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平凡的世界>依托社会转型期的特定语境展开小说的爱情叙事,这是一个迁徙者、历险者、奋斗者的叙事,也是一个读书者、思想者、高尚者的叙事,爱情叙事总是与道德的自我提升、人格的自我完善、身份的自我超越如影随形.爱情叙事中浓郁的文化情调和诗意美,成为始终贯穿孙、田爱情历程的主线,爱情叙事与文化叙事融为一体,这是当代以农民为主体的现实主义小说在爱情主题上的新开掘和新探索.超越出身局限的理想追求与超越阶层结构的爱情形态,构成了某种深层的呼应.但路遥让这份爱情在最美丽的时刻戛然而止,既保持了爱情的纯美,又因爱情叙事的终止、定型而省略了爱情发展的多重可能性.其实过程比完成更具有艺术的余味,未完成式比完成武更具有一种蒹葭苍苍的原型美.  相似文献   

2.
文章论述了1949~1966十七年间英美爱情诗歌在中国的翻译与阐释.因时代语境、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英美爱情诗歌的翻译呈现出迥异的区别对待:资产阶级的爱情诗歌遭到冷落与排斥,而劳动人民的爱情言词得到热情的翻译与接受.英美爱情诗歌的译介折射出此间特殊的文艺观念及价值判断.极富私密性和个人化的爱情被高度政治化、阶级化和理念化,在红色革命理念和群体意识的操纵下,被译者和读者纳入到了单一类型化的文学图式之中.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常胜不衰的类型,爱情电影一直是中国电影类型体系的中流砥柱.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电影产业高歌猛进,中国爱情电影发展的势头喜人,《失恋33天》《北京遇上西雅图》等票房黑马的出现,更是充分证明了中国爱情电影在观众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不容小觑.但是,近年中国爱情电影在数量激增的同时,质量却没有大幅度提升,平庸之作充斥银幕,成为观众的“鸡肋”之选,口碑和票房都持续低迷.针对当下中国爱情电影生产和创作的困境,从探讨爱情电影的本质入手,具体分析中国爱情电影在情感呈现、叙事创新、人物形象、城市景观以及明星搭配等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期引起创作者的重视,为提升中国爱情电影的整体质量,实现良性持久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当代著名女作家池莉,一直密切地关注时代文化洪流的走向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她用个体生命的触须探索时代和世界,凭借自身的体验和敏锐的感受力,面对现今社会的情感贬值、爱情难觅、婚姻脆弱等等不尽如人意的情感困惑难题进行艰难的探索.比较客观、现实地审视现世爱情,从而体现出对爱情神话解构,对现实爱情的认同以及爱情与情欲的分离,即顺世爱情观.  相似文献   

5.
当代新儒学的时代课题之一是爱情学的开拓,唐君毅先生的爱情学在此有先驱的地位.本文先论述唐君毅关于其神秘经验展现的方法,再阐述唐君毅的爱情学.唐氏爱情学扣紧“宇宙灵魂”、“精神实在”,强调爱情历程与宇宙灵魂的统一,因而极具神秘主义色彩.本文由此论述唐君毅关于身体冲动、身体碰触、性、婚姻和生育等之精神内涵,而含摄于宇宙灵魂之中,达成一爱的意味世界.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幸福感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可以编制新的大学生幸福感量表.经过对527名大学生的测试,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大学生的幸福感由积极情感、消极情感、虚拟情感、学校满意度、学业满意度、家庭满意度、职业规划压力和爱情满意度等8个因素构成,其中爱情满意度又由爱情悲伤因子和爱情幸福因子构成.大学生幸福感量表共有43个题项.大学生幸福感量表的适用有一定范围.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柏拉图文艺思想与斯宾塞爱情组诗<爱情小唱>相结合,通过研究,笔者发现<爱情小唱>在诗歌主题、形式上有所创新与柏拉图文艺理论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笔者从<爱情小唱>中赞颂心灵主题、追求不朽主题及创作灵感三方面受到柏拉图文艺思想的影响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8.
爱情是什么?在如今这个年代,爱情中最重要的是什么?金钱还是感情?这些问题令不少适婚青年困惑.每当出现困惑时,我总想起我父母的爱情.没有花言巧语,没有海誓山盟,他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扶持真真切切.他们一路走来,看似平常,却让我感动不已.  相似文献   

9.
当下小说的网络书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保昌 《晋阳学刊》2005,(6):101-104
不管是网络原创作品,还是超文本写作,真正具有网络意义上的"自足性"或云"个性"的网络文学作品贩并不多见.在写作以网络为题材的小说时,作者们的表现方式与角度也迥异其趣.如果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中的网络只是男女主人公交往的媒介的话,大陆早期的网络题材小说写作却具备别样一种意味.网络爱情小说的缺失十分明显,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比较单一;网络爱情往往要走向现实爱情,纯粹的网络爱情较难发展;网络爱情缩略了时间性维度,而时间的考验、刻骨的相思等等加深爱情感受的东西被缩略后必然会降低爱情的浓度,这也是当下网络爱情小说容易流于肉欲化写作的根本性原因.  相似文献   

10.
以爱情中的情感的发展历程为视角,通过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古代文学中一描写爱情的诗歌对比分析,展现了一幅风格迥异又纵横交错的爱情世界的全景图.研究发现中英古诗中都包含大量讴歌爱情的激情诗句,但由于作者彼此情感经历的不同、中西文化差异等因素使二者在内容与形式的表述上各放异彩.  相似文献   

11.
在认知诗学的视角下,读者对不同语篇类型的爱情诗歌,如叙事性、描述性、议论性、说明性语篇的理解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各不相同.多数情况下,读者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爱情诗歌的语篇内容,必须激活被称之为"爱情情景"的动态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2.
餐饮业 重庆经济的一块"大蛋糕" 据沈宏非先生考证,郁达夫在追求王映霞时,日记里关于吃饭次数的记载大大超过拥吻的次数.这一考证尽管不能充分说明吃比爱情更重要,但至少阐释了一个道理:爱情的境界虽然归宿精神范畴,可爱情演绎推进的过程却是物质的.  相似文献   

13.
餐饮业 重庆经济的一块"大蛋糕" 据沈宏非先生考证,郁达夫在追求王映霞时,日记里关于吃饭次数的记载大大超过拥吻的次数.这一考证尽管不能充分说明吃比爱情更重要,但至少阐释了一个道理:爱情的境界虽然归宿精神范畴,可爱情演绎推进的过程却是物质的.  相似文献   

14.
一、婚恋问题的多视角研究 千百年来,爱情和婚姻一直是文学创作的主题,而科学涉足爱情婚姻问题只不过是近代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英雄+爱情”已成为当前文艺创作中的一种典型模式,描写爱情也已成为成功塑造英雄人物性格的关键因素和有效途径.英雄的爱情在追求爱情与追慕英雄的遇合中,站在了崇高与世俗的交叉点上:既写出了真实的自然人性,又写出了人性中所包含的神性与崇高;对大众文化有迎合又有超越;既有娱乐化、时尚化和狂欢化的大众文化审美属性,又因其悲剧美而具有崇高属性.  相似文献   

16.
李庆信 《天府新论》2005,9(1):132-137
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和历史时代,有不同的婚姻形式和婚姻制度,而一定的婚姻形式和婚姻制度,一旦成为社会有形无形的文化强制,它便会以难以抗拒的力量,规范、制约着社会成员的性爱、婚姻关系,并潜移默化深层次地影响到他(她)们的爱情观念、爱情意识和爱情心态.长期存在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妻妾制度,在<红楼梦>有关性爱、婚姻和家庭关系的描写中,得到了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真实反映;尤其是这一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作为一种看不见的文化强制,对被称为封建叛逆的宝黛二人爱情的制约和影响,更加发人深思--这种制约和影响表现为在爱情的排他性和专一性方面,与现代爱情形态相比,宝黛爱情都各自先天性地存在某种病态或缺失.  相似文献   

17.
张洁与"五四"女作家创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传增 《中州学刊》2005,(4):224-226
"五四"和新时期是我国现代女性文学创作的两个高峰.作为新时期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张洁与"五四"女作家在创作姿态、创作立场、对爱情婚姻问题的思考与探索等方面既有一定的传承关系又有独到之处.在创作姿态上,她由"五四"时代的"逆女"变为新时期的"孝女";在爱情婚姻问题上,她由"五四"女作家将爱情视为人生追求的最终目标转变为对爱情与婚姻本质的思考、对人情人性和女性生命价值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王涘海 《云梦学刊》2008,29(2):122-124
"十七年文学时期",由于片面夸大人的阶级性,忽视了人的共性,爱情已经被权力异化,爱情只不过是"十七年文学"中社会主义革命、政治或建设主题盛宴的佐料和点缀,可有可无,主流意识形态以其强大的张力使得爱情的心声淹没在高亢狂热的政治话语之中,即使出现爱情的因子,也被披上了"政治"的外衣,主人公对爱情的选择与追求实际上象征着其政治理想的归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心灵的归属.  相似文献   

19.
高维杰 《理论界》2009,(1):118-120
爱情,是传统西方哲学很少涉及和深入探讨的题目.但是在西方哲学的源头,在古希腊的柏拉图的<会饮>中却引出了关于"柏拉图式的爱情"的讨论.以至于近代启蒙思想大师伏尔泰在其<哲学辞典>中也要列出一个词条对此进行评论.而现代人们对此话题的谈论也开始升温了.在这些背景下,本文希望回归文本,通过较为仔细的分析梳理,尝试探寻所谓"柏拉图式的爱情"的本意或者依据.  相似文献   

20.
<落叶>是郭沫若爱情艺术心理创作的奇葩.作者借助情书这一通向情人心灵的天使,从爱情的生理驱力、心理驱力和意识驱力的有机内在联系及融合中,艺术地表现了置身于热恋中的情人丰富的心灵世界,展示了人类情感中最为复杂微妙的爱情心理及行为特性,形成了在现代抒情小说史上的一个独特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