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九七八年第四期曾刊载拙作《简论鲁迅著作的版本特点》一文,该文比较集中分析了鲁迅在世时著作出版的情况。本文接续前篇,着重分析鲁迅逝世后著作出版之特点,目的仍着眼于从出版史的角度,说明鲁迅著作出版之演变,探讨不同历史阶段鲁迅出版物之风格,进而认识鲁迅著作的版本特点,作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著作《呐喊》和《彷徨》的出版,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其先后出版的版次,在我国现代出版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为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汇编了这两本集子的版本目录,从中可以窥见这两本集子意义之深,影响之大。但由于见闻有限,所列版本犹不完整,所缺之数,为数颇多,冀望读者和研究者补充指正,以求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3.
鲁迅著译的作品是丰富多采的,数量也是十分庞大的。由于鲁迅作品的广泛传抪,鲁迅著作的版本也是种类繁多的。如果从一九○三年在日本东京出版《月界旅行》算起,到现在的七十多年中,鲁迅著作的出版品达三百多种左右。从著作形式看,有全集、选集、单行本、专题汇编,语录,以至手稿影印本,从版本区分看,有初版、重版,也有  相似文献   

4.
鲁迅著译的作品是丰■多采的,数量也是十分庞大的。由于鲁迅作品的广泛传抪,鲁迅著作的版本也是种类繁多的。如果从一九○三年在日本东京出版《月界旅行》祘起,到现在的七十多年中,鲁迅著作的出版品达三百多种左右。从著作形式看,有全集、选集、单行本、专题汇编,语录,以至手稿(井彡)印本;从版本区分看,有初版、重版,也有改版、甚至偷版、盗版之分;从装订形式看,有平装、(?)装、线装等;从出版目的看,有纪念版、(尸一)览版,还有普及版、少儿版等;从文字区分看,则有中文版(如汉文版、少数民族文版)和外文版。同时,还有特殊出版物,如盲文版。总之,从我们接触的材料看,几乎每种著作,少则几种,多的达十多种不同的版本。所有这些都说明,我们在继承鲁迅的遗产方(?),不仅要学习鲁迅的革命思想和战斗(?)神,而且从鲁迅的著作出版物上也十分值得我们重视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鲁迅生前出版的著作是没有注释的,1938年《鲁迅全集》第一版出版时也没有注释。1940年10月,延安解放社在纪念鲁迅逝世四周年的时候,编辑了一套面向青年的《鲁迅论文选集》和《鲁迅小说选集》。为了帮助青年正确阅读鲁迅著作,《鲁迅论文选集》有注释90  相似文献   

6.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先后出版的五十年代版和八十年代版<鲁迅全集>都各是当时鲁迅著作的最佳版本,也标志着当时国家出版事业的最高水平.而在三十多年鲁迅研究的辉煌成就与鲁迅佚文尤其是书信陆续发现的基础上出版的八十年代版,则以其更加完备的内容和翔实的注释成为迄今为止最完美的<鲁迅全集>.近几年来,鲁迅著作的出版,出现了以营利为目的而忽视质量的粗制滥造的混乱局面,有关方面应充分利用人民文学出版社历史悠久、技术先进、人才萎萃、资料丰富的优势,由其负责鲁迅著作的出版,同时对鲁迅著作出版的混乱状况加强管理,以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并保证鲁迅著作的出版质量.  相似文献   

7.
鲁迅著作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学术史和思想史上的经典。1981年版《鲁迅全集》是诸种版本中的权威版本。但随着近二十年来鲁迅研究的长足进展和新资料的整理,重新修订1981年版《鲁迅全集》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从 校勘、注释和内容增补等三个方面谈了对修订工作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把《呐喊》当成鲁迅的第一部著作,其实,还有一部著作比《呐喊》更早叫《中国矿产志》,是鲁迅在留学日本时写的,这是一部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 (一) 《中国矿产志》(附《中国矿产全图》一幅)作于一九0三年至一九0五年间。一九0六年五月十一日由上海普及书局出版。这是我国最先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研究中国地质学的著作。有关《中国矿产志》的广告称赞这部书“搜辑宏富,记载精 。与附刊之《中国矿产全图》,有互相说明,而不可偏废。实吾国矿学界空前之作”① 这扩学界空前之作出版后,在当时受到知识界的赞颂,成为矿学界的…  相似文献   

9.
一九○七年十二月,由河南省留日学生创办的《河南》杂志在日本东京出版。在《河南》出刊期间,鲁迅曾多次为该刊撰稿,成为《河南》杂志最积极的支持者之一。探讨鲁迅与《河南》杂志的关系,对于研究鲁迅早期著作,阐述鲁迅早期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河南》杂志是一个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立场的刊物。《河南》出版前,曾  相似文献   

10.
(四)鲁迅研究的丰收时期 (1949—196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反动统治被推翻,鲁迅研究的政治障碍被排除了;毛泽东同志关于鲁迅的光辉论述广泛传播,深入人心;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鲁迅研究工作极为重视:于是鲁迅研究进入了全面丰收时期。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鲁迅研究列入了国家建设日程。国家出版机构有计划地搜集、整理、出版鲁迅著作,如10卷本《鲁迅全集》(组织鲁迅研究专家作了详细注释)、《鲁迅译文集》、《鲁迅手稿选》等等。国家拨款在北京、  相似文献   

11.
<正>“竹内鲁迅”即日本学者竹内好(1910—1977)阐释的鲁迅,代表性文本是竹内1944年出版的专著《鲁迅》(日本评论社)。《鲁迅》出版四十年之后,到了1980年代,日本另一位鲁迅研究名家丸山升(1931—2006)在其长文《日本的鲁迅研究》中还说:“这是一本时至今日仍被称为‘竹内鲁迅’的对其后的鲁迅研究起着决定性影响的著作。”  相似文献   

12.
20余年来,人们一直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出版的《鲁迅全集》视为权威经典本。随着鲁迅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才发现此版本无论是文本,还是注释,都存在着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仅从校勘和注释的角度,审视与天津报刊有关的鲁迅文本和《鲁迅全集》的注释,举例加以指摘。苛责的目的,是希望真正的《鲁迅全集》经典本早日问世。  相似文献   

13.
读了倪墨炎同志新近出版的《鲁迅旧诗浅说》(以下简称《浅说》),得益不少。鲁迅的旧体诗,是他的战斗武器之一,也是他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它特定的历史背景、灵活地运用典故,其中一些又采取了隐晦曲折的表现手法,因而就不大容易理解。  相似文献   

14.
心灵的交流     
我们在这里向广大读者推荐台湾大学张健教授的两篇文章:《鲁迅的精神与业绩——<鲁迅全集>谷风版序》、《台湾谷风版<鲁迅全集>出版因由》,目的在于进行学术交流,让大陆学人借以了解台湾阅读鲁迅著作和研究鲁迅的一些情况。尽管不是全面介绍,但哪怕一鳞半爪,也是十分可贵的。  相似文献   

15.
<正> 在日本的鲁迅研究者当中,竹内好先生(1908——1977)影响是极大的。他在一九四三年写了一本专著《鲁迅》,一九四四年由日本评论社作为《东洋思想丛书》之一出版,后又改为创元文库版和未来社版多次再版发行。仅以未来社版为例,自一九六一年至一九七七年,就印刷发行了十五次。由此可以看出日本对这著作的重视。自四十年代起,他的鲁迅研究就在日本获得了“竹内鲁迅”的赞誉。这也可见其巨大影响之一端。竹内好的这部《鲁迅》被认为是“竹内好关于鲁迅研究,的一部具有总括性、开创性和代表性的著作”(见陈漱渝:《国外鲁迅研究状况》、《批评家》八六年第二期),涉及到鲁迅的传记、思想、作品以及鲁迅对政治与文学的看法等一系列问题,内容十分丰富。本文只打算把这部著作中《关于作品》一章的主要内容介绍一下,供研究鲁迅的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6.
林振宇 《社区》2010,(17):6-6
林非先生是我敬重的学者、散文家。作为学者,他著作颇丰,已经出版了《鲁迅前期思想发展史略》、《鲁迅小说论稿》、《中国现代散文史稿》、《文学研究入门》等多部学术论著;作为散文家,他创作了《访美归来》、《绝对不是描写爱情的随笔及其它》、《林非散文选》、《林非游记选》、《中外文化名人印象记》等多部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7.
鲁迅研究专家段国超教授,长期潜心研究鲁迅家世及对鲁迅的影响,成果甚丰。1991年出版专著《鲁迅家世》,曾引起国内外鲁迅研究界的强烈反响,认为这是鲁迅家世研究的第一本著作,填补了鲁迅研究的一个空白。1998年,教育科学出版社应广大读者要求将此书再版,这次再版除保留了原有的所有内容外,作者又增补了近年写就的研究鲁迅与周作人、周建人、许广平三人之间关系的文章。增补修订后的《鲁迅家世)共30万字,其内容较初版充盈了不少,校印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是一本厚重的鲁迅研究著作。  相似文献   

18.
《高校社科动态》2005,(6):38-38
明年是鲁迅诞辰125周年、逝世70周年。继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的10卷本和1981年的16卷修订本之后,《鲁迅全集》2005年最新修订18卷本历时4年半的浩繁、艰苦的工作后,现已编纂修订完成,日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1月30日,最新版《鲁迅全集》18卷修订版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举行。新版本中增收了新发现的佚文《重订(徐霞客游记)目录及跋》等24篇;佚信鲁迅致张琴孙等18封,还收入了鲁迅致许广平的《两地书》原信68封等。修订后的《鲁迅全集》吸纳了迄今为止鲁迅研究的最新成果,是目前最为完备的《鲁迅全集》的新版本。  相似文献   

19.
学术动态     
我校鲁迅研究室创办的《鲁迅研究年刊》,是大型的资料性学术文献专刊。在试刊两期之后,从1979年号起,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公开发行。在1979年号上辟有:对《鲁迅研究年刊》的希望、纪念与回忆、鲁迅佚著、鲁迅思想发展研究、鲁迅著作研究、鲁迅生平事迹及其他、鲁迅研究在国外等七个栏目,刊载文章、资料一百六十余篇,约一百余万字。其中  相似文献   

20.
李安宅先生是国内著名的藏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国内美学研究的先驱,1934年出版的《美学》一书系统地阐发了他的美学思想。这部著作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当代美学的转向提供了契机,但它的价值被忽略。本文通过梳理《美学》一书的内容,分析该书的版本源流、编写特点与文献价值,进而重新评价李安宅先生的治学成就与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