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延兵 《可乐》2011,(9):77-77
大仲马20岁那年准备闯荡巴黎,但他身无分文,无法成行。一天晚上,他来到酒店与人赌弹子,凭借在乡间练就的高超技术,赢了满满一口袋钱。当夜,他便告别母亲,兴奋地奔向巴黎。  相似文献   

2.
卖服装起家、总资产已过3000万元的江苏省昆山市盛世华衣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宝进,今年才34岁。虽说林宝进年龄不大,可他已在商场上摸爬滚打了18年。他16岁与家人一道在温州卖服装,接着在哥哥的服装厂打了几年工……1996年,他带着打工赚到的几十万块钱,来到昆山市陆家镇,  相似文献   

3.
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大都有着海明威生活的深深印记。《流动的盛宴》记录了海明威在巴黎度过的青春年华,记录了他人生的多个开端,记录了他的奋发进取,记录了他的落魄与成功,其中充溢着海明威的巴黎情怀。《太阳照常升起》属于半自传体小说,作品的主题带有巴黎生活底色,主人公的原型是作者在巴黎“认识的人”,情节与作者的个人经历具有互文性,场景是作者生活过的巴黎场景。海明威的这两部作品或显或隐地反映了他与巴黎结下的情缘。研究海明威的作品,最好结合海明威的生活经历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4.
巴黎人的时尚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生活在世界时装中心的巴黎人,他们在服装审美上拥有极高的素质,这使他们不但能捧出戈尔捷、圣.洛朗这样真正的时装大师,还能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穿出一套精深的穿衣哲学。当然,女人之美除了在衣装,更在容颜,于是化妆与时装一道成为巴黎女性的生存法宝。中国首个在巴黎时装周上展示自己作品的时装设计师谢锋,以他二十多年的设计师生涯为线索,撰写了《时尚之旅》。让我们跟随谢锋一起踏上巴黎的“时尚之旅”。  相似文献   

5.
巴黎,作为世界时装之都,早已是享誉全球了。它的一举一动,甚至对各地服装的生产、加工、销售,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全球商贸活动的日益频繁,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巴黎时装”已不再是某一国,或者某一领域专业人士的“私有财产”。越来越多的人,把它融入到了自己的生活当中。这里每年推出的新装,也成为世界范围内,风靡一时的潮流。难怪有人风趣地说:世界潮流看巴黎。  相似文献   

6.
他出生在法国巴黎一个移民家庭,父亲是匈牙利移民,母亲是法国人。他的名字带有明显外国人的特征,这使他从小就受到歧视和嘲笑。10岁那年的一天,他骑着心爱的山地车在郊外潇洒地穿梭。几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孩子拦住他,命令他下车。一个孩子一把夺过他的山地车,猛摔在地上,其他几个孩子纷纷用脚踹着车轮。他  相似文献   

7.
法国有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叫安培。有一次他去学校讲课,路绎巴黎的塞纳河时,不断地琢磨着他正在研究的问题。走哇,想啊,他随意捡起河边的一块鹅卵石,用手抚弄着,又下意识地把它装进口袋里。他继续走哇,想啊,又把手伸进口袋,把石头掏出来,扔到河水中。他在学校讲完课,想看一看  相似文献   

8.
初到巴黎 获奖作品无人问津 我叫赵楠,家住泉城济南。1994年从中国纺织学院毕业时,正逢北京一家很有名气的欧洲服装公司“招兵买马”,我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当我穿着自己亲手设计制作的风衣,并把一大摞获奖作品证书捧到招聘人员面前时,文质彬彬的“主考”顿时眼睛一亮,像审视一件艺术珍品一样,上下打量着面前这个典型的“时装女”。于是,我就成了公司的一员。  相似文献   

9.
步摇 《今日南国》2014,(4):15-15
33岁的英国人卢克·巴克利是一个旅游爱好者,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双脚踏遍世界的每个角落,然后用他的相机记录下世界各地的迷人风光.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巴黎海边内急,于是火急火燎地冲进厕所.巴克利有个习惯,喜欢上厕所的时候,捧着一本书消磨时光.不一会儿,他的眼睛有点酸痛,他下意识地抬起头眺望,恰巧目光透过一个小小的玻璃窗伸向远方.这时他惊呆了:夕阳残照,蓝色海面蜿蜒起伏,蔚然壮观.  相似文献   

10.
辗转偷渡到法国1992年,16岁的张明俊与一群人跟着蛇头,辗转数个国家,到达巴黎的温州城。来到巴黎后,他不得不到一家中餐馆刷盘子。对于工时和工钱,他没有任何谈判能力——在法国,雇用偷渡客是违法的,你觉得辛苦就滚蛋,想得到这份工作的人多的是。  相似文献   

11.
30岁前!他拥有令同龄人艳羡的经历。从小喜爱艺术的他,成年后便去了纽约和巴黎学习室内设计和服装设计,25岁被美国凯蒂哈德威克公司高薪聘用,没过两年又成为佩里埃利斯公司的创意总监。  相似文献   

12.
西北风 《可乐》2008,(1):64-65
28岁的刘舒畅出生在青海西部的格尔木小城。七年前从西北大学毕业后,她进入巴黎商学院经贸专业学习,每年学费加上生活费,至少需要25万元人民币。父母都是做小本生意的,刘舒畅深知其中艰辛,学习之余,决定做些兼职。狗的天堂有隐忧一次,刘舒畅认识了欧米莉女士。她在巴黎经营时装公司。服装大多在中国广东加工。为便于同合作伙伴沟通,她请刘舒畅做自己的中文教师,每小时35欧元。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世界建筑大师、举世知名的杰出华人贝聿铭度过了他87岁的生日。回看贝聿铭一生的建筑作品,总有许多“经典”吸引着人们的视线。最受争议的巴黎卢浮宫金字塔尽管先遭到“侮辱”的抵制,而後又被强烈地赞誉,但这些只能更加稳固贝聿铭在世界建筑界的重要地位;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为他赢得了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策建筑奖。“全力以赴”是贝聿铭八岁时从祖父那儿得到的教诲,如今,这仍然是他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14.
不说英语 难行天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得宠 竞争使然 迪迪埃·邦西莫尔生活在巴黎。他在巴黎长大成人。他在巴黎上的大学。他经营一家总部设在巴黎的公司。但从早晨他上班时起,直到晚上他下班回到家中,他只说量美国商业行话,美中不足的是尚残留一点法国口间。这种英语水平对他来说还不够。他正在请英语教师进行辅导,力求能说一口带有加利福尼亚口音的纯正美式英语。他  相似文献   

15.
帕比勒·普哈1905年末出生于早在奥匈帝国时代就已流亡到了维也纳的法兰蒂西克·普哈家族中的普谢纳·普哈娃家中。在他刚刚七岁时,他们就举家返回祖国,定居在因德尔吉赫夫——赫拉德茨城。1916年至1924年,普哈就读中学。从1924年起,他在名为卡尔的大学(在巴黎)哲学系学习。在此期间,他学习了德文、拉丁文、古希腊文,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80年代初,著名画家黄永玉去法国访问。一次,他独自在巴黎街头写生,由于太过投入,丝毫没有发现有位年轻的法国女士正专注地跪在他的身后看他画画。那天,巴黎的天气非常炎热,黄永玉的衣服被汗水浸透了。这时,一杯凉开水递到了他的面前,他顺口说了声“谢谢”,扭头看时,被吓了一大跳,这才看清身后跪着的那位法国女士,再看看手上端着的那杯水,黄永玉的脑海里忽然闪现出一个奇怪的念头:在一个陌生的国度,这个与自己毫无关联的女人,为什么要给自己倒水喝?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与作文》2007,(12):20-20
他出生在法国巴黎一个移民家庭,父亲是匈牙利移民,母亲是法国人。他的名字带有明显外国人的特征,这使他从小就受到歧视和嘲笑。10岁那年的一天,他骑着心爱的山地车在郊外潇洒地穿梭。几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孩子拦住他,命令他下车。一个孩子一把夺过他的山地车,猛摔在地上,其他几个孩子纷纷用脚踹着车轮。他眼里满是屈辱的泪水,一脸愤怒,真想过去拼命。  相似文献   

18.
贝聿铭,著名建筑设计大师,生于1917年,17岁的时候到美国去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设计。31岁时,他辞去了教师的职务,接受了美国房地产巨商泽肯托夫的邀请,开始从事商业住房的设计,之后又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公司。他设计的项目,一些有代表性的,包括像美国国家艺术馆的东楼,肯尼迪纪念图书馆,还有巴黎罗浮宫的重建工程等。他的这些建筑,被人称为是充满激情的几何结构,也成为现代主义的经典之作。 他已经81岁高龄,又担当中国银行在北京总部大厦的设计工作。他在事业中存有什么遗憾,对中国城市建设又有哪些忠告,请看杨澜1998年的独家采访。  相似文献   

19.
左拉生活在巴黎都市化走向高潮的时期,他的大部分小说或以巴黎生活为中心,或以巴黎为场景,表现了19世纪中后期法国经济发展、物质满足背后人的精神空虚和道德的堕落。左拉小说中的巴黎是罪恶之城,其精神特质与人性的邪恶联系在一起。左拉运用狂欢节的意象和场面,表现了法国都市化时期人的欲望放纵和攫取金钱地位的野心,而酒作为左拉小说中影响人物性格、气质与行动的因素,则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通过对酒的自然主义及象征主义表现,左拉表现了处于“酒神”控制下的巴黎图景。左拉自然主义的人性观、理性主义思想极大地影响了他对巴黎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20.
骚墨赛·毛姆于1874年出生在巴黎。十岁时,他的母亲和父亲都已相继去世。在巴黎他没有了家,于是,他被送到英国肯特郡的惠茨特布尔,跟他伯父生活在一起。他伯父是那里的一个教区牧师。毛姆生性孤独害羞、并且多病。在伯父家他再也感受不到父母在世时那种充满柔情的气氛。在坎特伯雷的寄宿学校读书时,他同样郁郁寡欢。但在海德堡大学求学的一年,却颇有收获。那一年,他到意大利和瑞士作了短暂的旅行。这使他产生了自由的观念、对旅行的终生热爱以及成为一个作家的决心。他的伯父并不赞成他从事文学工作,倒同意他攻学医学。在伦敦圣托马斯医院,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