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4 毫秒
1.
当家族利益与上市企业利益相分离时,家族有动机攫取控制权私人收益。采用控股股权转让与非控股股权转让的溢价差来度量控制权私人收益的方法,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家族上市企业的控制权私人收益水平达到30.56%;控制权私人收益水平与资产负债率显著正相关,与企业规模显著负相关,与控股股权转让比例存在不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与股权离散度和大股东制衡不相关。研究结果说明我国家族上市企业的公司治理存在着结构形式完整,控制权配置不合理的缺陷。  相似文献   

2.
文章选取2004年至2011年家族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以外聘职业经理CEO为基准,比较分析公司财务舞弊发生后家族CEO更换情况,检验家族CEO更换是否具有明显的壕沟效应,力图找到影响我国家族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频发的深层原因。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家族CEO舞弊后更换比例显著高于职业经理CEO;并且,我国家族公司也没有采用为保留家族CEO而更换公司CFO的"替罪羊策略"。文章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家族上市公司多数家族CEO兼任董事长,两职兼任的家族CEO在财务舞弊后的更换比例又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CEO。这表明在牢固掌控公司控制权的前提下,舞弊后更换家族CEO实际上是我国家族公司应对外界监管和市场压力的权宜之计,是另类"替罪羊策略"的表现。文章最后指出控制权过于集中是造成家族企业财务舞弊盛行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2008~2019年的家族上市公司样本,基于家族控制权模型,探讨股权分散时代股权制衡如何影响家族控制权结构。研究发现,股权制衡度越高,控制家族在股权层面的超额控制越弱,而在董事会层面的超额控制增强,总的家族超额控制权扩大。进一步分析发现,股权制衡对家族超额董事委派的促进作用在存在股权威胁、无代际传承需求以及家族成员同时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时更加明显。在关联方交易上,董事会超额控制对股权层面超额控制形成协同,对股权制衡形成对抗。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我国2002-2008年家族控制上市公司数据,在控制相关变量下,从债务代理成本视角经验检查在中国债权人法律保护较弱的背景中,终极控制股东(家族)是否影响公司债务期限结构。本文提供的经验证据表明,终极控制股东显著影响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具体而言:(1)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越大,公司具有显著低的长期债务水平;(2)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分离度与公司债务期限显著负相关;(3)终极控制股东在上市公司中指派高管与公司债务期限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安维东 《经营管理者》2013,(28):182-182
家族企业社会化过程中,家族控股股东为获得控制权收益,往往会强化其控制权。本文认为控股股东强化控制权的主要路径包括股权资本强化路径和社会强化路径,股权资本强化路径主要包括构建金字塔控股结构和交叉持股结构,社会资本强化路径是指以社会资本影响企业的董事会、经理层的人员构成,强化控制权。家族企业控股股东往往综合使用此两类路径强化其对家族企业的控制权。  相似文献   

6.
管理者留任影响控制权变更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研究管理者留任是否影响控制权变更,通过分析国有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过程中的交易价格溢价,研究企业高管是否存在压低交易价格换取留任的自利行为。我们对1993~2005年共13年国有上市公司控制权转让的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管理者留任将影响控制权变更,国有上市公司控制权交易溢价越低,董事长和总经理留任的机会就越大,全体高管人员留任的比例也就越大;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相比,国有企业的高管人员在控制权变更过程中谋取私利的行为更明显;与非控制权转让的公司相比,国有企业董事长的留任会降低控制权交易的溢价水平。本文为规范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行为、保护投资者权益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家族企业大多表现为家族化管理,而家族化管理的典型特征就是所有权与控制权的重合。由于具有血缘关系的家族大股东与家族高管人员之间的关系是多维的、长期的,利他行为和相互信任使家族成员具有自我约束能力,因此家族高管人员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较少。  相似文献   

8.
论家族企业控制权的转移与内部治理结构的演变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正> 家族企业是指在企业存续运作期内,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纽带,资本的来源和积累或企业的经营建立在家族的背景之上或企业的领导权在家族内继承的企业。 (一)企业控制权转移与企业管理岗位和形态的演变 所谓控制权是指企业所有者和各级经理人员对企业的实际控制程度,包括所有权和经营权。因此,企业控制权的转移,就是指企业控制权从企业所有者即创办者手中转移到职业经理手中。这里重要的是在制度上保证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必须充分体现职业经理的意志。 尽管私营企业在产权归属上是相对清晰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从契约的角度来理解企业内部的权利分配。而且,产权清晰的好处正在于可以在初始契约明晰的情况下讨论控制权配置的效率问题。事实上,现代工商企业的兴  相似文献   

9.
已有对公司并购绩效的研究没有得出一致结论,本文运用会计研究法研究公司控制权转移的绩效,文章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公司经营业绩综合得分,分析控制权转移方式、第一大股东性质变动、转让的股权比例、高管变动等因素对控制权转移后公司业绩变动的影响,并考察控制权转移中是否存在盈余管理问题。研究表明,控制权转移没有显著提高公司业绩,业绩的提高反而是部分来自于盈余管理。说明现阶段市场环境下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不仅不是代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反而是代理问题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发达国家,控制权市场被认为是约束管理层和降低代理成本的有效形式。在我国,这方面的研究正在逐步展开和深化。文章通过对我国公司控制权市场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完善我国公司控制权市场,使它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提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家族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利 《管理学报》2005,2(6):721-727
从获利能力、公司规模、公司成长率、家族因素、股权集中度、股权离散度、区域因素和上市方式等方面对我国146家家族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说明上市方式对资本结构存在显著影响;企业规模与资本结构正相关;经营绩效与资本结构负相关;家族持股比例与资本结构成反比,表明家族企业倾向于保持家族控制权,与债权融资正相关,与股权融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债转股企业控制权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债转股企业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如何在拥有"内部人控制权"的企业经营者与资产管理公司之间配置控制权,这是完善债转股运作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建立债转股企业控制权配置的数学模型,导出国企经营者为了获得债转股的"优惠"所必须放弃的控制权的均衡解,并分析了债转股谈判时原国有企业拥有的效益状况及其经营者的个人非货币收益大小(休闲等)等因素对债转股企业控制权配置的影响,进而得出资产管理公司必须根据债转股企业的实际绩效状况以及经营者的能力是否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而配置控制权的结论;同时,为了确保这种控制权威胁的实现,必须淡化政府于债转股运作的行政干预.  相似文献   

13.
现代企业理论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基本观点是让企业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分享尽可能对应起来,然而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控制权已逐步转移到企业经营者手中,那么这种安排是否具有效率.通过一个非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证明,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控制权的转移及重新构造是一种有效率的组织演化形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解的两权概念下,在兼顾股东与管理者、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代理问题的框架中,运用博弈论来分析不同制度环境下,这些利益主体的行为选择导致的治理问题,并对代表不同制度环境和不同所有权与控制权配置--英美模式、日德模式及东亚家族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得到的重要启示是风险制造人与风险承担人应该对应;决策控制权与决策管理权应该分离;应通过强化各类市场竞争、完善控制权机制来构建高效的公司治理自适应体系.  相似文献   

15.
异质产品供应链定价控制权与零售商横向兼并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部线性合约与供应商是否具有绝对定价控制权,比较分析零售商横向兼并集中度提高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供应商具有绝对定价控制权时,零售商横向兼并对消费者产生的影响取决于产品替代性程度大小:若替代性程度较高,则将产生有利影响,反之,将产生不利影响;(2)当供应商没有绝对定价控制权时,零售商横向兼并对消费者产生的影响取决于零售商兼并前的相对定价控制权强弱与兼并后的相对定价控制权增幅大小:若零售商在供应链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且零售商横向兼并使零售商的定价控制权增幅较大,则兼并将对消费者产生有利影响,否则,将对消费者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民营经济的主要组织方式是家族式的产权与控制权结构;在西方发达国家,家族经营的企业也仍然是一种普遍而重要的企业组织形态之一。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家族企业生存繁衍的根源。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家族控制与股利决策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邓建平  曾勇 《管理世界》2005,(7):139-147
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存在两类代理问题,即经理层与股东的代理问题和控制性家族与小股东的代理问题。我们对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股利决策的研究发现,我国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股利决策并不是为了解决经理滥用自由现金流的风险,而是和控制性家族自身利益最大化有关。当其拥有现金流量权越高时,公司越倾向于分发较高比例的股利,非理性分红的欲望也越强;同时,其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分离程度越高时,公司越倾向于不分配或分配较低比例的股利,非理性分红的欲望越弱。实证研究还发现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利用股利决策对净资产收益率进行调控以达到监管层关于再融资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潘敏  左毅 《管理学报》2006,3(4):427-431,459
运用一个不完备契约下的债权融资模型,研究了债权人对公司治理的参与选择和管理者的努力激励设计问题。结果表明,在企业控制权有可能发生向债权人转移的情况下,债权人是否获得企业经营控制权取决于企业经营的真实状态和管理者激励安排下的努力水平选择。当企业经营的真实状态较好时,管理者会主动选择最优的努力水平,债权人的债权回收得到保障,控制权转移不会发生;当企业经营的真实状态较差时,管理者会选择较低的努力水平,债权人有必要获得控制权,并设计一个努力补偿激励安排,以提高管理者努力水平,确保债权回收。  相似文献   

19.
<正>虽然社会上对家族企业的批评总是多于表扬,但我国家族企业现阶段不宜盲目向现代企业转变。家族企业是指以家族为单位,具有企业所有权或企业法人财产的控制权,并且直接或间接掌握着企业经营权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家族企业是世界范围内企业存在的主要形式之一,全球有65%至80%的私人企业为家族企业,在《财富》杂志“500强”企业中有175家为家族所控制。即使在美国,家族企业也是经济的主导力量,家族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的家族企业大部分都处在代际交接的关键时机,面临着跨代成长的重要挑战。本文通过系列案例研究,探寻家族企业基业长青的秘诀,并从:控制权保有;持续创业和家族治理三个方面,为家族企业跨代传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