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的情绪 ,是指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一般来说 ,符合、满足人的需要的客观事物 ,会使人产生满意、愉快、喜爱等的情绪体验 ;反之 ,就会使人产生不满意、不愉快、憎恨、忧愁等情绪体验。情绪通常有喜、怒、哀、惧等表现形式。“喜”也即快乐 ,指人盼望的目的达到后继之而来的紧张解除时的情绪体验。“怒”即愤怒 ,指由于遇到与愿望相违背或愿望不能达到 ,并一再受到妨碍情况下产生的不良情绪 ;特别是在所遇到的挫折是不合理的或被人恶意地造成挫折时 ,人最容易产生愤怒。“哀”指悲哀 ,指人所…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情绪的控制与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情绪渗透在人们的一切活动中,影响着人们的活动效能。对于大学生来说,情绪会极其明显地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健康,影响到他们对自己、对他人,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和态度。因此,培养良好情绪,既能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又有利于建构和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3.
情绪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心理体验。良好积极的情绪能够成为事业、学习和生活的内驱力,而不良的消极的情绪则会对身心健康、人际交往等产生破坏作用。因而.不断把自身情绪提升到有益于个人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高度,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一个学生的情绪好坏,对语文学习有很深的影响,“不善于驾驭自己情绪的人总会有所失。”心理学与生理学告诉我们,情绪和有机体的活动是紧密联系的,情绪的波动会引起人的有机体呼吸、循环、腺体、内脏,、肌肉等一系列的变化,导致语言与动作的稳定性和协调性下降,甚至失去自控力,使语文学习受到影响。一、情绪的特征情绪,是人们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种种内心体验。当需要得到满足时,人就表现出肯定的心理状态,如欢欣、振奋等,需要未能满足时,就表现出否定的情绪,如愤怒、沮丧等。青年学生,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活动范围日益扩…  相似文献   

5.
跨栏跑是田径教学的重点项目之一。由于跨栏技术的特点,初学者往往在学习跨栏时易产生畏惧心理,并因此而难以掌握技术或造成技术动作变形。在跨栏教学中如何消除和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其形成适宜的心理状态,以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教师备课和组织教学时的重要内容。怎样帮助学生克服跨栏时的心理障碍?本人在教学实践上总结了以下几点: 1 建立自信心。 1.1 运用情感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所谓体验就是意识到的意思。由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不同其体验也不同,因而也就产生不同的情感。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在跨栏教学中,教师采用积极的态度,高涨的情绪以及对教会学生充满信心就能够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积极态度,使学生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感情,从而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跨栏技术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刘纯武 《新天地》2011,(5):52-53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表现为:或高兴、欢乐,或忧愁、悲伤,或赞叹、喜爱,或惊恐、厌恶。  相似文献   

7.
交替出现的低落和高亢情绪应引起注意。鲁杰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就发现自己的情绪一直很不稳定,一个时间段她会感到非常忧郁和伤感,甚至没有精力与人交谈,好像身体的任何运动都需要很多能量,稍微一动她就喘不过气来。可随后的另一个时间段,她会从这种低落中摆脱出来,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需要”是人对一定客观事物需求的表现,是人对各种客观事物感到必须的一种心理活动。马克思、恩格斯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们就什么也不能做……”“每一种革命和革命的结果都是由这些关系决定的,是由需要决定的。”“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可见,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起源于需要,都是为满足人的需要而进行的。需要这一心理现象,不管你承认与否,其存在是客观的。需要一旦被人意识到,就会引起人积极的活动动机导致相应的行为,以  相似文献   

9.
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一种内心感受,它可引起人体内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从而提高或降低人们的活动能力与运动效果。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种,积极情绪使人精神饱满,兴奋性提高,有利于完成运动技术;消极情绪使人精神萎靡,惰性增加,不利于完成运...  相似文献   

10.
青年心理的逆反性即逆向心理是大量存在于当前青年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形成逆向心理的原因也是十分复杂的,它既与青年期生理、心理发展诸因素分不开,又与青年们对社会现象的反应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总的说来,青年的逆向心理是在少年期独立意向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通过若干的青年期中所特有的矛盾运动而发生和形成的.其主要者有四:(-)生理与心理发展之间的矛盾——如性成熟、体力、脑力、精力等生理能力,在青年期都已达到成人的水平,而知识、经验却往往不足,心理发展常落后于成人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正> 一、情绪情感对教学行为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的情绪情感对教学效果有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它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首先情绪能够影响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提高或降低一个人的学习效率.情绪情感是动作形成的动机,它有两方面的特点:①以积极效用为特点,表现为增力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情绪就会成为学习的推动力,可以组织学习活动的进行.二是以消极性为特点,称为减力的情绪,当一个人处于这种情绪状态时,则表现为软弱无力,人的活动失去目  相似文献   

12.
刘剑 《社区》2008,(33):43-43
人们进行任何一项活动,精神和体力都有一个变化活动的周期。学校为什么要把一节课的时间定为45分钟,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的有意注意能力需要在40分钟左右转换一下,否则它会逐渐分散和减弱,影响听课效果,这是已被心理学研究所证实了的。因此瞬间歇息是人体对疲劳信号的一种反应和保护性措施,也是老年人抗疲劳的主要手段。如果能够有意识地运用这种方式,顺应精神和体力变化波动的周期,则能提高工作效率,保持旺盛的精力。  相似文献   

13.
一、体力、智力与体力、最佳体力结构体力——人的生理活动能力,是人的能力结构的基础。失掉了人体的基本生理活动能力——生命现象,人的能力结构就不复存在,人就不成其为活着的人了。先哲之所谓:“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一旦身之不存,则德、智不存也。”这些论断中的“体”、“身”,皆指有生命的,有生理活动的人的躯体、肢体,皆谓人之所以成其为人的物质活动——体力也。  相似文献   

14.
《新天地》2017,(5)
1.帮助病人学会控制情绪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消极情绪,如愤怒、焦虑等,一种是积极情绪,如兴奋、快乐.从医学角度来讲,冠心病患者对这二种情绪均应有所限制.  相似文献   

15.
情感作为人对于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心体验,反映了主体的内部心理状态,也反映了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在人的认识活动中是不可能没有情感相伴而生的。任何一个科学规律的发现无不起始于人的惊异、疑惑。而一旦揭晓了这个奥秘,又往往是欣喜若狂,情不能已。至于在整个探讨、思索过程中所经受的种种复杂体验,更是难以名状的。这些只要读一读科学史和一些科学伟人传记就会一清二楚。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则过去、现在和  相似文献   

16.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人的主观体验。这种体验常以客观的具体的言语、表情和行为表现出来。情绪的产生既与客观现实即人所处的环境有关,又与个体的需要有关,也与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有关。情绪反应对人的认识的形成与发展,个性的完善与培养,人际关系的建立及身体健康都有重要影响。   一、青少年的基本情绪特点   青少年阶段是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成熟,但心理水平还处在发展之中的特定时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的情绪常常表现出强烈的激动、兴奋抑或是泄气、消沉。而且非常不稳定,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  相似文献   

17.
做学问,与简单生活做学问,要有足够的智力,要有足够的精力,要有足够的体力,还必须有足够的毅力。从政和经商,未尝不是如此。  相似文献   

18.
古典诗词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孤独情绪裴登峰文学艺术是激情冲动下的产物。作者在作品中无论是表达心灵中的何种情感,其中都有渲泄某种情绪的成份并藉此来遣情达意。因为情绪当中夹杂着作者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认识。作者对客观事物与自己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反映在作品中就...  相似文献   

19.
孤独感是作家沉潜的内心情绪体验 ,它产生于自身与宇宙与他人及自身的矛盾冲突中 ;它属于拥有坚强意志和创造能力的人 ;凡是富有孤独美的作品其内容的深刻性是不同凡响的。  相似文献   

20.
愤怒是人的主观愿望与客观事物相悖时,所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情感反应。美国心理学家斯达等认为,发怒是人的一种天性,是一种消耗精力的情绪。发怒有一个发展过程,根据情绪发展的规律,可分为9个阶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