐府纳入<诗>的系统,强调"诗"(即歌辞)在乐府创作中的主体性;且赋予乐府正统的伦理功用,在阐述乐府雅俗嬗变中体现了刘勰强烈的感乐忧时意识和以文救世的理想.  相似文献   

12.
<西方美学史>认为柏拉图认同迷狂,为西方无理性思潮开了先河,但其发生机制、认知平台和文体线索诸方面均有可追问与反驳之处.归结到理念学说这一原初运思根基看,柏拉图在三级图式的整体意义上讴歌迷狂,可在前一梯度、或曰现世层面上则悬搁了它.对此的误读以及由此造成的影响,亟待辨正.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20世纪辽金各种文体创作的研究状况作一鸟瞰式的考察、评述,以期提供学术进展线索,内容涉及诗、词、文等传统文学体裁和戏曲、散曲、诸宫调等当时新兴的文艺样式.这是<20世纪辽金文学研究概论>一书的部分节略.  相似文献   

14.
结合俄国思想家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分析了英国文学评论家兼小说家戴维*洛奇的小说<大英博物馆在倒塌>的喜剧风格以及作家对小说喜剧性本质的独特理解在语言、文体和结构上的具体实现,从理论来源和创作实践两方面阐述了作家喜剧小说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文选>分类的确有可议之处,尤其是其小类.然这往往是"天然地"存在的,故只要对一大批文章进行较细的分类,就难以完全避免他人之"议".姚鼐、章学诚诸家的批评主要是因其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实际操作与理论要求间的差异及其"不思当时事实"所致.姚说似是而非,<古文辞类纂>亦多类似<文选>之"失";章说太半责非其所当责,少半或有理而萧统"持之有故".<文选>在文体分类方面的历史贡献是巨大的,尽管其更多的只是继承而非新的建树.  相似文献   

16.
在短篇小说<熊>中,美国文学巨匠威廉·福克纳通过叙事过程中的视点转换来摆脱单重叙事视角的局限性,并运用语域变异的手段充分引起读者的注意和重视,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表现出独特的文体风格.  相似文献   

17.
<文心雕龙>书名是刘勰文学观点的集中体现,它强调的是精妙的艺术构思与精美的文学语言的有机结合;而<文选>的选文标准"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则是萧统文学观点的典型反映.其"沉思"之想与"文心"之思,"翰藻"之文与"雕龙"之采,名异而实同,都体现了他们注重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文学观点.<文心>所论文体34种,<文选>39种,两书基本相同的文体选目近20种.其渊源有自,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8.
心物关系,即文学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贯穿于<文心雕龙>的创作论、鉴赏论、文体论和文道论.从文艺心理学视角,借用"心理距离"说等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文心雕龙>的心物关系及其理论价值,作一次新的、系列性的探索"知音"中的心物关系是"物"对心的唤醒--"物色"(作品)相召,人谁获安,以及心对"物"的期待--"深识鉴奥,欢然内怿".  相似文献   

19.
<都柏林人>描绘了20世纪初爱尔兰都柏林形形色色的中下层市民的生活,其共同的主题是弥满于都柏林社会生活中的"精神麻痹"状态,如作者詹姆斯@乔伊斯本人所说"我的目标是要为祖国写一章精神史……在很大程度上,我用一种处心积虑的卑琐的文体来描写."重复"这种传统的修辞手法是乔氏所谓"处心积虑的卑琐的文体"的一个重要特征,探讨了重复作为一种叙事方式与小说叙事结构、情感基调和主题意蕴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20.
先秦诸子散文是中国小说产生的主要源头之一.<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复杂的成书过程难免传说与追忆成分;其中部分传闻失实的作品以及分篇命题、分类记事的笔记体叙事体例;生动形象的叙事写人以及在语言、诗歌穿插、写意性叙事方面的诗化特征等等,都具有某些小说文体的性质和因素,都对后世小说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小说具有"文备众体、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的民族特色,<论语>对这一特色形成的影响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