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飘》是美国的一部场面宏大的描写南北战争的经典小说,卫希礼是这部名著中的主人公之一,他温文尔雅,多愁善感,具有“诗人”的特质,通过比较我们不难看到,卫希礼和中国遗民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生不逢时的悲剧命运;誓死守卫家园的忠贞品质;永远生活在旧梦中的生存状态。所不同的是,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道德评价体系不同,美国的卫希礼被塑造成了虽然温柔敏感,但是懦弱无能的形象,而中国的遗民,无一不是道德高尚、不食人间烟火的“硬汉”。  相似文献   

2.
不少评论家认为:女权主义战士汤亭亭所著的《女勇士》中所有的女性都是勇士.也包括“无名女人”与“月姨”也都是正面的女勇士形象,她们的沉默、死亡、发疯都是一种反抗的表现,是女性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我认为这两个人物更多的是对书中另外四个真正的女勇士的反衬。  相似文献   

3.
秦晖、苏文著的《田园诗与狂想曲》(以下简称“秦著”)是一部对中国国情认识极为透彻的学术专著,与其称为“田园诗与狂想曲”,不如说更象一部交响曲、一部中国的命运交响曲!笔者与作者素昧平生,但笔者为书中所体现的强烈的责任感、宏富的学识、科学的态度、求真的勇气所震撼。就马克思青年时代的德国而言,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就现代中国而言,虽然封建社会已经结束,而对封建本质的认识,则是其他一切认识的基石。秦著正是从封建本质入手,打开了认识中国社会之门,而这一本质同样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即…  相似文献   

4.
“與”字为“譽”字的初文,本义是赞誉,造字意图源于对战争中胜利场面的描述,是对抬起、举起勇士的欢呼场面的刻画。“與”字和“与”字是繁简关系,“与”是“與”简省而来的,“ ■”、“■”是“与”的较早写法,“与”字的写法来源于“牙”字字形隶变过程中的异体写法。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使中国农村和农民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不断涌现的“能人”受到文学界高度关注。不同文本赋予“能人”不同内涵。纵观新时期农村小说,“能人”形象主要有三类:生存型“能人”、商业型“能人”、政治型“能人”。他们个性突出,头脑精明,进取心强,最能彰显农民的奋斗精神。“能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力军,其生存史和奋斗史就是一部农村发展史;“能人”形象为当代文学画廊增添了无限风光。  相似文献   

6.
“汉子”的本义是身强力壮的男人,引伸义是行侠仗义的勇士。汉子者,即如梁山泊中武松、鲁达、杨志等一干英雄豪杰那样:疾恶如仇,不畏权势;为民除害,舍生忘死;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经如此演化,“汉子”一词的涵义即为“好汉”。  相似文献   

7.
“赛马登位”是伟大的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一部,故事围绕着谁来当岭国国王的问题,通过赛马,展开了岭国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它不象《格萨尔王传》其他以“宗”或以“战”命名的部本那样,有千军万马惊心动魄的鏖战场面,和英雄为国捐驱的悲壮情景。它的整个故事基调比较轻快,语言也多以取笑逗趣、诙谐幽默为主。而且还采集了  相似文献   

8.
《阅读与作文》2007,(10):16-18
《考试前》一文,小作者对全班同学考试前十分钟“临时抱佛脚”式的突击复习场面进行了精彩的描述。文章既铺开面写整个教室紧张的气氛,又聚焦个别点特写某一位同学的出奇表现。这样“点”、“面”结合来写,可以说深得场面描写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又称《命运交响曲》是一首壮丽的充满英雄气概的篇章 ,它反映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人们欲以斗争赢得自由 ,希望摆脱苦难 ,走向光明的坚强意志和决心。全曲通过两个对立形象之间的冲突 ,表现了光明与黑暗的斗争 ,并最终战胜黑暗的欢乐情绪 ,表达了作者“通过斗争 ,获得胜利”的光辉思想。“命运交响曲”自公诸于世后 ,一直鼓舞着人们进行各种斗争的勇气 ,至今深受广大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演进中,“象”字已衍生为蕴意丰厚的思维范畴。人类的思维过程无不与“象”相关。“象”是事物外型的概括与组合,有法式或效法之意,表征或象征人们对宇宙人生的理解。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都与“象”有关,抽象思维没有完全脱离形象,形象思维也包含有抽象。“象”在思维整体结构中表现为:从物的形象到观念的形象——观物取象;从观念的形象到观念分析——观念抽象;从形象分析到形象综合——综合具象;从已知形象到未知形象——类比想象;从现实的形象到理想的形象——构造意象;从意象到外化的形象——物化显象。“象”字意义的演化,是人类思维进化的缩影,其丰富的蕴意是文化创造的凝结  相似文献   

11.
从文化的角度看,美国主流评论与出版界的商业化运作共同决定了《女勇士》的自传性质.《女勇士》中花木兰的形象反映了第一世界女性主义追求性别平等的旨趣,体现了混合基督教善恶论的美国地缘政治意识,而富有异国情调的故事背景则衬托出花木兰东方“他者”形象.在文学创作和出版过程中,华裔女作家仍处于被动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在《饥饿的女儿》与《好儿女花》两部自传体长篇小说中,虹影主要是从叙述历史、空间叙事与女性叙事的角度展开对重庆 形象的文学性建构。首先,虹影在历史维度上主要书写了重庆南岸饥饿的大饥荒年代与苦难的文革年代;其次,虹影将写作视 阈限定在重庆南岸,并率先奠定一种“幽暗”的叙述氛围;最后,虹影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塑造出了一批在绝望中挣扎、逃离 幽暗的女性形象。虹影基于其“主观经验感受的生活”,构造出一种独特的贫民窟城市形象和独特的贫穷市民形象,这使得虹 影在重庆文学史上刻画出一种独特而个性化的重庆形象——挣扎在生活边缘的城市贫民如何直面“幽暗”,追逐“光亮”。  相似文献   

13.
《左传》是一部记录春秋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状况的历史著作。在春秋战国大兼并的时代背景下,外交言辞、军事战争、君主王权等成为其主要的叙述对象。然而,《左传》在叙事的同时也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胆识过人的勇士形象,并以其言语和行动表现出了他们的忠君、知恩图报、勇武、果敢的生命观和价值观。以《左传》中的这一类勇士形象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描述其对死亡的态度,以及在危机中的抉择,探讨《左传》中这一类勇士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角度解读了汤亭亭的《女勇士》,认为书中多个女性形象——“无名女人”、“疯女人”、母亲勇兰和“我”——体现了女性与自然在符号上、地位上、象征上和经验上的联系,而花木兰这一形象则体现了汤亭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自然与人类,男性与女性是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平等共存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5.
美国当代作家汤亭亭在《女勇士》第二章《白虎山学道》中以中国传统故事中的花木兰为原型,通过融入中西文化元素塑造了一个现代“女勇士”形象,集中展示了她作为华裔作家的跨文化叙事策略。汤亭亭在《白虎山学道》中通过对于圣经、佛教和道教典故的改编和移植,在文本中建构了融汇东西方不同宗教文化的跨文化空间。跨文化空间的构建和“汤氏花木兰”形象的塑造不但在文本想象层面实现了男性和女性的性别对话,同时也传达了作家对于消解现实生活中以男权主导的性别对立模式的诉求。  相似文献   

16.
在国外多种多样的文化产品中,长期以来广泛存在使用中国文化符号的现象.本文以中国民间传说中的“花木兰”形象为切入点,对比分析迪斯尼动画电影《木兰》与美国华裔文学作品《女勇士》中的“花木兰”形象,揭示作为“他者”文化的中国文化符号是如何被运用和重构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的妇女地位与形象崔月华中国的妇女占世界妇女人数的四分之一,因此中国的妇女问题在整个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妇女有广博浩瀚的胸怀,能包容万物,幽纳百川;她孕育了中华民族一代代的精华;她“生而弗有,为而弗特,功成而弗居”。(《老子·二章》)。...  相似文献   

18.
京根儿 《北京纪事》2013,(12):101-103
“外甥打灯——照旧(劳)”“狗挑门帘儿一嘴巧”……歇后语在北京由来已久,并深受北京人的喜爱,挺至曾出现过以北京歇后语为题的相声段子。一前一后,音调押韵,意思照应,义夹杂着北京人生活中特有的幽默,言语中不时露出一两句歇后语,既形象又体现了说话人的机智,短短的歇后语承载了太多北京人的气质。  相似文献   

19.
合唱的指挥对整个合唱的质量和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应处理好音乐作品的横向层次与作品结构、旋律音调两个层面的关系;同时,要发挥出旋律所表现的艺术形式,还要以具体的音乐形象为依据,明确处理和安排旋律音调上的层次,达到最佳的合唱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湘西沅水流域的民间故事中“熊娘噶婆”的形象,与德国民间故事《小红帽》中的“狼外婆”形象进行了比较。首先,从两个故事的起源开始论述,并罗列了“熊娘噶婆”的独特之处;随后通过具体形象和命名两个方面,详细比较了二者形象的不同;最后,本文就“熊娘噶婆”与“狼外婆”分别代表的文化和内涵展开了重点阐述。通过所扮演的角色及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