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焦裕禄同志去世50年了,但是他铸就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永恒的。焦裕禄精神为何能历久弥新,成为永恒?关键在于焦裕禄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沃土之中,是共产党人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继承发展和新的诠释,并已成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因此,他的崇高精神能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  相似文献   

2.
双星集团作为全国著名的民族品牌,在汪海总裁的带领下,一直致力于企业文化建设,产生的文化力推动了企业持续发展并屡创辉煌.汪海总裁提出的"民族精神、民族品牌、民族企业家"的新时期"三民"观点,不仅诠释了爱国精神,更成为企业龙骨般的无形文化力量,构筑了企业隐性的根基.  相似文献   

3.
李梦阳 《社科纵横》2013,(1):235-237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党的十七大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提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和先行地区,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扎实推进文化建设,努力建设文化强省,"幸福广东"。文化惠民工程作为建设文化强省和"幸福广东"的重要工程之一,它的实施对文化强省和"幸福广东"的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类世界由诸多民族构成。民族与文化间的联系是深刻而密切的,而决定民族文化发展方向的是居于核心地位的伦理文化,可见伦理对于一个民族所具有的不言而喻的重要性。作为伦理钍的共体的民族与作为普遍物或普遍定在的精神的结合就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伦理精神的具体化,伦理精神内在于民族精神之中。伦理精神和民族精神实质上是一个精神,即民族作为伦理实体的精神。民族伦理实体一经形成,其内在的伦理关系与伦理秩序便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之中,并以“整个的个体”即主体的形式出现在由诸多民族伦理实体所构成的伦理世界之中。在全球化语境下,要增强作为伦理实体的中华民族的伦理认同,以提高中华民族的自觉、自信、自强及在世界文明对话中的地位,并为构建和谐世界、推动人类社会整体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艺术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领域,是民族精神的集中地和典型表现形式之一。本文以艺术文化为基本对象,考察了作为当代民族精神主体的当代自我意识的源起和嬗变,并试图为构建当代民族精神提供一个参照。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精神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支撑一个民族顽强地生存和发展的共同精神状态,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对民族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民族的劣根性和落后性不应称为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正是因为有"自强不息"、"勇敢顽强"、"艰苦奋斗"等民族精神作为支撑,才从未被彻底征服过.正确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 ,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进入新世纪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国家主权意识教育、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国民素质教育以及国情教育等途径 ,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
传统节日文化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保留了民族文化中最精致、最具代表性的内蕴,是民族生活和民族精神的典礼和仪式,是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的重要载体.它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它对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和弘扬具有重要的价值.具体表现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相似文献   

9.
陈晓燕 《江右论坛》2007,8(10):104-107
全球化作为一种不可抗拒的世界潮流,一方面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各民族政治文化的沟通交流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也给各国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带来挑战,对民族精神、文化产生冲击.为了适应新形势,寻求自身的发展,我们应正视这种挑战和冲击,并寻找有效途径来应对,实现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相似文献   

10.
谢进东 《求是学刊》2014,(2):153-159
由"以士释史"所体现出来的钱穆之文化历史观,不仅源于他所持守的"士""是社会的主要中心"、领导"中国史之演进"以及"历史即文化"等观念,还缘起于他对晚清民国史学界"考订派"与"革新派"之弊端的批评与纠偏。钱穆"以士释史"的文化历史观的价值与意义在于,通过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士"来说明中国历史道路、社会性质和文化精神的独特性,以破除那些基于西方观念生硬解释本国历史的不当做法。但钱穆在"以士释史"时,简化了中国历史演进中事实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把"士"作为一个终极因素,夸大了"士",尤其是"士"的精神在国史演进中的解释力。以钱穆为代表的"文化史学"是20世纪中国"新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对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开拓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文玖 《求是学刊》2002,29(4):103-109
作为一门学科 ,中国史学史是在 2 0世纪 2 0年代产生的。梁启超首次勾勒出中国史学史的轮廓 ,最早明确提出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建设问题 ,并对中国史学史的基本理论作了初步论述 ,是这门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文中剖析了中国史学史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梁启超之所以能够最早明确提出中国史学史学科建设的个人因素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解放前夕 ,梁思成与林徽因便对共和国的文物保护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 ,北京城的许多重要建设都倾注了他们的大量心血。他们对北京城的建设规划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现在愈来愈被证实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3.
王永平 《阅江学刊》2011,3(1):59-68
梁武帝"本自诸生",自幼受到严格的儒家礼法教育,具有较高的学术文化修养。梁武帝潜心经学研究,对儒家《五经》皆有著作,阐发新义,成为国子学及地方官学的讲授内容。梁武帝重视儒学教育,设置了一整套的学校教育制度,并以"经术取士",他甚至一再到国子学考察生员,鼓励破格取士。梁武帝倡儒,注重制礼作乐,修五礼,定雅乐,获得了"专事衣冠礼乐"的称誉,使萧梁成为南朝经学极盛之时期。  相似文献   

14.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我国,至南北朝隋唐达到了鼎盛时期,其后即走向衰落.到了近代,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和"西学"的传入,也带来了中国佛学的振兴.作为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学在中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思想文化史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近代,思想家都对佛学推崇备至,他们一方面是为解除无法自由发挥个性的心灵空虚,另一方面则是为寻求实现政治理想的精神武器,这也是近代中国社会和学术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和学术现象.作为近代思想家的一份子,谭嗣同与梁启超也同样推崇佛学,他们对佛学的研究具有相当普遍的代表性,二者在所处时代及身份上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他们对佛学的研究却有同有异,这不仅能够透视出中国近代思想家研讨佛学的特点,也能发现近代思想家佛学研究对中国佛学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良在汉兴后"隐居静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其政治、个人等诸方面的原因,最重要的还是张良深受秦汉之际道家思想的影响:秦汉之际的道家思想与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庄思想有所不同,道家思想在发展过程中,深受法家及神仙方术等思想的影响,呈现出多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在政治、社会、策略、修身养性等各方面均有所侧重。所以,在张良身上存在着入世之"道"和出世之"道"两种看似矛盾而实际上并不矛盾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北宋末年,粱氏家族迁入平遥梁官村。金末,四世粱瑛降蒙,被封为五路万户,子孙承继,成为平遥当时最显赫的家族之一。后由武转文,明清时期成为科举世家。梁家从元到清,曾进行过修建家佛堂、建家庙、修族谱、修祖坟等宗族建构活动,乾隆年间更是达到了宗族组织化建设的最高峰。本文试图从长时段的角度,对梁氏家族的历史变迁进行梳理,探讨宗族发展与时代背景、地域特性等问题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吴大康  张维慎 《唐都学刊》2006,22(2):108-111
过去和现在的学者多认为,范增劝项梁立楚怀王孙心为楚王是一个失误和政治上的不成熟,此种观点值得商榷。范增此举,是在陈胜死后而赵、燕、魏、齐等四国贵族之后都被立为王的情况下提出来的,是对当时英雄达成的立六国后之共识的发扬和光大,是出于团结一切可以抗秦力量的需要,是顺应时势发展而要协调各路诸侯统一行动的需要。它坚定了“亡秦必楚”的信念,保证了反秦大业的顺利进行并最终取得成功,其功不可没,所以范增不失为英雄豪杰。  相似文献   

18.
黄霖 《求是学刊》2003,30(4):80-86
文章就纪念<新小说>创刊100周年,谈到文学的价值不在于写私情,还是写群情;是"纯文学",还是有"功利性";而是在于写的情真不真,善不善,美不美.而且,这种情,还得放在当时时代中来加以考察.文学创作的发展与观念的更新关系重大.梁启超及<新小说>所提出的一些新观念在总体上还是推动了中国小说的现代化.<新小说>之所以能开创了一代的风气,很重要的一点是注意吸引和团结了一大批读者在其周围,为此从经营方式,到期刊的内容与形式等进行了多方面的革新与尝试.但后来"新小说"的发展走了一段弯路,这主要还是拜金主义所造成的恶果.  相似文献   

19.
于树军 《唐都学刊》2013,29(5):116-121
梁晓声知青小说以浓重的知青情结和对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高扬而独树一帜,在20世纪80年代的知青小说创作领域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不过,其知青小说因此而招来了不少的批评和质疑的声音,被认为小说中缺乏对知青运动、文革历史的深刻反思与批判。然而,纵观梁晓声的知青小说创作的流变,不难发现其小说创作的深层动因远不是一些论者所批评的那样简单,而是梁晓声的知青情结与创作伦理的背后更为主要的原因,在于为一代知青的青春和生命找寻意义与价值的明证。  相似文献   

20.
梁晓声的知青小说因浓重的知青情结、悲壮崇高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基调而一度备受关注和争议.然而,批评界对梁晓声知青小说的创作特质、价值取向的评判似乎不甚客观和全面.实际上,北大荒的地域文化品格、“文革”时期的“极左”思潮,以及知青群体的身份焦虑乃是形成梁晓声知青小说特质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