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有限资金的循环利用,是助学贷款具有的不同于其他学生资助方式的独特价值。作为一种有效的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方式,助学贷款已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为实施。我国助学贷款的发展始于1986年,在30多年的政策演变历程中,助学贷款政策历经萌芽与初创期、成长与发展期、成熟与稳定期三个阶段,表现出资助理念由关注公平到兼顾效益和激励、类型趋于多样化、政府职能由主要借助行政指令转向依托财政手段、政策要点向有利于学生的方向不断调整等特点。未来一段时间,完善助学贷款立法工作,全面推进学生资助法治化建设;健全助学贷款育人机制,强化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优化高校贫困生认定方式,提升学生资助精准化水平,应是我国助学贷款政策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所在。  相似文献   

2.
国家助学贷款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助困工作中最直接、最有效的资助方式,面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运行近十年所反映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就学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大力推行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模式、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制定与助学贷款相关的法律法规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国家助学贷款困境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为资助高校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而推出的重要政策,是集政策、福利、教育、金融于一体的复杂混合工具,其利益主体涉及政府、银行、高校和学生四大群体,从理论上讲,国家助学贷款是使各相关利益群体受益的好政策,但由于各利益方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个体,对风险评价和利益评价的角度不同,甚至有相反的看法,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阻滞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实施。本文将以国家助学贷款所涉及的各利益主体为切入点,具体分析当前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困境,并着重从各利益主体的角度对该政策的进一步完善进行思考,以期为国家助学贷款更加合理有效的实施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诚信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贷款学生诚信的角度出发分析当前国家助学贷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以进一步推进当前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顺利实施为目的,提出构建国家助学贷款诚信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当前的高校助学贷款制度存在着绩效低、成本大、制度设计不完善等问题。为了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本文依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道格拉斯·C·诺斯路径依赖相关理论,针对我国高校助学贷款中存在的问题,采用个案调查、模型预测等方法,通过对国家助学贷款进行环境分析,建立高校助学贷款目标体系的评估摸型,以及国家助学贷款的规划与实施控制办法一同时提出了助学贷款割度的路径选择:政府要对国家助学贷款进行制度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助学贷款制度设计方案:积极推进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构建市场信用体系,以取代政府信用体系;尽快完善国家信用查询系统。  相似文献   

6.
从保障的角度浅议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几经变迁,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再调整反映了国家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在2004年新的国家助学贷款机制政策推行下,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一群体有了把握高等教育的机会,通过贷款他们完成学业并实现大学梦。但从保障的角度分析,国家助学贷款这一资助性政策还有很多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7.
推广生源地助学贷款完善国家助学贷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实施人才战略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但这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推广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方式来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  相似文献   

8.
国家助学贷款试行两年多来,目前还贷状况令人担忧。本文针对国家助学贷款现状,分析其环境因素及影响因素,提出提高国家助学贷款偿还率途径,即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建立个人信用评估制度,不断完善配套的法律措施,保障国家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要提高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率,必须认清当前高校助学贷款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性原则与助学贷款的社会福利性原则之间存在矛盾,严峻的就业形势造成贷款毕业生还款压力增大,高校对开展助学贷款工作支持力度不够,银校之间合作缺乏长足的动力以及制度化、系统化的诚信教育长效机制缺乏等。为此,可以通过实现贷款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加强高校对助学贷款工作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互惠互利的银校沟通和合作以及建立制度化、系统化的诚信教育长效机制等途径来实现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督促还贷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高等教育学费上涨所带来的受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矛盾.但是由于制度本身的不完善、运行体制的诸多弊病以及内外部环境的不成熟,国家助学贷款在运作和进一步发展上显得力不从心,甚至处于近乎停滞的状态,然而助学贷款政策关系着贫困学生公平享有高等教育权利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讨论社会伦理价值对教育公平的期许、国家助学贷款所应担负的责任,以便进一步探索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需要从大学生诚信教育入手,通过对诚信教育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重要性分析,提出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诚实信用是中国几千年传统化的主流,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诚实信用更是作为一项基本法律原则予以规定。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国家为资助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仅以学生自己的信用为担保的理想措施,本应得到很好的实施,然而目前却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当代大学生缺乏应有的诚信教育、成长环境不良、法制观念淡薄从而导致信用观念缺失。对此,应通过改善育人环境,提高大学生诚信素质;建立健全信用的法律机制,增强法制教育,加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及法治和德治“双管齐下”等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论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诚信教育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分析探讨了诚信概念的内涵、加强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当前大学生诚信危机的表现、大学生诚信危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阐述了当前大学生中几种突出的诚信缺失现象,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指出高等学校应进一步加强诚信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素质,建立诚信褒奖机制,为提高大学生诚信道德水平提供制度保障;积极创建诚实守信的校园氛围和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从而逐步提高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主要体现在弄虚作假和信用缺失,其原因有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因此高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和培养势在必行.教育和培养学生树立诚信意识、教师率先做诚信的典范、营造诚信环境、以活动促进诚信、制定诚信规范等都是培养大学生诚信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学分制和学院制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国家高等学校普遍施行的基本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和学院制有着不同的内涵和特点,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而又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学院制下有效推行学分制,应遵循四项基本原则,即应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在保证灵活性下充分注意可控性;建立符合我国高校校情的具有特色的学分制。为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确保学分制体制与学院制管理模式的良好匹配。  相似文献   

17.
诚信是执政之基、立人之本、处世之道,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由于市场经济和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日益凸显,成为高校大学生品德修养和职业发展的瓶颈。分析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探索创新高校德育课堂、完善高校教育机制、构建诚信校园文化的途径,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营造人人知诚信,处处讲诚信的良好校园氛围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居民贷记卡消费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居民持有贷记卡的比例较低,利用率不高。影响居民贷记卡消费需求主要因素是收入和文化程度,居民申请使用贷记卡的主要原因是贷记卡的方便快捷和可以透支的独特功能。提出了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教育程度;加大贷记卡宣传推广力度;增强民众认识使用贷记卡的知识;改善用卡环境;开发完善个性特征的服务;减少贷记卡的手续费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西北5省15个国家级贫困县152位信贷经理人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小额信贷经理人的扶贫意愿、行为以及影响因素。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调研的国家级贫困县中,尽管近六成小额信贷经理人向贫困户发放过贷款,但业务量总体较少,具有信贷扶贫意愿的不到2成;性别、教育背景、收入满意度、信贷决策自主性、放贷任务以及是否完成任务对信贷扶贫业务有显著影响;性别和信贷自主权对扶贫意愿具有显著影响。由此,在信贷扶贫项目选择信贷经理人时,采取差异化策略,有序放松信贷自主权,加强扶贫效果考核,对提高金融扶贫绩效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前福建高等教育系统存在各类高校分工不严、交叉办学,各类高等教育规模差距较大,类型单一,高职教育层次低,“专升本”难度大,各类高等教育互不相通等问题。这主要是受“重学轻术”观念影响,学分互认难以推行,没有共同核心课程,政府推动力度不够等原因造成的。要想构建高等教育“立交桥”,就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构建高职教育独立体系,畅通高等教育各阶段入口,实现交叉升学;多渠道构建各类高等教育的共同教育空间,完善学分制,实行全省统一学分标准;加大政策法规的推动力度,强化政府行为,为福建高等教育“立交桥”构建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