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湘黔桂三省区交界之处,屹立着一座大山,当地人叫它"三省坡"。它在当地侗话中另一个名字是"粱蒙",汉语"云雾缭绕"之意。三省坡主峰海拔1336.7米,比静卧在它脚下的几个村寨高出660多米。当然,这样一个纯地理意义上的高度,对于那些动辄几千米的名山大峰来说,没有多少可值得骄傲的。但是,三省坡坡西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黎平县,东北是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正南是  相似文献   

2.
<正>5开拓创新她让侗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女莫嫁古冲坡,嫁了也是受罪多,山上只有茅草窝,山下只有泥水喝。"民谣中的"古冲坡"即现在的古冲村,地处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边远山区,距县城40公里,是禾梨坳乡最大的一个村,全村下辖17个村民小组,有403户,1510人,守  相似文献   

3.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枫香坡侗族风情寨的农民马苏娥……”2012年2月17日,湖北大学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系阶梯教室.当马苏娥面带微笑在讲台上用流利的普通话进行开场白时,阶梯教室里的掌声足足响了1分多钟.  相似文献   

4.
聚居于湘、黔、桂交界三省坡一带的侗族同胞,每当走远路,或赶集、或上山做活路,腰间总要挂上一只精致的竹编饭盒,以兜上中午的饭菜。侗家人为竹编饭盒取了个动听的名字:“you”(音:优)。 竹编饭盒是一个四方形状的盒子,分盒体及盒盖,是用上好  相似文献   

5.
以西南三省坡地区的广西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和贵州地扪人文生态博物馆两座侗族生态博物馆为例进行比较研究,探讨政府机构、民间机构两种不同力量主导下的生态博物馆建设在实践过程中的异同,指出生态博物馆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各有特色和利弊,其建设实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整个社会持续的关注和支持,并对侗族生态博物馆的旅游开发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侗族大歌:行云流水的和谐之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旭昉 《民族论坛》2008,(6):12-12,16
<正>到过侗乡的人,都知道侗乡是"歌的海洋,舞的家乡"。无论你走进哪个寨子,处处都能感受到侗族音乐的魅力与侗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通道侗族自治县的侗家山寨,更是歌声飞扬,芦笙嘹亮。小伙子吹着悠扬的芦笙,姑娘们穿上节日的盛装于鼓楼前翩翩起舞,甜美的笑容在歌声里显得格外灿烂。这祥和喜庆的氛围使人似乎进入了一片歌舞升平的桃源圣地。  相似文献   

7.
<正>地处湘桂黔交界地区的三省坡脚下,居住着近300万侗族人民,千百年来,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本民族独有的文化元素,形成了以侗族建筑、侗族歌舞、侗族服饰、侗族饮食为代表的文化现象。这里蕴藏着丰富灿烂的侗族文化,它既是侗族历史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侗族传统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块"圣洁之地",更是侗族原生态旅游的一颗亮丽明珠。在侗乡,有寨必有鼓楼,有水必有福桥。尤以长廊式  相似文献   

8.
<正>吴文志:"构建湘黔桂三省坡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议已进展到申报阶段,这是包括三位侗族文化研究专家在内的广大同仁共同推动的结果。现在我们先来探讨一下"实验区"定位问题,因为从字面上理解"实验区"既是一个地理概念,又是一个文化概念,那么它到底应该如何定位呢?吴浩:自启动"实验区"申报工作以来,我也一直在思考它的定位问题。我想,就地理概念而言,它是指湘、黔、桂三省(区)的通道、靖州、三江、龙胜、黎平、从江、榕  相似文献   

9.
正在来通道之前,我心中充满忐忑,出生西北大漠的自己能否适应那里的气候温差、饮食习惯、方言俚语和民俗风情?可来到这里,慢慢熟悉侗乡生活后,当初的忐忑不知不觉抛之云外,反而被侗乡鲜明的民族特色、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所深深吸引。  相似文献   

10.
情系花鞋垫     
不知何时,曾一度冷落的绣花鞋垫,如今又出现在街头巷尾,遍布于侗乡的地摊铺店。心灵手巧的女人们,在绣鞋垫之前会先用浆糊把碎布条粘贴几层打好底晾干,按鞋子大小尺码剪成鞋垫,再糊上一层白底方格细布作面子,描上花鸟鱼草图案和一表达美好祝愿的短句字样。然后,开始在上面飞针走线、刺图绣景。小小的一双花鞋垫,不知蕴藏了多少女人的心情故事。她们针里藏着情、线里绕着爱,姹紫嫣红,风情万种,情深深意浓浓,针针线线,缠缠绵绵……过去女人绣鞋垫多半是为自己和家人或馈赠给挚爱亲朋。而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商品意识的日益增强,人们开始把…  相似文献   

11.
牛志男 《中国民族》2014,(12):43-49
“我在山顶吹哨子,三省人都听得见。”曾经,侗族猎人们这样自豪地说。 他们所说的山顶,位于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当地侗话叫做“弄三升”,即三省坡。这里是湖南、贵州、广西三省区侗族同胞共同的精神地标和“世外桃源”,也是侗族文化遗存保留最多、最完整和最具特色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阿龙  阿彩 《民族论坛》2001,(6):33-34
湖南省会同县若水镇坡塘村有位年逾七旬的老大娘,在丈夫抗美援朝牺牲后,按当地风俗将丈夫胞兄的长子接为养子,终身寡居。她将侄子视为己出,为侄子家长年累月辛勤操劳。但当她摔伤致残后,却被侄子一脚踢开,而且,侄子还觊觎着她的房产,她只好柱着双拐,走上了艰难的状告侄子、泣血维权之路。  夫抗美援朝捐躯 妻恪守诺言寡居  1930年5月,明芳秀出生于偏远的坡塘村布里田寨。由于父母死得早,母亲改嫁他处,这位才十五六岁的侗家少女挑起了抚养两个妹妹的生活重担。  一次,明芳秀牵着大黄牯牛去犁田,谁知黄牯牛不听使唤…  相似文献   

13.
今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芋头侗寨古建筑群赫然榜上。  的确,她是一段历史的象征与见证,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与展现。  走近芋头侗寨,你会惊羡她有大兵团式的古建筑群和古雅淳朴的民情风俗;解读芋头侗寨,你才能感悟她是在以一种鲜为人知的个性和气势,表述着古朴独特的人文风景和生命奇观──  石碑上的歌谣  从通道县城乘车前往古寨6公里处,开始爬一个高陡曲折的大山坡。车到坡顶,渐入一座狭长的山谷,谷中水声风声鸟声齐鸣,在大山清新的气息中奏成深山的永恒…  相似文献   

14.
郭婧  吴大华 《民族学刊》2010,1(2):91-99,164
侗族习惯法作为一种从远古遗留下来的民族文化,继续影响着侗寨民众的思想和行为。虽然侗族习惯法与刑事制定法之间在定罪和刑罚上的差异导致两者之间存在现实冲突,但是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为维护民族平等、团结、互助,自治地方依据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刑法具有立法变通权,"两少一宽"刑事政策为侗族习惯法提供了法律依据;相对罪刑法定主义为侗族习惯法提供了理论空间,刑事和解制度在侗族地区运用为侗族习惯法提供了实践机遇。  相似文献   

15.
米苏 《民族论坛》2010,(6):12-12
<正>在春日暖阳里,听欧俊楼夫妇以舒缓柔和的语气,悠悠地讲述他们的婚姻、他们的家庭、他们的音乐,真的如沐春风。"假戏"结出了真姻缘这里山清,水秀,景美,人纯,歌甜。欧俊楼和杨焕英夫妇就生长在这片土地上——通道侗族自治县黄土乡头寨村。家乡巍峨的鼓楼,秀丽的风雨桥,醇厚的苦酒,动听的侗歌,优美的芦笙舞,伴随着他们成长。  相似文献   

16.
2011年农历正月初二,一条短信发到湖北省民宗委主任谭徽在的手机上,上面写道:尊敬的谭徽在主任:我是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枫香坡茶花山庄的小马,特给您发短信拜年,并向您报喜。去年我家收入80多万元,今年开业第一天就收入两千多块钱。要不是省委李鸿忠书记和您当年给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月29日,农历腊月二十六,恩施市芭蕉侗族乡高拱桥村枫香坡侗寨内热闹非凡。寨子里的男女老少齐聚一堂,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燃起红红的篝火,载歌载舞共庆又一个丰收年。  相似文献   

18.
侗族大歌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定湘 《民族论坛》2005,(10):42-42
侗族大歌不仅是侗族音乐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音乐的瑰宝,踏进侗乡,你就到了侗族大歌的故乡。一、侗族大歌的种类大歌,侗族叫“嘎老”或“嘎玛”。“嘎”即汉语的“歌”,“老”和“玛”在侗语里是同义语,即汉语里的“大”的意思“。嘎老”直译为汉语就是“歌大”,但按汉语习惯说  相似文献   

19.
侗族是华夏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她是以团结、智慧、美德、乐歌、款约为方圆,与自然和谐而共生的一个优秀的传统民族.历史悠久的侗族人分布在广西、贵州、湖南、湖北4省区的38个县区内,侗族人口有28万多人,信仰多元神,例如佛教、道教、土地神、树神、火神、水神、山神、萨神等.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月1日上午,湖北省恩施市芭蕉侗族乡高拱桥村的枫香坡侗寨挂着"山里香"这块牌子的农家小院,显得格外热闹。这户人家的主人冯兴超夫妻俩正忙得不亦乐乎,他们选择了今天杀年猪,并邀请了几位特殊客人,共同庆贺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恩施州民宗委主任向国成是今天的特邀嘉宾,记者随向主任一同前往。当我们一进农家小院,冯兴超的妻子刘美就给我们递上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