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施"三权"分置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深入分析了农地"三权"分置的深刻内涵,并从农地"三权"分置制度的构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领导决策信息》2014,(11):22-23
正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成为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初,中央出台的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性。重庆"地票"模式、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南海模式"等是最具代表性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模式,其发展和演进过程尤其值得梳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三农"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它直接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从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后一直到今天,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并解决"三农"问题。而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直接关系着"三农"问题的解决,因此,本文以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立法入手,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未来改革与发展方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为背景,首先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的定义和国内理论界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研究角度和成果。通过分析提出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直接入股的新探索并以"城乡统筹"急先锋的三圣乡为例,探讨"三圣乡模式"的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5.
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农民转户进城的最大阻力依然是土地问题.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现行城乡土地制度的二元模式成为横亘在城乡统筹发展和重庆户籍制度改革进程中的障碍.作为农村最主要的财产--土地,其产权主体模糊.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保留"三件衣裳",实行有偿退地等"新政"是对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一次创新和突破.农户不愿放弃土地的最大担心是社会保障和土地退出机制的不完善.加快立法,明晰农村土地产权界限,完善农村土地的市场化配置机制,显化农村土地资产价值,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农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创新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就,对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创新模式存在缺乏法律保障、转变耕地用途和侵害农民利益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新农村的建设。因此,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农村实际情况,采取完善土地制度、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措施,健全土地流转创新模式,以此促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有效改革和真正创新,才能实现"三农"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推荐度指数作为对中央提出农村土地"三权分离"改革的一项重要实践,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日前完成了首笔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四川温江苗木商郭朝建的红花紫薇花木专业合作社获得《农村土地经营权证》;随后,由四川标准房地产估价有限责任公司牵头,会同温江区相关部门、银行机构、担保公司和农户代表等,共同评估这些土地的经营权价值;最终,成都银行  相似文献   

8.
农村土地流转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近日,河北多地上千亩流转土地“毁约弃耕”,再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密切关注。
  近些年来,我国积极开展农村土地管理立法、制度建设、模式创新,探索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和成效。但农村土地开发利用仍面临许多突出问题。一些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常以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由,擅自集中农户承包地对外招商引资,人为地推行不切实际的土地规模流转,土地受让方“毁约弃耕”和土地承包方“违约退耕”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着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实效性和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王邦志 《科学咨询》2008,(5):15-15,38
重庆市被列入国家统筹城乡配套综合改革试验区,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以下简称农村土地流转)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围绕"减少农民,增加城镇居民,提高城镇化率,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增强农用地集中度,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经营,提高土地使用效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两大目标的实现,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如何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规范流转行为,笔者在对綦江县古南镇等6个镇进行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探索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村土地流转对策,为促进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10.
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这是中央根据农村改革发展实际和我国土地管理工作实际作出的战略决策,指明了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并对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建设和创新作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一些针对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的问题的对策,希望能够提高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率,为合理配置农村土地资源提供一些参考意见,旨在能够对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布局有效管理,减少闲置、荒废农村土地,增强农村土地经济效应,缩小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村土地政策的改革历来是三农问题的重点,也是深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党的十八界三中全会对农村土地政策改革进行了全面的布局,其深远影响不可小视。本文以此为线索,论述了在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如何更好的统筹农村土地政策改革与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08,(46):23-23
今年初,成都市以"一号文件"形式出台了《关于加强耕地保护,进一步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的意见》,提出建立耕地保护金制度。最近正式下发的《耕地保护基金筹集与使用管  相似文献   

14.
《领导决策信息》2014,(42):14-14
正新一轮以加快土地流转为特征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已箭在弦上,但10月14日,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发布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对粮食生产影响专项调研显示,有三个方面的矛盾和问题也正在潜滋暗长。首先,需求大于供给,土地流转呈现"三多三少"。据调查,目前陕西省农村土地流转率为11.8%,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40%的流转率,也低于全国21.7%的平均水平。农民惜地如金、流  相似文献   

15.
《领导决策信息》2014,(16):15-15
正重庆市江津区油溪镇大坡村3年前开始探索"三分促三改"的改革,《重庆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该项改革在激活农村土地、集体资产等资源,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民居住环境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政经分离"促"股改"。把村"两委会"与村级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16.
在城乡统筹改革过程中,各地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模式。本文结合成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在总结成都农村土地流转经验的基础上,对成都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进一步推动成都农村土地流转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运宝 《决策》2014,(4):22-27
安徽一直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先行者和积极的探索者。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安徽启动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在6大方面的改革内容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成为最受关注的焦点。围绕农村承包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这"三块地"的改革,安徽选择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正农村改革必须在"不变"的前提下大胆"求变"。"不变",就是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等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就是要在坚持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大力创新经营体系、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19.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规模经济效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心在于改革当前农村土地制度,而土地流转是其改革的主要方向。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目前仍处于较低层次,存在土地流转市场机制不健全、流转收益低、流转过程不规范和土地流转期限短等问题。为此,要平稳、有序地推广土地流转,严格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规范土地流转过程,创新土地流转形式,并积极探索土地流转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中共十九大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伟大主题,乡村发展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永恒主题,乡村振兴是农村土地改革的重要主题。农业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寻求发展的基础,农村是推动近代化城市发展的支撑,农民是近代化中国的建设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三者也是未来乡村振兴面临的首要问题,而土地问题是解决好这三个问题的落脚点。明晰新中国70年以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历程和分析土地制度改革如今面临的困境,有利于落实未来农村土地权利的合法合理流转,有利于推动建立乡村振兴战略下适应现如今时代发展的农村土地制度,有利于建设美丽且富有魅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