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题展示】24.作家刘心武在《从一个微笑开始》一文中写道:"地球上的生灵中,唯有人会微笑,群体的微笑构建和平,他人的微笑带来理解,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忘记微笑是一种严重的生命疾患,一个不会微笑的人,可能拥有名誉、地位和金钱,却一定不会有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  相似文献   

2.
它像清溪,滋润心田,它像长河,碧波盈盈; 它像湖泊,温和恬静,它像大海,博大深奥。--题记那是一个晓雾弥漫的清晨,我和朋友在公园晨跑。朋友很"奇怪",他对每个经过身边的行人都会轻轻一笑,我很纳闷儿,他似乎看出了我的不解,笑着说:"我对别人微笑,别人也会回敬我微笑,这样我幸福,他快乐,为什么要那么吝啬呢?留一缕微笑不更好吗?"  相似文献   

3.
拉长幸福     
前不久,老伴的一篇稿子获了奖,稿费加奖金一下领了300元。为了表示祝贺,我亲自下厨烧了几个她最爱吃的菜。老伴品尝着我为她烧的菜,不停地说好吃,脸上挂满了幸福的微笑。  相似文献   

4.
快乐是一种心态。拉伯雷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诚哉斯言!知足常乐。人的不快乐,常常是由不满引起的,如果放低欲望,减少需求,快乐自会"水涨船高"。一位哲学家不小心掉进了水里,被救上岸后,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呼吸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后来,他活了整整100岁。临终前,他微笑着重复那句话。其实,活着就是巨大的幸福和快乐,我们应该惜福知足啊!  相似文献   

5.
喜怒哀乐是每个人都有的表情,可是在深圳有一个初中都没毕业的穷女生,却异想天开地想开家"微笑吧",并靠卖"微笑"发财致富,很多人都说她是想钱想疯了,是痴人说梦。一年过去了,她的梦想竟神奇般地实现了,不仅店面越开越大,而且靠卖"微笑"狂赚百万,那么她究竟是怎么成功的呢?  相似文献   

6.
安宁 《今日南国》2005,(24):43-43
第一次看见儿子挽着晓竹亲亲密密地走进家门的时候,她的心里就有一阵接一阵的恐慌,浪似地袭过来。就是这样一个美丽温柔、娇小可人、称之为女人都有些勉强的女孩子,只用一丝微笑,一个眼神,一声娇嗔,便将她守护了20几年的幸福和依靠,给倏地夺了去。  相似文献   

7.
一、"幸福"的起源首先,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刘朋博士从历史和哲学角度探讨了古今中外的幸福观。(一)幸福思想史探源从中国来看,我们可以把历史上的幸福观大概归结为儒家、道家、释家三种。儒家认为人追求的不是简单地幸福而是成为"圣人"。圣人行事"不逾矩",却又合乎道。  相似文献   

8.
对庄子幸福思想的研究,不能受《庄子·至乐》的影响,粗略地将其等同于快乐与幸福。幸福是快乐的基源,快乐是幸福的具体体现。庄子重视的"福"即幸福,其贡献不在于对幸福的直接论述,而在于对幸福指数或幸福适宜度即"宜"的提出,在"宜"通"仪""谊"的层面,庄子的"宜"完美地演绎了实现幸福所需要的行为的合理性以及遵循规律而行为的必要性,不仅深化了幸福思想的主题,还构建了自身幸福理论的独特框架,这是迄今仍被忽视乃至无视的盲点。盘活庄子"宜"的幸福的独特因子,是提供21世纪人类幸福指数的可供选择的文化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9.
没到巴黎之前,朋友说,作为世界艺术之都的巴黎,看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只需要到街头看看人们的脸就可以了。如果这个城市人们的脸上都带着微笑,神情祥和,洋溢着幸福,那么,就可以说这是一个幸福指数很高的城市。我曾经在世界艺术之都巴黎呆过一  相似文献   

10.
密尔通过引入"幸福"概念对边沁的学说进行了修正,并较为充分地证明了幸福的唯一欲求性,同时回应了对幸福的不可实现性及不重要性的两类指责。但其幸福理论内部存在着许多冲突与矛盾,如:"幸福"概念的泛化;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的不可对接性及功利主义立场的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11.
关于幸福的真谛,人们到现在也未达成共识。对这一历久弥新的话题作进一步的探讨,从痛苦的消除、对于物质的追求、获得人生的"真爱"和心灵的满足这四个方面分析,是无法完全获得幸福的真谛的。从人的本质角度分析,幸福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这一定义较为全面地体现了幸福的真谛,对于当今"幸福社会"的构建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德性幸福的主体之维上,荀子更多地把普通人可以企及的君子人格作为幸福的主体,由成人之道塑造德性人格进而实现德性幸福。在德性幸福的规范之维上,荀子更加重视外在的礼乐制度的功能,强调通过礼乐对大众的行为矫正、情欲调节进而实现德性幸福。在德性幸福的实践之维上,荀子具体地提出了"积善"、"注错"等可操作的道德实践,由切实可行的道德活动锤炼德性、实现幸福。主体之维、规范之维、实践之维以"成人"为中心构成德性幸福的实现路径,德性人格与德性幸福内在相通。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职业幸福?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概念和标准。对多数人来说,回答并不甚为难,犹如画家物我两忘地画画,歌唱家幸福地唱歌,创作家忘情地创作,许多人都在工作乐趣中享受着简单的职业幸福。有的人认为能够找份稳定的工作,哪怕工资待遇少点,算是种"安逸"的幸福;也有的人为了解决目前的生活困境,打打临时工,却是一种随手可得的幸福;还有的人幻想  相似文献   

14.
终于如期地看完了《窗边的小豆豆》,脸上掠过了一丝丝的微笑,心里却多了一分焦灼的愁惘。也曾不止一次抑制不住内心激动而落泪,为大教育环境里有这样一位竭力于教育事业的小林校长,为小豆豆他们能在充满人文关怀的环境里学习而幸福地落泪,为有这么一群善解人意的好孩子而惊讶不已。于是真想找一片属于孩子的晴空,让孩子们也能在这片晴空里徜徉。但是内心深处却隐隐作痛,眼前又情不自禁地浮  相似文献   

15.
作文题目微笑是那样神奇。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他人的微笑迎来理解,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忘记微笑是一种严重的生命疾患,一个不会微笑的人可能拥有名誉、地位和金钱,却不一定会有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他的生命中必有隐蔽的遗憾。请以“微笑”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要求:①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微笑是人类最美丽的表情。她是以自信架起的希望灯塔,是弱小者手心的一片爱的阳光,是乞食者心中的—块甜美的奶酪,是冷淡者融化冰山的熊熊烈火。无论你是经受着风吹雨打,还是沐…  相似文献   

16.
正曾几何时,在媒体的带动下,社会兴起了对"幸福"的热论。那么,什么才是"幸福"呢?词典将其定义为"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现代将其简单概括为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满足感。也就是说,幸福,是一种感觉。实际上,"幸福"一词最早来源于中国古人的"五福"说,《尚书·洪范》将"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五者齐备视为"福"。即幸福的人,必须长寿、富足、健康安宁、有美好  相似文献   

17.
千千 《可乐》2010,(12):18-19
画廊邂逅 1980年12月8日晚,约翰·列侬结束工作回家。天上下着雨,气氛有点忧伤。行至寓所门口时,他看见妻子大野洋子正笑容满面地站在门口。他的脸上绽放出幸福的微笑,正要迎上去,突然听见有人叫道:“列依先生。”他一回头,一名穿黑色雨衣的男子举枪对着他,一颗子弹飞快地穿过他的胸膛,随后是第二发、第三发、第四发……  相似文献   

18.
在加拿大多伦多士嘉堡,有一座新颖别致、充满欢声笑语的养老院,这就是堪称"北美华裔老人之家"的颐康老人中心。一进入这里,你就会感觉非常舒畅、温暖,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中心的每一个人,从院长到社工,至饭堂服务员、清洁工人等等,不管认不认识,碰了面都会主动向你问好、微笑。那笑容里带着关怀、体贴与希望,驱逐了寒冷与孤寂,让居住在此的老人们心中充满了幸福。这个老人中心,是华人王裕佳牵头创办的。  相似文献   

19.
詹勇 《山西老年》2012,(6):14-14
回顾这些年感动过我们的"小人物",从白方礼老人蹬三轮车捐资助学的背影,到只会写5个字的"三嫂院士"登上讲台接受荣誉,再到"微笑哥"绽放烟花一样的笑容,一个问题挥之不去:为什么普通人的幸福瞬间总会如此有力地拨动人们的心弦,引起如此强烈的共鸣?  相似文献   

20.
展一抹笑靥,暖一世薄凉,拢一季花香,淡一缕情愁,捧一路幸福,微笑于明媚红尘它如一抹阳光。缓缓暖心;如一股清泉,轻轻润心;如一杯佳酿,久久醉心;如一盏香茶,慢慢染心;亦如一首曼妙的诗篇,渺渺于红尘,给多彩的世界点缀了几抹嫣然,给沧桑的岁月平添了几许明媚一浅浅的微笑,真是又优又雅,在人生路上,唯美了一程又一程的山水,妩媚了一季又一季的风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