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经》里“之”字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在三百零五首诗歌里,共出现了一千零三十九次。一个“之”字在一本诗歌集子里出现这样多次,这在古今任何诗歌集子里都是罕见的。《诗经》里的“之”字不仅使用得多,而且用法相当复杂。从词性上看“之”字可以作代词、助词、动词和介词;从句法功能上看,它可以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兼语,并能同其他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组合成介词结构在句子里充当状语等。  相似文献   

2.
〈古谣谚〉主要辑录了自先秦至明代的谣谚.该书为人们考察一些古代语言现象的演变提供了很好的语料.书中的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吾"、"余"、"予"、"侬".其中,"我"使用的数量最高,"吾"排第二,其余依次为"子"、"余"、"侬".从句法功能看,〈古谣谚〉中"我"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同位语、兼语;而"吾"只用于主语、定语;"予"既可作主语,又可作宾语和定语;"余"可作主语、宾语、定语、兼语;"侬"只是作定语和介词"为"的宾语.从称数来看,"我"、"吾"单、复数都有使用,"余"、"予"、"侬"则多用于单数.本书中,"我"字的句法功能不管是使用数量上还是功能的完备上明显较其他的第一人称代词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3.
晚唐五代时期禅宗文献《祖堂集》疑问句句末语气词既有新兴的,也有沿用的,且主要用于是非问句。新兴的"摩"使用频率最高,用法上不仅相当于"吗",还相当于"吧"。新兴的"聻/你/尼"尚未得到广泛使用。在新兴的语气词的使用速度方面,《祖堂集》要快于敦煌变文。上古汉语就已使用的语气词"耶"、"也"、"乎"在《祖堂集》中的使用频率都较高,"哉"、"欤"、"焉"已呈现消亡的趋势。中古汉语产生的语气词"那"未得到普遍使用,用法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祖堂集》二十卷,南唐泉州招庆寺静、筠二禅师所编语录汇集,长期失传,八十年代初才由日本传网国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禅宗史资料之一。《祖堂集》比较接近五代时期口语,是研究唐五代语言的宝贵资料。日本学者太田辰夫的《中国语历史文法》和志村良治的《中国中世语法研究》都引用了《祖堂集》中的大量例证。①国内学者也作了一些研究,蒋绍愚先生就诠释过其中的一部分词语。②本文也对《祖堂集》中的“了”、“造”、“若子”、“取”、“好”等几个词语试加解释。了王力先生认为,“了”字最初是动词,是终了、了结的意思,这种“了”字东汉时代出现。到了南唐以后,逐步发展为形尾“了”。发展为形尾的标志是,“了”紧贴着动词而且放在宾语的前面,五代大概是形尾“了”开始出现的时期。③  相似文献   

5.
《诗经》里"之"字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在三百零五首诗歌里,共出现了一千零三十九次.一个"之"字在一本诗歌集子里出现这样多次,这在古今任何诗歌集子里都是罕见的.《诗经》里的"之"字不仅使用得多,而且用法相当复杂.从词性上看"之"字可以作代词、助词、动词和介词;从句法功能上看,它可以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兼语,并能同其他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组合成介词结构在句子里充当状语等.  相似文献   

6.
据统计,不足一万六千字的《论语》中"仁"这个字先后被提到一百零九处之多,可以说仁爱思想是儒家哲学的基石。"情商"中,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这就需要对他人有"仁爱"之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仁"同样也是培养与提高情商的基石。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按照《说文》的解释,"仁"字,是会意字,从人,从二,是亲的意思,也就是说表示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成书于南唐保大十年(952年)的禅宗文献《祖堂集》,口语化程度很高,主要记载禅僧们的机语问答,疑问代词非常丰富。其中"什摩"出现1049次,作定语529次(占总次数的一半以上),作主语仅1次。从语义功能看,作定语的"什摩"有疑问和非疑问两种用法,其中疑问是"什摩"的典型用法,非疑问是其引申用法,二者共存于《祖堂集》中。作定语的"什摩"表疑问占多数;非疑问用例不多,以反诘为主,大多保留到现代口语中;虚指、感叹用法最少,在《祖堂集》中刚刚萌芽,主要是这些用法的疑问功能较弱,虚化程度不高,不会高频出现于早期文献中。  相似文献   

8.
安岳方言存在大量的"X到"类词语。从词性看,"X到"类词语可作副词与动词;从句法成分看,"X到"类词语可在句中充当谓语和状语;从使用频率看,"X到"类词语涉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X+到"类词语在安岳方言中的语义丰富,口语色彩浓厚,使用广泛。本文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价值等角度来分析安岳方言中的"X+到"类词语现象。  相似文献   

9.
"底、之、者"构成近代汉语名词化标记的系统,借鉴现代汉语名词化标记的概念,对《祖堂集》中三者的语法功能和分布的情况进行比较,研究近代汉语助词"底"与现代汉语"的"的语法功能和意义,探讨"底"过渡为"的"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汉语大词典》关于"叉手"一词的三个义项:1.两手在胸前相交,表示恭敬。2.抄手。两手交笼于袖内。3.佛教的一种敬礼方式。两掌对合于胸前。胡氏与汪氏以及《汉语大词典》的释义,是否各有得失?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讨论。《祖堂集》成书于公元952年,由五代南唐泉州招庆寺静、筠二禅师编修,其中的许多原始材料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才开始为中国学者所重视。《祖堂集》将"叉手"与"合掌"对举,分别代表僧俗两家礼仪。从对"叉手"一词使用情况的调查,我们发现"叉手"一词至迟在唐末五代就用来表示我国很早就有的拱手礼,其基本手势是两手相握,左手在上、右手在下。用于见面、作别或者答话、问话之前所行之手势。在西晋,与"叉十指"一起被汉译佛经借去对译印度的"金刚合掌",从而在佛教典籍中使"叉手"一词具有"两掌对合于胸前,微微交叉手指"的佛家义。而"叉手"一词在世俗生活使用中具有了"才思神速"的典故义,并衍生出两手意相交以表达轻松自在情趣的意味。同时"叉手"还是建筑上的支承构件,即民间俗呼之斗拱。《汉语大词典》第三个义项说的就是佛家的"叉手"义,然尚可添加"微微交叉手指,即印度佛教之'金刚合掌"之语。而其第一个义项"两手在胸前相交,表示恭敬",所言即为"拱手"礼,惜乎其说之不详,应当补充"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亦即民间之拱手"。同时从《祖堂集》中僧人所行的"叉手"礼实为"拱手"礼,表明至迟在唐末五代时期,"叉手"的方式已经与拱揖相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祖堂集》中出现的唐代新复音词汇单位与《汉语大词典》作比对分析,从义项设立的角度来探讨《祖堂集》词汇研究对辞书编纂的意义和作用,以期能对唐代文献的阅读和词典的编纂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祖堂集》中出现的唐代新复音词汇单位与《汉语大词典》作比对分析,从词目收录的角度来探讨《祖堂集》词汇研究对辞书编纂的意义和作用,以期能对唐代文献的阅读和词典的编纂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字润之(一作润芝),早年他撰写文章时,"泽东"、"润之"常缀作笔名,如《湘江评论》上的多篇文章就以"泽东"为笔名。"二十八画生"(因繁体"毛泽东"三字共二十八画)是毛泽东最有特色的笔名。1915年他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写《征友启事》首先署用,与纵宇一郎(即罗章龙)互酬诗作及在《新青年》上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皆署此名。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教材中都有方位词论述。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方位词论述的特点是:定位准确,次类划分细密,例词数量多。不过,该教材的方位词论述也有一些可以商榷的地方。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现代汉语中的方位词是如何划分出来的,"往×"、"之×"、"以×"是不是方位词,方位词跟处所词的关系,方位词组跟偏正词组的关系,都值得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5.
语法和韵律的关系表现之一是韵律对语法的征服,比如"而立"从构词法无法解释,又如"从中"、"按说",介词不能单独出现,必须是悬挂的。韵律对语法的征服可以使非法变成合法,韵律也可以使合法变成非法,比如"V+N",一般是单音节动词+双音节宾语,但是"读报"(√),"阅读报纸"(√),"阅读报"(×)。某种程度上,书面语实际上就是韵律控制下的组词造句法。  相似文献   

16.
梁代陶弘景的《周氏冥通记》是重要的道教文献。该书卷一云:"亲属道义,赍其上果,要往看之。"清代黄生《义府.冥通记》:"道义,谓同事道法之义友。"《汉语大词典》采用了黄氏之说。然以《中华道藏》及其它文献来看,"道义"无此义。在中古吴方言中,"友"和"义"读音相近,抄刻道藏经典的茅山道人受方音影响,把"道友"误写为"道义",黄生又对此"道义"牵强解释,《汉语大词典》则原封照抄。对《周氏冥通记》中"道义"一词的考辨,能为今后研究《义府》和修订《汉语大词典》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7.
《暗算》是麦家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包括《序曲》、《听风者》、《看风者》、《捕风者》四部分,获第7届茅盾文学奖。小说描写了阿炳、黄依依、陈二湖、韦夫、林英等人的故事,反映了"听风"的艰辛,"看风"的残酷,"捕风"的危险,展现了在看不见的战线上一群特殊人的特殊生活,歌颂了那些为国家安全事业而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及其坚定、高贵的人生信念;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命运无常、"性"与生死等人类的基本问题的独特思考。小说塑造了阿炳等个性鲜明、内涵丰富的人物形象,结构别具一格,语言口语化、哲理化,"高强度"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情节跌宕起伏,叙事方式精妙。  相似文献   

18.
英汉典型致使移动构式认知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构式语法角度出发,英语典型致使移动构式"NP1+VP+NP2+PP"和汉语典型致使移动构式"NP1+把+NP2+V+PP"在句法、语义、语音、能产性、论元实例化模式及句法语义联接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句法上,前者是"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而后者是"主语+把+宾语+谓语+宾语补足语";语义上,前者表达"致使者发出致使力作用于被使者,致使被使者移向/移到某地"之义,而后者表达"致使者针对被使者发出致使力,致使被使者移向/移到某地"之义;语音上,前者动词不受音节数量限制,而后者动词大都是单音节动词,某些双音节及三音节动词不适用于它;能产性上,前者比后者能产性高;论元实例化模式上,前者属于直接实例化模式,而后者属于共同实例化模式;句法语义联接上,两者句法元素和语义论元的联接方式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9.
动宾式惯用语以三字格为主,但也存在少数的四字格、五字格。着重从语法结构上来分析动宾式惯用语谓语和宾语的结构特点,其谓语分别由单音节、双音节和叠音动词充当;宾语分别由名词、名词性短语、单音节词重叠形式、带后缀的词语充当。  相似文献   

20.
以《礼记》为研究语料,采用穷尽式定量统计的研究方法描写了"与"在该典籍中的介词用法,根据语义对其用法进行了分类分析,考察其句法结构及语序,归纳其介词结构使用的语法格式,总结出"与"作介词在《礼记》中的使用特点是以充当状语占绝对优势。但《礼记》中还出现"与"字介词结构做补语的用法。通过与相近时期专书"与"的介词研究进行比较来看,《礼记》"与"介引的语义类别趋于减少,且《礼记》的语言相比较而言更为严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