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西票号:中国最早专门从事异地汇兑的民间金融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的“飞钱”、宋代的“便换”,都是中国早期的异地汇兑现象,但它们不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且均由政府经营,所以存在的时间都不长;清初的“会票”,流通范围也非常有限。山西票号是我国最早产生的专门从事异地汇兑的民间金融组织,它不仅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而且突破了地域的局限,经营范围遍及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受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影响,在其近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从机构本身来说,首先,它开创了异地汇兑的先河,使我国的货币清算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从运送现银为主的结算方式逐渐过渡到以汇兑为主的结算方式。其次,它创立了人身顶股制和联号制,其中,联号制是山西票号存在的基础,是其最重要的特色,而人身顶股制合理调节劳资关系,也是我国利益分配制度上的一大进步。第三,它将汇兑与存放款相结合,形成了存汇结合和放汇结合的特有形式,有利于资金的高效运用。从机构的外部来说,山西票号是旧式金融机构中与清政府关系最为密切的民间金融组织。由于清末帝国主义银行、新式银行、钱庄等金融机构夺走了山西票号的大半业务及其票号本身存在的封建性、保守性等缺点,因而在辛亥革命以后,山西票号走上了衰亡之路。 相似文献
2.
东方独特的理财文化-山西票号的组织制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票号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其百余年的发展中,开创了联号制、人身项股等制度,是东方所特有的;同时,在资本的组织、用人制度及利润的分配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的制度.但由于与清政府的特殊关系,注定了其灭亡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3.
在晋商习惯法的基础上,山西票号习惯法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它在国家法之下独立发展,自成体系;以成文法与不成文法为表现形式;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保持了地域性与普遍性的统一.作为清代习惯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票号习惯法不仅有效防止了金融风险,保证了票号的发展与兴盛,而且弥补了国家法的不足,并为当代人的法律思考与实践提供了参照. 相似文献
4.
柴国珍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2):94-95
明清五百年,山西商人在事业成功的同时,身体力行积极投资开办戏班和票社,培养本土戏曲艺术人才,探索戏曲艺术改革与发展,并且通过商贸活动把山西的戏曲艺术传播到全国各地乃至国外,同时还引进外来戏曲艺术,促进了山西戏曲艺术在声腔、器乐等方面的革新,焕发了山西戏曲艺术的青春。 相似文献
5.
柴国珍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3(3):140-142
明清五百年,山西众多商人在事业成功的同时,身体力行地积极投资兴建戏班和票社,培养了众多本土戏曲艺术人才,热心探索戏曲艺术的改革与发展。并且通过各种商贸活动以及搭建会馆把山西的戏曲艺术文化传播到全国各地乃至国外,同时吸收外来的戏曲艺术营养,促使山西戏曲艺术在声腔、器乐等方面的革新,促进戏曲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浅议明清时期晋商管理思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信德俭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201-205
明清时期的晋商,这一华商杰出的商帮,驰骋华夏五百多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在他们的经营活动中,将其管理智慧、管理艺术推向极致,积淀了卓越而丰富的管理思想。对明清时期晋商的经营与管理活动进行研究,从中凝炼优秀的管理思想,在今天的企业管理中弘扬光大,使今日之晋商能象明清时期那样,走向世界,再铸辉煌。 相似文献
7.
信维薇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6):611-614
明清时期,晋商雄踞中华,饮誉欧亚,在中国商业史上谱写了辉煌的一页.晋商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积淀了卓越的经营理念,诸如信誉至上、利以义制以及以和为贵等.这些理念不仅是晋商经商的制胜法宝,而且对当今企业管理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郝菲菲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6):606-610
晋商是中国近代经济史上独树一帜、别具特色的一支力量。其称雄商界五百年的经营之道,在近、现代的经济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晋商的兴盛规律进行了探索,以期对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诸多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9.
林辉锋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5):95-99
鸦片战争后各通商口岸的开放,给粤商带来更广阔的活动空间.此后近半个世纪里,粤商在各埠十分活跃,上海是其重要活动区域之一.其在沪的活动起到联系近代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两大区域的作用,对沪粤的社会发展均有重要影响,并进而影响晚清政局.本文试图在充分挖掘史料基础上,重建部分相关史实,作为对其深入探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刘剑康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自宋代疑古之风盛行 ,遂有孙武其人其事的疑问 ,至今此一问题尚未解决。根据司马迁《史记》所述 ,考之《左传》、《孙子兵法》及其他古籍中的相关史料 ,则孙武的出身、行迹和他的军事活动可略而知之 相似文献
11.
明代,陕晋商帮同时崛起并长期位居全国十大商帮前列,清代,晋商与徽商分执商界牛耳,形成"南徽北晋"格局,而陕商退居第三直至沦为商界末流角色。陕晋商帮的地位变更代表着他们实力的消长,立足于两大商帮的发展轨迹,分析出导致这种地位变迁的因素有四个方面:第一,晋商的合伙制为主经营管理模式优于陕商的家族经营管理模式。第二,晋商选拔培养人才环节胜过陕商,秦地重儒轻商与晋省重商经商不同社会风尚造成两地经商人才的落差。第三,陕商与官府关系疏远,晋商注重与官府的公关活动,晋商得以在不同时期保商权拓展商路。第四,陕晋商帮遭受的战乱破坏程度和时间上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胡欣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2):18-21
明清时期,河南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并且地处中原,人口密集,是个巨大的商品市场。开封更是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吸引着各地商人来此经商,其中不乏徽商。他们在经营方式上有坐贾也有行商,主要经营盐业、棉布和典当业。微商对促进开封商品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小明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2):81-84
明清时期晋商鼎盛长达5个多世纪与晋商重视商业教育有很大的关联.晋商在经商之余,除重视对子弟商业伦理道德的培养外,还注重对子弟商业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素质的培养,从而为他们很快进入这一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一现象加以总结和研究,以期为现代商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甬商与徽商和晋商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光中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17(5):41-45
比较研究甬商与徽商和晋商,三者之间在生存环境、经营原则和商帮网络方面基本相似;也有三点相异之处,即对于皇室官府、新兴行业和从商职业的态度不同,这是宁波帮所以能在清末民初后来居上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徽商和晋商是对中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的两大商帮。通过大量文献资料,从传统文化分析的角度,考察明清时期中国的徽商与晋商。研究发现,不仅其兴衰轨迹极其相似,而且商帮性质别无二致,二者经营机制各具特色,价值取向迥然有异,其中最大区别是两者在文化渊源上折射出"徽商重儒,晋商尚武"。 相似文献
16.
许檀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0(3):227-232
张家口是清代塞北地区最重要的商业城市,是汉蒙贸易、中俄贸易的重要转运枢纽,清政府在此设关征税。在张家口从事贸易者以晋商为多,其输出商品以茶叶、烟草、杂货为大宗,输入则以毛皮、土碱等为主。鸦片战争后,俄国商人的介入使张家口商业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一,张家口税关的税收大量流失;其二,晋商在茶叶贸易中的垄断地位逐渐被俄商所取代,与茶叶贸易密切相关的金融业也出现萎缩。 相似文献
17.
浅析明清以来山西典商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清时期 ,山西典商长足发展 ,其数目之多、规模之大、分布之广 ,其他商帮难以比拟。文章主要论述了山西典商在蓬勃发展中所呈现的开设当铺多 ,从业人数众 ;北多南少 ,分布广泛 ;资本构成多样 ,实力雄厚 ;经营灵活 ,业务多元 ;内外治理 ,严格有效等五个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8.
明代晋商在迅速崛起的过程中 ,促进了当地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商人实力的此消彼长 ,在其兴起阶段就显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 ,形成某一阶段的不同类别。该文研究了晋商兴起阶段的类别 ,阐明了各自的特点和活动形式 相似文献
19.
柴国珍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4):130-134
明清时期 ,山西人把从商看做自己安身立命之本 ,因而重视商业教育也就成了明清晋商最主要的选择。在新的道德价值观树立上 ,在道德伦理教育上 ,在商业人才选拔和培养上 ,在商业知识与技能传授上都给予十分的重视 ,形成了重视商业教育的浓厚氛围 ,为山西商人驰骋商界五百年培养了大批的商业人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