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玲《意外集》散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在丁玲三十年代的作品中,《意外集》是比较不为人知的。她说这个集子里的作品是“在极不安和极焦燥的里面”写的。集子中除了附录的《莎菲日记第二部》、《不算情书》和《杨妈的日记》写于她被捕以前外,其他几篇,包括《松子》、《一月二十三日》、《陈伯祥》、《八月生活》、《团聚》,都写于一九三三年四月她被国民党反动派绑架幽禁的三年间。这些作品有小说、速写和报告文学,也有属于抒写个人生活与感情的日记和书信体的散文。她在序中还说到自己很不满意它:“我实在不希望读者花钱来买我这本书,我汇集起来不过作为我自己的一个纪念。我以后大半还要写文章,也许写得更坏,但将不写这一类型的东西了。”  相似文献   

2.
<正> 在我国当代女作家中,紫风以其辛勤的劳动,默默地献出一个个的成果.《团年夜》、《写在泥土上的诗》、《樱桃和茉莉》、《渔歌飘荡的时候》;最近,她又从上述各集中,选出三十余篇精品,加上若干新作,合成《这里有一条爱河》,交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紫风说:“我以为好的散文应该闪烁着思想的火光,感情真挚,语言精粹,而这一切又必须植根于深厚的生活土壤里、”确实,她在生活的海洋中,以新颖的发现,真挚的情感,委婉细腻的笔触,以及清丽活泼的语言,使自己的作品成为文艺园地里颇具特色、引人注目的花朵.  相似文献   

3.
《与山水共清欢》是王乐群、郝玉梅的散文合集,该书由四川民族出版社2020年6月出版.散文集共收入85篇散文,其中游记44篇.这些作品,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表达了作者对旅游与人生价值、志趣的理性认知;二是表述了对经典作家作品的艺术鉴赏和理论思辨;三是表现了散文题材、体裁的丰繁和多样.这些特征展示出作者丰富多样的经历和志趣,呈现出作品多姿多彩的风格韵致,从而给读者带来不同层次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4.
<正> 在李清照的研究工作中,长时期以来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金石录后序》的作年问题;一是“改嫁”问题。知人论世,李清照是否改嫁,既涉及研究她的生平,又和评价她的作品有关,特别与考辨《金石录后序》的真伪有关。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述李清照于绍兴二年改嫁张汝舟;南宋洪迈《容斋四笔》又记述李清照于绍兴四年作《金石录后序》(下简称《后序》)。《后序》这篇文字,是李清照以赵明诚妻室的名分写的,如果清照于绍兴二年改嫁张汝舟,不能设想,她又作如此内容的《后序》,二者之间,必有一事是谬传误载的。  相似文献   

5.
<正>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丁玲,从二十年代末,以《莎菲女士的日记》蜚声文坛起,在半个多世纪里,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评论和戏剧作品。她的小说创作数量多,成就突出,引起了较为广泛的评论。对丁玲的散文创作,研究也比较深入。而对她的戏剧创作,也许由于成就不及小说、散文的缘故,未能引起评论界的应有注意。但戏剧创作是丁玲文艺创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她的小说、散文的创作特色在戏剧作品中多有体现。研究作家戏剧作品的特色,对全面认识丁玲同志的创作思想和创作风格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叶圣陶是以小说创作的杰出成就而赢得声誉的。然而叶圣陶在创作上本是多面手,并富有驾驭各种艺术样式的才能。且说叶圣陶的散文创作,他曾结集出版过《剑鞘》(1924)、《脚步集》(1931)、《未厌居习作》(1935)和《西川集》(1945)等多本集子,此外还有散见于各报刊的政论、杂文、小品、随笔和信札等数百篇。尽管郁达夫在1935年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时曾收录叶圣陶散文5篇(入选篇目仅次于周作人、鲁迅和朱自清),而阿英在同年出版的《现代十六家小品》中,如同郁达夫一样,也对叶圣陶的散文作品予以高度评价。然而,1949年以来的新文学史家和新文学选京,在谈及中国现代散文时,往往只提到《五月卅一日急雨中》等极少数几篇叶圣陶散文作品,致使一般读者难以窥见  相似文献   

7.
冰心是一位爱写“爱”的作家。她的《寄小读者》,笔触细腻,感情缠绵,在当时曾打动不少读者的心。但由于生活的局限,作家在当时描写歌颂的不过是“那些在阶级社会里不可能实行的‘人类之爱’”(冰心:《小说散文选集序》),因而作品的社会价值受到一定的影响。解放后,随着生活环境和世界观的变化,作家“爱”的内容有了质的不同,即由小资产阶级的“人类之爱”变为无产阶级的阶级之爱。一九五七年写的《小橘灯》,就是一篇充满  相似文献   

8.
<正> 谌容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有才华的女作家之一。她以中篇小说创作见长。两年多来,她就先后发表了《永远是春天》、《人到中年》、《白雪》、《赞歌》、《真真假假》等五部中篇。本文拟就谌容中篇小说的艺术特点谈些看法。一凝聚着人物的血、肉、情——个性美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在整个感性世界里,人是最高级的存在物;所以人的性格是我们所能感觉到的世界上最高的美。”(《美学论文选》41—42页)谌容的中篇小说之所以具有撼人的艺术力量,一个重要原因是:她的作品总是着眼于写人的命运,人的复杂感情,人的独特鲜明的性格,人的丰富优美的内心世界——一句话,由于她的作品凝聚着人物的血、肉、情,充溢着鲜明的个性美。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文坛上找不到两篇相同的文章,即使作者有同样的生活经历,使用同一种体裁,甚至用同一个题目,不同的作者笔下,文章定会呈现出各自不同的色彩,表现出各自独特的风格.朱自清、俞平伯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河淮》就是如此.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个仲夏之夜,朱自清和俞平伯,共乘一只小船,同游了灯火交辉、笙歌彻夜的江南旅游胜地——秦淮河.随后,二人同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题,各写了一篇抒情色彩浓郁的散文,抒发自己在夜游秦淮河的感受.两篇《桨  相似文献   

10.
宋剑华 《齐鲁学刊》2024,(1):139-150
小说《在医院中》是丁玲中期创作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令她在政治上饱受磨难的一部作品。她一生中很少就这篇作品发表意见,甚至可以说是三缄其口、讳莫如深。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对小说《在医院中》如此敏感呢?通过对作品中的“XX医院”“人物事件”“创作动因”以及延安文艺整风与丁玲之间的关系等四个方面的详细考证,可以深入探讨丁玲在1940年的情绪低沉、思想困顿、情感纠葛和自我救赎。通过对相关史料文献的重新梳理,可以揭开丁玲创作《在医院中》的历史之谜。  相似文献   

11.
老作家曹靖华同志的《小米的回忆》,发表于一九七七年三月十三日《人民日报·战地》副刊。作品一发表,立即引起强烈反响,受到了广大工农兵读者的热情赞赏。这篇散文,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深沉,结构萧散自然,深刻的政治内容和独到的艺术构思精巧地结合在一起。看起来平淡无奇,读起来倍感亲切,回味时含意无穷,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散文素以抒情见长。作者给自己的作品取了个《小米的回忆》的题目,这就平而又奇。在北方出生或居住过的人,有谁不知道“小米”呢?作者正是借助于它,勾起了对无数往事  相似文献   

12.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一篇优美散文 ,本文试图追寻王羲之的目光 ,和先哲们一起徜徉于自然的美丽之中 ,去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然后在乐极生悲中感受到生命的脆弱 ,以探讨在有限的时间里 ,将我们的生命发挥到极至  相似文献   

13.
由谭五昌、谭迪主编的《文学、人格与艺术坚守——谭仲池文艺作品评论集》一书已于2014年8月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收录了谭仲池文艺作品评论文章70篇,其中诗歌评论36篇,散文评论9篇,小说评论20篇,其他5篇。其中既有对单篇作品的评论,也有对全部作品的观照。  相似文献   

14.
清代对经学研究深广,朴学十分兴盛,诗论可谓壮观,而古代散文理论著述不多,唯刘熙载《艺概·文概》要算这一领域内别有建树,可谓古代散文理论的集大成了。《文概》在汲取前人研究散文成果的基础上,对历代散文的主要作家及其作品作了潜心探索,得其精蕴,象如此系统地评判作家与作品实为少见。古代散文作家们(?)得失及创作风格,乃至探讨古代散文的创作规律,都论而有据,言之成理,绝非过去那些点评家所可比拟,因此,《文概》对于我们研究古代散文作家和作品提供了可信的材料,对于发展新散文的创作不无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琦君是深受台湾读者喜爱的女作家。她的散文饮誉台湾文坛三十多年,出版有《琴心》、《烟愁》、《琦君小品》、《三更有梦书当枕》、《红纱灯》、《细雨灯花落》、《千里怀人月在峰》、《桂花雨》、《留予他年作梦痕》、《与我同车》、《琦君自选集》等十多本散文集,以及短篇小说集《菁姐》、《百合羹》、《缮校室八小时》、《七月的哀伤》、《钱塘江畔》等多种。比之小说,散文的结集出版的多,成就也大。她多次在台湾获散文创作奖,是台湾著名的散文家之一,作品曾被译为英、朝、日文,在美、英、日、南朝鲜及印度的读者文摘和报纸副刊上刊登,也曾多次被邀请到美国、  相似文献   

16.
冰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颇具实力的作家,她以写“问题小说”登上文坛,又以开启“小诗”风潮而声威大振。然而她成就最高的还是散文,冰心自己也说“我知道我的笔力,宜散文而不宜诗”。本文试就冰心散文的艺术特色略陈管见。真:注重写实与感情真挚20世纪20年代冰心创作了一大批散文,这些作品主要包括《笑》、《往事(一)》、《往事(二)》和《寄小读者》等,这些散文“意在言外,言必己出,哀而不伤,动中法度”(郁达夫语),风格独特,给当时的文坛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被人们称为“冰心体”。“冰心体”散文的特色有诸多方面,“求真”则是“冰心体…  相似文献   

17.
<正> 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第一篇《秋夜》作于1924年9月15日。二十年代是我国现代白话散文诗的初盛时期。朱自清、俞平伯、冰心、王统照等都有优秀的散文诗作。鲁迅的《秋夜》是其时散文花丛中一株放着异彩的奇葩。从表面看,《秋夜》似乎是一篇写景的散文诗。它主要描写的是枣树、夜空、月亮、星星以及夜游的恶鸟、小粉红花、猩红色的栀子花和苍翠精致的小青虫等自然景物。但若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比较,就不难发现,两篇虽同为散文诗,同样意境深远、含义深刻,文辞隽美,甚至思想情绪也不无相似之处,而在表现手法上却大不相同,作品风格也迥然有异。《荷塘月色》是借景抒情。作家凭着他精细的观察,细致的纹路,缜密的结构,委婉的情  相似文献   

18.
前几年我曾经写过一篇谈孙犁的散文美的文章(刊于《文艺报》1981年第17期),但总觉得还没有完全说清楚。此后又陆续读到孙犁的几部散文新作:《秀露集》、《澹定集》和《耕堂杂录》。根据他这些新作,我再探索一下孙犁的散文美问题。  相似文献   

19.
西递是因为画家曲作品而更出名的.但这也成了我国西递的障碍。十多年里我没有画出一张西递的作品,1998年出版的《王焘徽州写生作品集》里没有西递。淮南电视台的编导却是在西遵买了写生集后.与我合作拍摄了电视散文《国画里的村庄》。  相似文献   

20.
李强 《兰州学刊》2008,(6):149-152
欧阳修创作于庆历年阃的《醉翁亭记》。是中国古代散文史上的一篇典范作品,当时就已经引起了人们欣赏和研究的热情。在宋元文人看来,《醉翁亭记》吸收了古代经典作品的创作经验,也受到中唐韩愈散文创作的影响,这两方面的认同也为《醉翁亭记》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自宋初到欧阳修的时代,散文作家们逐渐语助词在文章中的审美作用,他们的散文创作实践产生《醉翁亭记》的现实文学土壤。正是在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欧阳修创作了这篇千古美文,并借此将北宋散文革新运动推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