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生态批评是一个开放的、跨学科、跨文化甚至跨文明的新的批评方法。用这一全新的视角解读风靡全球的小说《大象的眼泪》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小说中体现出的深层生态学思想和对人类中心论的反思,为当今生态文明思考如何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云南丽江东部,金沙江东岸的永胜县大安地带,旧时被人们称为东香格里拉。这里脚下奔流着清碧秀丽的金沙江,门窗含着四季晶莹的玉龙雪山,山坡上草深林密,溪沟里清泉潺潺,常年绿意悠悠,鸟语花香,小湾子村便坐落在这里。它只有30多户人家百十来人口,包含汉、藏、傈僳、普米、苗、壮等多个民族,他们世世代代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爱与爱交融,小湾子村的人和动物便都生活幸福。这里至今安然生活着獐子、黑熊、野鸡、猕猴、野兔、穿山甲等众多野生动物。红脸猴·黑脸猴见过猴子的人都知道猴子的脸是红色的——一年四季,天天如此。而小湾子村附近的猴子,…  相似文献   

3.
王婷  于涛 《民族论坛》2010,(7):46-47
土家族摆手舞和苗族团圆鼓舞是湘西极具特点的民族民间艺术,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湘西土家族与湘西仡佬人(苗)具有亲缘关系,摆手舞和团圆鼓舞具有"同根异流"的民族特质,这对促进两族人民团结友好,构建和谐社会,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土家族黄连种植为例,探讨中国少数民族地方性生态知识的传承与保护问题,以期开发并运用先人生态智慧,以应对当前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困境.  相似文献   

5.
神农架林区下谷坪土家族乡,有6个村民委员会,42个村民小组,1907户,6700人。几年来,乡党委、政府在省民宗委和林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生产发  相似文献   

6.
猎人与动物婚配型神话是鄂温克族神话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其结构模式的类型、结构要素进行分析,指出人与原型动物婚配型、人与半人半兽动物婚配型、人与人形动物婚配型是鄂温克族猎人与动物婚配型神话的三种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的民间文化生态正遭受着如同自然环境一样的破坏,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和文化多样性的呼声日益高涨,民族文化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理应提至整个国家和各民族的重要日程。通过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对原生态保存较为完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冲击了黄河源区生态系统的脆弱环节,引发了该地区一系列的生态灾变。本文以黄河源区第一县——青海省玛多县为个案,采用生态学和人类学相结合的视角,对其生态环境和藏族居民的传统生计进行了考察,指出藏族传统生计能够有效规避当地生态系统的脆弱环节,实现了生态环境高效利用与精心维护的兼容。从根本上解决黄河源区的生态安全问题,应当重视藏族传统生计的保护、发掘和利用。  相似文献   

9.
驯鹿鄂温克人2003年举行了隆重的"生态移民"大搬迁,引起了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讨论了驯鹿鄂温克人在迁徙与定居之间的尴尬,并对"定而不居"现象进行了历史的和国家政治制度、政策、价值观层面上的分析阐述.如何将饲养驯鹿的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这不仅仅是猎民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民族学所关注的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化背景下,以土家族为主体的唐崖司村村落文化已经历并正在经历着不同程度的转型,但并不是传统文化及其内涵的全部丧失,而是传统因素和现代因素互渗、整合和重构,即正在生成着新的文化传统.本文以现代化为背景,以村落文化的视野,论述了唐崖司村的婚姻、生育、教育方面的转型与变迁问题,探讨了婚姻变迁的内外因及传统与现代在村落文化中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的问题,阐述了土家族民族文化转型中的深刻矛盾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元至清初汉族与土家族文化互动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超 《民族研究》2004,(6):92-100
元至清初是汉族与土家族文化互动剧烈时期 ,土家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以多种方式接触和碰撞 ,这种频繁的文化互动强化了两族间的文化认同 ,密切了两族关系 ,有力地推动了土家族经济、文化的发展 ,促进了土家族的进步。文化互动使土家族地区与汉族地区的联系得以加强 ,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汉族与土家族文化认同的增强 ,对于清初土家族地区改土归流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改土归流的时间、方式和特点。  相似文献   

12.
《布洛陀经诗》虽然已超越"孤雌繁殖"的认识阶段,但却没有完全陷入男性"惟我独尊"的窠臼。其中关于男女祖神并尊的唱颂,以及对妇女地位和作用的某种肯定,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壮族性别哲学的精髓。这些思想是我们在寻求性别和谐发展之道时可以借鉴的。  相似文献   

13.
张媚玲  邹念琴 《民族学刊》2018,9(4):39-49, 108-111
关于泰-傣诸族群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已有了百余年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环东南沿海直至与云南、东南亚相连接区域,且国别区隔明显。对于滇藏缅印交角地区泰-傣诸族群的研究,尚未得见系统、整体性的成果面世。本文拟围绕涉及该交角区泰-傣诸族群的族源、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等三个方面的零散研究进行梳理并加以评述,以期从整体联动性的视野对泰-傣诸族群在滇藏缅印交角区的研究空间做进一步深入拓展,同时,针对后续研究提出建议:族源问题有待进一步廓清;以地缘政治及文明交汇区域为整体历史背景的长时段探究有待开启;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翻译和整理有待深化;小尺度地域空间的微观研究有待推进;开展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 ,大城市回族社区承担着如下一些社会文化功能 :为回族群众提供清真食品和伊斯兰文化空间 ,为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提供城市文化资本 ,促进回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为全国穆斯林提供城市化、现代化的支撑和基地 ,成为连接世界人民和中国穆斯林的“桥梁” ,等等。但是 ,大城市回族社区却普遍存在着回民人口减少、伊斯兰文化后继乏人、面临拆迁改造等一系列问题 ,这使得城市回族社区难以承担它本身应该承担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刘琳  郎维伟 《民族学刊》2020,11(3):98-107, 143-144
历史上川滇黔交界区域苗、彝、回、汉等民族之间不通婚的情况在方志中有所记载,现当代的一些调查资料也反映出这一事实。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族际交往日益频繁,当地各民族之间逐渐开始通婚,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族际通婚现象日益普遍,数量比例呈增长趋势,通婚半径也不断扩大。当地苗族、彝族、回族的族际通婚对象以汉族为主,且存在着民族、地区、性别等差异。从“族内婚”到大规模的“族际婚”,民族政策、外部环境、文化趋同等客观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民族心理这一主观因素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海村是中越边境线附近的一个京族村落,当地人世代以捕鱼为生。哈节是海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而哈节仪式则是当地人建构其族群认同的主要方式和途径。1949年以来,随着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权力对乡村社会生活的渗透,海村哈节仪式的程序、内容和当地人之于哈节的期待,均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7.
程希 《世界民族》2006,(5):30-37
在对华侨、华人的研究中,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一直是基本的出发点和主要的关注点。在考察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时,侨乡是考察和理解华侨、华人“特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参照坐标。这不仅因为侨乡是华侨、华人与中国进行经济合作的主要区域,是海外移民影响祖籍地社会、文化的“独特风景线”,还因为侨乡研究是透视华侨、华人与中国关系的实证性研究。①虽然海外移民并非中国特有的现象,但侨乡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海外移民的产物。一、侨乡的“特殊”意义:正、反两方面的解读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属于移民与移出地的关系,是一种互动的…  相似文献   

18.
为寻求交通运输与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本文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运用相关分析和因果检验发现,货运需求与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强相关性,而客运需求与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9.
马瑞祾  邱富元 《民族学刊》2022,13(12):88-97, 155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智能技术正持续赋能教育的创新与变革,重塑智慧教育这一未来教育的新范式。首先,本文阐释了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智慧教育的基本内涵和育人格局。其次,以四川省凉山州作为民族地区的推普典型,分析其语言教育和教育信息化现状,探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智慧化发展的现实机理。最后,文章基于系统思维和协同理论,通过理念、模式、教师、环境、资源、评价六要素的创变来构建民族地区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智慧教育体系,从而助力乡村振兴和铸牢各族同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20.
王晓惠 《民族学刊》2022,13(1):12-19, 132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推动具有共同性的国家通用语与具有差异性的民族语言和谐共存、协调发展。基于对河池、百色两地的民族地区语言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沿着“国家通用语和壮语均衡发展、倡导多语多文化共同繁荣”的语言文字发展思路,提出民族地区语言治理方案为:其一,精细化开展推普工作,彰显推普工作的广度、深度和温度;其二,固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社会地位,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语言,具体包括:用政策法规固化壮语等少数民族语言的社会地位,在母语地区和民族聚居区营造民族语言使用的环境;在广西少数民族群众比较集中的地区开办实施双语教育的幼儿园、小学以及中学;加大少数民族语言宣传力度,开发人性化的多种语言文化服务,发展语言产业。研究结论旨在为我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地区语言治理方案贡献广西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