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把解决家务劳动的出路放在实现家务劳动的社会化上,这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因为,假如家务劳动的全部或大部分由社会来承担,这必将使千百万人,特别是妇女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从事工作和学习。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还不能把减少家务劳动时间、减轻家务劳动强度的出路仅仅寄托在实现家务劳动的社会化这一措施上。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2.
家务劳动社会化的社会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近30年的社会转型带来的变化之一,就是原本属于私人领域的家务劳动有逐渐脱离家庭,越来越社会化的趋势。检索相关文献发现,对其研究大多停留在经济学意义上的产品价值和社会价值、法律意义上的补偿机制和女性家务劳动的法律保障层面上。而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的也大多停留在家务劳动在家庭成员间的时间分配以及分配模式上。最有创意的当属中山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宁,他从消费劳动和家务劳动社会化的基本特征上进行阐释,但对家务劳动的社会动力仍缺乏系统分析,本文试图弥补这一研究角度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实施以及企业剥离社会职能,国有企业医疗、住房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步伐加快,由企业和单位所担负的福利、生活服务将逐步向社会转移,由社会或社区承担,广大居民群众更加关注和支持社区服务业的发展,从而为社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现代化、家务劳动社会化、消费结构多元化的趋势加快,人们将从繁琐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更加注重高质量的休闲生活和个人的全面发展,对家政服务等社会化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家务劳动是私人劳动还是社会劳动?我认为,由于所有制的变更,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家庭职能和作用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而把家务劳动纯粹看作是个人私事是不妥的。但是,仅仅以此便断定家务劳动是社会劳动还是不够的,因为: 一,家务劳动者所从事的是一种加工性质的劳动,其加工对象、加工数量和产品,是由私人决定的。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其它劳动不同,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所决定,家务劳  相似文献   

5.
目发的劳务市场的形成随着人们对家务劳动社会化的需要,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进城市。在这种形势下,长沙市妇联为帮助部分家庭解决带孩子难、照顾病人难和家务劳动拖累等问题,于1984年5月在长沙市北区文星桥12号筹建了“长沙市家务事务所”,为该市部分在职职工、干部、知识分子及军人家庭(不包括个体户)推荐保姆,解决家务拖累等问题。开始,家务事务所在当地派出所和治安联防队的配合下,工作开展得比较正常,后因无人管理,联防队撤走,慕名而来找工作的农村妇女、象“滚雪球”似地不断增多。他们有的无证明,家务事务所不接洽: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把大好时光过多地消耗在买菜、烹调、洗衣和打扫卫生等上面。人们渴望从繁重琐碎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渴望家务劳动自动化、机械化和电器化,现代社会的发展已为减轻和部份替代家务劳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妇女参加社会劳动,是实现事实上男女平等的必要条件。为了使妇女能集中精力在社会劳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要求实现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和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消除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这些观点,现在已经为人们所普遍接受。但是,在今天的社会劳动(社会劳动不包括家务劳动。家务劳动虽具有社会性,但不属社会劳动的范畴)分工中,还存在不存在合理的、相对的性别分工?要不要提倡社会劳动的两性分工?这种分工对妇女解放和实现男女平等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在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已经提出来,对它进行分析研究,对探寻我国妇女解放道路不无补益。  相似文献   

8.
在一些中年知识分子家庭中,由于家务拖累,影响了夫妇双方集中精力去从事业务工作和自身的发展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女同志应主动“退”下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多操劳家务,让丈夫全力以赴地去从事自己的事业。其理由是: 首先,我国现阶段家务劳动的状况决定了夫妻两个一起上是困难的。家务劳动的主要内容大都是洗刷、烹饪、缝补、  相似文献   

9.
2000年,国务院转发民政部等十一部委《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将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该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和要求,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但在近年来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落实难”的问题,中国的社会福利事业真的难以实现社会化吗?为什么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无法迅速落实,其原因何在?本文通过分析老年社会福利社会化这项社会公共政策在北京市的具体实施情况,研究政府在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应扮演的角色,试图回答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刊1983年第二期刊登了莫晓羱的《对家务劳动的再认识》、王格的《家务劳动不是私人劳动》等两篇有关家务劳动的文章后,陆续收到了一些来稿,有的对莫、王二文的观点进行商榷,有的则对家务劳动的性质以及解决家务劳动的途径等提出了进一步的看法,现摘要刊登四篇。  相似文献   

11.
近十几年来,俄罗斯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所有这些变化都触及俄罗斯社会生活和思想领域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两性之间的关系.俄罗斯和西方的学者们所作的研究表明,当代俄罗斯社会出现家务劳动分工和家庭内部关系平均化趋势时,过去家庭内部夫妻家务劳动分工中严重的不平等现象减少了,而夫妻二人共同承担家务劳动的现象日趋普遍.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女性就业率和职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隐含在这种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人们的社会、心理因素发生了很大变化,而绝不仅限于经济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社会学漫画     
这幅漫画反映出妇女家务劳动之苦,即使在休息日,也要为此使出三头六臂的解数来。现在,有不少文章、不少理论观点都把家务劳动看成是妇女解放的对立物和很大障碍,这似乎可以研究。在可以预见的岁月里,家务劳动很难消除,不能否定,只能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家务劳动的效率,减轻广大妇女的负担,使烦人变为愉快。  相似文献   

13.
不久以前,四川省妇联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同志,在自贡市、内江市、德阳市、达县地区、万县地区对1544名城乡已婚妇女进行了家庭情况的抽样调查,发现有49.3%的城市家庭主妇和18.9%的农村家庭主妇认为最苦恼的事是家务劳动繁重。我们重点对自贡、内江、德阳三市各行各业的352名已婚女职工做了家务劳动现状的分析,发现她们每天人平均家务劳动时间是4.42小时,其中,中年妇女的家务劳动时间比青年、老年妇女长,平均每天是5.22小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错综复杂,试从社会化的视角多维度剖析青少年的犯罪根源。笔者认为,家庭、学校、社会等社会化机构自身的变异,社会化机构对青少年进行社会化时存在内容片面性、手段复杂性和不当性,以及社会化大环境的变迁是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孙晓冬 《社会》2018,38(5):214-240
在市场劳动领域的性别隔离程度快速下降的时代,是什么因素使得传统主义的家务劳动性别分工模式得以延续?既往研究将原因指向性别差异依旧明显的个人收入,但学界在收入对家务劳动分工的作用机制与作用方向上存在明显争议。通过对CGSS2012数据的考察发现:妻子对配偶经济依赖的下降会减少其家务劳动比例,二者关系不受个人及配偶绝对收入的影响;配偶绝对收入的加入使得经济依赖与丈夫家务劳动比例的联系从线性负相关关系转变为倒“U”型曲线关系。上述发现对于理解当代中国社会收入与劳动性别分工的关系提供了更为准确与具体的证据,并预示了一种不同于已有理论与经验研究的联系性机制与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16.
构建养老服务保障制度框架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民政部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特别是近年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以来,我国的养老服务事业迅速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养老服务需求压力日益加大的背景下,必须深化认识,积极构建养老服务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17.
法国左翼思想家高兹赞同马克思主义关于妇女解放的先决条件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劳动中去的观点,主张家务劳动是家庭劳动也是社会劳动,有社会和经济价值,男女以至整个社会应一起承担.高兹的女性观别开生面地探讨了女性与家务劳动的关系,为今天中国女性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8.
信息与资料     
《社会》1992,(1)
发展中的中国社区服务家务劳动社会化的强烈呼声,促使政府部门介入社区服务。从1983年起,民政部门开始酝酿城市社会福利工作的改革。过去单位外的社会福利事业,主要有政府民政部门所办的为儿童、无子女老人、残疾人等服务的福利机构,基本上不面向居民的生活服务。改革中,由政府直接推动,社区服务开展起来。社区服务主要由政府驻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内自治性的居民委员会承办,街道办事处管理。服务的内容包括:为老年人服务的机构,如活动室、婚姻介绍所;为儿童服务的,如托儿所、儿童活动站;为残疾人服务的如福利工厂、生产组等;安全治保工作,由居委会成员轮流值勤;清扫环境;民事纠纷调解;兴办小型服务业,如卖零星百货、饮食的小商店、自行车停放场、缝补店;以及传达和  相似文献   

19.
一、多功能中心城市一般都以第三产业为主导 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是:作为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创造有形产品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制约着第三产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水平;而第三产业又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各种服务,为发展商品经济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化生产迅速提高,客观要求第三产业提供更多、更好、更全面的服务。这必然导致资金、资源、设备和劳动力迅速向第三产业转移。因此,世界各国国民经济三次产…  相似文献   

20.
於嘉 《社会》2014,34(2):166-192
通过分析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本文考察了中国城乡已婚女性家务劳动时间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已婚女性的工作时间与绝对收入的增加可以显著地帮助她们减少家务劳动时间。此外,本文检验了女性的相对收入对家务劳动时间的影响在城乡与地区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城镇地区女性相对收入的增加可以帮助她们持续地减少家务劳动,而农村地区的女性受到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无法持续地利用相对收入的增加来减少其家务劳动。通过将调查数据与市级统计数据匹配,本文进一步发现,在农村地区,现代化水平的不同会造成女性相对收入对家务劳动影响的地区差异。在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女性相对收入对家务劳动的议价能力较强,而在现代化程度较低的地区,这种议价能力更容易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