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试论陈亮     
一陈亮(一一四三年——一一九四年),字同甫,号龙川,浙江永康人。他是我国南朱时期杰出的法家思想家,词人,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公元一一二七年,北宋王朝被北方女真族奴隶主政权金朝所灭,昏庸无能的高宗赵构南逃,在临安(今杭州)建立了南宋政权。陈亮生活的南宋,是一个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非常尖锐的时代。北方金人继续不断地发动掠夺性的侵略战争,他们占领了黄河以北,又向淮河  相似文献   

2.
陈亮(公元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浙江水康)人。他不仅是南宋的哲学家、政论家,而且还是南宋中叶以后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派的重要人物。他的词作,据唐圭璋先生所编的《全宋词》,共有七十四首。在陈词中,有近二十首抗金词,数量虽只占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但却是陈词的精华所在,最能体现作者的精神风貌与艺术特色。下面试就陈亮的抗金词,作一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3.
陈亮是我国南宋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的政治思想的一大特点就是高度重视人才。在他的许多奏议、诗文、书信中都大量谈到人才问题。有些真知灼见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陈亮人才观的产生和对人才重要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陈亮(公元一一四三——一一九四年),字同甫,南宋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地主阶级的思想家、文学家。《宋史》称他“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陈亮生当女真贵族入侵,河山残破的南宋时期,早在青年时代,他就非常关心国家大事,自称“独好伯王大略,兵机利害,颇若有自得于心者。”(《陈亮集》卷之五、《酌古论·酌古论序》)他深刻地分析了宋金对峙的形势,为南宋指出一条自力图强、战胜敌寇  相似文献   

5.
论陈亮的商业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陈亮的商业思想方如金,陈国灿陈亮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自少即有“驱驰四方之志”[1],及长则更以兴国强国为己任。看到当时国家与民族危机日益加剧的严峻形势,他忧心如焚,以一介书生先后五次上书宋孝宗,呼吁南宋统治者放弃苟且偷安的想法,发愤图强,重振...  相似文献   

6.
陈亮的人才理论是他运用“实事实功”的唯物主义哲学观点深入研究历史、观察现实的思想结晶。本文拟对陈亮人才观作一初步探讨分析。 1 众听熟知,南宋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获得高度发展的时期,与此同时恰又存在着严重的内忧与外患,特别是宋金之间的民族矛盾尤为尖锐。南宋王朝自高宗“绍兴和议”后,一直奉行民族投降主义政策。孝宗主政,颇想有所作为,然而北伐失利,使和议复成。以后,南宋王朝又陷入长期苟且偷安的局面。社会习安既久,士大夫阶层拱手清谈,徒言“性命”,宴安江沱,萎靡困顿,终不以国计民生为虑,以致出现了“人才日以凡下”的严重人才危机。陈亮以思想家特有的敏感与卓识,觉察到了这种令人痛心的事实,认识到民  相似文献   

7.
陈亮(1143年—1194年)字同甫,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县),是南宋著名的进步思想家.在陈亮留下的著作《龙川文集》(三十卷)中,主要是谈政治、军事和哲学问题,很少专讲经济的文章.但是,经济是政治、军事的基础,一个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人, 在纵横驰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历史上,爱国主义的思想家不乏其人,南宋的陈亮(公元1143—1194)就是杰出代表之一。作为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陈亮不仅能在朝廷积弱不振、民族矛盾尖锐之时表现出“为社稷开数百年之基”的爱国主义积极倾向;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及活动同其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解释和论证他的政治态度和政治活动,从而使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具有更深刻的思想深度、更进步的社会意义、更广泛的政治影响。慷慨而不轻狂,深沉而不消极就是陈亮思想的最大特色. 本文试就此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 陈亮(公元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浙江永康人。《宋史·陈亮传》说他“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下笔数千言立就。”陈亮写过大量的政论和诗词,他的词。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传统,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珍品。本文拟对陈亮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以及在宋词发展史上的地位作一论析。一陈亮的词,数量虽少,却很精粹。其中不少篇章,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达到了很高的成就。豪气淋漓,高腔镗鎝,是陈亮词的主要特色。陈亮所处的时代是民族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当时北方半壁河山为金人所统治。南宋朝廷岌岌可危。广大人民和爱国志士义愤填膺,要求保卫疆土,收复失地。但是南宋王朝却苟且偷生,偏安江左。对外奴颜卑膝,屈辱求和;对内压制排斥、摧毁打击爱国志士。在这种情况下,陈亮虽属于草野,六达帝庭上书,力排众仪,倡言恢复“为社稷开数百年之基”,却终因投降派的阻挠而  相似文献   

10.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浙江永康人,是南宋时期的著名法家。处在南宋这样一个丧权辱国,偏安江南的时代,他力主以法治精神改革时政,以便实现抗金复国,统一北方的崇高目标。他一生正是为此呕心沥血,表现出他是一个坚定的爱国主义者。也正为此,他敢于对当时极其腐朽反动的意识形态——程朱理学,进行无情的揭露,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正气凛然,突出地表现出他是一个战斗的朴素唯物论者。不仅是他的奏疏、书信等散文,处处充满这种战斗的激情,他的诗词,也是抒发其“平生经济之怀”(叶适《书龙川集后》),在词史上是独放异彩的一页。选注和研究陈亮诗文,是一项光荣的战斗任务,对于深入开展批林批孔,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由于我们水平很低,选注中会有不少的缺点和错误,现将部分初稿刊登出来,主要是为了广泛征求工农兵和专家学者们的批评意见,以便改正。  相似文献   

11.
陈亮(1143—1194年)字同甫,号龙川,浙江婺州(今金华)永康人。他自幼博览群书,关心国事,喜谈兵略。面对南宋王朝偏安江南、不思进取的政治局面,他曾向孝宗先后呈上《中兴五论》和四次奏疏,力主抗金,反对苟和。他尖锐地抨击当时儒士、权贵和朝庭屈膝求和的既定国策,声称“今世之儒士自以为得正心诚意之学者,皆风痹不知痛痒之人也”;“今世之才臣自以为得富国强兵之术者,皆狂惑以肆叫呼之人也”;“通和者,所以成上下之苟安而为妄庸两售之地  相似文献   

12.
辛弃疾与陈亮作为辛派词人群的主要成员,因心系故国、力言恢复中原而成为南宋以来爱国志士的精神楷模。辛陈二人之交游行迹及相互酬唱被历代学者文人津津乐道,然由于文献遗失,学界对二人定交、铅山之会、考亭之会等重要交游事件之发生时间争议颇多。结合前贤研究成果,通过史料考辨,可以推定辛弃疾与陈亮初识于孝宗乾道六年(1170);第二次会面于江西铅山,事在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第三次会面于福建考亭,事在光宗绍熙三年(1192)。  相似文献   

13.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婺州永康人,是南宋重要的思想家,是崇尚事功的浙东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人们称之为龙川先生。他留下文集39卷,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历史、教育、文学等诸方面的内容。他生活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异常尖锐的南宋,亲眼目睹生灵涂炭、山河破碎的惨状,在年轻时就发愤研究历史,考察古人成败的经验教训,在十八、九岁时就“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对照历史,联系现实,研究了汉、唐强盛的原因,正是  相似文献   

14.
陈亮(公元1143—1194年),字同甫,是我国南宋时期杰出的爱国词人.在赵家王朝推行屈辱卖国路线,投降派当道的黑暗年代,陈亮力排众议.号召抗金救国,为此奋斗了整整一生.他的大量散文和诗词,无情鞭挞了屈膝苟安的主和投降派,充溢着炽烈的爱国热情,不可侵凌的民族自豪感和必然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心.《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决不是一般的送别之作,也不是仅仅含有爱国思想的因素,它是一篇充满激情的,集中反映陈亮爱国思想的壮丽词章.我们先来仔细读读这首词吧:  相似文献   

15.
陈亮作为南宋浙东事功学派的代表,以其独特的道论为基础,提出了道行于事物之间,道不离日用的观点,并进一步阐释了“义利双行,王霸并用”的思想。陈亮“道存于物”的观点对南宋儒学思想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极其鲜明地体现出陈亮思想的学派特征。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近些年以来对南宋浙东学派的研究逐渐深入,而其中的代表人物陈亮所具备的事功思想对于当前社会同样有着影响,本文则是通过对陈亮的事功思想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有效丰富我国古代文化内涵,对如今依然具备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朱熹、陈亮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家。他们在理学上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也产生过较深远的影响。本文不拟全面论述朱、陈思想,只想就他们争论过的有关问题略作介绍和分析。因为前些年不少哲学史家还对这类问题进行不太符合历史实际的论述。例如,有的哲学史著作曾这样概括:陈亮和叶适继承了北宋王安石、张载等人的唯物主义路线,与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唯心主义理学展开了斗争。有的哲学著作又这样概括:陈亮坚持抗战路线,朱熹坚持投降路线,在他们之间存在着抗战与投降的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等等。  相似文献   

18.
陈亮同朱熹关于王霸义利的一场争论,开始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持续了将近三年之久,最终还只是一个不了了之的结局。然而它是南宋思想界一个重要事件,对当时的思想界既搅起了一大波澜,对以后的思想界也具有很大影响。陈亮是一个才气横溢,在生活作风上有些不拘小节的人物。他同朱熹相识,大概是在淳熙五六年(1178或1179年)内。介绍他们认识的是金华的学者吕祖谦。此后二人便不断有些来往。而在淳熙五年(1178),陈亮在写给宋孝宗的一道奏章中,对当时的儒者们作了严厉的批评,写道:“今世之儒士,自以为得正心诚意之学者,皆风痺不知痛痒之人也。举一世安于君父之雠,而方低头拱手以谈性命,不知何者谓之性命乎!”这些话当然会为朱熹所不满。到淳熙八年(1180年)冬,吕祖谦去世了,陈亮在祭吕文中写有“孝悌忠信常不足以应天下之变,而材术辩智常不足以定天下之经”等话语,朱熹闻知之后,更认为这些言论太违背了儒家的伦理规范,过分地离经叛道了。  相似文献   

19.
南宋理学家陈亮认为道(理)是与自然和人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它如同"赫日当空,处处光明.闭眼之人,开眼即是",是人们可以体察、认识的客观存在."王道"、"霸道"是贯通三代和汉、唐以下各代帝王治国的指导思想,从未被"隔断"过,"王霸并用"之论是合乎历史事实的,是治国良策."义理"、"功利"是三代、汉、唐皆有的行为准则,不是对立的,而是并存的,义要体现在利上,利也就是义,"义利双行"缺一不可.帝王治国要"爱人利物"、"生民之利"、"义利双行"才能富国强兵,人民生活安定.在"成人之道"问题上,陈亮主张做人要做一个堂堂正正(即光明磊落)、"推倒一世"、"开拓万古"的"智勇"之士,作一个实事实功的英雄豪杰.陈亮对以上三大问题的观点,是他的"明"思想最直接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是南宋前期的进步思想家,坚持抗金统一的政论家和爱国词人。他同当时以朱熹(1130—1200)为代表、替大地主顽固派妥协苟安路线服务的“道学”(又称“理学”)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在我国史册上写下了精彩的篇章。 关于陈亮的进步思想与当时永嘉事功(也叫“功利”)学派的关系,前人不大注意研究。陈亮一生曾多次到过永嘉(今温州),访问永嘉事功学派的代表陈傅良(字君举)、叶适(字正则)等人,《陈亮集》(即《龙川文集》)中没有留下详细记载,替陈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