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对家庭承包经营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排斥到肯定再到指导的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党对它的认识经历了从“两个不许”到“两个可以”、从脱资本主义之“帽”到加社会主义之“冕” ,从“权宜之计”到“长远大计”三次重大突破 ,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世界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后 ,东欧发生剧变 ,苏联解体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了重大挫折 ,陷于低潮 ,而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历史的复杂性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测。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和新变化 ,总结苏东社会主义剧变的经验教训 ,展望社会主义在新世纪的前景 ,是摆在马克思主义者面前的重大的理论和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3.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过积极作用,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现时代为保持农村生产力持续快速发展,就应进一步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实现“土地流转”并最终建立家庭式的“红色农场”就是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大胆设想,因为,它顺应了大农业发展的趋势,代表着中国农业的长远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它是由农民自发创造,再由我党总结完善发展起来的。它为我国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然而,时至今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某些不良的影响随着形势的变化巳开始显露。要解决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就要不断地推进新的制度变革,在变中求新,新中求稳,稳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对我国农村乃至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当前我国实施家庭承包经营制源于上世纪80年代我国农民对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该制度经过近40年发展,囿于其本身诸如土地流转问题及我国农业发展现实问题的困扰.已严重制约我国农业发展及农民收益的提高。为提升我国农业发展内生动力以及提高农民收益,必须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吴太胜 《南都学坛》2011,31(3):101-106
人民公社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三种政策设计。人民公社是建国后完成土地公有制改革基础上,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历史探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后突破人民公社单一农业公有制形式,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体制创新。两者在农民观、农业发展和农村组织建设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的历史时期以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前提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又一伟大创造。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国农村经营体制的丰富和完善,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7.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终取代人民公社制度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根本制度, 其根源在于它能够“尊重农民意愿、满足农民要求、维护和发展农民利益”, 这既是对新中国农业经济体制变革经验教训的总结, 也是今后制定和实施农业及农村政策的根本原则与要求。而要做到这一点, 就要正确认识农民及农民意识, 充分尊重和积极发挥农民的创造精神;要正确认识农业家庭经营模式, 大力扶持农业家庭经济;要进一步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 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等, 以更好地解决当前农业家庭经营和农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推动我国农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矛盾问题在相当长时期内一直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毛泽东率先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理论,并进行了探索;在此基础上,邓小平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区分开来,以改革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社会主要矛盾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情况,提出了解决社会矛盾的新思路、新办法。  相似文献   

9.
面对中国家庭伦理,现代作家理性批判而又情感依恋,余华则不再矛盾.余华逐渐摆脱童年的记忆,从小说<活着>开始,从对家庭的彻底否定转向全面认同,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建构重估后再次审视.从这个意义上讲,余华后期作品并没有从先锋走向民间,而是延续了一贯的先锋风格.  相似文献   

10.
资本主义通过不断学习和吸收社会主义的因素和思想,使其出现诸多新变化.那么,对资本主义的再认识,是具有很强现实针对性的重要课题.马克思主义告诉人们,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基本矛盾导致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这是客观真理.但是,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基本矛盾,这个事实本身并不会自然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重创了世界金融,也重创了世界经济。对此,我们要做到理论上清醒、策略上正确、掌控上有力。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关系,深化对经济与金融、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政策金融与市场金融等关系的再认识,以促进经济金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与腐朽性 ,科学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一系列新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深刻揭示资本主义被一个比资本主义制度更高、更合理的社会制度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 ,是积极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在 2 1世纪的发展与进步的一个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3.
如何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个至关重要的理论问题。我党两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并无原则区别,都是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然而两代领导人对其如何实现却存在着理解上的差异,由此也导致了不同的结果。我们对此问题应该历史地、科学地评价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的看法是毛泽东思想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也是近年来国内学者研究的热门话题。在不同历史时期毛泽东如何看待资本主义,他本人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是否曾沾染过民粹主义色彩,导致他对资本主义认识改变的原因又何在?学者们见仁见智,进行了一系列分析与论争。然而,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毛泽东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资本主义的研究,既是一个历史问题,又是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从分析毛泽东对资本主义认识的思想演变过程入手,探讨毛泽东对资本主义认识的两个发展趋向及形成原因,总结毛泽东在对待资本主义问题上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认识构架"是人在认识中连接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的认知结构。最初社会认识构架的形成,是人们劳动实践的原始操作提炼为动作的结构形式,再与语言相连接,逐渐转化为形式化的逻辑结构的过程。社会认识构架形成之后,在人类实践的推动下,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它与人体认识构架的发展阶段具有相当一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逻辑的东西与历史的东西相一致的规律。从社会认识构架的历史进化中,充分表现出它的结构与功能、个体的与社会的,以及发展的内在机制等关系和规律。同时,社会认识构架又不断地进行内向和外向的"双向运动",这种运动深刻表现出人类实践与认识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过程。  相似文献   

17.
制度作为伦理的现实基础 ,以其优先性对伦理具有决定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家庭伦理的建构与运作也应该由现实社会制度提供依据和支撑。这就要求家庭伦理以既有制度为基点、以制度伦理为中介 ,借助“制度—制度伦理—伦理”机制 ,与制度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使自身的建构与运作取得合法性、有效性 ,最终保证家庭和谐 ,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8.
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与本质关系的角度认识社会主义并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发展;把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认识从“三位一体”发展到“四位一体”并强调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具体化;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原理中包含着社会主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结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包含着社会主义是和谐社会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对中国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认识,就其一生而言,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青年时期的批判、中年时期的倡导和晚年时期的根绝.毛泽东的私人资本主义观尤其是他关于广泛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的思想为我们今天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提供了意义深远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道德建设 ,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方面 ,也是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党的道德建设围绕一个中心 ,纠正两种偏向 ,借鉴三个体系 ,弘扬四种精神 ,完善五爱要求 ,发挥六个职能 ,坚持七条原则 ,掌握八种方法 ,从而开创道德建设的新局面 ,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