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5,(4)
沈祖棻先生,一九○九年一月二十九日出生于苏州,一九三四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一九三六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班。先后在成都金陵大学、华西大学、江苏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学院任教。一九五六年起到我校中文系执教,垂二十年之久。沈先生从青年时代起就表现了对文艺的酷好和杰出的才华。在中学读书时期,一方面从事新诗和短篇小说的创作,一方面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在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曾发表一系列富有奔放的热情和飞腾的想象的短篇历史小说。她在这一时期的新诗也得到广大读者的赞赏。其中几首,曾被作曲家谱成歌曲,广泛流传。三十年代初进入中央大学后,沈先生对古典文学的研究日益精深,旧体诗词的创作才能尤为显露。在大学时代,她的词就受到著名文学家、中央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汪东教授的特别赏识。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沈先生和与她志同道合的同窗、后来成为我国著名文学史家的程千帆先生避难屯溪,并在那里结婚,继而流亡西南。八年抗战,沈先生阅尽人间不平事,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她把自己的悲愁、苦闷、忧郁和愤激一一填入词中,表达了对社会政治生活的独特感受,从侧面反映了山河破碎、家国兴亡的历史情景。对沈先生来说,这是一个词的丰收期,也是词的创作艺术的成熟期。汪东先生给这些词以高度评价说:“诸作皆风格高华,声韵沉咽,韦、冯遗响,如在人间。一千年无此作矣。”这些词奠定了沈先生在当代词坛上的杰出地位, 解放后,沈先生基本上放弃了词的创作而集中精力于大学教学。她以极大的热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教育青年;以严谨细密的学风致力于古诗词的研究;以独特的体会和精微的鉴赏力对古典文学进行分析评价。使学生深受教益,也因而获得学生的赞扬和爱戴。在“四人帮”横行的十年间,沈先生象许多正直无辜的知识分子一样,遭到难以言说的摧残。在“文革”结束的一九七六年,又由于“左”的政策余波未泯而导致退休。一九七七年六月三十七日,沈祖棻先生在从上篖角追祷冂筚ど皆⑺耐局胁以獬祷?不幸逝世, 沈祖棻先生的逝世,引起她的亲友、学生和读者的悲悼和怀念。沈先生的著作除早期新诗被辑为《微波辞》于一九四○年在重庆出版外,均由程千帆教授在近年陆续整理出版,计有《涉江词》、《涉江诗》、《宋词赏析》、《唐人七绝诗浅释》、《古诗今选》等多种。今年是沈祖棻先生诞生七十五周年,为了缅怀这位当代中国的杰出女诗人、著名的古典文学研究家和我们的好老师,我们特选刊她的部分旧体诗词,以供学习欣赏,并发表中文系吴志达副教授、历史系李涵教授的纪念文章,以寄托我们的深深哀悼。 相似文献
2.
沈祖棻评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志达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4)
一、书香名媛江南才女——青少年时代的沈祖棻姑苏自古多才俊,秀丽的风光,勤劳的人民,哺育了许多优秀的诗人、文学家。当代词人、江南才女——沈祖棻,就诞生在这里的一个书香之家。先生字子苾,别号紫曼,笔名绛燕、苏珂。原籍浙江海盐,迁居苏州已有几代。一九○九年一月二十九日生于大石头巷本宅。这是一个有着古老文化传统的世家。祖父守谦,号退安,是书法家,和侨居苏州的文士吴昌硕、朱孝臧等都有交 相似文献
3.
吴志达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5,(4)
姑苏自古多才俊,秀丽的风光,勤劳的人民,哺育了许多忧秀的诗人,文学家。当代词人、江南才女——沈祖棻,就诞生在这里的一个书香之家。先生字子苾,别号紫曼,笔名绛燕、苏珂。原籍浙江海盐,迁居苏州已有几代。一九○九年一月二十九日生于在石头巷本宅。这是一个有着古老文化传统的世家。祖父守谦,号退安,是书法家,和侨居苏州的文士吴昌硕、朱孝臧等都有交往。父亲也知书明理,恪守规矩,淡泊明志,不愿为谋薪折腰。母亲早丧,留下她和一个妹妹。而在沈氏大家庭中,这个温柔文静、俊秀灵窍的长孙女,受到祖父母格外的宠爱。堂兄沈楷亭,擅长文学。尽管祖母并不希望自己的孙女成为才华出众的文学家,认为女儿家读书能写会算就行,却由于环境的潜移默化,自幼 相似文献
4.
李涵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4)
沈祖棻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八年了?四昀?她的音容笑貌和高尚的品德时时铭刻在我的心里。我和祖棻先生熟识是1965下半年在湖北省政治学校学习的时候开始的。当时,我们和另外两位女同志同住一间寝室,四个月朝夕相处,友谊日增。她给我最初的印象是:身体瘦弱,面容清瘦自皙,说话斯斯文文,做事慢条厮理,她的床铺是四人中收拾得最整洁的。我们彼此很投契,常在一起谈心。从谈话中得知她的身世比较坎坷:她只有一个妹妹,母亲去世后姐妹跟父亲住在南京。1937年父亲和妹妹去沪探亲,适逢“八一三”上海抗战,被留在上海出不来,沈先生则离宁到了大后方。八年中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好不容易盼到抗战胜利,心想朝思暮 相似文献
5.
李涵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5,(4)
沈祖棻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八年了?四昀?她的音容笑貌和高尚的品德时时铭刻在我的心里。我和祖棻先生熟识是1965下半年在湖北省政治学校学习的时候开始的。当时,我们和另外两位女同志同住一间寝室,四个月朝夕相处,友谊日增。她给我最初的印象是:身体瘦弱,面容清癯白皙,说话斯斯文文,做事慢条厮理,她的床铺是四人中收拾得最整洁的。我们彼此很投契,常在一起谈心。从谈话中得知她的身世比较坎坷:她只有一个妹妹,母亲去世后姐妹跟父亲住在南京。1937年父亲和妹妹去沪探亲,适逢“八一三”上海抗战,被留在上海出不来,沈先生则离宁到了大后方。八年中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好不容易盼到抗战胜利,心想朝思暮念的亲人总可以见面了吧?没想到亲爱的妹妹和父亲竞在胜利之前相继病故了!这是让她最伤心的一件事。她一生中动过三次大手术、五次小手术,主要不是由于生病,而是在她1947年生孩子的时候,因为年龄较大,为安全起见采取了剖腹产,没想到医生不负责任,竟把一团纱布忘在腹腔里,引起腹 相似文献
6.
7.
吴志达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62(1):46-50
根据程千帆、程丽则父女和沈氏亲属所提供的翔实材料,学界对沈祖棻生年的界定有误。沈祖棻《自传》所写年龄乃因个人原因而少填两岁,程千帆力主“还原历史”,应予尊重。《沈祖菜年谱》中的纪事也需要作必要的补充。《沈祖菜的文学生涯》一书中所作的记述,有欠准确之处,需要澄清,力求真实。沈祖菜最可贵的品格是对祖国、对事业、对亲情和友情的忠诚,处险不惊,志浩行芳,是知识女性的典范。最有价值的是她的诗词创作,堪称史诗。 相似文献
8.
论沈祖棻诗词创作的艺术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瀛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2-75
沈祖棻的旧体诗词创作不仅追求语言、音韵、境界的美感,而且更突出追求与新时代新生活相契合的古典与现代的谐和美。这说明一切优秀的古典艺术形式,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能永葆其鲜活的生命,同时它必须在保留本色的同时,又自觉地融入现代,这样的古典美才是永恒的。 相似文献
9.
梁珊珊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4):109-113
沈祖菜(1909—1977)是现代优秀女词人,她的词作在词坛上获誉甚高。在作者生平见刊的516首词作中,包含了大量的联章词,共计55组296首,占其全部词作的一半以上,其中以《浣溪沙》为词牌的联章词数量最多。本文以沈祖菜词作中《浣溪沙》联章词为研究对象,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分析这些词作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并探讨组词在叙事抒情上的特点和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陆耀东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5)
沈祖棻先生、程千帆先生是我在武汉大学中文系学习时敬重的老师。他们最初写新诗,是在20年代末,开始产生较大影响,是30年代前期。当时,南京国立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等校的几位青年诗人汪铭竹、程千帆、孙望、常任侠、艾珂、滕刚、章铁昭、绛燕等先生于1934年9月组织了土星笔会,创办了司人刊物新诗半月刊《诗帆》。这杂志共出版了17期(第3卷6期稿件和程先生的新诗集《三问》书稿交印刷厂付印时,正值战火波及而下落不明)。它既无创刊弁言,也无休刊致语,但从“土星笔会”的取名,也可推知其诗风。大家知道,法国象征派前驱魏尔伦的第一本诗集名为《土星人诗集》,在卷首诗中引述了古时智者的说法:每人在 相似文献
11.
陆耀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2,(5)
沈祖棻先生、程千帆先生是我在武汉大学中文系学习时敬重的老师亲畛跣葱率?是在20年代末,开始产生较大影响,是30年代前期。当时,南京国立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等校的几位青年诗人汪铭竹、程千帆、孙望、常任侠、艾珂、滕刚、章铁昭、绛燕等先生于1934年9月组织了土星笔会,创办了同人刊物新诗半月刊《诗帆》。这杂志共出版了17期(第3卷6期稿件和程先生的新诗集《三问》书稿交印刷厂付印时,正值战火波及而下落不明)。它既无创刊弁言,也无休刊致语,但从“土星笔会”的取名,也可推知其诗风。大家知道,法国象征派前驱魏尔伦的第一本诗集名为《土星人诗集》,在卷首诗中引述了古时智者的说法:每人在 相似文献
12.
杨波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3)
沈祖棻的历史小说<马嵬驿>以一种反传统的逆向思维和鲜明的女性视角重新审视历史,得出了与众不同、震撼人心的结论,揭示出被遮蔽的历史真相,这一深刻的思考和审视的过程在其细腻优美的艺术描写中得以生动地展现. 相似文献
13.
王芳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2):100-103
沈祖棻是二十世纪富有诗人气质的学者型女性作家。晚期旧体诗的创作是把诗歌当作苦难人生的精神支柱,亦是一种个人化的写作,同时在被誉为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空前杰作的《早早诗》中成功作到“旧瓶新酒”、“深衷浅语”,创造性地运用旧形式表现了现代人的生存体验,是其一生文学创作所达到的炉火纯青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15.
从《七绝诗论》到《唐人七绝诗浅释》,沈祖棻在师承胡小石、传承东南诗学传统的同时,走出了自己的学术道路。她重视内容与形式,在传统学风与现代规范之间相互取鉴。当受众从课堂的学生转化为社会读者,她将视听体验最大限度地通过文字进行传播。她秉承着自觉的文化传承意识,在近半个世纪的教学研究生涯中,撰写出各具特色的教案与书稿,终将之转化为经典的文化普及读物。这既是其个人的学术进益与价值实现,也是从学术传承到文化普及的经典案例,更是一代东南学人孜孜以求兼具传承与普世意义的写照。 相似文献
16.
侯绍庄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1,(4)
李端棻先生是有清一代贵州籍的封建大员之一,也是清末参与维新变法的重要成员,在我省和全国近代史上都应占有一定的地位。特别是先生处在清末那种列强侵逼、国势日衰、神州陆沉、人民苦难深重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忧国忧民的深情;不畏风险举荐人材,锐意改革的气魄;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的精神;以及终身不渝信守如一的坚强意志;不但令人景仰,而且还有值得我们效法吸取之处。作为一位早期向西方学习的先进中国人,先生的思想、意志、品德都应受到应有的肯定,过去由于我们研究重视不 相似文献
17.
周新国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2)
李端棻(1833——1907),字苾园,贵州贵筑(今属贵阳市)人,是戊戌变法运动中一位赞助新政的上层官僚。他主张变法,曾上书建议开设学堂、图书馆、报馆、派遣留学生等,疏请改革政府则例,并向光绪皇帝引荐康有为、谭嗣同等一批维新仁人志士,为推动变法运动的进行和发展做了不少工作。《清史稿》曾有这方面记载: 李端棻……同治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十年出督云南学政,……光绪五年,转御史,……累迁内阁学士。十八年迁刑部侍郎。越六年,调仓场。前后迭司文柄,四为乡试考官,一为会试副总裁,喜奖拔士类。典试广东,赏梁 相似文献
18.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8,(2)
湖海诗社开征引①一九四二年十一月二十日,反“扫荡”准备中倚马走笔②。今我在戎行,曷言艺文事③? 慷慨每难免,兴会淋漓至④。柔翰偶驱策⑤婉转成文字。不为古人奴,浩歌聊自试⑥。师今亦好古,玩古生新意⑦。大雅未能跻,庸俗早自弃⑧。李杜长巳矣⑨,苏黄非我类⑩。韩孟能硬瘦(11),温牵苦柔媚(12)。 相似文献
20.
李端棻与中国近代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新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1):166-169
十九世纪末,民族危机的加深使一部分具有维新思想的人士感到改革教育制度、培养适应时事需要的人才的重要性,李端棻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其教育改革措施具体体现在《请推广学校折》中,该折得到光绪皇帝的认同并下谕令实行,这些措施的实施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其影响几乎贯穿整个中国近代社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