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言东 《经营管理者》2009,(22):272-273
我国的行政强制执行主体是双轨制模式即"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为原则,以行政机关自行强制执行为例外的基本制度。"这一制度既有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一面,也存在许多弊端。《行政强制法(草案)》坚持了行政强制执行主体的双轨制模式,但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和完善,使我国双轨制模式更加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2.
一、建立和完善我国行政公开的救济制度依据我国现实情况和借鉴国外成熟经验,我国行政公开的法定救济途径应包括自我补正、国家赔偿、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一是自我补正。依法公开自己的行政行为是行政公开主体的法定义务,应公开而不公开或不应公开而公开都是一种行政失职或违法行为,这种行为发生后,行政主体有义务进行自我纠正,  相似文献   

3.
1989年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6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清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根据这一法律精神。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法院主导的行政执行模式。可是这样无形中是否破坏了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的独立性.是否有利于公正执法等等,本文就此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4.
"有权利就要有救济",这是现代法治国家所遵循的一般原则。从国家与公民的关系来看,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各种不法侵害后,法律应当赋予公民寻求和获得救济的渠道,如此才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行政救济一词针对国家行政公权力,专指公民合法权益在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的过程中受到侵犯而采取的救济手段。本文立足于现实中的案例,对我国现行行政救济制度的问题,笔者希望此文对行政救济制度的更加完善有些许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西方行政法理论中有着完整的行政合同法律制度和系统的行政合同理论,在我国,行政合同作为一种新型行政管理手段,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领域,但是有关行政合同的理论研究尤其是对行政合同争议的救济相对滞后,以致行政合同在实践环节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得不到完善解决。  相似文献   

6.
为了规范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以下简称《行政强制法》)于2011年6月30日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行政强制法》中"代履行"作为行政强制执行的一种方式,在基层航道分局行政执法工作中的正确应用,对加强航道行政执法力度,确保航道安全畅通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结合基层航道分局的行政执法工作对如何正确应用"代履行"进行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我国目前行政不作为防范和救济制度中存在的障碍进行简单分析,并阐述一些设想,以更好地消除行政不作为现象。  相似文献   

8.
行政指导在我国被排除在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之外,这与宪政理念的价值是相冲突的,也与“有权利必有救济”这一公理相悖。随着我国行政法治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对行政指导提供司法救济不仅有必要,而且具有可行性。关键是要确立切实可行的行政指导行为司法审查规则。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的出台是我国更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体现,是全面促进施行依法实行的重要标志,它在2011年6月30日,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从2012年12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法规,为了行政的设定和实施的规范而出台,既保障了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又可以约束行政机关,规范执法,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使得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护。行政强制法的颁布实施,与行政管理的关系紧密,对行政机关的影响巨大,是规范行政机关行政强制行为的一项重要的法律法规,确立了众多更加积极的原则,制度和理念,有效的调整和规范了现行行政强制实践,更快的推动和促进了建设法治政府的脚步。  相似文献   

10.
周洁 《管理科学文摘》2008,(16):121-125
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行政不作为违法侵权行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对行政相对人造成的损害是不容忽视的。行政不作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我国立法上关于此问题的规定还不完善,相关的法律条款中难以找到应有的救济措施,理论界对行政不作为的界定也说法不一。这样极不利于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保障,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可以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及司法实践的需要,进一步完善行政不作为的救济制度。通过健全制度,规范行为,尽可能全面地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达到依法行政,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代执行是行政强制执行的一种,本文从代执行的概念入手,通过分析代执行中行政强制执行机关、义务人以及第三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明确了他们之间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12.
傅翔 《决策探索》2004,(11):50-50
WTO对司法审查的要求是:各成员方必须建立独立的行政救济机构。这个机构可以是司法机关,也可以是行政法院或行政法庭,还可以是仲裁机构;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行政救济程序。即建立一套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的救济程序:必须为有关的当事人提供可能救济的机会,并且要明确告诉当事人拥有这种机会;对当事人的起诉或申请给予同情的考虑并提供充分磋商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李帆 《管理科学文摘》2012,(11):143-144
在最新的《行政强制法》中,存在很多亮点,对限制、规范行政权利的实施,实现公民权利与行政权利之间的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公安执法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然后结合《行政强制法》中的亮点和变化,就《行政强制法》对公安执法工作的深远影响进行相关探讨,旨在改进我国公安机关行政执法活动中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的司法救济制度中,否定了行政授权行为的直接可诉性,这既不适应现代公共行政的发展要求,又不符合《行政诉讼法》保护公民、法人或他组织合法权益的立法宗旨。我们应赋予行政授权行为的可诉性。  相似文献   

15.
刘珊珊 《经营管理者》2009,(22):248-248
行政指导在行政管理领域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随之而来的是,行政指导给相对人造成损害的现象也在不断增多,因此,行政指导的司法救济研究在当今行政指导制度的建设中显得尤为尖锐和紧迫。  相似文献   

16.
喻霞 《经营管理者》2013,(8X):259-25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屋拆迁问题也随之凸现,存在于拆迁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日益暴露出来,引发了人们对城市房屋拆迁中强制执行问题的强烈关注。在现实实践中,房屋拆迁工作多由行政部门裁决和强制执行,出现行政权力即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多重角色,不利于房屋拆迁工作公平、合法和合理推进。本文以城市房屋拆迁这一普遍现象出发,以保护被拆迁人的基本权利为关注点,从研究我国城市房屋强制拆迁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城市房屋拆迁强制执行改由司法强制执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彭程 《经营管理者》2011,(5X):296-296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行政立法,包括授权立法、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制定发展迅猛,从1949年到1993年底,我国有效的法律不到400件,而行政法规1000多件,行政规章更是数以万计。但限于立法技术的良莠不齐,立法者的行政立法出现失误亦属正常。"有行政必有责任,有法律必有救济"是现代社会所奉行的基本准则,行政立法行为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本文试初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行政听证程序是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内容,但目前我国行政听证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本文立足分析中国行政听证制度的缺陷,就如何建立高质量的行政听政制度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从了解行政听证制度的涵义入手,分析我国行政听证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建立高质量的行政听证制度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对完善我国行政听证制度,提高民主政治的水平提供可资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事业单位的核算制度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并已经严重阻碍了当前经济的发展。针对这一现状,我国政府有关部门不断深入改革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体制,逐步建立起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还存在着一些欠缺之处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因此,笔者就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文章首先论述了完善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必要性,继而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几点解决对策,以期能够对我国当前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改革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